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萧国健博士是一名研究香港历史的香港地方史专家,精通地方史、族谱学、方誌学、明清史等,尤其对香港历史、古物古跡有着深入的研究。几十年来,他抱着“不问收穫,只求耕耘”的信念,参与多项与香港史有关的政府研究工作,於香港回归后大力号召全民了解香港历史,获颁荣誉勳章,並不断跳出原有研究圈子,参与了香港海防博物馆、深圳博物馆等的成立工作,出版有《香港地方史研究》、《香港的历史与文物》等三十多本著作,贡献颇多。
於历史中寻找乐趣
在香港成长的萧国健博士,自小即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学时代在香港攻读中国历史,拿下学士学位之後,又攻下中国(香港)历史专业的博士学位,毕业之後走向了历史研究之路。
最初,萧国健博士专门研究汉代士人在朝廷的发展情况,因研究对象的时间跨度太大,只能从图书馆里的正史、野史、传说、文学等内容的相辅解读人物,工作内容相对来说有些单一,其研究方式在之後发生了转变。80年代,他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在此转至研究华南一带的历史文化,特别是由於当时的香港历史研究工作仍处於空白状态,从而引起他的注意,一门心思钻了进去,专攻香港历史。与此同时,1982年中英谈判开始,1983年《中英联合声明》签定,从而相关部门也将整理香港历史提上日程。由於当时多种因素,在《中英联合声明》签定以前,没有学者对香港历史进行系统的研究,由此正步入此领域的萧国健博士受政府聘请,负责起相关方面的历史整理、归纳和研究,成为最早研究香港历史队伍中的一员。
据萧国健博士回忆,在研究香港历史之时,经过了几个阶段的发展。进入该领域之初,所有的资料都需从零开始整理,能取得的资料大多为英文且数量极少,“香港历史主要集中於明清时期,在清代时属新安县管辖,与深圳、东莞等地紧密联繫。”於是萧国健博士便配合深圳、东莞历史发展的角度,以理清香港的发展脈络。
1990年4月4日,《香港基本法》正式通过,象徵主权移交後的“小宪法”得到落实,萧国健博士转变思路,“研究工作不单是从文献上看香港发展,而是从考古学角度来看香港发展。”他认为97香港回归之时,更应当提出香港与中国之间的关係,以配合庆祝香港回归之契机,加深香港市民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在当时,《香港新界乡村之历史与风貌》即编著成册,与市民见面。
1993年至1995年间,萧国健博士开始转至考古式研究。喜欢在专业领域中有所突破的他,有着这样的理念:研究历史不只是查资料这一单线条发展,而应是立体式的研究方式,从坟墓、庙宇、铭刻文等历史痕跡中找到答案。从而,萧国健博士从一般的普通历史研究的条条框框中跳出来,走到了更宽的领域之中。当时内地的考古学仍处於起步阶段,深圳还未曾设立文化局和博物馆,萧国健博士便利用靠近内地的优势,与深圳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繫,互相交流,共同下乡做文物考古等调查工作,同时还参与了深圳博物馆从零到有的建设工作。
1997年,香港顺利回归。“回归以後,香港人当家作主,更有必要了解本港及与中国之间的历史。”在此期间,萧国健博士推行香港本土化历史教学……2009年,政府颁授萧国健博士荣誉勳章MH,以表彰他多年来在推广香港历史领域里所做的贡献,並称之为“研究、推广香港历史之先驱者”。
香港从来不是独立体
在研究的过程中,萧国健博士愈来愈深刻地感受到,香港不是一个独立体,而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与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紧紧关联。“在港英时代,对香港的历史不太重视,就因为不重视,我们才更应该研究,保存我们自己的文化。”自1993年开始,他将自己的论点置於:香港的发展与中国发生的重大事项有什麼关係呢?围绕这一问题,他展开了深入的探索,最後得出结论:假如没有中国自古以来的战事纷扰、政局变动,就没有今日之香港!
为此,萧国健博士述说了几大事项:如果不是辽、夏、金、蒙古等之入侵,就没有中原人士後裔流落香港;如果不是1911辛亥革命後之军阀混战,就没有广东等地大量的富人逃亡香港,聚集起最初的香港财富;之後新中国成立时期、内地“四清运动”、“文革”、天安门事件等等,使得文化、经济、技术等多方面人才的涌入,推动了香港的发展;至1995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直接促使了香港回归的落地成音。回到现在,香港的楼市亦受到内地资金的推动,“如果没有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香港房地产没有今天的繁荣,特别是近几年的香港发展,更是论证了这个论点,当然不排除香港人自身的奋斗拼搏。”他期望香港所背靠的祖国,能相辅相承,共同兴盛发展。
在历史的版图里行走,萧国健博士许多年坚持下来,愈来愈觉得香港市民了解历史的重要,於2000年间提出了通识教育,这与当时一些人的想法不谋而同。最初,香港的各学校虽设有香港史,但未单独设科,而是融入西方史,合称为世界史。萧国健博士认为,各大中小学都应设有香港史,但如何设立香港史仍处於摸索当中,“香港史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种思想。在我做研究的三十年内,不停有新的东西在发展,因此在未来,香港史的设立还需从多方面进行考究。”
不问收穫 只求耕耘
“我喜欢各国美丽的风景,最喜欢欣赏各地的古跡。”喜欢旅行的萧国健博士,常带着对世界各地古跡的好奇心,遊览了多个国家。例如他曾前往神秘的以色列,探究以经商而闻名世界的民族——犹太人族群,“犹太人的国家为何一度消亡又复而建立,其中必定有他们的原因。分久再合,合久再分,我们中国、希腊也有同样的问题。”对类似问题的探索,萧国健博士从来不失发自内心的热情。
抱以一种“不问收穫,只求耕耘”的态度,萧国健博士对探讨人文的脚步从不因外界而停止过,还曾跟两位外国学者合作研究印尼华人在印尼的生存状况。“我与一名德国学者、一名法国学者三人,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研究印尼华人为何在多次排华之後仍在那片土地繁衍生息等多方面的生活情况,编成《印尼华文碑铭彙篇》。”十年寒暑光阴,萧国健博士在为获取资料期间,曾冒着生命危险於排华时期进行研究,功夫不负苦心人,最终他们的研究成果於新加坡顺利出版。虽说这套书籍现时不能在香港及印尼发行,但是他相信在将来五十年甚至一百年,这套书籍会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再重现当时印尼华人的生存状况。
与研究历史同步的是,萧国健博士亦一直从事着历史教学,是香港珠海学院中国历史研究所教授、香港珠海学院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珠海学院香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同时,他陆续出版了《香港之海防历史与军事遗跡》、《香港古代史(修订版)》、《香港地方史研究》、《九龙城史论集》、《香港的历史与文物》、《香港市区文化之旅》等三十多部著作,还发表了六十多篇论文。因对香港历史、古物古跡有着深入的研究,萧国健博士多次获香港各大电台、报社的採访,向本土乃至世界传达香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奋斗故事。
有人认为历史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在萧国健博士看来,历史是一门充满无穷魅力的学科,它有着鲜活的语言材料、丰富的人文精神,因而探索在五光十色的时光隧道里,他研究历史,发现历史,並以协助建立博物馆的方法使历史重现,不知不觉,走在了研究香港历史的前列,肩任起研究、记录和推广香港历史的先驱之一!
【萧国健博士,MH,香港珠海学院中国历史研究所暨中文系教授、香港珠海学院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岭南大学香港与华南历史研究部名誉研究员、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博物馆专家顾问(本地史/军事史)、深圳博物馆名誉顾问、香港珠海学院香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香港皇家亚洲学会名誉研究员、香港历史博物馆名誉顾问、香港海防博物馆名誉顾问、深圳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名誉顾问,於2006年荣获民政事务局嘉许奖状。】
於历史中寻找乐趣
在香港成长的萧国健博士,自小即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学时代在香港攻读中国历史,拿下学士学位之後,又攻下中国(香港)历史专业的博士学位,毕业之後走向了历史研究之路。
最初,萧国健博士专门研究汉代士人在朝廷的发展情况,因研究对象的时间跨度太大,只能从图书馆里的正史、野史、传说、文学等内容的相辅解读人物,工作内容相对来说有些单一,其研究方式在之後发生了转变。80年代,他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在此转至研究华南一带的历史文化,特别是由於当时的香港历史研究工作仍处於空白状态,从而引起他的注意,一门心思钻了进去,专攻香港历史。与此同时,1982年中英谈判开始,1983年《中英联合声明》签定,从而相关部门也将整理香港历史提上日程。由於当时多种因素,在《中英联合声明》签定以前,没有学者对香港历史进行系统的研究,由此正步入此领域的萧国健博士受政府聘请,负责起相关方面的历史整理、归纳和研究,成为最早研究香港历史队伍中的一员。
据萧国健博士回忆,在研究香港历史之时,经过了几个阶段的发展。进入该领域之初,所有的资料都需从零开始整理,能取得的资料大多为英文且数量极少,“香港历史主要集中於明清时期,在清代时属新安县管辖,与深圳、东莞等地紧密联繫。”於是萧国健博士便配合深圳、东莞历史发展的角度,以理清香港的发展脈络。
1990年4月4日,《香港基本法》正式通过,象徵主权移交後的“小宪法”得到落实,萧国健博士转变思路,“研究工作不单是从文献上看香港发展,而是从考古学角度来看香港发展。”他认为97香港回归之时,更应当提出香港与中国之间的关係,以配合庆祝香港回归之契机,加深香港市民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在当时,《香港新界乡村之历史与风貌》即编著成册,与市民见面。
1993年至1995年间,萧国健博士开始转至考古式研究。喜欢在专业领域中有所突破的他,有着这样的理念:研究历史不只是查资料这一单线条发展,而应是立体式的研究方式,从坟墓、庙宇、铭刻文等历史痕跡中找到答案。从而,萧国健博士从一般的普通历史研究的条条框框中跳出来,走到了更宽的领域之中。当时内地的考古学仍处於起步阶段,深圳还未曾设立文化局和博物馆,萧国健博士便利用靠近内地的优势,与深圳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繫,互相交流,共同下乡做文物考古等调查工作,同时还参与了深圳博物馆从零到有的建设工作。
1997年,香港顺利回归。“回归以後,香港人当家作主,更有必要了解本港及与中国之间的历史。”在此期间,萧国健博士推行香港本土化历史教学……2009年,政府颁授萧国健博士荣誉勳章MH,以表彰他多年来在推广香港历史领域里所做的贡献,並称之为“研究、推广香港历史之先驱者”。
香港从来不是独立体
在研究的过程中,萧国健博士愈来愈深刻地感受到,香港不是一个独立体,而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与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紧紧关联。“在港英时代,对香港的历史不太重视,就因为不重视,我们才更应该研究,保存我们自己的文化。”自1993年开始,他将自己的论点置於:香港的发展与中国发生的重大事项有什麼关係呢?围绕这一问题,他展开了深入的探索,最後得出结论:假如没有中国自古以来的战事纷扰、政局变动,就没有今日之香港!
为此,萧国健博士述说了几大事项:如果不是辽、夏、金、蒙古等之入侵,就没有中原人士後裔流落香港;如果不是1911辛亥革命後之军阀混战,就没有广东等地大量的富人逃亡香港,聚集起最初的香港财富;之後新中国成立时期、内地“四清运动”、“文革”、天安门事件等等,使得文化、经济、技术等多方面人才的涌入,推动了香港的发展;至1995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直接促使了香港回归的落地成音。回到现在,香港的楼市亦受到内地资金的推动,“如果没有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香港房地产没有今天的繁荣,特别是近几年的香港发展,更是论证了这个论点,当然不排除香港人自身的奋斗拼搏。”他期望香港所背靠的祖国,能相辅相承,共同兴盛发展。
在历史的版图里行走,萧国健博士许多年坚持下来,愈来愈觉得香港市民了解历史的重要,於2000年间提出了通识教育,这与当时一些人的想法不谋而同。最初,香港的各学校虽设有香港史,但未单独设科,而是融入西方史,合称为世界史。萧国健博士认为,各大中小学都应设有香港史,但如何设立香港史仍处於摸索当中,“香港史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种思想。在我做研究的三十年内,不停有新的东西在发展,因此在未来,香港史的设立还需从多方面进行考究。”
不问收穫 只求耕耘
“我喜欢各国美丽的风景,最喜欢欣赏各地的古跡。”喜欢旅行的萧国健博士,常带着对世界各地古跡的好奇心,遊览了多个国家。例如他曾前往神秘的以色列,探究以经商而闻名世界的民族——犹太人族群,“犹太人的国家为何一度消亡又复而建立,其中必定有他们的原因。分久再合,合久再分,我们中国、希腊也有同样的问题。”对类似问题的探索,萧国健博士从来不失发自内心的热情。
抱以一种“不问收穫,只求耕耘”的态度,萧国健博士对探讨人文的脚步从不因外界而停止过,还曾跟两位外国学者合作研究印尼华人在印尼的生存状况。“我与一名德国学者、一名法国学者三人,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研究印尼华人为何在多次排华之後仍在那片土地繁衍生息等多方面的生活情况,编成《印尼华文碑铭彙篇》。”十年寒暑光阴,萧国健博士在为获取资料期间,曾冒着生命危险於排华时期进行研究,功夫不负苦心人,最终他们的研究成果於新加坡顺利出版。虽说这套书籍现时不能在香港及印尼发行,但是他相信在将来五十年甚至一百年,这套书籍会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再重现当时印尼华人的生存状况。
与研究历史同步的是,萧国健博士亦一直从事着历史教学,是香港珠海学院中国历史研究所教授、香港珠海学院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珠海学院香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同时,他陆续出版了《香港之海防历史与军事遗跡》、《香港古代史(修订版)》、《香港地方史研究》、《九龙城史论集》、《香港的历史与文物》、《香港市区文化之旅》等三十多部著作,还发表了六十多篇论文。因对香港历史、古物古跡有着深入的研究,萧国健博士多次获香港各大电台、报社的採访,向本土乃至世界传达香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奋斗故事。
有人认为历史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在萧国健博士看来,历史是一门充满无穷魅力的学科,它有着鲜活的语言材料、丰富的人文精神,因而探索在五光十色的时光隧道里,他研究历史,发现历史,並以协助建立博物馆的方法使历史重现,不知不觉,走在了研究香港历史的前列,肩任起研究、记录和推广香港历史的先驱之一!
【萧国健博士,MH,香港珠海学院中国历史研究所暨中文系教授、香港珠海学院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岭南大学香港与华南历史研究部名誉研究员、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博物馆专家顾问(本地史/军事史)、深圳博物馆名誉顾问、香港珠海学院香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香港皇家亚洲学会名誉研究员、香港历史博物馆名誉顾问、香港海防博物馆名誉顾问、深圳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名誉顾问,於2006年荣获民政事务局嘉许奖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