雷锋与摄影:一个英雄模范人物的影像传奇

来源 :中国艺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ai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一项重大举措。情系雷锋月,爱洒三月天,近来,雷锋这个半个世纪以来温暖和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名字,又一次在神州大地广为传颂。历史再次昭示,雷锋精神永放光芒,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是我们的永恒追求。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涌现的无数英雄模范人物中,雷锋无疑是最受人们喜爱的人物之一。与众不同的是,雷锋生前拥有大量的影像资料,这些照片在学雷锋活动中不仅让人感到英模更加可亲、可爱、可敬、可信,更对宣传雷锋精神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雷锋》为摄影家张峻拍摄的这张照片,是他唯一的摄影作品,即使在今天看来仍不失为一幅优秀人像。这是中国摄影界首次刊发介绍。
  就在全国上下大力开展学雷锋主题活动的热潮中,在雷锋生前战友——海军原副政委冷宽中将的帮助下,中国摄影家协会积极主办了“不朽的丰碑,永远的榜样——雷锋事迹大型原创摄影作品展”,也使我有机会认识敬仰已久的为雷锋拍照最多的两位摄影前辈——81岁的张峻和76岁的季增,当即决定隆重邀请这两名中国摄协的老会员回协会新家看看并为员工作主题报告。通过他们讲述亲身经历和展示大量珍贵影像,让全体员工近距离了解雷锋平凡朴实而又伟大光荣的一生。冷宽则告诉我们,雷锋一生简朴、省吃俭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同时也是一个真实、平常、爱美的年轻人。时代在前进,但雷锋精神值得永远倡导和学习。他们的“传经送宝”,不仅使大家受到一次深刻的主题教育,而且再次感受到影像的力量和摄影的美好。
  在组织这一系列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和雷锋战友们的接触,使我对关注和思考多年的关于雷锋与摄影等诸多问题有了更明晰的认识。
  雷锋是个热爱生活的青年人,又是一名优秀的军人。在他22年的生命历程中,尤其是两年零8个月的军旅生涯中,留下了600多幅有关自己成长历程和生命轨迹的照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雷锋是世界上照片流传最多、最广的普通一兵。这些以雷锋这个英雄模范人物为拍摄主体的照片,真实而生动,广为传播,深受人民喜爱,成就了中国人像摄影史上的一个奇迹。作为一名在新中国阳光雨露下成长,在党的关怀下成人成才的解放军战士,雷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他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热爱生活、忠诚党的事业的光辉形象定格在诸多画面中,凝聚成一个个感人的瞬间,历经时间的考验,成为我们重温火热年代,理解其精神内核的最直接的影像史料。这份珍贵的视觉遗产,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对中国人来说,雷锋生活的那个年代,拍照是一件十分庄重而难得的事情。但雷锋则不同,仅张峻收集的雷锋入伍前的照片,就有54张之多。即使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20岁之前能留下如此丰富的个人肖像资料,在13亿中国人中也不多见。而入伍两年多时间、被采访拍摄留下600多幅照片的士兵则更为罕见。雷锋在其他方面很节俭,却舍得在照相上花费。特别是入伍前需要他个人“投资”拍摄的54幅照片,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他不错过一切值得珍惜的场景和机会,一次雷锋在北京转乘火车有7个小时的等待时间,他专门到天安门广场拍了两张照片,拥有了一生最幸福的回忆。
  雷锋生活节俭朴素,为何在摄影上如此慷慨?我们深入地了解一下雷锋便会明白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作为一个孤儿,新中国的建立让雷锋拥有了全新的美好生活,让他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想追随时代建设热潮去当农民、做工人、参军进部队,让他可以在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生活环境中以满腔热忱去拥抱一切梦想。从吃苦受难的旧社会一路走来,他感到新中国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对自己拥有的一切是那样的满意,感到自己的生活是那样的幸福。摄影是唯一可以真实记录下他的感受并让他可以无数次回忆美好和重新体验幸福的载体!在雷锋的诸多照片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他时时处处充满阳光、发自内心的笑容。一个热爱照相的人,一定是热爱生活的人。况且他在特大型企业鞍山钢铁公司工作期间,也算是当时的高收入人群。从他在天安门前留影时骑哈雷摩托或拎着花篮子的细节中,我们更能感受到雷锋充满阳光的“大男孩”形象,更应该为他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而感同身受。这些细节,让雷锋的形象看起来更加真诚、可爱。
  在部队,雷锋的摄影是“被动”的。他人伍第一天代表新兵发言时,作为摄影员的季增便为他拍了照。也就是说雷锋入伍的第一天,就显示出他的先进和突出,就成为摄影记者关注的焦点。在部队期间,雷锋留下了数百张精彩照片,平均三四天就有一张后来流传甚广的照片问世,光为其拍照的已知的摄影家就有张峻、季增、董哲、张泽西、周军、陈文辉、赵之华、吴加昌等8人。直到雷锋牺牲后,与他结下深厚友谊的张峻还为他拍下最后一张照片。这也是雷锋与摄影的奇缘。
  正如当兵的第一天就被摄影师瞄准,之后雷锋的优秀和模范一直吸引着摄影家和记者的眼光。1960年11月,雷锋被沈阳军区树立为“学毛著标兵”,1961年2月,部队内部便掀起学习雷锋的热潮。1961年2月和1962年6月,《解放军画报》分别刊发两组宣传报道雷锋事迹的专题摄影作品。在一年多时间里,对一名普通士兵进行两次专题报道,这在《解放军画报》的历史上是极为少见的,更足以说明当时雷锋早已是备受关注的典型人物。
  如果说雷锋的照片之众多、内容之丰富足以构成一部个人影像史并引发关注的话,那么,天性热爱一切新鲜事物的雷锋对摄影产生兴趣,就不会让人感到奇怪了。初次与大尉军衔的摄影干事张峻见面,上等兵雷锋就敢要求“先给我照张相呗”。而先后79天的日夜相处,则让他们的友谊随着摄影渐趋深厚。看到那个方匣子和暗房里能够变魔术般地将人影留在底片和相纸上,雷锋便在被摄之佘,缠着张峻教他学摄影,并向张峻表达了自己想当一名摄影干事的想法。有一次,雷锋在沈阳张峻家中向其讨教摄影技术,在“文学”与“武学”的争辩中,对相机爱不释手的雷锋竟然大胆地为张峻拍照。第一张拍虚了,但按照张峻提示的室内“要用3.5的光圈、1/20秒的速度,对好焦距,三点成一线后,像打枪一样按下去”,第二次按动快门,他便为张峻留下一张成功的肖像照片。就是在那个炎热的夏天,经过半小时摄影技术培训的雷锋,拍下了他的第一张也是唯一一张摄影作品。这幅作品即使在今天看来仍不失为一幅优秀的人像。张峻知道,雷锋靠部队津贴不仅买不起胶卷,更买不起相机,但积极学摄影的雷锋形象一直在他心头萦绕,也能让他50年后再次讲述时,让我们感觉到雷锋对摄影的热情与冲动。后来转业复员到辽宁的张峻和到河北的季增,一直不忘对雷锋事迹的宣传,但他们也犯下了很多摄影家常有的错误,没有留下一张摄影师自己与拍摄对象的影像记录。
  近年来,雷锋的部分照片是抓拍还是摆拍引来一些争议。关于拍摄过程中“抓”和“摆”的问题,不应该脱离当时的社会环境来探讨。即使在今天,摄影方式和方法问题的争论仍有不同的学术观点。关于雷锋的照片,无论是何种拍摄方式,都不能掩饰其珍贵和重要的史料价值,更不会也不应该对雷锋的形象造成任何不良的影响。
  雷锋精神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广泛的传播力和巨大的影响力,是因为雷锋本人的事迹感人,其外在形象就是那个年代中国人最恰如其分的代表,阳光热情,积极上进,充满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并为之努力奋斗,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中国人的影子和核心价值观。毛泽东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巨大号召力和人民大众的价值取向,更让雷锋事迹及其影像的光辉永不磨灭,深入人心。还有摄影真实、形象的特性和张峻、季增等摄影家勤奋、执着、敬业和智慧的艺术创造,留下了雷锋极其丰富而鲜活的影像资料,让我们今天依然能从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生命中,真切地感受到雷锋的存在和其精神的崇高。
  感谢为雷锋拍摄的摄影家们,你们的作品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影像的力量和艺术的美好,你们关注时代、深入生活和颂扬真善美的摄影实践,再次昭示了:只有把个人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发展当中去,摄影艺术才能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
  最近中国文联向社会发布的“爱国、为民、崇德、尚艺”核心价值观,也是我们学习雷锋精神的时代体现,而雷锋照片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更生动地阐释了我们文艺家的责任和价值取向。(李前光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秘书长)
  如果说雷锋的照片之众多、内容之丰富足以构成一部个人影像史并引发关注的话,那么,天性热爱一切新鲜事物的雷锋对摄影产生兴趣,就不会让人感到奇怪了。
其他文献
7月22日,由中国杂协、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等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两岸四地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在京落下帷幕。本次交流大会吸引了两岸四地近百所高校的大学生魔术师踊跃参与,经过层层选拔,最终26所高校的26位大学生魔术师进入决赛,产生金奖4名、银奖6名、优秀奖14名。  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何厚铧,中国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中国杂协名誉主席夏菊花等领导为第五届两岸四地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
期刊
评述一个十分熟悉或相对陌生的人和他的文字,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扎西才让于我,深交20余年,亦师、亦友、亦兄。有关他和他的诗歌,一直以来,都因为过于熟悉而无法下笔。我们有很多的雷同——藏汉二元文化熏陶、故土甘南人文情怀、师范大学教育背景、不变主题恒久吟唱……这些,让我在端详他和他的诗歌时,更多的其实是在审视自己和自己的内心。  生活中随和、谦恭、为人师表十数年的扎西才让,他的诗歌,给我的感觉,却是一
期刊
2012年5月18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开幕。  7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提出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根本原则,对文艺的本质、文艺的对象、文艺工作的方法和任务、文艺的指导思想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70年来,《讲话》精神指引着延安时期的文艺工作者走出小鲁
期刊
阿涅斯·瓦尔达是一位难以界定的艺术家。她是一位摄影家,曾以摄影师身份受邀赴中国采访,拍摄数千张照片:她是一位导演,她以随机性的事件、机遇和需求对电影进行现实与虚幻的写作;她又是一位“年轻”的装置艺术家,她从摄影与电影的创作经验中获取灵感与元素,创作了一件又一件令人惊喜的装置作品。  由湖北美术馆主办,Cin6—Tamaris,开关文化协办,湖北省文化厅、法国驻华大使馆和法国文化中心支持的展览《阿涅
期刊
1957年生于福建泉州,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曾留学日本国立筑波大学综合艺术研究室,后移居美国纽约。曾获“日本文化设计奖”和第四十六届威尼斯双年展的超国度文化展本尼斯(Benesse)奖、第四十八届威尼斯双年展国际金狮奖、美国欧柏特艺术奖。2001年全面负责APEC大型景观焰火表演设计。2005年起负责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焰火设计。  北京奥运会上,最令人惊叹的亮点可能就是高科技的美术设计和绚
期刊
著名作家王安忆的长篇小说《天香》喜获“红楼梦文学奖”首奖,贾平凹的《古炉》、阎连科的《四书》、格非的《春尽江南》获决审团奖。  “红楼梦奖”评选活动每两年一届,旨在奖励世界各地出版成书的杰出华文长篇小说,借以提升华文长篇小说创作的水平。由评审团评出一本年度内最优秀的华文长篇小说,获奖作家可获港币30万元奖金,为目前华人文学奖奖金之最。奖金由热爱文学的香港汇奇化学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大朋先生赞助,组织者
期刊
6月5日晚,宋祖英将携手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和钢琴家郎朗,在英国伦敦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举办音乐会。5月8日,她在京出席发布会,宣布开票第一天可售的2750张票当天卖完。音乐会导演之一王芙英透露,通常中国艺术家在国外演出是为了自身的宣传推广,而此次是阿尔伯特音乐厅主动邀宋祖英演出,购票的多为外国观众,相当于“撬”开了国外市场。 (5月9日,新华网)  宋祖英的名字,在国内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她的名气
期刊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作者聂耳诞辰100周年,由云南省委宣传部、玉溪市委市政府主办的“纪念聂耳诞辰100周年大型文化系列活动”近日在玉溪举行,活动内容丰富,包括两场音乐会、一个座谈会、一个大型图片展,并出版了《百年聂耳》纪念文集。在聂耳不朽的旋律中,人们共同缅怀这位伟大的人民音乐家、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先驱。
期刊
点、线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语言,那具有力度感的竖画、具有劲健感的横画、具有舒展感的捺画、具有坚毅感的方画、具有流媚感的圆画、具有稳重感的点画、具有韧性感的钩画,已成为书法艺术的主体。点线笔墨作为昭示素质、学养、情态、心态的载体,也就必然成为艺术家人性品格外化的产物,是人与历史文化对话的产物。幺喜龙的书法具备了上述关于书法艺术的定位。  中国当代书法艺术的开拓者之一幺喜龙应时而出,扛起了“中国书法传
期刊
继去年3月“刘国松创作大展”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后,“情系故里——刘国松现代水墨作品展”于4月29日亮相刘国松家乡山东青州。用佳作向家乡汇报,为青州增添亮丽光彩,以了却多年思乡之情是刘国松举办此次画展的初衷之一。本次展览由青州市人民政府主办,青州市委宣传部、青州市文物局承办。展览以回顾刘国松60年从艺历程为主题,用其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66幅,展现了刘国松60年创作风格的变化和对于中国水墨画的现代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