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心理负荷进行调查与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负担与运动的负荷量、教师的评价指数、教学的难以程度、气候条件以及学生的身体素质等多方面的因素相关性明显。作为体育教师,必须提高认识,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以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健康下一代。
【关键词】 初中体育 心理教育 实践思考
一般的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师通常是经过课前认真地钻研教学大纲,然后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指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借助遵从体育教学的原则,组织设计各种方法形式下的体育教学活动。尽管课前都有一定预期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但是实际教学中往往由于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导致最后的教学结果大打折扣,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初中体育教学经验,从目前初中体育教学实践入手,就此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成因
通过调查发现,有将近7%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10%左右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困惑或者轻度心理障碍,其中有焦虑、恐惧不安、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5%以上。近年来,初中生群体性多次发生轰动社会的诸如抢劫、跳楼、离家出走等事件,无一不警示我们,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值得社会各界引起重视与思考。
具体分析看来,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⑴对新的环境还存在一定的适应障碍。一些在小学是佼佼者的学生,他们习惯了成功并不能失败,能受表扬但无法容忍被批评。一旦所处环境急速变得与先前不同,就容易产生挫折感。这部分学生,其自身抗挫折能力的缺失是引起心理疾患的根本原因;⑵初中课程学习带来不小的压力。从小学升入初中,学习任务比以往重了不少,一些小学时教育水平的差距和学习方法的掌握不佳便开始暴露出不少问题,考前恐惧、自信心不足等心理障碍由此而来;⑶情感发展带来的心理压力。初中生由于正处于青春发育的特殊阶段,思想波动比较大,心理上还不够成熟,阅历经验不足,往往容易导致感情问题上的盲目性,容易走入感情误区,最终产生情绪和心理的冲突;⑷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社会环境的恶性冲击,诸如盲目的消费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等等,都是引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强化心理教育的策略
1、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强化师生沟通交流。首先,体育教师要正确认识到解决学生心理负荷对完成体育教学各项目标、任务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体育教师需要寻求结合初中生心理特征、精心组织设计教学等环节的最佳结合点。与此同时,作为教师要尽量地与学生多进行情感交流(呵护爱护学生)、表率投资(成为学生榜样)、责任细化(对教学高度负责)、善行助手(帮助解决学生困难)和气氛营造(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便学生能够减轻心理负荷,也从心理上减轻运动负荷。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2、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引导学生主动入学。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性和性别。不同年龄的学生和性别具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和生理,因而其思想才能、认知才能也不是相同的。能够做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在这一节体育课结束前,教师可以预先布置好下一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并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以让学生有所目的准备。
3、创设轻松课堂环境,提高教学评价效果。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就在于,体育学科是要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通过自身的身体练习来获得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和体育锻炼的技巧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尤其要在这种实践的过程中积极营造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并依循科学有效的教学原则,通过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打造高质量轻负荷的体育教学课堂。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学生强身健体的效果下将其把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调节到最佳状态。同时可以结合上一节课的提问,以适时抽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学前准备,让学生在“快乐一身汗”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轻松掌握体育学科的知识与技能。
4、抓住一切有效时机,锤炼学生心理承受力。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初中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心理负荷需要有减轻的部分,但是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其实也是毫无必要消除的,适当的心理负荷可以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变压力为动力,才是帮助孩子们成长的最好方式。锤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就要做好以下几点:⑴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自我认知能力,提高其自信心;⑵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⑶塑造学生优良的毅力品质,强化其意志力;⑷开发学生内在的体育潜力,引导学生学会心理自愈。
要想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学生兴趣的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兴趣的激发能够很好的引起学生对新鲜事物极大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对新鲜事物探究的积极性。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只是把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放在首要的位置而严重的忽略了学生兴趣以及个性化的培养。因此,初中体育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体育教师应该具有针对性的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终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初中体育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起着非常的作用,并且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学也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去培养学生。总之,对于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负荷,我们不可无视,但也要保留其存在的阶段性时间和空间,在保证初中生健康学习和成长的同时,尽力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不断强化他们越来越强大的内心。这是我们体育教学纸面目标背后更深层的意义。
【关键词】 初中体育 心理教育 实践思考
一般的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师通常是经过课前认真地钻研教学大纲,然后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指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借助遵从体育教学的原则,组织设计各种方法形式下的体育教学活动。尽管课前都有一定预期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但是实际教学中往往由于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导致最后的教学结果大打折扣,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初中体育教学经验,从目前初中体育教学实践入手,就此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成因
通过调查发现,有将近7%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10%左右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困惑或者轻度心理障碍,其中有焦虑、恐惧不安、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5%以上。近年来,初中生群体性多次发生轰动社会的诸如抢劫、跳楼、离家出走等事件,无一不警示我们,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值得社会各界引起重视与思考。
具体分析看来,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⑴对新的环境还存在一定的适应障碍。一些在小学是佼佼者的学生,他们习惯了成功并不能失败,能受表扬但无法容忍被批评。一旦所处环境急速变得与先前不同,就容易产生挫折感。这部分学生,其自身抗挫折能力的缺失是引起心理疾患的根本原因;⑵初中课程学习带来不小的压力。从小学升入初中,学习任务比以往重了不少,一些小学时教育水平的差距和学习方法的掌握不佳便开始暴露出不少问题,考前恐惧、自信心不足等心理障碍由此而来;⑶情感发展带来的心理压力。初中生由于正处于青春发育的特殊阶段,思想波动比较大,心理上还不够成熟,阅历经验不足,往往容易导致感情问题上的盲目性,容易走入感情误区,最终产生情绪和心理的冲突;⑷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社会环境的恶性冲击,诸如盲目的消费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等等,都是引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强化心理教育的策略
1、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强化师生沟通交流。首先,体育教师要正确认识到解决学生心理负荷对完成体育教学各项目标、任务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体育教师需要寻求结合初中生心理特征、精心组织设计教学等环节的最佳结合点。与此同时,作为教师要尽量地与学生多进行情感交流(呵护爱护学生)、表率投资(成为学生榜样)、责任细化(对教学高度负责)、善行助手(帮助解决学生困难)和气氛营造(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便学生能够减轻心理负荷,也从心理上减轻运动负荷。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2、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引导学生主动入学。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性和性别。不同年龄的学生和性别具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和生理,因而其思想才能、认知才能也不是相同的。能够做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在这一节体育课结束前,教师可以预先布置好下一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并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以让学生有所目的准备。
3、创设轻松课堂环境,提高教学评价效果。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就在于,体育学科是要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通过自身的身体练习来获得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和体育锻炼的技巧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尤其要在这种实践的过程中积极营造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并依循科学有效的教学原则,通过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打造高质量轻负荷的体育教学课堂。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学生强身健体的效果下将其把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调节到最佳状态。同时可以结合上一节课的提问,以适时抽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学前准备,让学生在“快乐一身汗”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轻松掌握体育学科的知识与技能。
4、抓住一切有效时机,锤炼学生心理承受力。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初中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心理负荷需要有减轻的部分,但是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其实也是毫无必要消除的,适当的心理负荷可以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变压力为动力,才是帮助孩子们成长的最好方式。锤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就要做好以下几点:⑴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自我认知能力,提高其自信心;⑵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⑶塑造学生优良的毅力品质,强化其意志力;⑷开发学生内在的体育潜力,引导学生学会心理自愈。
要想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学生兴趣的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兴趣的激发能够很好的引起学生对新鲜事物极大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对新鲜事物探究的积极性。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只是把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放在首要的位置而严重的忽略了学生兴趣以及个性化的培养。因此,初中体育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体育教师应该具有针对性的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终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初中体育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起着非常的作用,并且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学也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去培养学生。总之,对于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负荷,我们不可无视,但也要保留其存在的阶段性时间和空间,在保证初中生健康学习和成长的同时,尽力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不断强化他们越来越强大的内心。这是我们体育教学纸面目标背后更深层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