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分课时目标的设定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vin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教材主题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是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设定各分课时的教学目标首要考虑的三大要素。就教科版教材而言,以一个模块为一个话题任务,每个模块的两个单元教学目标均具有连续性和递进性,同时在分课时教学目标的逐步递进完成时,不断以螺旋式循环的方式构成语言框架,增加输入量,帮助学生从单元整体话题感知语言,进而在自己的思想体系中逐步形成完整的思维构图,进行知识建构,从而丰富话题输出。本文以教科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为例,对单元整体教学、学情和分课时目标的递进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分课时目标;递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2-0197-02
  在核心素养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教师既要研究原有的教材,又要在透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联系学过的知识,对本单元进行重新整合创设,设计出符合学生的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备课时,了解模块的话题,进而分析话题表达所含内容,以此收集和整理与这个话题有联系的功能语言,并以这些作为依据来设定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每个课时都应该有相对独立而有内部联系的目标,完成基于学情的实效性的任务[1]。单元教学应该通过有递进性的文本,也就是教师根据原来的教材分解出有层次性的语篇,同时设定相关的语境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学习并且在活生生的情境中灵活运用语言,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从整体上感悟语言的魅力以及实用性。单元整体教学需要教师以单元甚至模块为单位去设计教学思路,通过文本的重构,情境的设定,以及其他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吸收文本所要展示的话题内容,进而内化形成自身的思维导图,联系之前所学的相关知识,最终达到知识的循环运用。下面将对单元整体教学的分课时教学目标作简要分析。
  一、分解单元整体目标,分别达成课时目标
  单元整体教学不仅引领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感知语言,同时也帮助老师解决了一个日常教学常遇到的难题。相对于教材容量偏大的文本,一周三个课时的英语教学往往让老师手忙脚乱,课堂上填鸭式地操练,课后也极少体验到语言的实用性。所以整合单元教学内容是如今教学的重中之重,每一个单元教学都是一个整体,但每一个课时又都有其独立存在的必要性,教师应该探索各个课时的内在相关联系,并进行整合加工,最终以有层次性的教学引导学生,再由学生自身进行内化感知。以五年级上册Module 6 Unit 11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为例,把Unit 11的教学设计分为三个课时,将分散的知识点重新按逻辑顺序排列,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每课时之间内容由浅入深,又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本单元的整体目标是:学生能与同伴谈论天气的变化,并表达自己在相应的天气条件下自身喜欢的课外活动。第一课时初步感知天气变化,目标为能通过简笔画指认天气,并联想相应的话题。第二课时教授课文,主题为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目标为能询问天气变化并表达在相应天气条件下衣着的选择以及进行相应的运动。第三课时能感受理解不同国家地区天气条件各不同,形成开放的文化态度,积极的学习态度。这样的教学目标既让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复习,同时也拓宽词汇量,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篇章的理解和学生的口语言能力。
  二、统整单元,确定语言知识目标
  教材中有Let’s talk, fun with language, did you know等几个部分组成。以单元整体教学作为前提,当教师在制定分课时目标的时候,第一步便是要做好学情分析,研究教材内容,接着有目的性地重构文本,不要受教材原有的编排结构束缚,应确保调整后的各个分课时内容具有一定的学习相关性和递进性,最后以此为依据设定本单元各分课时的语言知识目标。在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单元分课时“语言知识目标”的设计中,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旧知识的复习和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在制定“知识目标”时,所使用行为术语也是不同的,在词汇上,即“听懂,会说,认读—熟练运用”。在句型上,从第一课时简单的谈论天气变化到第二课时能进一步表达在相应天气条件下对自己衣着的选择和进行季节相应的运动,而到了第三课时,将对重点句型作补充拓展,同时为学生完成小练笔作铺垫。这样层层递进的语言知识目标要求,符合语言学习和认知发展的规律。很清楚地呈现了教师“教”的思路,梳理了学生“学”的脉络。
  三、语境的带动,确定语言技能与应用目标
  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指的是英语的听说读写技能与运用。单元整体教学将学生这四项技能的培养分化到三个课时中,其中语境的创设是帮助学生体验语言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在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单元分课时“语言技能与应用目标”的设计中,第一课时:能听、说、认读本单元词汇及短语并知其音义形和学生能够在图片和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小组活动,借助简笔画或图片指认天气;第二课时:全班学生能理解语篇大意,看图描述文本和大部分学生能在图片和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小组活动,表达不同天气条件下户外活动的选择;第三课时则是:全班学生能在图片的提示下,进行课文的文本表演与复述和通过视频展示和阅读材料理解不同的国家地区天气条件各不同。这样看来三个分课时的目标对学生的要求呈螺旋式上升,各个分课时看似自成一体,但却又层次分明,彼此紧密联系,都是在围绕这同一个话题weather,对学生语言的输出有递进性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单元的整体目标其实在每一个分课时中都有体现,我们可以看到当分课时教授完毕,单元的整体目标也就达到了。
  四、通过内容的整合,确定情感文化品格
  学生所感悟的语言来源于教材,同时它也包涵着丰富的文化情感。因此,在设定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时,教师应探索挖掘隐藏在文本内容背后的情感文化,它们两者的关系是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的。单元整体教学内容的整合需要做到将培养学生的文化情感也落实到每一个分课时中,教师所重新整合的文本内容,所创设的语境,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应帮助学生学习了教材内容,同时也感悟到其丰富的文化內涵,清晰了情感文化品格目标。真正做到了“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形成品格。在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单元设计中,依据各个分课时的不同的文本内容,确定与其所对应的“情感文化品格”目标。第一课时中借助小组活动“我是天气播报员”培养并提高学生对英语表达的兴趣,而第二课时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进行课外活动的好习惯,到最后第三课时培养学生对天气、地理等科学知识的好奇心。不同的课时设计拓展了情感文化的广度和深度,丰富了情感文化视野,升华了文化情感目标。
  五、基于语用体验,确定教与学策略目标
  教与学的策略就是“过程与方法”。落实到单元整体教学中,即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等一系列活动扩大语言的输出量,同时学生能够在相应的教学活动中感悟、内化、运用语言,并形成快乐学习英语的环境[2]。这也就是为什么说语言的运用与学习策略从根本上是统一的,只有在语用体验的各项活动有效实施的基础上才能建立合理的教与学的策略目标。在制定“教与学策略”这一目标时,从第一课时的词汇图,天气播报到第二课时的视听,文本阅读,以及到最后的视频展示,说一说,小练笔等多形式、全方位的语用体验活动,使得英语单词、句型、文本在语用体验的过程中不断巩固深化,充分体验了单元整体教学循环性、递进性的特点。而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目标也是层层递进,让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也能慢慢形成能力。
  总之,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备课时,既要仔细研究教材,同时又要敢于打破文本的桎梏,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内化语言,帮助学生达成运用语言的目标。教师还可以激发学生探寻知识背后的文化,课后探究更多语言材料,拓展学生阅读的能力。如了解为何印度一年四季气温都比较高的原因等,从而进一步丰富话题的延伸,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落实新课标提出的英语教学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
  【参考文献】
  [1]朱浦.教学专题透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2]何宝江.深化目标教学 促进单元达标[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比较传统,影响了教学的趣味性,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利用趣味教学法。本文就针对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2-0191-01  当前,
期刊
【摘 要】学生对记词语、背课文的态度不一,绝大多数学生对识记类学习任务存在严重的排斥心理或抵触心理,严重降低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制约学生的综合发展。为此,本文将借助图像教学法,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素养。  【关键词】图像教学法;识记类;记忆素养  【中圖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2-0187-02  学习语言课程的根本目的主
期刊
【摘 要】科普小品文是通俗化、大众化的文章。这样的文章一般都是通俗易懂的,老师在备课上要想有什么亮点,必须将沉默无语的文本内容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充满魅力、鲜活的教学内容。笔者以《大自然的文字》一文为例,探讨了如何将科普文生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  【关键词】语言;方式;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2-0166-01  《大自
期刊
【摘 要】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然而,就目前小学生阅读现状而言,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较低等。对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采取有效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从而使学生快快乐乐地畅游书海,品味书香。基于此,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切入,就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比较难的问题。为了更有效地解决这个难题,笔者多年来一直在积极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努力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取得了一些经验与成果。本文简单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关键词】作文教学;童心;多读勤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2-0168-02  一、在观察磨练中培养金牌写手  (一)发现好苗子
期刊
【摘 要】随着小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逐渐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向德智体美劳方向全面发展,增加学生的艺术底蕴,提高学生的的审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丰富的体态律动教育能够较好的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可以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旋律中,感受音乐带来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本文将对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探究,旨在探究体态律动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提升道德情操。拓展性阅读是丰富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本文就拓展性阅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探讨,并就目前拓展性阅读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要从教学时间、教学形式和内容、教学手段上增强阅读有效性的路径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拓展性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
期刊
【摘 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两个基本目标,两者紧密联系,相互融合,互为条件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读书和写作紧密相连,学以致用,并构成一套独特的读写一体的作文教学链条,这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比较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课堂教学;读写结合;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2-0157-03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阅读与作
期刊
【摘 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各个学科的学习目标,培养目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重在培育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促进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共同提升,实现学生综合方面共同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之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素养之人。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本文提出小学高段习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个性化“存入”与“提取”两个角度进行策略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累积、运用习作素材的能力,并且激发学生丰富而个性化的体会和感悟。  【关键词】习作素材库;个性化;存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2-0196-01  一、小学高段习作常见问题  (一)隐匿个性,怯于表达  现今作文教学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