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意味着中国教育界的改革已经迈入了新的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小学数学,作为学生成长阶段培养逻辑性思维的启蒙学科,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做到,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提高教学质量,是时代赋予小学数学教师的任务,也是一种挑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5-175
从传统的应试教学,到当下的素质教育,数学一直都是重点学科之一。想要学好数学,必须具有缜密的逻辑思维和高效稳定的计算能力。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学策略,改变当下数学教学的劣势,提高学生成绩,完成高质量的小学数学启蒙教学。
一、小學数学教学现状
想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要实施渠道。只有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才能让学生有效进行数学学习。但遗憾的是,当前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依旧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我认为,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视学生的需求和意愿
一直以来,许多教师对课堂教学关系的认知都停留在“以教师教学为主”的层面,认为教师是课堂的管理者、知识的传授者,需要严格把控教学进程,监督学生进行学习。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被抹杀,从课堂上的问题、实践到课下的作业都被教师一人掌控,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长此以往,疑问得不到解决,不仅会造成学生知识体系中出现疏漏,还会让学生产生消极情绪,从而抵触数学学习。
(二)过分强调知识点教学
一直以来,无论是何种阶段的教学,课堂教学过程都固定在“温故知新”的统一模式中。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过分强调知识点的教学,强制要求学生背诵定理概念和计算公式,缺乏实际运算练习。长此以往,会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产生错觉,认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所学的知识点。不仅如此,以知识点为主的课堂教学,使得数学课堂变得机械、刻板,学生失去了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过分依赖教案,缺乏变通
教案是教师的教学参考依据,详细记录了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教师的课程设计、课程安排。许多学校对此十分重视,因此经常发起对教案的检查活动。教师们为了应付检查,往往凭借个人经验进行撰写,或者参考他人教案进行改编,使得教案中的教学设计只停留在文字层面,缺少实例验证和实践依据,以至于当教师们开展教学实践时,往往过分依赖教案,无视学生的客观需求和课堂上的突发状况。当教学过程中发生了教案中没有提及、没有设想到的情况时,教师的教学节奏就会被打乱,更有甚者会造成严重的教学事故。
以上问题的产生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教师,究其原因是因为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核心、功能等认知上的偏差。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的教学方法,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二、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时至今日,基础教育改革已经推行了近二十年。这些年,教育部为了制定出符合我国教育状况的标准,不停地提出改革纲要,针对《课程标准》进行反复修改,直到201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才被正式提出,其中明确指出了数学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起传统应试教育,《新课程标准》对数学课堂的教学要求更高了,因此,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最大化,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尽快解决的难题。
优化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对教学过程的优化,更是对教学状态的优化。从这两个方面对教学进行创新改革,能建立合理的教学结构,使课堂达到最佳教学状态。
三、如何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一)促进数学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一直以来,我国小学教育都面临着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脱节的问题。教师们往往在理论研究中花费大量时间和心力,但在教学实践中收效却甚微,无法让学生的成绩得到提升。由此可见,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是将数学教学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的桥梁。一旦教学理论和实践脱节,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还不利于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行。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数学教学质量
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学习变得更轻松,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从而更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除此之外,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索,从自身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角度进行自省、优化,有助于个人素质的提升,从而更好地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1 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有效的思想表达形式,加强情感的渗透量,以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思考模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情感表达在课堂引导中是很重要的,需要根据具体的思路,组建明确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与教师之间构建完美的融合关系,加强和谐管理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按照学生的不同情感表达,促进学生放开胆量,诱导学生加强学习情感的投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思路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预留余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按照课堂教学的实际内容需求,充分利用情境教学。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组建讨论小组。对于不同的课题,需要采用不同的讨论方式,充分提高学生的思维敏锐度。慢慢的学生就可以由浅入深,逐步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深入解读[1]。教学过程中,需要预留独立的思考余地,加强讨论,探索符合学生的学习思路,提高他们的自豪感和认知度。教学过程中,需要给学生留有余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找到合适的机会,组织他们采用讨论的形式,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思考中获取答案,提高学生的快乐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参考文献
[1]覃祖夫.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
[2]张明珠.以生活情境为支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
[3]刘绪平.着眼于问题,应用于实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J].华夏教师,2018(26).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5-175
从传统的应试教学,到当下的素质教育,数学一直都是重点学科之一。想要学好数学,必须具有缜密的逻辑思维和高效稳定的计算能力。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学策略,改变当下数学教学的劣势,提高学生成绩,完成高质量的小学数学启蒙教学。
一、小學数学教学现状
想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要实施渠道。只有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才能让学生有效进行数学学习。但遗憾的是,当前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依旧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我认为,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视学生的需求和意愿
一直以来,许多教师对课堂教学关系的认知都停留在“以教师教学为主”的层面,认为教师是课堂的管理者、知识的传授者,需要严格把控教学进程,监督学生进行学习。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被抹杀,从课堂上的问题、实践到课下的作业都被教师一人掌控,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长此以往,疑问得不到解决,不仅会造成学生知识体系中出现疏漏,还会让学生产生消极情绪,从而抵触数学学习。
(二)过分强调知识点教学
一直以来,无论是何种阶段的教学,课堂教学过程都固定在“温故知新”的统一模式中。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过分强调知识点的教学,强制要求学生背诵定理概念和计算公式,缺乏实际运算练习。长此以往,会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产生错觉,认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所学的知识点。不仅如此,以知识点为主的课堂教学,使得数学课堂变得机械、刻板,学生失去了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过分依赖教案,缺乏变通
教案是教师的教学参考依据,详细记录了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教师的课程设计、课程安排。许多学校对此十分重视,因此经常发起对教案的检查活动。教师们为了应付检查,往往凭借个人经验进行撰写,或者参考他人教案进行改编,使得教案中的教学设计只停留在文字层面,缺少实例验证和实践依据,以至于当教师们开展教学实践时,往往过分依赖教案,无视学生的客观需求和课堂上的突发状况。当教学过程中发生了教案中没有提及、没有设想到的情况时,教师的教学节奏就会被打乱,更有甚者会造成严重的教学事故。
以上问题的产生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教师,究其原因是因为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核心、功能等认知上的偏差。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的教学方法,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二、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时至今日,基础教育改革已经推行了近二十年。这些年,教育部为了制定出符合我国教育状况的标准,不停地提出改革纲要,针对《课程标准》进行反复修改,直到201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才被正式提出,其中明确指出了数学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起传统应试教育,《新课程标准》对数学课堂的教学要求更高了,因此,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最大化,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尽快解决的难题。
优化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对教学过程的优化,更是对教学状态的优化。从这两个方面对教学进行创新改革,能建立合理的教学结构,使课堂达到最佳教学状态。
三、如何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一)促进数学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一直以来,我国小学教育都面临着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脱节的问题。教师们往往在理论研究中花费大量时间和心力,但在教学实践中收效却甚微,无法让学生的成绩得到提升。由此可见,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是将数学教学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的桥梁。一旦教学理论和实践脱节,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还不利于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行。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数学教学质量
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学习变得更轻松,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从而更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除此之外,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索,从自身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角度进行自省、优化,有助于个人素质的提升,从而更好地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1 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有效的思想表达形式,加强情感的渗透量,以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思考模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情感表达在课堂引导中是很重要的,需要根据具体的思路,组建明确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与教师之间构建完美的融合关系,加强和谐管理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按照学生的不同情感表达,促进学生放开胆量,诱导学生加强学习情感的投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思路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预留余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按照课堂教学的实际内容需求,充分利用情境教学。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组建讨论小组。对于不同的课题,需要采用不同的讨论方式,充分提高学生的思维敏锐度。慢慢的学生就可以由浅入深,逐步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深入解读[1]。教学过程中,需要预留独立的思考余地,加强讨论,探索符合学生的学习思路,提高他们的自豪感和认知度。教学过程中,需要给学生留有余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找到合适的机会,组织他们采用讨论的形式,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思考中获取答案,提高学生的快乐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参考文献
[1]覃祖夫.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
[2]张明珠.以生活情境为支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
[3]刘绪平.着眼于问题,应用于实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J].华夏教师,20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