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黑人杰夫》是西奥多·德莱塞的一个中篇故事。本文从记录者的视角、消费文化等角度分析了美国自然主义小说的一些特点,旨在发掘小说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含。
关键词:黑人杰夫自然主义视角消费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黑人杰夫》是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自然主义小说家德莱塞的一个中篇故事,主要通过记者戴维斯的视角叙述了发生在美国南方小村镇里的私刑事件。白人村民认为黑人杰夫强奸了村里的一个白人女孩,在受害女孩的父亲和兄长的带领下,他们藐视法律,从县治安官那里夺得杰夫并动用私刑将其吊死。这篇小说虽然没有德莱塞其他长篇小说,如《嘉莉妹妹》、《珍妮姑娘》、《美国悲剧》那样为人熟知,但是笔者觉得这个中篇在许多方面反映了德莱塞的创作艺术特色,而且还可通过这个中篇管窥当时美国小说的自然主义特征。
一记录者的视角:照相机
在《黑人杰夫》的叙述当中,叙述者总体上采用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记者戴维斯。这个视角的采用可以说反映了自然主义的一个典型特点。我们知道,自然主义的理论源头是达尔文主义和实证主义。达尔文主义是当时颠覆传统思想的先进科学的代表,其中的进化论思想对当时的影响,借福尔斯的话说,就像20世纪60年代的存在主义,犹如原子弹的威力。另一方面,实证主义给当时的作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来看待文学创作。内容是借鉴生物科学,方法是实证主义的科学实验方法。因此自然主义作家倾向于将人物像实验品一样放置在特定的环境中,更多地从生物学的角度来仔细观察、记录其反应,以求达到科学般的客观效果。
自然主义注重的这种客观效果,在《黑人杰夫》中就表现为戴维斯这个独特的视角的运用。首先,戴维斯是一个记者,一个出色的记者需要忠实地报道新闻事件。黑人杰夫的故事由于戴维斯这个记者的在场,而蒙上了时事新闻的色彩。这就将读者的世界和文本的世界拉近了距离,似乎这个故事真的发生在读者身边。其次,不像被复仇的兽性火焰吞噬的白人村民,戴维斯是一个有教养,相信文明和法律的知识分子。从主编那里接受任务后,他半信半疑地跑过去看看在这个文明的国度里,是否真的会出现私刑这类事件。所以在故事中,戴维斯可以保持一种超然的姿态,比较客观地观察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
村民在这个事件当中最关注的是黑人杰夫,而戴维斯在关注黑人杰夫的同时,对村民这一伙“乌合之众”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所有的人物都在其特定的环境中被戴维斯用犀利的眼睛观察、分析,并且贴上标签。在整个故事当中,我们发现戴维斯将里面的人物都分了类:“受害者”威塔克小姐,无情的盲从的村民,捍卫法律尊严的治安官马修斯,担任领导角色的威塔克父子,猎物黑人杰夫,哀伤的黑人妹妹,悲痛欲绝的黑人母亲。当然,戴维斯自己也被归了类:一个为职责所困,最后被激发起“正义感”的白人记者。所有这些人物的细节描写在文中都可以找到。其他人物被戴维斯观察分析,有时候甚至他也自己观察分析自己,当然最后一切又被读者观察分析。这种实验性效果在整个阅读过程当中有很强的体现。而这种效果的获得正是因为戴维斯相对客观的“眼睛”。
二照相机背后的现实:消费文化
黑人杰夫私刑案在这个社会中成了一种难得的消费品。黑人杰夫的生命被白人村民的兽性欲望所吞没,而这个过程还要被重现,再一次被没能大饱眼福的人们消费。报刊、主编、记者在这个社会里善于挖掘大新闻来满足一个庞大的新闻消费群体,这个消费群体的无穷欲望又让媒体富足,进而再去挖掘更大的新闻。
这种残忍的私刑事件在戴维斯的手里,变成了一个扩大报纸发行量的一个新闻热点。一边是私刑事件,一边是期待了解最新动态的读者。似乎这个盲目的消费群体就像这里的白人村民一样消灭黑人杰夫,将要吞噬这里发生的一切。似乎一切都被欲望吞噬了:杰夫被酒和性吞噬,白人村民被复仇的非理性的兽性欲望所吞噬,静止的法律和文明被疯狂的躁动的野性所吞噬,最后这一切有被镇子以外的更多读者的欲望吞噬,当然包括戴维斯所做的一切。
我们在这个文本的阅读当中获得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一个总体印象:威塔克小姐后面是杰夫,杰夫后面是马修斯治安官、威塔克父子以及其他村民,再其后是戴维斯和主编,最后是报纸的读者。而报纸的读者后面又是什么在主导他们的行为呢?是正义感吗?他们是和那些村民一样怀着各种偏见的乌合之众呢?只不过是在一个更大层面上的群体而已。
人类就是一个这样的处境:所有的人都为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所支配,而每一个个体都觉得在其面前无能为力。
三结语
戴维斯与其他的白人的不同点也正是他对矛盾两方都知情,而且代表了读者的“正义感”。正如后面这个光明的尾巴:在了解了杰夫的家庭背景和有关信息后,尤其是看到杰夫的可怜的母亲和妹妹,记者的正义感被激发了。他义愤填膺:“我一定要把它报道出去,一定要!”当然这个报道是否能与读者见面还需要报纸主编的首肯;而报纸主编的决定又受制于无形的读者的意向。读者,最终是一直没有在文中出现的隐形读者才有最终的话语权。那些读者又是谁呢?仅仅是付钱买报纸杂志的新闻消费者还是像文中有“正义感”的戴维斯一样的人呢?谁也不知道。但是最后的结尾似乎给了读者希望:当有更多的戴维斯了解了真相以后,这样的悲剧也许不会再发生了。但也只能是“也许”!
参考文献:
[1] 罗德·霍顿,房炜等译:《美国文学思想背景》,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2] 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
[3] 万培德:《美国20世纪小说选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作者简介:曾陵丽,女,1971—,江西吉安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美小说叙事,工作单位:江苏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黑人杰夫自然主义视角消费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黑人杰夫》是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自然主义小说家德莱塞的一个中篇故事,主要通过记者戴维斯的视角叙述了发生在美国南方小村镇里的私刑事件。白人村民认为黑人杰夫强奸了村里的一个白人女孩,在受害女孩的父亲和兄长的带领下,他们藐视法律,从县治安官那里夺得杰夫并动用私刑将其吊死。这篇小说虽然没有德莱塞其他长篇小说,如《嘉莉妹妹》、《珍妮姑娘》、《美国悲剧》那样为人熟知,但是笔者觉得这个中篇在许多方面反映了德莱塞的创作艺术特色,而且还可通过这个中篇管窥当时美国小说的自然主义特征。
一记录者的视角:照相机
在《黑人杰夫》的叙述当中,叙述者总体上采用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记者戴维斯。这个视角的采用可以说反映了自然主义的一个典型特点。我们知道,自然主义的理论源头是达尔文主义和实证主义。达尔文主义是当时颠覆传统思想的先进科学的代表,其中的进化论思想对当时的影响,借福尔斯的话说,就像20世纪60年代的存在主义,犹如原子弹的威力。另一方面,实证主义给当时的作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来看待文学创作。内容是借鉴生物科学,方法是实证主义的科学实验方法。因此自然主义作家倾向于将人物像实验品一样放置在特定的环境中,更多地从生物学的角度来仔细观察、记录其反应,以求达到科学般的客观效果。
自然主义注重的这种客观效果,在《黑人杰夫》中就表现为戴维斯这个独特的视角的运用。首先,戴维斯是一个记者,一个出色的记者需要忠实地报道新闻事件。黑人杰夫的故事由于戴维斯这个记者的在场,而蒙上了时事新闻的色彩。这就将读者的世界和文本的世界拉近了距离,似乎这个故事真的发生在读者身边。其次,不像被复仇的兽性火焰吞噬的白人村民,戴维斯是一个有教养,相信文明和法律的知识分子。从主编那里接受任务后,他半信半疑地跑过去看看在这个文明的国度里,是否真的会出现私刑这类事件。所以在故事中,戴维斯可以保持一种超然的姿态,比较客观地观察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
村民在这个事件当中最关注的是黑人杰夫,而戴维斯在关注黑人杰夫的同时,对村民这一伙“乌合之众”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所有的人物都在其特定的环境中被戴维斯用犀利的眼睛观察、分析,并且贴上标签。在整个故事当中,我们发现戴维斯将里面的人物都分了类:“受害者”威塔克小姐,无情的盲从的村民,捍卫法律尊严的治安官马修斯,担任领导角色的威塔克父子,猎物黑人杰夫,哀伤的黑人妹妹,悲痛欲绝的黑人母亲。当然,戴维斯自己也被归了类:一个为职责所困,最后被激发起“正义感”的白人记者。所有这些人物的细节描写在文中都可以找到。其他人物被戴维斯观察分析,有时候甚至他也自己观察分析自己,当然最后一切又被读者观察分析。这种实验性效果在整个阅读过程当中有很强的体现。而这种效果的获得正是因为戴维斯相对客观的“眼睛”。
二照相机背后的现实:消费文化
黑人杰夫私刑案在这个社会中成了一种难得的消费品。黑人杰夫的生命被白人村民的兽性欲望所吞没,而这个过程还要被重现,再一次被没能大饱眼福的人们消费。报刊、主编、记者在这个社会里善于挖掘大新闻来满足一个庞大的新闻消费群体,这个消费群体的无穷欲望又让媒体富足,进而再去挖掘更大的新闻。
这种残忍的私刑事件在戴维斯的手里,变成了一个扩大报纸发行量的一个新闻热点。一边是私刑事件,一边是期待了解最新动态的读者。似乎这个盲目的消费群体就像这里的白人村民一样消灭黑人杰夫,将要吞噬这里发生的一切。似乎一切都被欲望吞噬了:杰夫被酒和性吞噬,白人村民被复仇的非理性的兽性欲望所吞噬,静止的法律和文明被疯狂的躁动的野性所吞噬,最后这一切有被镇子以外的更多读者的欲望吞噬,当然包括戴维斯所做的一切。
我们在这个文本的阅读当中获得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一个总体印象:威塔克小姐后面是杰夫,杰夫后面是马修斯治安官、威塔克父子以及其他村民,再其后是戴维斯和主编,最后是报纸的读者。而报纸的读者后面又是什么在主导他们的行为呢?是正义感吗?他们是和那些村民一样怀着各种偏见的乌合之众呢?只不过是在一个更大层面上的群体而已。
人类就是一个这样的处境:所有的人都为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所支配,而每一个个体都觉得在其面前无能为力。
三结语
戴维斯与其他的白人的不同点也正是他对矛盾两方都知情,而且代表了读者的“正义感”。正如后面这个光明的尾巴:在了解了杰夫的家庭背景和有关信息后,尤其是看到杰夫的可怜的母亲和妹妹,记者的正义感被激发了。他义愤填膺:“我一定要把它报道出去,一定要!”当然这个报道是否能与读者见面还需要报纸主编的首肯;而报纸主编的决定又受制于无形的读者的意向。读者,最终是一直没有在文中出现的隐形读者才有最终的话语权。那些读者又是谁呢?仅仅是付钱买报纸杂志的新闻消费者还是像文中有“正义感”的戴维斯一样的人呢?谁也不知道。但是最后的结尾似乎给了读者希望:当有更多的戴维斯了解了真相以后,这样的悲剧也许不会再发生了。但也只能是“也许”!
参考文献:
[1] 罗德·霍顿,房炜等译:《美国文学思想背景》,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2] 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
[3] 万培德:《美国20世纪小说选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作者简介:曾陵丽,女,1971—,江西吉安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美小说叙事,工作单位:江苏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