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宴席:流水的宴,不散的席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d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人的字典里,“吃”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可以果腹,可以谈情,可以传承,甚至可以御凶杀敌……宴席,这种揉和了中华五千年饮食文化的最直接载体,则成了有关“吃”的内涵与外延最直接的见证。
  五千多年过去,外核多变,内心沉积。宴,却演变成很多人避之不及的东西——座上客很多,却有无数生面孔,就算问了姓名也记不住。菜上来,吃什么都没味道,只是和大家赔着笑脸。想告辞,又怕主人不高兴,别人说三道四,只好强撑下去。类似的遭遇,想必大家都遇到过。越来越高档的是宴会场所、菜肴,越来越难言的是吃不香、吃不饱,宴毕,没准还得回家来碗泡面。即使这样,宴只多不少。在不同排场的珍馐前,在不同来历的食客间,我们或自愿或无奈地团团围坐桌前,食香氤氲间谈笑诉说,在飞速前行的繁华世界里,带着美食的温度和味道,诉说一场叫“人生”的繁华盛宴。或许,这才是饭局背后,我们真正要感悟的那场永远不散的席。
  欢迎关注莫愁微信公共平台,参加“中国式宴席:流水的宴,不散的席”微话题讨论。我们期待着你的参与。
  1.添加《莫愁》微信公众号:mochouzazhi 2.扫描二维码
  绝,家宴天下自在人生
  如果说家宴是门学问,那黄珂就是当之无愧的教授级人物。黄珂年轻时从事过传媒、影视、投资等多种行业,积累了不少财富后,他在望京买了一套三百多平方米的房子。当时的望京在北京算偏远地带,住下后,黄珂就懒得出门,于是,一些朋友开始上门找他。一开始是一些诗人、画家、音乐人,大伙喝酒清谈,尽兴后方作鸟兽散,像个艺术家食堂。后来是朋友带朋友,熟人邀熟人,圈子便一天天扩大;再后来,黄门流水席的声名逐渐传开,各类媒体争相报道,世人风闻有如此好吃不花钱的去处,三教九流、亲疏远近便争相涌来,于是,原本只是朋友间常吃常聚的家庭小宴,慢慢变成了日后的黄门流水席;在黄家吃过饭的客人,也成了一个“团体”——黄客。
  黄珂家的流水席只做晚宴,家常的重庆菜,并没有山珍海味,但却总能让来客吃得满意,流水席初开时全由黄珂主厨,以“黄氏牛肉”为代表的“黄氏菜”能让来客众口垂涎,回味无穷。后来人多了,他便招了个女管家小彭,再后来,又给小彭配了两个助理。黄珂位于望京的家,一到下午,大门便总是虚掩着,客厅最显眼的地方,摆着两张拼在一起长达四米多的餐桌,另有一张规格相同的饭桌放在沙发旁边,如果吃饭的人多了,就三张连在一起,摆成一条长阵,京城著名的流水家宴就在此开席。
  而黄珂的状态一般是这样:倚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有人进门,看一眼,打个招呼,然后宾主双方各做自己的事情。黄珂继续看书听音乐,客人到偏厅入座,忙自己的事情,或者跟其他宾客聊天。到了饭点,黄珂会大步跨进客厅,对着在沙发上看电视、聊天和在棋牌室里打牌的黄客们,清清嗓子说:“早来的人早点吃,晚来的人晚点吃,开饭啦!”
  对于来的客人,黄珂也从来不会刻意邀请。“很多人都是到了下午才打电话过来,只问在不在家,我说在,电话就挂了,也没说来不来,我也不问。开饭的时候想来的人自然就来了。”
  黄珂一直没有赋予黄门宴什么特殊的含义,“我喜欢请人在家吃饭,只不过多了双筷子而已。进了这个家门,我的家就是他们的家,不必拘束,来了之后,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愿意聊,就聊几句,不愿意聊,就听着。有其他事情,可以放下杯子就走,喝多了,也可以在这睡觉。”
  黄珂将宾主双方置于一种随性的关系之中,互相敬重又互不干涉。于是,来的人也当黄珂亲密好友,有可口可心的东西了,也会给黄珂带来当礼物。
  但事实上,“吃”只是黄门家宴的表象。家里的饭菜,煮的是手艺,是态度,更是情谊,是精心,来黄珂家赴宴,如同回家一样自在,这份自在,正是家宴里最宝贵的东西,带给黄珂,也传递给身边人。
  所以,才有穆斯林朋友来此的目的只是为了见见黄珂。“虽然我只能给他做水煮鸡蛋,但他吃得也非常高兴。”黄珂开玩笑地说,“其实我才是这个家里的一道主菜。”
  而对于黄客来说,去吃这样一场家宴,又何尝不是在过那个内心呼喊已久的珍贵“节日”呢!
  憾,幸福古韵在变味
  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强过文化传承,五千多年的华夏民族发展史中,所有值得庆祝或纪念的日子,都以宴席这种方式加以反馈,而生命事件的悲喜情绪与各种关系相互调和之后的情绪氛围,便形成了人情味,这种人情味,就是令一代又一代人无比喟叹、难以忘怀的传承。
  这种传承形式有很多最纯朴最纯厚的,在田间,在地头,在中国广大农村的露天大宴中。乡村宴席,呈现的是一种独特的古韵,其场面让人回味无穷,令人沉醉。
  只要谁家遇到红白喜事,整个村子几乎都行动起来,桌子板凳搬来了,锅碗瓢盆端来了,为了一次乡间的宴席,家家户户都是有物出物,有人出人。于是,就有了那飘香整个村子里的“宴席”。
  农家的宴席,虽然看似简单,却讲究颇多。“礼簿先生”得会写毛笔字,因为记账得用毛笔,账簿也是竖着记录;迎客也有定数,凡来客人,不仅要奉上茶水,点上烟,送礼后还要奉上一包香烟,以视对客人的感谢。所以帮忙打杂的人分工都很明确,各自负责各自区域的碗筷收、摆、传菜等,虽然人们穿梭来往,但却井然有序,一点都不混乱。在宴席正式开始的时候,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年人,还要在宴席上代主人说上一番客气话,感谢大家的光顾和帮忙,倘若遇上参加的是白事宴席,全身孝服的孝子不仅要叩头跪拜,参加宴席的人此时也得全部起身,相互表示尊重、慰问。
  一夜宴席曲,一村老少汇,这便是最传统的乡村宴席。它不仅纯朴,更彰显了浓浓的人情味。但是,重情重谊重传承的大宴席,近些年却越发披上了“奢华气派”的外衣,比排场、比档次,这比那比,比的不是对文化的传承,而是对金钱的膜拜。更夸张的是眼花缭乱的办宴理由:没考上大学的要摆“安慰酒”,借别人房子摆“乔迁酒”……在有些地方,人们摆酒请客几近疯狂。在不到两千人的四川省泸州市某个小镇,顶峰时期,半个月就能举办七十多场宴席,平均每家光礼金至少得送出去九千多元。送出去的钱自然是得想法子要回来的,于是一场场宴席应运而生,理由颇有些无奈:每年要送两三万元。如果长期不摆宴席,再富裕的家庭也有耗空的一天。   莫名其妙的宴席,奔的都是同一个目的——收礼。久而久之,人的心理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既然随便办一场宴席,就能收不少钱,除去成本,还能剩下不少利润,于是有人开始挖空心思办宴席。宴席的数目激增,宴席收的礼金激增,宴席的喜庆味、文化味却越来越淡,更重要的是,喜庆的宴变成了头疼的劫。几番下来,留下了糟粕,忘了精华,这宴席自然是越发难吃了!
  愁,五味杂陈的大宴
  中国人是讲感情的,通过讲感情来拉近关系;单纯去“讲”是不够的,需要有一个外在来承载这种感情,而“吃饭”则是一种拉近感情的好方法,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把话讲开的时候,也就是感情建立的时候。于是,与送礼一样,请客吃饭成了中国人常用的交际方式,固定成仪式,就是宴席。
  步入不惑之年,到底赶过多少宴席,我已记不清了,归纳起来无非三类:一是不可不赶,赶了温馨的宴席;二是不得不赶,赶了心烦的宴席;三是不赶不行,赶了难受的宴席。
  为骨肉亲人相逢,为同学朋友相聚而设的宴席,是不可不赶的。每一句问候、每一个笑靥、每次碰杯、每一个熟悉的动作,都是那么真挚那么温馨。一杯美酒下肚,皆化作欢乐,化作美好的往事回忆,在血液里漫漫渗透,使得每一个毛孔都充满了快乐。碰上这种宴席,我是有请必到,席间也会开怀畅饮,决不虚假辞杯,醉则醉矣。错过此类宴席,虽无利害攸关,但留下遗憾。
  可惜,生活中世俗纷纭,此类宴席越来越稀缺。人人步履匆匆,个个风风火火。现代化让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越拉越近,却让心灵的距离越走越远。人们不得不寄希望于人情之绳来维系日渐冷漠的情感。于是,各种人为策划的聚会、各种喜庆宴席便充斥了人们的生活,令人毫无快乐可言。
  更让人劳心伤神的是各种商务应酬。今天接待客户,明天宴请兄弟单位,后天会议会餐……每一次奉陪、每一次接待、每一次便餐,都是一场酒海肉山的博弈。桌上觥筹交错,席间言来语往,看似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实则阿谀奉承、虚与委蛇、言不由衷。
  这样带有目的性和功利性的宴席,既让人享受不到美食的美妙,亦无心灵的淋漓畅快,甚至还有可能吃坏身体喝坏胃。可是,这样的宴席又最最重要,除非你想避世独居。
  这种痛不光是国人的痛,也是外国友人的痛。不断有外国友人以《中国宴席秘籍》之类的文章告诫后辈,最典型的一篇是《中国的两种宴席》。文中,作者直言不讳地解剖了中国这种假宴席的内涵。“作为一名在中国从商的外国人,我参加过数百场吃喝盛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真宴席,一种是假宴席。在你拿起筷子前,要明白自己面对的是哪一种。”作者笔下的假宴席是这样的:“这种虚假的宴席总是一种试验场,你的潜在商业伙伴会借此挖出你的所需,了解你的性格,发现你的弱点……这种宴席不是休闲而是工作,是除了考察你未来伙伴的盈亏状况、财务和业务历史之外,在中国从商最重要的部分。你必须要有耐心、沉着应战,而且对在座的掠食者要有鲨鱼般的本能。如果你足够聪明,这种假宴席会为你所用。”
  钱钟书先生曾说:“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譬如联络感情、谈生意等。”确实,对于中国人,所谓人脉,所谓圈子,所谓社会关系,所谓资源,所谓一个人的能量,所谓友谊,所谓生意和交易,最后通通绕不开饭局。不管你喜不喜欢,现实就是这样,这就是饭局的力量。
  吃心不改
  (张姝,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何为筵席?《周礼?春宫?司几筵》注释说:“铺陈曰筵,籍之曰席。”意即,铺在地上的叫做“筵”,铺在“筵”上的叫做“席”,所以“筵席”是坐具的总称。及至《诗经》言“肆筵设席”,“筵席”二字就具有了酒馔的含义。再然后,《礼记》记述“铺筵席,陈尊祖”,筵席就成了人们进行祭祀、礼仪、习俗等活动而兴起的正规宴饮聚会,从这个意义上“筵席”这个名词被沿用下来,进而演化成“宴席”、“酒席”。
  筵席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随着古代祭祀、礼俗和宫室、起居的发展而发展的,作为一种饮食方式,它经历了漫长而又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源于几千年农业文明的华夏民族不仅演绎出了“吃饭了吗”这一习惯性见面问候语,还极为娴熟地对之进行运用,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饮食文化。
  家宴是中国人从古至今推崇的首要待客形式。家宴被赋予了身份、礼制、情感等多重内涵,尤其是在钟鸣鼎食之家,家宴更富有仪式感。在名著《红楼梦》中,数十场家宴是其中的一条主线,文采风流,情爱悲喜,都在家宴的餐桌上上演。中国传统家宴文化深层次、高规格的定义,加持于宁荣两府,无疑使这个汇聚塔尖阶层的居所多了一层看不见的文化附加值。
  但作为一种开展社交活动的重要工具,宴席又绝不仅仅是“吃饭”这么简单,它总是很直观地反映着华夏民族的文化特征,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关系”。“关系”是一个中国情景下具有本土色彩的实践和学术词汇,梁漱溟曾指出,中国既非个人主义社会,亦非集体主义社会,而是一个关系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以举办宴席来表达,无论宴客、接风、饯行,还是祝寿、庆贺、婚嫁……这种“吃饭解决问题”的习惯,后来也延伸到了国与国之间。古往今来,政治风云变幻,而平凡的人们“吃”心不改。
  焦虑的盛宴
  (孟迁,中国终身教育研究会理事)
  民以食为天,这话不错,但其中折射出的,无非是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迁,恐难表达中国人当下的心境。包裹在吃之外的衣裳,是赴宴与办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正沉浸于这两件事中,在一场场“因吃”而聚的大宴小宴中,或喜、或悲,或忙于拉进关系,或急着倾诉、疏散心中郁结……关系网一天天庞大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宴席。这种不能自拔,其实是不想自拔,而这一切,产生于焦虑,又因焦虑继续发酵。
  记得一位前辈分享社会经验时说,以后自己的朋友中起码不能缺两种人,一个是医生,一个是校长。人总得生病,医院里没个熟人,挂个号都麻烦,没个关系,甚至连手术台都不敢上。手机里也不能缺个当校长的,尤其是中小学校长,现在孩子上个学多麻烦啊,不是有钱就可以的,找到关系才能有资格去送钱。关系网里有医生和校长,这是在大城市生活不至于灰头土脸的“最低保障”。
  当时听了前辈的话,颇不以为然。后来,在大城市生活了这么多年,觉得那位前辈还真是经验之谈,一点没有夸张。维系关系和人情其实挺累人,是一种重负,人情是要还的,可现实逼着你进入这张关系网之中,并厚着脸皮去经营和构建自己的人脉关系,你成为别人的关系,再去把别人当关系。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好像没有谁可以牛气到任何时候都不找任何关系。办事不找找关系,还真是人在囧途。
  又恰好,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强烈的成就欲望,学而优则仕、出将入相……处在拥有众多机遇、功利价值观盛行的当下,这种成就欲望更是被无限放大。但是现实很残酷,人的欲望不可能被无休止地满足。当现实与欲望之间的落差较大或者对于未来没有足够的掌控能力时,焦虑、挫折感就此产生。这是整个时代和民族的焦虑,人们更多的只是随波而动。
  人们因为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不断自责;对未来缺乏安全感却找不到解决的方式;没房的时候担心房子涨价,买了房又担心房价下降……焦虑的人们不自觉地希望生活在一个确定和可预测的世界里,这在如今的社会中是不现实的。于是,在持续过度的焦虑中,人在透支的状态下工作、竞争、生活着,被社会压力和自己的焦虑折磨得筋疲力尽。
  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个或几个最贴切的标签,焦虑必然是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绕不过去的一枚标签,也难怪连《人民日报》都要感叹:“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民焦虑’的时代。”可多累也得承受。因为焦虑,我们建立庞大的关系网,又因为维护关系网,我们变得更加焦虑。焦虑有毒,它是一个时代所特有的慢性毒药,也是这个时代最无奈的标签。
  题图由CFP提供
其他文献
整你没商量  2014年8月,美国密苏里州青年布朗被警察射杀,这一事件引发了蔓延全美的抗议骚乱。抗议的原因并非警察射杀布朗,而是大陪审团决定不起诉施暴警察。大陪审团认定警察无罪的理由是,子弹是从布朗前身射入,这表明布朗正在攻击警察。可是,这样的理由明显站不住脚,因为当时手无寸铁的布朗,距离警察二十多米,根本无法威胁警察的生命!  其实,类似事件在美国经常发生。我曾在华盛顿穷人区开过一家小超市,顾客
期刊
与北京其他的广场舞团体相比,常驻来福士广场的“南馆艺术团”拥有不同寻常的豪华吸睛装备:多台音箱、麦克风、架子鼓、萨克斯以及一系列高端舞服和道具。  这些装备部分来自团员募捐,也有来自坐落在旁边商场里的中信银行支行的直接赞助。作为交换条件,“南馆艺术馆”要在她们跳舞地点附近的树上拉起这样的横幅:“中信银行来福士支行和南馆艺术团与您共舞财富人生”。横幅的宣传效果还未知,舞蹈队的一些成员倒先成了中信银行
期刊
书名:《谁的青春不怒放》  作者:陆涛波  出版:中国文联出版社  定价:28.00元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自传体的青春励志小说,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现实意义,女记者林怡媛赴震区采访,经历了一系列生死考验,她将这段历程向自己的人生延伸,自筹资金,经历无数的困难和折磨,拍摄出两部高水准、高品质的电影,并因此获得国家级大奖。她由懵懂到熟稔,从镜头都不会看的菜鸟成长为国内顶尖的电影制作人;她放弃优越的生
期刊
科幻开启想象之门  四月的娘子关春风轻拂,一座正冒着浓浓黑烟的发电厂计算机机房里,一个正在埋头编着计算机程序的背影被桌上电话急促的铃声吓了一跳。  “喂,请问是刘慈欣老师吗?我是《科幻世界》杂志的编辑唐风,你的作品场面宏大,视野开阔,构思精巧,我们决定留用。”  这是1999年4月的一天,这个接电话者便是如今在中国科幻文学界叱咤风云的刘慈欣。  刘慈欣1963年出生,在山西阳泉煤矿集团第三矿区长大
期刊
春花烂漫的季节,暖阳静照的午后,捧一本《莫愁》,在向阳的房间倚窗而坐,用透明的玻璃杯泡上泛翠的清茶,看那绿绿的芽尖在水中自由地舒展、浮沉,将淡雅脱俗的香融进飘摇的热气中,缓缓升腾,配着那亲切的文字,无声浸润成一室悠闲,人生,仿佛从此便莫愁了……如此的画面,仿若梦境,在日复一日的繁忙中,让人留恋而期待,不仅仅是因为那份“闲”,更有其中的一份“情”。  想来确是难以置信,“80前”的我与《莫愁》的缘分
期刊
黑框眼镜、标志性的光头,充满幽默感的圆脸,一把大折扇,像说书人一样从幕后走出来,没错,在央视当主持人的时候,这就是那个观众再熟悉不过的王凯。但离开央视一年多后,王凯还是那个爱讲故事的王凯,不过他现在的身份是给女儿讲故事的父亲,更是在网上给孩子们讲故事的凯叔。     凯叔讲故事  2013年3月14日,是王凯的生日,他在微博上发了一条消息:“今天34岁,今天辞职了。从此问心而生,随性而活。决定不
期刊
在单位内,同事们说他是拼命三郎,工作起来“白+黑”、“5+2”,宵衣旰食、不舍昼夜;在企业里,企业主们说他是创业保姆,不仅热心地为企业解决厂门外的事,对厂门内的事也竭尽所能、乐于帮助;在群众间,群众们称他是务实代表,始终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立足职责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访贫问暖,不遗余力……  他,就是东台市十三届党代表、东台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东台工商局东关分局局长王秋平。  心贴群众零距离
期刊
醉于塔尔寺  从兰州到塔尔寺,历经四个小时,虽颠簸辛苦却不虚此行。  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塔尔寺位于距青海西宁市西南25公里的湟中县鲁沙尔镇,藏语称“衮本贤巴林”,意思为“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塔尔寺的规模比我想象中要大得多,黄色的殿宇群楼依山而建,镶嵌在翠绿青山中,高低错落,气势恢宏。大金瓦寺、大经堂、弥勒殿、九间殿、花寺、小金瓦寺、如意宝塔等大大小小的楼宇散落其间,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藏汉艺
期刊
除了这里以外,我想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让我如此沉醉,如此痴迷,如此销魂……这里,深深呼吸一下空气就是一幅写意山水画;轻轻抚摸一下花山天然林就是一曲诱人的小夜曲;沿着栈道随意奔跑一下就是一支情趣盎然的舞蹈……蓝天、森林、行人,情景物水乳交融在一起,还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配得上“幸福”的字眼呢?  沐浴森林浴,尽享千年人文  能否不这么刻骨铭心,美丽的游子山?还未曾与你见面呢,就已深深把你爱恋……  
期刊
2014年12月,乔尔?戈麦斯作为德国大型能源集团EOAN能源部负责人,跟随德国代表团参加秘鲁利马气候大会。  这次气候大会的重要任务是,推动各方就2015年巴黎大会预计达成的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新协议的要素交换意见,增进理解,缩小分歧。但令人遗憾的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利益分歧较大,会谈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紧迫情况下,为促进更广泛的合作,大会不得不延迟会议时间。  戈麦斯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