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学校很重视教研组建设,把教研组建设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再加上教研组自身建设的加强,组内教师逐渐意识到教研组不仅是教学常规的落实者,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还是教学创新的“孵化器”。要想抓好学校数学教研组建设,必须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统一思想,科学定位
统一思想就是要使组内教师全都认识到教研组活动的重要性。
过去存在一些糊涂认识:认为课堂教学重在完成备课、教学、辅导、改作、考试等教学环节,所以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一本习题集就是教学的全部家当,孤军奋战,不太重视教研。总认为教研活动是负担,搞教学研究是事倍功半,收效不大,因此热情不高,疲于应付。现在通过教研活动这一载体,可以帮助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可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可以引领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认识提高了,教研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二、分工合作,共同提高
教研组管理经验,就是“分工合作”。分工合作,携手共进是数学组的宗旨。
对于组内的任务,要采用这样的方法:先将它按人的素质分配任务,然后人人承担,最后个个落实的方法。
比如第一阶段:合作准备——是在单元学习之前师生的多边活动。教师——要进行单元集体备课并编辑教学方案;指导学生异质分组;指导学生上好“单元准备指导课”。
学生——要整体感知单元学习内容;明确单元学习目标;积极进行单元行动准备。
第二阶段:导学探究——是继“合作准备”之后,师生对一个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具体、深入地学习探究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
第三阶段:自主发展——是根据单元主题而拓展延伸的数学实践活动。
第四阶段:双向评价——是单元学习结束,进行单元整体回顾与多元评价。 分步实施,一步一个台阶,能较快提高了教学、教研能力。
三、教研活动,注重实效
教研活动主要以备课组为单位来开展。每学期每个备课组活动不少于8次,每个备课组组织公开课、说课、理论学习至少一次。这些都是学校的硬性任务,必须完成。但为了提高教研组建设的针对性,教研组备课组自身还要强化管理。为了使教研活动更有实效,保质保量,数学组力求做到每次教研活动都能精心组织,踏踏实实地做到“两定”“三步”“三有”。
“两定”即定时间、定地点。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大周安排一次教研活动。具体的活动时间、地点由各备课组自行决定后,上报教导处。教导处以文字通知的形式下发到每个办公室、每个备课组,使全校每位老师,每个备课组都能及时参加教研活动,这样管理保证了每次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为了更好地利用教研活动这段时间,充分体现备课组活动的实效性,我们备课组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教研三步骤”模式:第一步教师之间交流上两周教学情况,教学进度,相互探讨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有问题大家共同探讨一起面对,有成功的经验大家共同分享。第二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调整开学初制定的计划,确定下两周教学计划及教研活动内容。第三步进行专题活动。
在专题活动中,我们力求做到“三有”。①教研有专题。每次备课组活动都在前次活动时确定专题,大家经充分准备后再进行。②主讲有专人。为了较好发挥备课组每位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作用,我们采用 “主题先行,轮流主讲”的方式,人人分担教研活动任务。所谓“主题先行,轮流主讲”就是先确定学习或讨论的专题,然后每次安排一位对活动内容较为擅长的教师作为主讲对象,改变以往备课组长一人主讲的局面,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本组的教师资源,还可促进主讲教师进行深入地思考;既可以使主讲教师通过讲来扬己之长,又可以使其他教师通过听来补己之短。这样,备课组中的每位教师通过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整个备课组的实力就会逐渐增强。③讨论有深度。这是我们对讨论提出的一个较高的要求。数学组通过讨论然后形成共识:①三维目标的提出很有价值,但要立足实际,不能生搬硬套,在一节课内“三维目标”不必面面俱到。教学目标应少而精,正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宁可少一点,清晰一点,落实的效率会高一点。②在一堂课中,三个维度的目标固然可能会各有侧重、发展不均衡,但作为学科教学的总目标,应在一个阶段中清晰地显现出来。
“三步”“三有”细化了教研的过程,使要求具体化、活动依据化,保证了备课组活动的实效性。
四、教学活动,常抓不懈
加强教研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学,教研组工作应始终抓住教学不放松,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教研组的核心工作。在教学活动方面,要采取以下四种措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1)互听互评,相互促进。全组教师依照学校统一要求,每位老教师一学期听课20节以上,新教师每学期听课30节以上,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讲一堂公开课。听课和议课的任务,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自行安排,每学年全组教师都能超额完成任务。
(2)集体参与,研讨观摩。每学期学校都要组织一次新教师的汇报课。领导和教研组的老师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这对新教师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外还要经常通过教研活动进行说课或由组内教师集体备课,再由其中一位教师执教,其余教师参与听课,随后评课、反思,共同研讨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3)加强反思,调整教学。教研组要求每位教师上课或听课之后都能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对教学活动进行回顾与重新认识,以至产生新的更趋合理的教学方案与教学行为的过程。我们认为只有通过教学的反思,才有反思后的教学,教学才能不断地调整,不断地创新。(4)外出听课,学习提高。学校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活动。
五、加强科研,促进教学
教育科研是钻研业务、改进教学、提升理论水平的一个较好的方法。研组在落实日常教研工作的基础上,全组教师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 “十五”课题“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及其习惯的研究”的工作中。以课题为突破口,数学教研组制定了“细化课题、人人承担、各个落实、多出成果”的课题方案,
课题研究,实现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赢的效果。
因为数学组对教研教学两方面进行齐抓共管,向教研要质量,以教研促教学,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且数学成绩是令人满意的。
当然教研工作也存在很多困惑,比如:怎样提高教研组建设的品味?怎样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校本课程开发如何反映学生的兴趣特长、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挖掘利用学校及社区的教育资源?
在工作中,数学教研组还应借鉴其他教研组建设的成功经验,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力争把工作搞得更好。使数学教研组建设、数学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统一思想,科学定位
统一思想就是要使组内教师全都认识到教研组活动的重要性。
过去存在一些糊涂认识:认为课堂教学重在完成备课、教学、辅导、改作、考试等教学环节,所以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一本习题集就是教学的全部家当,孤军奋战,不太重视教研。总认为教研活动是负担,搞教学研究是事倍功半,收效不大,因此热情不高,疲于应付。现在通过教研活动这一载体,可以帮助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可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可以引领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认识提高了,教研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二、分工合作,共同提高
教研组管理经验,就是“分工合作”。分工合作,携手共进是数学组的宗旨。
对于组内的任务,要采用这样的方法:先将它按人的素质分配任务,然后人人承担,最后个个落实的方法。
比如第一阶段:合作准备——是在单元学习之前师生的多边活动。教师——要进行单元集体备课并编辑教学方案;指导学生异质分组;指导学生上好“单元准备指导课”。
学生——要整体感知单元学习内容;明确单元学习目标;积极进行单元行动准备。
第二阶段:导学探究——是继“合作准备”之后,师生对一个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具体、深入地学习探究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
第三阶段:自主发展——是根据单元主题而拓展延伸的数学实践活动。
第四阶段:双向评价——是单元学习结束,进行单元整体回顾与多元评价。 分步实施,一步一个台阶,能较快提高了教学、教研能力。
三、教研活动,注重实效
教研活动主要以备课组为单位来开展。每学期每个备课组活动不少于8次,每个备课组组织公开课、说课、理论学习至少一次。这些都是学校的硬性任务,必须完成。但为了提高教研组建设的针对性,教研组备课组自身还要强化管理。为了使教研活动更有实效,保质保量,数学组力求做到每次教研活动都能精心组织,踏踏实实地做到“两定”“三步”“三有”。
“两定”即定时间、定地点。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大周安排一次教研活动。具体的活动时间、地点由各备课组自行决定后,上报教导处。教导处以文字通知的形式下发到每个办公室、每个备课组,使全校每位老师,每个备课组都能及时参加教研活动,这样管理保证了每次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为了更好地利用教研活动这段时间,充分体现备课组活动的实效性,我们备课组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教研三步骤”模式:第一步教师之间交流上两周教学情况,教学进度,相互探讨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有问题大家共同探讨一起面对,有成功的经验大家共同分享。第二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调整开学初制定的计划,确定下两周教学计划及教研活动内容。第三步进行专题活动。
在专题活动中,我们力求做到“三有”。①教研有专题。每次备课组活动都在前次活动时确定专题,大家经充分准备后再进行。②主讲有专人。为了较好发挥备课组每位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作用,我们采用 “主题先行,轮流主讲”的方式,人人分担教研活动任务。所谓“主题先行,轮流主讲”就是先确定学习或讨论的专题,然后每次安排一位对活动内容较为擅长的教师作为主讲对象,改变以往备课组长一人主讲的局面,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本组的教师资源,还可促进主讲教师进行深入地思考;既可以使主讲教师通过讲来扬己之长,又可以使其他教师通过听来补己之短。这样,备课组中的每位教师通过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整个备课组的实力就会逐渐增强。③讨论有深度。这是我们对讨论提出的一个较高的要求。数学组通过讨论然后形成共识:①三维目标的提出很有价值,但要立足实际,不能生搬硬套,在一节课内“三维目标”不必面面俱到。教学目标应少而精,正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宁可少一点,清晰一点,落实的效率会高一点。②在一堂课中,三个维度的目标固然可能会各有侧重、发展不均衡,但作为学科教学的总目标,应在一个阶段中清晰地显现出来。
“三步”“三有”细化了教研的过程,使要求具体化、活动依据化,保证了备课组活动的实效性。
四、教学活动,常抓不懈
加强教研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学,教研组工作应始终抓住教学不放松,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教研组的核心工作。在教学活动方面,要采取以下四种措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1)互听互评,相互促进。全组教师依照学校统一要求,每位老教师一学期听课20节以上,新教师每学期听课30节以上,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讲一堂公开课。听课和议课的任务,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自行安排,每学年全组教师都能超额完成任务。
(2)集体参与,研讨观摩。每学期学校都要组织一次新教师的汇报课。领导和教研组的老师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这对新教师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外还要经常通过教研活动进行说课或由组内教师集体备课,再由其中一位教师执教,其余教师参与听课,随后评课、反思,共同研讨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3)加强反思,调整教学。教研组要求每位教师上课或听课之后都能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对教学活动进行回顾与重新认识,以至产生新的更趋合理的教学方案与教学行为的过程。我们认为只有通过教学的反思,才有反思后的教学,教学才能不断地调整,不断地创新。(4)外出听课,学习提高。学校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活动。
五、加强科研,促进教学
教育科研是钻研业务、改进教学、提升理论水平的一个较好的方法。研组在落实日常教研工作的基础上,全组教师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 “十五”课题“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及其习惯的研究”的工作中。以课题为突破口,数学教研组制定了“细化课题、人人承担、各个落实、多出成果”的课题方案,
课题研究,实现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赢的效果。
因为数学组对教研教学两方面进行齐抓共管,向教研要质量,以教研促教学,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且数学成绩是令人满意的。
当然教研工作也存在很多困惑,比如:怎样提高教研组建设的品味?怎样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校本课程开发如何反映学生的兴趣特长、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挖掘利用学校及社区的教育资源?
在工作中,数学教研组还应借鉴其他教研组建设的成功经验,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力争把工作搞得更好。使数学教研组建设、数学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