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编码”是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中的内容,属于专题活动,主要内容是了解编码的广泛应用,在观察、比较和猜测中探索数字编码中所表示的具体意义,体验编码中的一些规则和方法,会运用数描述某些事物的特征,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欲望,积累思考经验,发展推理能力.笔者倡导“情智数学”课堂的教学主张,“情”与“智”是其必不可少的两大元素.那么,如何基于“情智数学”,让学生觉得“数学好玩”,从而“玩好数学”呢?现以“编码”一课为例,谈谈“情智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码”是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中的内容,属于专题活动,主要内容是了解编码的广泛应用,在观察、比较和猜测中探索数字编码中所表示的具体意义,体验编码中的一些规则和方法,会运用数描述某些事物的特征,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欲望,积累思考经验,发展推理能力.笔者倡导“情智数学”课堂的教学主张,“情”与“智”是其必不可少的两大元素.那么,如何基于“情智数学”,让学生觉得“数学好玩”,从而“玩好数学”呢?现以“编码”一课为例,谈谈“情智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其他文献
统编教材中革命文化类课文的学习内容,在不同年级有不同的呈现方式.低年级以单篇课文的形式出现,中、高年级除了增加此类单篇课文的数量,还专门安排了主题单元,如五(下)第四单元、六(上)第二单元、六(下)第四单元.无论是哪一个学段,都应立足于文本,在语言学习的基础上,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语文学习与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融合.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低年级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的“润”策略.
除了算术(代数)与几何的教学,《手册》中还有一些内容也与国内数学教师当前的主要关注密切相关,尽管它们所使用的名称或术语并不完全相同.“数学参与”[1]就可被看成这样的一个实例.本文将聚焦这一主题,包括以此为例指明向外学习时应当特别重视的又一问题,即应当将相关内容放在更大的语境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具体含义与积极意义.
我们在诵读古诗词时,常常会发现诗词作者的知觉在情感作用下,会发生心理错觉.这种现象,在写作学中被称为“知觉变异”,也称“感知变异”.如,分明是庐山的瀑布,但让人觉得是天上的银河落到了地面.在选入统编教材的古诗词中,普遍存在这种现象.显然,“知觉变异”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本来显得单纯或近乎单调的客观世界,因为“变异”的无限性引发了感知世界的奇妙性.于是,诗词中的情感世界在摇曳多姿的“知觉变异”效果中得到了生动形象的体现.
量感是我国正在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它也是继数感之后,《标准》提出的又一指向学生感知能力培养的新任务目标.那么,究竟什么是量感?根据《标准》介绍,所谓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从意义来讲,“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为了恰当表达自己的心声,作者常常会选择和采用一定的表现形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内容,用心体会作者言语表达的巧妙之处,发现语言规律,积累语言经验,品味精彩的段式,鉴赏巧妙的结构,引导学生即学即用,全面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1年5月1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并答记者问.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从人口质量上看,近10年我国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人口素质不断提升.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08年提高至9.91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67年提高至10.75年.文盲率从2010年的4.08%下降为2.6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还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但是,阅读习惯不好检测,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被忽视.因此,作为有远见的、真正立足于“人”的培养的语文教师,更应当把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当作一桩大事来抓.
如何让乘法口诀的复习变得更有趣?可采用如下的教学过程:rn一、找一找口诀中积相同的算式rn1.说一说.出示两个乘法算式:2×6=12,3×4=12.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有什么相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两个乘法算式的乘数不同但积相同.rn2.找一找.口诀中这样的算式还有哪些?请写下来.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小组交流.
数学是一门重要学科,也是一种思考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数学模型是理解世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人是如何获得数学模型的呢?牛津大学的特雷济尼亚·努内斯(Terezinha Nunes)教授在数学教育上做出了具有创新性和较大影响力的研究,因此获得了 2017年弗赖登塔尔奖,并受邀在第十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做了题为《从动作思维到数学模型——来自发展心理学的观点》的报告.该报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儿童的动作思维是如何通过学习使用数学符号来表示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的;第二部分,例证如何在动作思维和数学模型之间架起
第十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4)于2021年7月11日至18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作为本届大会的特色活动,“中国数学教育特色主题活动”于15日14:00-16:30全面展开,13个中国团队分别报告相应的研究成果,向全世界全面展示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特色、特点.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小数会”)以“继往开来的中国小学数学教育”为主题,分四个模块展示了中国小学数学教育70年来走过的路程和取得的代表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