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hcool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交际用语中渗透文化意识
  在日常交际中渗透我们中国人日常打招呼时常用“你吃过了吗?(Have you eaten? / Have you had your dinner?)”, 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中国人和英国人的文化背景对比: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化内涵,而且又加深了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探究,从而真正地理解、使用和掌握英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习英语这门外语的主要目的是交际,我们用英语这门外语交际自然涉及跨文化交际。要进行跨文化交际,不但要具备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为交际提供前提,同时语言的得体性也是很重要的方面。能否运用真实、地道的英语进行恰当、得体的交际,已经不是仅靠语言知识和语言的技能就能解决的问题了,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为成功交际提供保障。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对文化的渗透。无论是语言知识还是语言技能都无法脱离文化层面,从单词、短语、成语、句子结构、话语结构到语篇等各个层面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和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时,如果套用我们的文化,必然会导致交际的失败。不仅如此,即使同样一个句子,由于语调和句子重音的变化,意义也会发生变化,也会引起理解上的歧义。所以,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必然离不开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与理解。
  二、在词汇中渗透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判断。
  三、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
  标准中“文化意识”的目标描述
  1.了解英語交际中常用的体态语,如手势,表情等
  2.恰当使用英语中不同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
  3.了解,区别英语中不同性别常用的名字和亲昵的称呼习俗
  4.了解英语国家正式和非正式场合服饰和穿戴习俗
  5.了解英语国家的饮食习俗
  6.对别人的赞扬,请求等作出恰当的反应
  7.了解英语国家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习俗
  8.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赞扬,请求等意义
  9.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等
  10.了解常见植物在英语国家中的文化涵义
  11. 解自然现象在英语中可能具有的文化涵义
  12.了解英语国家中传统的文娱和体育活动
  13.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曰及主要庆祝方式
  14. 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在教学中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及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极大的增加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语法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
  信息呈现来看,汉语与英语都是主谓大结构形态,区别就在于补充和修饰。汉语是重点在后,俗话说,好戏在后面,重要信息压轴,属于偏正结构;英语是重点信息在前面,修饰部分在后面,属于正偏结构,可以一下子把握住信息的重点和说话者的主要意图。这就造成,中国人在表达一个请求上,总是绕圈子,等到信息铺垫好了,才说出真实的意图。而英语恰恰相反,往往一开始就直奔主题,如果大家对主题感兴趣,再去一层层地去详细阐述。英语表态部分(判断、结论等)在前,叙述部分(事实、描写等)在后,先总后分,或先结果后原因,汉语的顺序往往相反;句中若有长短部分,英语往往是先短后长,即头轻脚重,汉语的顺序则相反;汉语的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常按照由先到后、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结论这样的次序排列,而英语可以借助形态变化和丰富的连接词语,根据句子的意思和结构的需要灵活排列,顺序往往和汉语不同。英语句子呈句首封闭、句尾开放。定语修饰语可以后置,又有关系词与被修饰语连接,句子可以不断向句尾扩展、延伸。由于文化背景不同, 我们有自己的说话模式, 英语也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所以,我们一定要求同存异。
  文化教学是语言课堂中的一道营养大餐,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应设法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世界的多彩,唯此才能体现语言课程价值的完整性和时代性。一定的语言表达产生于一定的生活背景,了解文化背景是理解语言的前提。为了减少英语学习的难度,文化意识在课堂中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
其他文献
一、高中重视时政教学培养核心素养历史背景  1.政治课程本身的特点、需要及课程性质  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期刊
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让学生既能轻松愉快的学习,掌握所学知识,又能进行品德教育,达到师生互动,育德于教的双赢目标,这是所有数学教师梦寐以求的事。  一、课前准备是上好每节课的前提  首先教师要熟读教材,弄懂教材的设计意图,前后联系,重难点,才能计划如何实施教学。例如,初中数学中《变量与函数》这节内容它就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常量与变量。第二部分是函数(包含函数概念,函数取值范围,
期刊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统一的。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活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的育人作用。  在新一轮课改中,我们要防止以工具性取代学科性质,仍然只关注知识与能力,穿新鞋走老路;也要防止把人文性与工具性割裂开来,只关注人文性,而忽视工具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
期刊
一、少年体校武术训练的意义及任务  武术训练从性质上来看,可以分为专业、半专业、普及三大类,期间区别在于专业训练,即培养武术专业人才为目标的武术训练;半专业训练是指基础的武术训练;普及武术训练则是以培养人体素质的提高和修养为目的。而少年体校武术训练的特殊性在于;从训练的专业要隶来看,其具有专业武术训练的特征;为专业团体输送优秀人才及参加各类武术比赛并取得好的成绩。从参加者的广泛性来看,又具有群众武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 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愿学、乐学,作了几方面的探究:  一、课堂气氛不活跃的原因  课堂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学生和老师都是主要人物,他们是相互配合的一种关系,并非每个学生跟
期刊
一、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目前学生教育正是以核心素养为中心深入开展的。核心素养作为一个近些年新提出的概念。它包含着“三层结构”即学科思维层、问题解决层、双基层。它可以作为一个整框架为每个学科核心素养提供指导。它通过学科技术将人的未来发展融合在一起。学生能够通过核心素养能够具备终身的技能并且能过适应以后未来的发展,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核心素养注重个人思想品质和修养、关爱社会和国家发展等等。那什么
期刊
一、在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生完全没有真正理解“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的具体含义;二是学生对语句中的“高低”理解不到位,没有弄清楚所研究的区域,呈现模糊状态;三是学生对“凸向”不理解或是产生误解,比如在等高线图一中,学生基本理解A向B凸的方向,但学生会认为“明显凸向400米高处,B处本来就比A处高,根据凸高为低,B处就变得更低了,这与现实不相符;因此,学生会产生诸多疑惑,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主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规定义务教育九年级结束时应完成五级目标,要求“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而纵观近年的福州、厦门、漳州等各地市的中考试卷,无一不以“突出语篇,强调运用,注重交际”为原则,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突出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因此,我认为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夯实基础知识
期刊
[内容摘要] 教師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生生之间的对话、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让学生享有平等对话的自由,在互动中涌动生命的灵性,在延伸中感受知识的甜蜜、心灵成长的快乐。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有效对话  课程改革要求构建鲜活的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摒弃热热闹闹的做秀式的课堂。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相遇,心灵上的碰撞。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师生之间的
期刊
一、学校德育管理的重点分析  传统的小学德育管理呈现教师在德育管理上投入的精力多,但收效不大的状况。首先,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首位,使小学生阶段的学生深入了解德育发展的重要性,使之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其次,要抓住小学生自身特点,建立一个完善的规矩,使其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后,要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自身入手,发挥学校管理的作用,培养专业的德育教育教师队伍。实现对小学生的核心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