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传统?聚焦前沿?对话未来

来源 :辞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huifr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1月21日至22日,“中国辞书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辞书学会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词典学研究中心承办。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95份,论文全文55篇,与会代表来自全国近50所高校、20多家出版机构及科研单位,共计150余人。
  本届会议开幕式由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于殿利主持。教育部语信司副司长田立新出席会议,并就中国辞书学会加强党建工作和国家语委“十三五”发展规划等问题做了指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隋广军致欢迎辞,他介绍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历史及其5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并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词典学研究中心在过去几十年发展历程中的工作成绩进行了回顾。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曹广顺做了工作报告。中国辞书学会秘书长周洪波传达了中央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著名辞书学家、我国当代理论词典学奠基人之一黄建华教授就《汉法大词典》编纂及其辞书成果评价的问题发表了讲话。
  开幕式后,商务印书馆汉语编辑中心主任余桂林对《辞源》第三版的修订专家团队进行了大会访谈。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董琨教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原总编辑王涛以及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周洪波先后就《辞源》的定位、修订必要性、修订重点、项目管理以及工作不足之处等予以了全面解读,并就“辞与词的确立标准、修订工作的组织协调以及两岸文字工作的交流合作”等问题和参会代表进行了现场交流。
  本次会议的学术研讨环节采取主题发言与专题讨论两种形式,交流方式不再遵循宣读全文的发言传统,发言人需要围绕研究背景、研究问题与内容、研究创新与价值三个方面简要论述观点,整个研讨过程强调高效、务实。
  一、 主题发言
  在主题发言中,河北师范大学苏宝荣运用语法、语义的综合视角分析了《现代汉语词典》中36000多个双音复合词,认为汉语复合词的语法结构和语义关系应该从其语义特征和搭配关系上寻找突破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谭景春针对“打折”一词进行了深入的英汉语义对比分析,并对其不同的表达方式予以成因探析。厦门大学苏新春结合《现代汉语分类词典》论证了类名对分类词典的重大意义,并进而呈现了五级类名的确定原则与类型。陕西师范大学田兵以《汉法大词典》为个案,参照国内出版的几部重要大型汉英词典,从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特征方面对其编纂特色进行了系统探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章宜华突破传统释义的理论局限,阐释了如何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方法构建意义驱动多维释义模式,包括事件参与者角色的提取、语料库模式分析和基于构式的释义结构的形成等。南开大学周荐对两岸语言工具书四字条目的收立进行了对比研究并追溯成因。鲁东大学王东海在梳理西方符号学意义观的基础上提出“普通/学科二值变体”这一组合范式来处理语文辞书中的语文意义与专科意义。北京外国语大学杨慧玲从历时研究视角,认为我国的外向型学习词典应该走出一条更为适合汉语语言和文化特点的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之路。华南理工大学刘喜琴对理论新著《二语习得与学习词典研究》进行解读,并概括阐释了二语习得、语言认知与学习词典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语言习得和认知的观照下进行词典释义。广州大学汪磊对当前国内网络语言辞书、汇释著作进行了穷尽性考查和对比分析,认为网络语言辞书编纂应更加科学化,为社会提供更好的语言服务。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谢金霞介绍了DPS词典编纂平台对词典编纂协同性的重要作用,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二、 专题讨论
  本次专题讨论改变了以前按专业委员会分组的做法,而是根据论文内容分为“语言学理论在词典学中的应用研究”“辞书编纂实践”“现代信息技术在辞书编纂、编辑和出版中的应用”“学习词典与语言教学”四大议题。
  1. “语言学理论的应用研究”板块
  王仁强以复杂适应系统语言观为基础,对现代汉语兼类词和词频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李明提出了双语词典的翻译原则,他以“大白面包”应翻译为“哈拉面包”等为例阐述了双语释义的对应原则。于峻嵘比较了俄语、英语、汉语三部词典,分析了整合理论对释义的指导作用,提出要注重运用结构性语言来释义的观点。武建宇以历史的眼光探究合成词的发展,证明了词义的历时发展与语法结构的互动关系。白冰探究了中西文化沟通与释义的中西对接问题。刘娜在语域视角下讨论了中医术语的英译问题,建议构建中医语域标志,区别正式用语和非正式用语。薄晋华和康晶考察了动词ing和ed的形态问题,认为它们可以获得独立的词位地位,甚至可兼有两种或三种词类属性。成莉铭从词典结构、体例和例证选择方面对《汉语语用词典》的编纂进行了构想。吴澄从语用释义视角出发,阐明学习词典中多义词及其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在总结讨论中,赵世举提出词典编纂研究应该与时俱进,但在具体操作时也要确定来源和通行度问题,苏宝荣提出可通过语料查证来确定某个概念是否由某个词来表达。
  2. “辞书编纂实践”板块
  周明鉴从十个方面谈如何加强辞书编辑的修养。邵宇彤结合编辑实践工作对语言文字的差错类型进行了总结并加以案例分析,他们认为辞书编纂应该把社会效益与图书质量放在首位。李尔钢对《汉语大字典》第三版整体修订工作加以介绍。李志江评介了两岸语言词典的特点。吴继刚以“灡,伶,般,塤”为例分析了《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的学术面貌。盛培林论述了黄建华先生在创建理论词典学及其学科建设方面的卓越贡献,并介绍了《汉法大词典》的特色和创新亮点。余富林在比较五部英语外来语词典的基础上谈及编纂实用外来语词典的设想。何帆从六个方面对《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中的文化信息进行分析。曾珍介绍了2010—2014年的法语新词并加以分类。付巧以《牛津高阶英语词典》(1—8版)为例,分析了英语学习词典动词句型标示体系的发展趋势。王龙阐述了《拉鲁斯法汉双解词典》的释义方式。王伟对《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义项增补进行研究分析。戴文颖分享了编纂《学生漫画成语故事》的体会,认为漫画故事与成语理据需要照应关联。在总结讨论中,黄建华、周明鉴等专家点评鞭辟入里,让与会代表的学术认识得以深化。   3. “现代信息技术在辞书编纂、编辑和出版中的作用”板块
  申雨平探讨了如何运用语料库抽取例证并加以语言转换。冯海霞对比分析了多部语文辞书中不成词语素的词性标注问题。宋作艳、杨旭结合语料库考察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多/同义词释义和兼类词处理策略。林仲湘展示了他多年心血积成的《多功能汉代汉字电子辞典》。李仕春运用语料库技术研究现代汉语中常用词的义项分布情况。吕靖介绍了如何运用网络爬虫工具自动抓取网络语言数据,及其对学习词典编纂的启示。温朔彬认为辞书编纂创新离不开现代化手段,应该开创电子辞书新领域。王娇运用BNC和CLEC语料库分析了中国EFL学习者的近义词习得情况。宫妮探究了“贪污”一词在汉语社群语言层面词库中的词类归属问题。蒋文凭运用语料库提炼出医学英语深层语言特征,认为专科词典应该是“术语学、语言学、词典学”三者的有机结合。李莉介绍了DPS词典编纂平台的框架和功能,并从编辑出版角度提出了关于词典编纂平台应用的建议。马立东运用互联网和语料库数据对“以人为本”的英语对应词进行筛选及排序。罗文青、唐志丹运用自建词类标注数据库对现代越南语兼类现象以及现代英语的词范畴表征展开调查。在总结讨论中,语料库技术、词典电子化和词典编纂开发工具等激发了与会者的较多兴趣点。
  4. “学习词典与语言教学”板块
  徐海从一个介词“to”入手探讨其语义网络,并提出四层级的介词义项编排模式。李婧对比了民国时期中国学者与西方学者所编词典之异同,并分析了两者产生诸多差异的原因。金沛沛运用问卷调查对留学生如何选择和使用汉语词典展开实证研究。杜开怀对我国21世纪英汉学习词典进行了回顾,认为国别化研究可增强学习词典的设计特征和使用教育上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赵红梅运用同义词辨析理论来探究语文词典的释义效度问题。王敏以“APP,MOOC”为例探讨了外语中译词作为术语和一般语词在释义和使用上的区别。杨海英以《牛津高阶英语词典》中的computer一词为例,论证了专业术语的普通化表征问题。吴婷婷、盛蔚讨论了对外汉语词典中个别词目的释义问题。范瑞瑞、卢念春、王雅雅就学习词典中的例证、语块及新词释义等展开论述。在总结讨论中,民国时期的双语辞书研究、外向型汉语词典的呈现介质和用户接受度、MOOC一词的中文译名、专业词汇与普通语词的区分问题等引起了较多关注。
  综上,在与会代表和承办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圆满成功。在进行学术交流的同时,会议期间还召开了常务理事会,并举办了辞书成果展。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各位专家、学者理论视野开阔,编纂经验丰富,为辞书学研编工作提供了许多新的研究视点和实践手段。
  从研讨内容上看,本次会议体现了我国辞书研究现状中的几大特色: 一是“中西融合、互吸所长”的研究理念。与会代表将汉语、外语各自的研究视角、手段和成果纳入一个开放的学术交流框架中,双方兼收并蓄,产生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良性效应,对国际视野下的辞书学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经典延续、鼎故纳新”的研究氛围。《辞源》百年生命长青不衰,《汉法大词典》的编纂团队倾尽十余载人生岁月再创佳作,王宁、黄建华、周明鉴、韩敬体、苏宝荣等资深专家在学术道路上引领后辈,田兵、王仁强等中青年学者组建浩荡的学术团队深化研究特色,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术新兵们在聆听感悟中得以学术启蒙,由此呈现了我国辞书学界的传承交替与后继有人。三是“学科互涉、科技创新”的研究范式。与会代表从解释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用学、计算语言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汲取养分来探讨词典学问题,同时,随着传统的辞书编纂研究走向十字路口,如何将现代科技手段辅助于辞书编纂研究,如何将纸质词典内容呈现于更加友好、实用的用户界面,如何让辞书工作者在语言资源开发和信息技术洪流中寻求定位,如何让辞书学跨越“词典”产品的樊篱,在大数据时代中寻求更加广博、多元的研究对象,这都是焦点所在。辞书学的未来,必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附: 中国辞书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提交全文论文目录
  (每个议题中均按作者姓名拼音顺序排列)
  议题一: 语言学理论在词典学中的应用研究
  白冰全球化视野下的语文词典释义
  成莉铭《西游记》中的“打断”现象研究及其对词典编纂的启示
  李明论双语词典的特有属性和翻译原则
  刘娜等语域视角下中医双语词典中的中医术语英译对比研究
  刘喜琴构建新一代学习词典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宁真真等两岸语文辞典敬谦辞释义的对比研究
  苏宝荣复合词结构的隐含性、多元性及其认知原则与辞书释义
  王东海二值变体义项
  王仁强等现代汉语兼类与词频的相关性研究
  吴澄基于语用释义视角看多义词的不确定性
  武建宇等词义历时变化与合成词语法结构互动关系探索
  叶其松新中国语言学词典的历史和进展
  于峻嵘等语言的整合描写与同义形容词释义
  章宜华基于语言认知和论元结构构式的多维释义探讨
  议题二: 辞书编纂实践
  何帆浅析《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正文的文化信息呈现
  黄建华对修订《汉法大词典》的期许
  李尔钢义例问题举隅
  邵宇彤编辑工作中的语言文字差错类型
  盛培林黄建华教授——我国理论词典学的先行者
  谭景春说“打折”
  田兵大型汉外词典设计特征研究
  王新霞法语品质形容词在双语学习词典中的例证研究
  吴继刚《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 编纂路径、体例及应用价值
  余富林实用英语外来语词典的设想
  曾珍2010—2014年法语新词研究
  郑定欧谈借入词借出词: 以广州话的“茶”、“镬”及“长衫”为例
  周荐两岸语文工具书四字条目收立比较研究
  周明鉴辞书编辑的修养
  议题三: 现代信息技术在辞书编纂、编辑和出版中的应用
  曹蓉等语料库驱动的机器词典构建关键问题探讨
  冯海霞基于生成词库理论及原型理论的汉英多义体育词条释义的分析
  李仕春等《现6》《牛8》多义词义项数目异同研究
  林仲湘等编制电子字典的经验及体会
  吕靖等大数据时代购物网站的语言数据挖掘与词典编纂
  申雨平等基于语料库的英汉词典例证翻译浅析
  宋作艳从生成词库理论看词典释义
  田昊扬等中国古代汉语字频频级分布的计量研究
  汪磊国内网络语言辞书编纂问题探析
  王娇基于语料库的中国EFL学习者近义词习得研究
  温朔彬原创辞书的现代化之路
  谢金霞基于DPS词典编纂平台的《新世纪英汉大词典》出版的协同性
  杨旭“出版”的词类标注问题实证研究
  议题四: 学习词典与语言教学
  邓小玲学习型英语习语词典的语用信息
  范瑞瑞汉英词典例证功能及不足略观
  金沛沛高级阶段留学生汉语写作中的词典需求分析
  李大国英汉学习型词典中汉语外来词词条的呈现方式研究
  李晖双语武术词典用户需求分析
  李婧民国时期辅助英语学习的双语词典初探
  刘燕菲以“打扰”为例看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的释义及例证问题
  卢念春语块在积极型学习词典中的总体呈现方式
  盛蔚“干预”的词典释义和例证的对比分析及启示
  王雅雅《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八版中新词的译义方式
  吴婷婷基于“起哄”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释义研究
  杨慧玲对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的反思
  张红岩构式释义对中国学习型英语词典编纂的启示
  张农《朗文英语联想活用词典》第二版关键词调整的合理性分析
其他文献
《汉语大词典》收有“丁一确二”一词:  丁一确二 明白;确实。《朱子语类》卷六九:“如今人持择言语,丁一确二,一字是一字,一句是一句,便是立诚。”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我说的丁一确二,你说的巴三览四。”《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知县见他丁一确二说着,有些相信起来。”  又收有“的一确二”:  的一确二 犹言一是一,二是二。形容说话句句真实。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怕不待的一确二,早招承
期刊
摘 要 《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以《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语料库》为依托,全面搜集、科学整理该时期碑刻异体字。研究材料真实可靠,调查系统深入,研究的路径、方法科学合理,为异体字整理与异体字典编纂提供了重要参考与示范,为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所附《碑刻拓片目录》存在一定问题,字形图片采用数字编码给读者查检和使用带来不便则是其缺憾。  关键词 《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
期刊
摘要 成语作为汉语熟语的重要类型,正在随着语言的发展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新成语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使用中,因此对新成语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上海辞书出版社为适应社会需要,推出了陈璧耀先生编著的《新形式新用法成语词典》,文章主要从现代汉语新成语研究的角度对该词典做一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 新成语 词典 变体 辨析  作为服务于社会的交际工具,语言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其中词汇是最活跃的因素,新事物、新思想
期刊
摘 要 运用语料库对语言现象进行定量定性的实证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语言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汉语学界真正将大规模语料库和语料分析软件相结合进行相关研究的案例并不多见。文章使用“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平衡语料库”和Antcon3.2.4w考察《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154个与语义韵相关的抽象名词。以“情绪、状况、代价、问题;成绩、时机、心地”等为例,重点说明 Antcon3.2.4w 在研究抽象名词语
期刊
摘 要 文章结合语料库数据,对两组同音易混量词“滩”和“摊”、“迭”和“叠”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做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指出《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这两组词处理上的瑕疵,并结合其造字理据、用法沿革和使用现状,对它们在现代汉语中做量词的适用条件做了详细区分。最后,从辞书编纂与文化传承的视角分析了词典对于详细、准确、科学区分易混量词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量词 同音易混 辨
期刊
摘要 学习词典是面向二语习得的工具书,了解和应用合适的二语习得理论对提升学习词典的编纂质量和实用性具有重要意义。章宜华先生的最新力作《二语习得与学习词典研究》针对当今主流词典存在的问题,在大量用户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ESL/EFL学习者二语学习的认知规律和查阅需求,吸收语言学各流派对词典释义有帮助的理论与方法,以构式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意义驱动的多维释义模式。文章拟从基本内容、理论和方法创新以
期刊
1985年,敦煌市以西约4公里处的祁家湾被划归青海石油管理局修建生活基地,为配合这一重大工程的施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这一地区西晋至十六国时期的117座墓葬进行了集中的发掘清理,出土了88件斗瓶,其中大多存有墨书或朱书的镇墓文。这些镇墓文对考察河西走廊的历史地理、丧葬风俗、民间信仰都有一定的文献与历史价值;又由于这批材料所产生之时代(魏晋时期)的特殊性与其书写者(大多为民间方士)和书写材料(陶
期刊
摘 要 《中华汉英大词典(上)》的出版备受学界的关注,其侧重描写主义的收词原则和追求精当译名的努力,使得这部词典已成为汉英词典领域的新军。主编陆谷孙先生所提倡的“有保留的描写主义”和“超越等值”等编纂原则从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汉英词典的编纂理论。文章先从文化传承、语言记载和翻译三个方面对该词典做出肯定的评介,然后就该词典在收词、翻译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做出剖析。  关键词 《中华汉英大词典》 汉英词典
期刊
摘要汉语词汇史中现代汉语部分研究最为薄弱,《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构筑了一座汉语词汇史的新丰碑。辞典选收了1.1万余条词语,按词语出现时期分为三卷,记载了旧词语的新发展、新词语的产生过程和不少词汇的过渡现象,在立目、释义、引例方面都有鲜明特色,其中按语的增加最富创意。不过,辞典修订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收词立目标准、处理好释义与按语的关系、考证词语出现的时代、解决儿化词语的书写问题。  关键词词
期刊
2015年11月16日,中国辞书学会百科全书专业委员会2015年度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在河南安阳召开。百科全书专业委员会主任龚莉做工作报告,对两年来的工作做了全面总结。来自全国19家出版单位、科研院所、部队机关的51位专家代表参加会议并进行了学术交流。  本次学术讨论会的学术研讨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百科全书及工具书的框架及知识体系制定  商务印书馆周洪波结合“中国文化多语种词典”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