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字的门道”等14则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簽字的门道”等14则
其他文献
老子在《道德经》六十七章中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这“三宝”,是《道德经》的灵魂。  所谓慈,就是对社会和人民有慈爱之心,关怀之心,宽容之度,容人之量;慈还包含柔和、爱惜之意,如对孩童的欣赏呵护之情,对弱者的恻隐之心等。慈爱是一种将自己融入到社会中的精神,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团队,都充满了关怀与热爱。  曾国藩曾说:“带兵之道,用恩莫用仁,用威莫用礼。”所谓仁
期刊
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显示,47.5%的受访者认为孩子应该随父亲的姓。54.7%的受访者能接受孩子随母亲姓,23.2%的受访者则表示对此不能接受。(10月17日《中国青年报》)  子随父姓,在咱们的文化传统中,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这背后的文化根源,在于以父系的血缘和姓氏为传承纽带的宗族或者说家族观念。与之相应地,子随父姓以延续香火,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不难体察,这种看似约定俗成的姓氏命名“潜规则”,实
期刊
我是个不怎么聪明的人。我的妻子就常常说我:“你怎么那么笨呢,给你说过好几回的事情总是记不住。”每当这时,我就嘿嘿地笑着。  其实,有时候我并不是真的不懂,而是假装不懂。  这种假装与世故无关,更不是为了扮猪吃老虎,而是在无伤大雅的前提下,让人显显他们的聪明才智,增加点自信。我们或许可以将它视作一种善意的谎言和伪装。  打个比方说,当我们在与长辈聊天的时候,发现他们的话里有许多漏洞,与客观实际不相符
期刊
——生命有限,成就无限。  人是生物的一种,不断在成长之中:年龄在成长,学识技能在成长,品德也在成长。  “天增岁月人增寿”,年龄的增长出于自然,但进德修业要靠自己努力,稍一懈怠,就会停止甚至倒退。人生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使这三者同时成长,免得马齿徒增,光阴空过,所谓寸阴是竞,正是此意。  在人们的感觉上,光阴如顺流而下的波浪,品学却如逆流而上的船舶,前者稍纵即逝,后者步步费力,相形之下,颇欠公平
期刊
我尊称的“马老”,是马识途先生。他1914年出生,今年103岁,四川籍现代作家、诗人、書法家。主要作品有小说《清江壮歌》、《夜谭十记》等,有《马识途百岁书法集》。  马识途原名马千木,“一二·九”运动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时改名马识途,意谓从此找到正确的人生道路。然而,这条路并非平坦,而是极为坎坷。“文革”期间,受到的屈辱达到巅峰。他写有《沧桑十年》,力图为后人留下真实的史料和痛楚的教训。  作为
期刊
俗话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一杆小小钓竿,藏有大玄机。  怀有经天纬地之才的姜太公,前半生浑浑噩噩,穷困潦倒,有志于国,却不受当政者待见。后来,他听说岐山有周部落,首领西伯尊贤纳士,便以年逾七旬之身,奔赴千里,来到周西伯狩猎的渭水北岸磻溪附近,垂钓渭水之上,等明主到来。  有个樵夫看到这位老者的钓法很奇特,短杆长线,钩却是直的,没有钓饵,离水面三尺高,一边钓,嘴里一边念念有词。樵夫讥笑道:“如此
期刊
我命也乖,正长身体时挨饿,正学知识时停课,害得我身材不高,学历也不高。身材不高,容易跟猥琐、促狭等字眼联在一起,比如要贬武植,就先把他的身材弄小,变成武大郎,然后一切就变得容易了。学历不高,容易跟无知、浅薄、短视、卑下、无能等等的联在一起。古人形容才俊,除了用“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这样的字眼外,还用“玉树临风”什么的,你说,让人惭愧不惭愧?可恼不可恼?更可恼的是孔子的话,他说“惟上智与下愚不移”,
期刊
江南捕鸭人专门驯养一种鸭子,称作“鸭媒头”或“媒头鸭”,放到田野间用来捕获野鸭。  这种捕猎方法十分奇特,每年“北雁南飞”的时节,正是秋禾成熟時,为保护庄稼,村民在田间布下罗网,把鸭媒放到田中,凭借它同野鸭一样的叫声,而且声音极好,呼朋引类,诱使野鸭群前来寻食,最后被村民一网打尽。清代汪琬《钝翁类稿》中的这篇《鸭媒》是有醉翁之意的,汪琬是清代朴学隆兴的关键人物,曾受江南奏销案牵连,他特别痛恨出卖同
期刊
英国伦敦泰晤士河西岸,有座闻名世界的威斯敏特大教堂,也译作“西敏寺”。据说该教堂地下室碑林中,有一块朴实无华无名氏墓碑,常常引来大批游客驻足。碑上铭文大略云:  年轻时我曾梦想改变这个世界,但当我成年后,发现这个目标难以实现,只得将目光缩短,决定只改变这个国家。进入暮年后,我发现这个目标也难实现,我的最后愿望仅剩下改变一下我的家庭。然而这也没做到。当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
期刊
孙犁先生离开我们十五年了。這段时间,孙犁先生的灵魂似乎始终没有离开文坛,他的人文潜影,既在天宫瑶池,也在人间大地。一位一生不争不抢、布衣布履的散淡文人,何以会在中国文坛留下永生的精神肖像,让后来者仰望不已呢?细究起来,似可生出三种感悟。  其一,人文一体。人是文之根,文是其滋生的花朵与果实。自古以来,就有“文如其人”的裁定,以此为尺丈量一下孙犁先生的人生,可谓一生淡定如水。如此人生,决定了他的文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