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g76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体育技术技能的教学,一般都是以学生听讲解、看示范动作为主要手段。必须有良好的规范性来保证课堂纪律和教学效果。如果在上课时学生们个个都懒懒散散,不认真听讲解、看示范,那么如何来保证教学目标以及课时安排的顺利完成呢?因此,只有在良好的秩序下,通过教师的认真讲解与示范才能使学生了解教材,明确技术动作的重点及难点,从而为技术技能正确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只有采用强有力的思想教育措施,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才能保证课堂纪律,才能保证练习时的安全及技术动作的正确掌握,使课堂上学习的风气变得浓厚,促使学生更好的互帮互助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达到了增强体质的目的,而且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必然会有所提高。
  (二)有利于学生集体主义和竞争意识的培养
  体育教学中常会涉及到一些球类和游戏的教学,这就丰富了体育课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由于球类和游戏都有其特定的规则,对学生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大多数的球类运动和游戏都需要在集体的团结合作下才能高质量的完成,此时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是最适合不过的。一些娱乐性的比赛游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现代的健康观已不再停留在无疾患的层面上,心理健康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也包括在内。在今天以“学生发展为本,健康第一”的课改思想下,使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并使其成为锻炼学生身体和意志的手段,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体育课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机体各器官系统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它还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并健康茁壮地成长。
  二、 依据初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的放矢”施教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高峰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渴望独立的愿望,但往往不能进行自我控制,自我监督,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他们既像大人,又像小孩,有时显得很懂事,有时又流露出稚气。加之现在的中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溺爱、理解能力有限等使他们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缺乏明确的判断性和分辨力,因而容易沾染一些不良习气,导致他们自我意识强、懒惰、自私、适应环境能力差。但在他们不断成长开拓的视野中,新事物对他们的新奇感和可感性,同时也使他们意识层次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每一位学生在各自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程度又具有个性的特殊性。在这种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中,要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施教。例如,学生在练习动作时,容易产生懈怠或胆怯心理,教师要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发扬勇敢顽强的精神;在开展各项体育游戏竞赛时,利用对规则的学习和理解,培养他们遵纪守法、辨别是非的能力;并且结合运动项目,给学生讲一些著名运动员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的故事,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1、提高认识,改变观念
  从有关调查研究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体育基础知识贫乏,锻炼方法单一,体育兴趣不大,对体育的作用认识不足等问题。大部分学生只知道体育对体质的影响,至于体育对思想品德及心理的影响,则知之甚少。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改变“体育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运动”这一传统观念,弄清楚体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为思想品德教育服务。
  2、加强教改,调整模式
  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单凭每周2课时的体育课,是很难取得预期效果的。必须建立全新的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改革过去体育课注重室外教学的单纯方式,根据实际采用多种模式,一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除详细讲解运动生理学等知识外,把树立强壮体魄,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二是室外技能训练,除让学生掌握各项运动基本技能外,还要让学生树立科学训练、安全第一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三是安排适当的体育竞赛活动,既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要树立公平公正的观念;四是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既热爱体育运动,又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助人为乐品德和集体主义观念。
  四、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具体做法
  (一)结合教师自身进行教育
  体育课的教学有别于其他的学科,一般在室外进行,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动作示范和语言讲解相结合,学生的学练则是在观察教师动作示范和听取动作要领讲解的基础上展开思维并进行正确动作的练习。由此可见,教师是学生直接感知的对象,他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不可分割的直接影响。首先,教师道德风范、人格力量和专业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通过自己的观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模仿教师的道德行为。体育教师应明确体育课的特殊性,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专业水平,在各方面做好学生的典范,这样才能影响和教化学生,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
  (二)通过课堂纪律的培养来进行教育
  课堂纪律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从幼儿园到中学,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都知道上课必须要遵守课堂纪律,服从教师的安排。构成学生服从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课堂纪律必须遵守,否则就会招致教师的批评和学生舆论的谴责,不仅影响自己的技术动作学练,而且还会影响其他学生的正常练习;另一方面就是对教师的尊敬和权威的服从。这两个因素,在体育教学中都可通过实施思想品德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公正公平地对待学生,在诫勉使学生产生服从行为的同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并逐步提高其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三)采用电教手段结合我国体育史进行教育
  体育教师应在体育教学中结合体育发展历史,充分发挥电教的作用,利用现代手段培养学生的品德。例如借助观看奥运赛场上升国旗的录像或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我国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为国争夺荣誉而奋力拼搏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引导他们将爱国思想和情感落实于实际行动——努力学习,刻苦训练。
  (四)根据教材内容特点进行教育
  类学生属于触觉主导型,通常会被认为没有美术天赋,尤其是在我们中国这种以写实为传统标准的美术教育中,从小就被老师或家长评价“画的不像”“画的难看”而倍受打击,使他们早就丧失了学习美术的兴趣了。
  罗恩菲德的研究告诉我们:写实的表现方式不应该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这个标准的使用,实际上会限制自由的创造表现;触觉主导型的人是以自我感受来投射他的经验,所以其绘画表现是明显偏向主观的。例如古代埃及的艺术和毕加索的艺术,其中都包涵了强烈的触觉主导型的经验。所以,艺术教育要同等重视不同类型的学生,有效而全面的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这样才会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
  举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我读大学时,刚入学,班级里有一个从民族预科班直接升入我们美术专业的青海藏族学生,头一天上素描课他才平生第一次看到石膏头像,他没有任何素描色彩基础,之前就是在老家学了几天藏族唐卡画,觉得很喜欢于是就转到了我们美术系。所以他的素描画的也是唐卡味道,严重变形,没有结构、空间、立体感。他的色彩也是全部勾线平涂,在我们这些受过所谓专业训练的画面当中显得十分另类。他几乎是在同学的嘲笑声中默默的坚持着,曾经他也努力试图想改变自己,像我们这样画得“专业”一点,然而他根本画不像。但他仍然十分勤奋的在画。到了大三大四创作课时,他的个性爆发出来了,在我们众多的写实为主流的作品中,他的“民族风”显得个性十足,获得许多教授的好评,有一幅优秀作品还获奖留校了。
  四、 培训班绘画技巧的机械系磨灭了学生的创造力
  在当今美术高考或考级培训教学中,为了更直接的应对考试的程式化要求,许多老师不再训练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而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几套公式化的标准范画,照样子死练几十甚者数百遍。更有甚者,在高考色彩教学中,有些培训班老师把数十种种考试常用的静物画的颜色事先调配好并且教学生死记下来几套搭配方案,这样上了考场学生基本不用调色也能画出一幅色彩感觉比较好的画来。这种“短期速成的成功经验”甚至成为许多高考培训班制胜的法宝。这样的教学完全不需要学生再去思考、感受、探究,只要机械的重复就可以了,美术学科的人文性根本无从谈起。这样学生轻而易举得来所谓技巧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也是无意义的。值得欣慰的是,近几年部分美术高校的考试内容已经有了较大的改革,不再是老一套,开始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这样对美术培训班的教学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总而言之,当下社会美术培训班教学当中存在的反人文性现象仍然是十分严重而普遍的,如果美术高考和考级的内容和评价标准没有一个革命性的突破,那么这样反人文性的美术教育就有生存的土壤,我国美术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仍将深受其害。
  参考文献
  [1]《西方艺术教育史》阿瑟艾夫兰著2000
  [2]《创造与心智的成长》罗恩菲德著1993
其他文献
摘要:技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理念应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规律而不断调整,本文就办学定位、专业设置、教学工作质量观、教学质量的保证等问题提出一些浅显看法。  关键词:技师教育教学工作理念     近几年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一些技师院校的办学还没有体现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没有办出自己的特色。技师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在智力因素上具有将专业知识转换成专业技能、实践动手、创新、创业的能力,在
【摘 要】本文通过对A Letter Home这篇文章的分析和反思,提出了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对语言本身的学习,还要通过感悟语言、风俗习惯、文化差异等方面来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 跨文化意识 能力培养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有效改革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给学生解题的策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体会  引言  教学策略是指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适、优化以使教学效果趋于最佳的系统决策与设计。应用题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理说,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载体,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学得最得心应手的学科,学习的效果也应该是令人满意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所以,专家们在寻找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有人指出:理想的语文课堂应显现着生命的灵动。我觉得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关键的是要"把语文课上到孩子的心里去",因为只有语文课触动着学生的心灵,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沉浸于学习语文的氛围之中,这样
【摘 要】降低起点层层突破,以读为主、读中体验,以引导思维,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为设计初始。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使学生从语言文字的阅读中受到感染,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关键词】小学语文,品味词语,语言文字训练及运用  一、 学情分析:  理解词句有难度,如能让生与生活联系,将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
【摘 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为:指导选题、确定课题--搜集信息、制订计划--实施研究、分析资料--处理结果、撰写报告--交流成果、提升认识。研究性学习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提高了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教师 心灵的自由  一、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提出  1.时代的需要。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国际社会对人才标准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对教育本质的全面,深刻认识的结果。,它不是一种口号,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教育思想,是一种教育理论体系,也是一种更科学、更高层次的教育模式。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就是对教育的战略地位又一次高度而又明确的概括。既然“科教兴国”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那么,加强素质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就成了落实这一战略决策的重要步骤。  贯彻素质教育应该选准突确口。通过学科教
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有短。对于初中生来说,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对学习也表现出了不同的学习态度,同时受学生个体特征的影响,学习两极化现象较为明显。当前,初中物理教学面临着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这就是后进生面过大,合格率偏低。大幅度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合格率,提高后进生物理学习的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让后进生成为“后劲生”呢?  一、物理教学中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物理教学中后
【摘要】班级管理是一项极为复杂的育人活动。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的"管","管"得不当,过严或不管都不符合学生的发展。阐述班级管理更需要班主任的"理"。  【关键词】班级管理 管 理  班级管理是班级教育管理者带领班级学生按照教育管理规律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和班级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班级管理的目标就是把班级共同体建设成"一个目标明确的集体;一个相互交流思想的集体;一个充满正义感的
【案例背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围绕“浓浓的乡情”展开,通过选编的一首首诗和一篇篇散文渗透着浓浓的乡情。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又有较大特殊性,基本上来自祖国各地,随来温务工的父母来到温州,学生对故乡的感情很深。思乡是人类感情的积淀,是最质朴而美好的。从小怀有对故乡的美好感情,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糅合本单元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和日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