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产业转移 加快林业发展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x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林业工作的永恒主题和根本任务。只有大力加强生态建设,林业产业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空间;只有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生态建设才有坚实的资金保障和发展动力。发展林业产业,既能提供支持经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丰富的、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又能提供绿色环保产品,完全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因此,就郎溪县林业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进行了专题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林业基本慨况
  郎溪县位于皖东南边陲,临近苏浙沪,宣杭铁路、沪渝高速、318国道、214省道穿境而过,郎川河、胥溪河、梅渚河、南漪湖构成通往长江、太湖的水上通道,同时又是皖东南通向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常州等苏浙沪发达城市之窗口。
  郎溪县位北纬30°48ˊ~31°18ˊ,东经118°58ˊ~119°22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同时库渠、河湖滩涂、湿地数多面大,鸟类资源极其丰富。
  郎溪县总人口33.4万,土地总面积163.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42.8万亩,活立木蓄积75万m3,森林覆盖率达20.5%。
  郎溪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胜古迹、神话传说数不胜数。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已经迈向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二、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一)第一产业方面
  资源慨况:全县有林业用地42.8万亩,活立木蓄积82.5万m3,其中经济林8.7万亩,竹林5.8万亩,松林10.8万亩。
  1.造林大户
  全县5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209户,承包面积61775亩,从业人数1234人,累计投资9970万元,2009年产值0.64亿元(700元/亩),利润0.285亿元。其中培育绿化大苗户109户,面积18500亩(1500元/亩)。
  2.花卉苗木
  全县培育绿化小苗(花卉、盆景)58户,从业数125人,年产小苗450万株;现有花卉(盆景)7.7万支(盆);实现年产值近165万元,利润近90万元。
  3.涉林养殖
  全县林业养殖户(野鸭、野猪等)7户(处),累计投资95万,从业数55人,养殖规模8500只(头),年产值150万,利润100万;其中高井庙林场扬子鳄野生放养点有扬子鳄36条,因属公益研究性质,没有产值利润统计。
  (二)第二产业方面
  全县木竹经营加工企业95户,从业人数1250人,2009年消耗木材8.5万m3,竹材125万根,2009年实现产值1.85亿元,利润4900万元。
  园林绿化公司3家,2009年实现产值4250万,利润2800万元。
  (三)第三产业方面
  森林旅游业:姚村乡石佛山、天子湖风景点2009年接待量10万人次,营业额(产值)1300万,利润350万元。
  (四)林业市场方面
  全县有十字镇、新发镇两大综合性林业市场,占地250亩,产值、利润统计于经营户中。
  (五)产值利润方面
  年产值超千万元以上企业共有9家,分别为种植业2户,木竹加工业3户,绿化服务业3户及森林旅游业1户
  三产统计,一产造林(育苗)承包大户、养殖户(不包括农户、国有、集体林场从事林业经营产值收益)以及二、三产业2009年共实现林业总产值3.0775亿元,总利润1.109亿元,从业总人数2664人。
  三、林业产业发展成就、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产业建设成就
  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近年来,随着林业发展项目的强力推动,林业产业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异军突起。林业产业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跃。
  第一产业稳步推进,发展速度持续迅猛,林农造林绿化的热情空前高涨,社会各界纷纷投资林业,绿化造林热潮如火如荼,规模经营、规范经营、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其中年产值超过千万元以上的大户有2家;林业经营的科技兴含量逐步加大,特别是绿化大苗产业的兴起,大大提高了林业产值、效益。
  第二产业规模显现,在市场经济的强力拉动下,林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新的增长点日渐生成,其中年产值超过千万元以上的木竹精深生产企业已发展到3家,年产值超过千万元以上园林绿化企业发展到3家,园林绿化公司的业务已覆盖全省以及苏浙沪市场;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重组、优化和升级,前景日臻看好。
  第三产业优势区域逐步形成,根据市场调查、预测,以及郎溪县特殊的地理条件,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天时、地利、人文等诸多优势,伴随着全县生态旅游景点的相继开发利用,民间各地的古祠庙、古建筑、古桥古路、古树古新景点以及小农庄、休闲点、农家乐星罗棋布,蕴运而生;古树名木、小果园、小竹园、小庄园相映生辉,已经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点,在此基础上,发展郎溪生态旅游业,是顺潮流、应民意,更是践行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生态的郎溪、旅游的郎溪必将撑起一片蓝天碧云。
  (二)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1.第一产业方面
  (1)碳汇造林,任重道远:全县有大量的农用旱地(坡耕地)和湖泊、水库、河岸滩涂湿地,亦绿化面积近10万亩;有自然村庄1500余个,亦绿化面积近5万亩;国道、省道、县乡村道总长达650千米,亦绿化面积近1万亩;农田林网建设和骨干沟渠绿化,亦绿化面积近3万亩。这些范围和区段均没有进行有效的造林绿化,与此同时,低产林、低效林需要改造,造林绿化质量更待提高,积极推行碳汇造林,实现林业双增目标。
  (2)林种、树种结构不尽合理:用材林多,特色林少,如景观林几乎没有;单层林多,混交林少(无);松树、樟树多,乡土树、特色树少;郎溪县的乡土树种有泡桐、水杉、池杉、银杏、榆树、重阳木、朴树、糙叶树、黄连木等等,特色树种有枫香、油茶、水栀子、楸树、中山杉等等。森林生物缺乏多样性,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及病虫害较多,使得生态效益较低,制约了林业的发展。
  (3)湿地环境亟待保护:郎溪县境内湖泊、水库、河流较多,存在大量湿地,如南漪湖滩涂地,过去大量鸟类栖息繁衍,水鸟达二十多个品种,如今由于围湖造田、养殖、种植等活动,破坏了湿地生态环境,而营造生态林,恢复湿地生态,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态旅游环境已是刻不容缓。
  (4)非公有造林有待进一步规范:极少数承包大户,重造轻管,粗放经营,争(套)项目、争(套)资金,影响了林业经济秩序,导致与林农纠纷不断,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5)花卉(盆景)发展滞后于市场需求。
  2.第二产业方面
  (1)企业规模小:全县木竹经营加工企业95家,但能达到精深生产的仅有3家,加工企业多以原材料初加工或粗加工为主,技术和工艺落后,经营方式粗放,原材料利用率和林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能力脆弱。根据郎溪县2009年消耗木材所实现的产值、利润测算(税前),木材粗加工,每加工生产1立方木材,仅实现产值1500~2500元,利润100~300元,而精深加工生产1立方木材将实现产值6000~10000元,利润2000~3500元。
  (2)安全隐患大:郎溪县有近90家木竹粗加工企业,生产初级品和半成品,但仅有45家落户十字、新发木竹市场,市场管理不太规范,问题较多,矛盾时有发生,存在安全隐患;另一半散落乡镇村各处,目睹加工点,乱搭乱建、乱拉乱收、骑路占道、电锯电线裸露等现象随处可见,这些加工点,抗自然灾害能力极低,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3)资源浪费严重:根据统计,粗加工企业年消耗木材占到总量的80%以上,资源浪费十分严重。
  管理难度加大:郎溪县年度采伐限额木材仅2万方,竹材仅100万根,而郎溪县年消耗木材达到8万方以上,其缺口部分除了外面进入外,还有一部分就是超限额采伐,而这些加工点时停业时生产,非法收构,刺激着乱砍滥伐、盗伐等违法活动,给林业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
  3.第三产业方面
  石佛山、天子湖风景点起步早、发展慢:尽管郎溪县森林旅游资源丰富,但除姚村乡石佛山、天子湖开发几处景点外,未进行过合理开发,与此相关的基础设施也未能跟进,森林旅游业建设发展任重道远。
  高井庙、伍鸦山森林旅游立项早、建设慢:国有高井庙林场、伍鸦山林场面积4万余亩,旅游辐射面积达20万亩,旅游开发前景辉煌,高井庙林场早在1999年就通过省厅、旅游局批准立项,但至今也未得到有效的建设开发。
  4.其它方面
  林业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森林经营与管理,产业经营与管理,要求与之相适应的配套体系不相协调,如现有木竹加工经营证、苗木生产证、养殖证等许可证的发放存在无序状态;森林采伐管理、投融资平台、森林评估,林业保险、低产林改造以及林木林地规范流转等方面障碍较多,运作缓慢,管理欠规范,制约了林业产业的发展。
  政策扶持力度小,项目投资少:森林旅游业、木竹精深加工以及林业市场建设,虽然使林木价值增值、林农增收,社会受益,产业经济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但国家投资侧重于生态建设,用于产业建设的投资少,政策性贷款争取难度大,相应也制约了林业产业的发展。
  配套体系跟不上,市场服务功能不完善:一是林业市场建设跟不上林业产业发展的要求,现有市场经营规模小,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存储能力和流通服务水平相对较差,影响了林产品的流通;二是现有的林业技术、信息水平跟不上林业产业的发展要求,特别是经营者需要种植信息、病虫害防治技术得不到及时咨询,各种专业协会、合作社没有建立和发挥应有作用;三是先进的森林培育技术、林产品加工利用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普及应用落后,不能适用现阶段林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
  四、林业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一)深化林业改革,发挥专业技能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构建林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林农生产积极性,为实现林业产业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科学利用人力资源,充分调动林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改革林业管理机构,理顺事权职能,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技能,顺应林业产业发展的要求。
  建立林业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推动林业产业化发展。
  (二)调整林种结构,发展乡土树种
  调结构、引树种: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要结合生物多样的原则,对现有松林逐步进行更新改造,发展乡土树种,合理引进楸树、中山杉等树种,适度发展松、杉、阔叶及针阔混交林种。
  建基地,立项目:(1)建立速生丰产林基地;(2)建立毛竹林基地:毛竹是郎溪县的乡土树种,要在姚村、毕桥、飞里等乡镇继续发展毛竹,将面积扩展到10万亩,另外,发展适销对路的食用竹;(3)建立防护林基地:开展湿地造林,恢复湿地生态环境;(4)建立经济林、中药材基地:要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要发展2万亩油茶林、1万亩水栀子,同时,要将凌笪乡的侯村蜜枣产业做大做强,做细做精;(5)建立景观林基地:营造枫香、红枫、桂花、合欢、油茶、茶花以及桃李梅等等花果树种,要将观叶、观花、观果、观枝等有机结和起来。要将农田林网绿化、公路绿化、城镇绿化、部门绿化以及村庄绿化美化与景观林建设结合起来,策应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县域环境;(6)建立大苗及花卉(盆景)基地:十二五期间,力争建设大苗基地3万亩;建设花卉(盆景)基地1000亩。
  (三)加快土地流转,推进规模经营
  进一步加快林地、林木流转交易,逐步完善森林资源流转体系,实现林业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
  积极打造森林资源流转平台,建立集信息发布、市场交易、林权登记、中介服务、法律政策咨询于一体的资源流转市场。
  继续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大户承包,推动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促进林业生产向科学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四)优化产业结构,培育龙头企业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积极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坚持抓大放小,坚持扶优、扶强、扶大。
  林业部门要通过颁发、换发、审核生产经营许可证以及检查、处理等方法途径,加强对林业经营户的监管,取缔一批弱小的、不合格的加工点,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加强宏观管理,坚持做到,在一产方面,鼓劲土地经营权流转,鼓劲非公有制造林,林业土地相对向大户集中;在二产方面,坚决控制、监管林副产品初、粗加工,坚决取缔非法的和不合格的加工企业,鼓劲扶持林副产品精深加工;在三产方面,加快森林旅游业景点的开发利用。积极培植发展市级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五)采集产业项目,承接产业转移
  为积极应对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林业工作更是要抢抓机遇,励精图治,积极拟定林业产业发展项目,以项目为抓手,推动林业产业内在结构的不断优化,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林业产业的工业化水平。
  涉林项目建设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林业部门要将将采集的林业产业项目书编辑成册,并通过向上申报、向外推介招商、向内鼓劲各界投资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行运作,力求将规划的蓝图化为美好的现实。
  结合实际,郎溪县大概有如下较具体的林业产业建设项目,一是生态旅游和生态保护项目。如高井庙森林公园、伍鸦山森林公园、石佛山风景区(含鸦山景区、红旗水库景区、天子湖景区等)、南漪湖风景区以及水源涵养、湿地绿化等;二是特色经济林项目,有油茶、水栀子等;三是速丰林项目;四是大苗及花卉(盆景)建设项目;五是林业综合性市场建设项目;六是竹业精深加工项目(年产值3千万以上),木业精深加工项目(年产值3千万以上);七是油茶、水栀子精深加工项目等。
  (六)扶持中介组织,开辟林贸市场
  融入市场是林业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产业发展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市场,只有围绕市场配置资源,围绕市场开发利用资源,林业产业才能站稳脚跟,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要以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为抓手,通过建立林业要素流转平台、创新林业投融资机制,增强林业产业发展活力。通过扶持林业中介组织建设,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带领广大林农闯市场,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开发市场稀缺产品,来大大提高了林农收入。
  十字林业专业市场现有面积150亩,新发林业专业市场现有面积100亩,十二五期间,力争将两大市场的规模分别扩大到1000亩。要建设、发展继林副产品贸易、木竹精深加工生产和花(花卉、盆景)苗(含绿化大苗)交易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林业贸易市场。要努力将两大市场建成苏浙皖边界地区最大的林贸市场。
  要将林副产品储藏、加工、生产、贸易全部集中于两大林贸市场。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意义重大,潜力巨大,任务艰巨,使命崇高。我们要认真落实全省林业产业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步伐,为促进生态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其他文献
[摘要] 广义的生态补偿,包括污染环境的补偿和生态功能的补偿,即包括对损害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或对保护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补偿,以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收益,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狭义的生态补偿是指生态功能的补偿,即通过制度创新实行生态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让生态保护成果的受益者支付相应的费用。本文从我国生态工作的不足之处着手,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生态补偿;机制;建立  一、林
期刊
[摘要] 马铃薯覆盖地膜种植具有明显的增温、保墒、提墒作用,有利于促进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和肥料分解,改善土壤结构的效果,有利于根系的生长,还能增加田间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从而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和提早成熟。但当前地膜覆盖马铃薯仍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采用宽膜大垄密植丰产综合配套技术,能改善块茎的膨大环境,提高结薯率,对围场马铃薯产业起到重大促进作用。本文对当前地膜覆盖马铃薯仍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
期刊
[摘要] 本文阐述山区、半山区的坡耕地受自然灾害现状,以及人们采取的保护措施,以及如何完善其“保护性耕作”做法。  [关键词] 水土流失;坐茬种;保护性措施;完善耕作模式  一、自然状况与现实发展  伊通满族自治县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地处北纬43度03分,东经124度49分~125度46分之间,属长白山与松辽平原过度地带的低山丘陵区,即半山区。总幅员面积2523km2。全县耕地面积9200
期刊
双辽市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土地经营方式的实施对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农民的生产生活有了飞跃性的发展。但随着农业生产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一家一户的狭小分散经营的弊端和局限性日益呈现,而适度规模经营在实践中越发显示出强大的活力和优势,成为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新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实施,使土地流转有
期刊
[摘要] 植保专业机防队建设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的迫切需要。笔者分析了两年来陆良县植保专业机防队的组建运行情况,阐明植保专业机防队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总结了成功的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及对策措施。  [关键词] 专业机防队;现状;思路  建立植保专业机防队,是对区域性重大病虫打歼灭战、局部性重大病虫突击战和重大疫情阻
期刊
[摘要] 水稻高产高效已被人门有所认识,但对其发展规律和如何促进其发展未见系统论著。本文通过水稻生产发展的重要性、潜力、可行性,阐述了发展水稻生产能较快而持续地增产、增收、增效,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也在搞好规划、技术推广、政策扶持和加工利用等方面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发展;水稻;优化;生产结构;途径  水稻是高产高效的粮食作物,适宜种植地域广阔,社会需求
期刊
[摘要] 本文主要从林木生长的基本气象条件(主要是温度、日照、降水、风速)、森林气象灾害的预测预报(主要是森林防火、病虫害)、气候变化与森林生态气候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充分论述了气象在林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气象服务在林业系统的进一步应用拓展了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气象;林业生产;气候  林业生产与气象各要素密切相关。研究林业生产和气象条件的相互关系对于科学发展林业生产具有
期刊
[摘要] 沙柳是陕西省定边县沙区优良的乡土树种,易成活,生长旺盛。目前定边县沙柳保存面积为30多万亩,95%以上分布在沙区,占全县森林总面积的10%。随着林业产业的起步发展,沙柳在造纸、生物质发电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和较好的发展前景,在推动沙产业的发展中具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 沙柳;发展前景  沙柳,学名:Salix psammophila,别名:筐柳、北沙柳、西北沙柳,杨柳科柳属,灌木,高
期刊
[摘要] 洛阳农业信息服务超市是依托农资连锁经营网点建立起来的一种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是集信息收集、发布、技术咨询、科普宣传、图书阅览、互联网服务为一体,专门为农民提供农业信息服务的场所。从2004年开始,按照“政府投资点儿,企业赞助点儿,个人负担点儿”的办法筹资建设,政府为超市配备电脑、打印机、科技图书、农业技术光盘等设施,让超市开展农业信息服务。调查显示,在运行5年之后,大多数农业信息服务超市依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农村防雷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农村防雷安全工作关键内容,从而加强和规范农村防雷安全工作,全面提高农村防御雷电灾害的综合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农村雷击危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防雷工作;问题;对策  雷电灾害是“联合果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影响人类活动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已成为继台风、暴雨后最主要气象灾害。由于当前农村防雷装置缺乏,农民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