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质土

来源 :基层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y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扩建项目场地内淤泥质土-砂混合软土的固结压缩试验,探究混合软土中含砂量与含水率对该混合软土压缩性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淤泥质土-砂混合土的压缩模量与含砂量成正相关关系,与含水率成负相关关系;在界限含砂量区间(60 %~70 %)内,抗压缩性明显提高,压缩模量增大,压缩系数减小;增加含砂量,压缩系数随之减小,增加含水率,压缩系数逐渐增大。
  关键词:固结压缩试验;淤泥质土-砂混合软土;压缩系数
  1、工程概况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扩建项目总投资191.8亿元,位于宁波杭州湾新区,项目用地面积2631242平方米,建筑面积598645.5平方米是宁波市2015年重点规划建设的工业工程项目项目用地地形较平缓,根据野外勘察,区内存在厚度约20m的软塑-流塑状淤泥质砂,其上覆盖厚度约2m的亚粘土层,基岩岩性以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为主,风化程度较为强烈经试验比对,深厚软土在埋深范围内形状较为均匀,为确定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拟对场地内的深厚淤泥质土-砂混合软土进行压缩特性的试验研究
  2、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快速固结试验法,严格遵循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进行试验仪器采用微机控制的 GZQ-1 型全自动气压固结仪试样为重塑土试样,试样尺寸为D*H=61.8mm*20mm试验土样取自本项目工程现场埋深10m处的原状土-砂混合土,先进行筛分并分选出粗粒组砂和细粒淤泥质土,再按不同比例重塑淤泥质土-砂混合土试样采用湿法对试样进行筛分,土样的基本性质见表1:
  用上述筛分得到的细粒淤泥质土和粗粒组砂土,进行关于含水率和含砂量的双因素固结试验,初始含水率 W分别为 15%、20 %、25 %和 30 %,各土样含砂量 S 分别为0 %、20 %、40 %、60 %、70 %和90 %,共 24 组试验以干密度为控制标准通过击实的方式制备试样试样制好后,静置24小时,然后用尺寸为D*H=61.8mm*20mm的制备试样每个含水和含砂的试样制备三个平行样进行试验
  3、試验结果分析
  在某级压力下,用下式计算稳定后的孔隙比:
  ei=e0-(1+e0)* △hi/h0 (1)
  式中:ei为第i级压力下固结稳定后的孔隙比;e0为试样初始孔隙比;△hi为施加压应力后的压缩变形量(cm);h0为试样初始高度(cm)
  利用(1)式的计算结果绘制 e-p 曲线,取曲线上相应的割线斜率作为某级压力作用下压缩系数av,并计算压缩模量Es得1:
  av=(ei-ei+1)/(pi+1-pi) (2)
  Es=(1+e0)/av (3)
  式中:pi为某级压力值(kpa)将根据式(2)、式(3)计算的结果汇总成表2:
  含砂量对淤泥质土-砂混合土压缩特性的影响分析:
  在不同的含水率条件下,压缩模量与含砂量的关系曲线见图 3,压缩系数与含砂量的关系曲线见图 4
  (1)由图 3 可知,相同含水率时,增加含砂量,压缩模量逐渐增大,且在含砂量为 60 %和 70 %处出现明显的拐点.当含砂量低于 60 %时,压缩模量增幅较小;当含砂量增至 60%~70 %时,压缩模量明显快速增长,增幅高达 40 %;含砂量超过 70 %后,压缩模量仍有增长但增幅减小
  (2)压缩模量与压缩系 数呈负相关关系,由图 4可知,随着含砂量的增加,压缩系数逐渐减小,含砂量在 60 %和 70 %处也同样存在拐点现象,可压缩性明显降低,强度提高,工程特性增强
  (3)此外,结合图 3、图 4 可 以得出:增加含水率,压缩模量逐渐减小,压缩系数增大,即压缩性增大,土体逐渐向软土特性发展,说明增大含水率,土样压缩性提高由上述分析可知,淤泥质土-砂混合土的界限含砂量为 60 %~70 %,随着含砂量的增加,土-砂混合土的压缩模量和压缩系数存在一个明显的转化区间,它是混合土由密实-悬浮结构转化为密实-骨架再到骨架-空隙结构的两个转折点。
  4、结束语
  (1)淤泥质土-砂混合土的压缩模量与含砂量成正相关关系,与含水率成负相关关系;压缩系数与含砂量成负相关关系,与含水率成正相关关系,在分析含砂量与含水率对压缩特性的影响时要将二者结合起来考虑.
  (2)固结压缩试验中,随着含砂量的增加,土-砂混合土的压缩模量和压缩系数存在一个明显的转化区间,这个区间为界限含砂量(60 %~70 %)。在界限含砂量区间内,抗压缩性明显提高,压缩模量增大,压缩系数减小。
  参考文献:
  [1]张 明,赵有明,龚 镭等.深圳湾新吹填超软土固结系数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
  [2]周 驰.软 土压缩 e-p 曲线模型及其工程应用[D].长 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交通运输工程的咋了更加,在诸多工程中,立体交叉工程愈来愈多应用,下穿铁路既有线箱涵顶进施工工程也随之增加。在下穿铁路既有线箱涵顶进施工中,一方面需要保证铁路交通运输安全,另一方面需通过利用设备将铁路外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箱涵顶入铁路路基内,从而形成穿铁路立交地道桥。本文主要对下穿铁路既有线箱涵顶进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以供实际施工参考。  关键词:下穿铁路;涵洞;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现代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园林工程的施工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园林施工能够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对生活环境进行改善,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园林施工并非简单的栽花植树,其涉及到土壤分析、植物配置等重要的技术要点。本文对园林施工技术的难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剖析了园林施工,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提高我国园林施工和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园林施工;技术难点;管理措施  
期刊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建设日趋激烈的时代,河道建设管理工作,越来越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对河道建设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要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高水平的河道建设管理能力,保障河道的安全有效运行,为国家城市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河道建设管理;问题;对策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个行业也对和刘志远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多,河水东农田的灌溉使农民获得了农产
期刊
摘要:筏板基础应用于高层建筑中能够起到有效降低建筑不均匀沉降的作用。筏板基础一般为大体积工程,施工难度略大,在施工中要注意施工质量的控制。本文以某工程为例探讨了建筑筏板基础施工技术。  关键词:筏板基础;施工技术;钢筋;模板;混凝土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为地上17层,地下1层的框架结构商住楼,总建筑面积12750m2。天然地基为砂质粘性土作为持力层,基础底板结构采用平板式筏板基础,筏板长33.
期刊
摘要:随着石林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林风景区的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吸引游客日益增多,为了石林风景区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石林环岛区域通行效率,提高交通安全性,为过往游客提供清晰明了的方向指引,故迫切需要对环岛进行改造建设。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环节进行阐述,希望对行业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设工程;工程方案;建设施工  一、区域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現状石林环岛为大型全无控制四路环
期刊
摘要:将放线技术应用到现代城市的园林工程当中,一定要对园林的工程设计的内涵有深刻的理解,同时要与不同的园林工程环境相结合,合理科学地将放线技术应用到工程施工中,以建造出具有现代气息的园林工程。下文本文对园林工程施工放线中的各种放线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针对不同的园林工程施工时采取不同的放线技术。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放线技术  引言  目前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园林工程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交通运输尤其是公路为了满足乘客的安全、舒适、快速、方便的乘车需求,在山地和丘陵地区的交通线路中,大量采用造价较低、施工简单的小净距隧道。本文介绍了软弱围岩小净距公路隧道施工难点,并以实际工程为例探讨了CD法在小净距公路隧道贯通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软弱围岩;小净距;贯通;CD  一、软弱围岩小净距公路隧道技术  小净距隧道施工难度、工期和造价略高于分离式隧
期刊
摘要:随着土建工程的发展,其基础工程受到进一步的重视,其中深基坑支护技术是确保基础工程质量水平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土建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土建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  一、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概述  1、深基坑支护构成  在土建工程施工中,基坑支护工程是其中一个关键环节。伴随着现代化建设中大型建筑以及高层建筑的异军突起,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已经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桥梁工程建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为加强对桥梁建筑事业的支持,将一种新型的桥梁施工技术引进到国内,这就是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本文研究和分析了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的技术,以及对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中的先简支后结构和此方法在桥梁施工中的实际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先简后支;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管理  前言  桥梁在连接公路与公路之间发挥着举重轻重的作
期刊
摘要:工程信息化管理主要指的是工程在其持续时间内的相关工程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以及其他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和开发。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为工程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信息化管理给工程项目管理带来了巨大变化。我国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筑领域的信息化管理在工程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在某些环节上还停留在传统的方式和模式上,信息化管理水平还很落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