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淮颍水道治理完成,唐朝以畅通的物资供应,支撑了平定淮西藩镇的战事。而东南丰厚的贸易收入,火热的茶叶交易,也是沿着这条水路贩运四方。可以说,就是这样一条路,给百病纠缠的唐朝心脏“搭了桥”。
安史之乱后的中晚唐,有一个公认亮点:命硬。尽管内外交困,唐朝竟挺过了绝大多数的难关,硬是苦撑了100多年。为什么能有如此奇迹?
通海夷道盘活唐朝经济
一场安史之乱,唐朝遭受的一大重创就是被“断血”。作为丝绸之路主干道的河西走廊与安西要地,几乎完全落入了趁火打劫的吐蕃之手。
除了取道回纥的草原丝绸之路外,唐朝对外的陆路交通几乎被断绝,经济损失无比惨痛,战略态势严重被动。
吐蕃除了能享受“红利”,更拿丝绸之路当跳板,一次次对唐朝发起打击,甚至连长安都一度落入其手。
在这样的态势下,另一条对外要道却悄然为唐朝搭起了“新血管”:通海夷道。
《新唐书》记载,这条“通海夷道”以广州为起点,一条向南抵达印尼爪哇,一条向西抵达伊拉克巴格达,还有一条直达东非海岸。换句话说,当时从广州乘船出发,就可通航全世界。
于是,从中晚唐年间起,原本就贸易火热的广州,更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当时唐朝在广州实行优惠的贸易政策,“百分之三十”的低关税与唐朝政府高效的行政效率,使得广州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外商。
唐代宗大历年间,每年造访广州的外国商船就有40艘之多。
据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估算,中晚唐时期,仅广州一地的“外国常住人口”,就有12万人之多。
火热的海外贸易,不但令“海外宝货”大量涌入,更让丝绸、瓷器等中国物产源源不断出口,赚取丰厚的利润。
在陆路丝绸之路断血的情况下,唐朝的海外贸易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甚至到了晚唐黄巢之乱的前夜,为了方便丝绸的生产和出口,广州城一度大面积栽种桑树。贸易利润也给极度“缺钱”的唐朝每年及时补血,困境里的大唐经济,就这么被“通海夷道”盘活。
同样重要的还有政治意义,安史之乱后,广州除了是经济重镇,更是外交的“窗口”。唐朝除了要应对藩镇叛乱,西线更要面对磨刀霍霍的吐蕃。
唐德宗年间,名臣李泌制定《困蕃之策》,通过联络大食、南诏、回纥等“邻居”反制吐蕃。可河西走廊已经沦陷,联络大食只能走海路。于是唐朝的外交使节们也临危受命,一次次从广州出海,冒着风浪跋涉万里……
“名马市茶”让唐朝重获战马
比起这条“黄金通道”来,另一个新兴的“黄金产业”——茶叶贸易,更对大唐有着救命的意义。
虽然中国人喝茶的习俗历史悠久,但直到唐朝,饮茶风气才风行全国。中晚唐年间起,多山地丘陵的江西地区,茶叶已大面积种植,仅是在江西景德镇市的浮梁县,当时每年靠茶叶纳税十万贯。白居易《琵琶行》里那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说的就是当时江西茶叶贸易盛况——每年茶叶成熟时,唐朝四方商人都云集江西,带着真金白银来买茶。
当时最重要的一条贩运线路,就是沿漕运送到长安后,再贩运到回纥等地。这条贸易线路带来的不仅仅是丰厚的经济收益。
安史之乱后,产马的河西走廊沦陷,唐朝原本用于丝绸之路贸易的绸缎大量减产。为了对抗吐蕃,唐朝急需优质战马组建骑兵,茶叶就成了新兴的“刚需”货物。
茶葉是回纥当时最不可缺的货物。为了茶叶,回纥与唐朝昔日的“绢马(丝绸换战马)贸易”,被新兴的“名马市茶”取代。
唐朝可以用优厚的贸易条件,源源不断从回纥获得战马,安史之乱后一度萎靡的唐军,经过一番苦心建设后,再度拥有了强悍的骑兵部队。
而在《困蕃之策》里,回纥的态度是成败的关键。有了每年繁荣的“名马市茶”贸易,回纥的“立场”也就有了更稳定的保障。所以一度攻陷长安的吐蕃,这才陷入了《困蕃之策》的大坑,减轻了唐朝国防面临的威胁。
淮颍水道支撑唐朝平定战事
唐朝能解决这个国防难题,关键还是重建了一支强大的西北唐军。这支军队不但多次力挫吐蕃,更在后来唐宪宗的“削藩”战场上大显身手。可要想组建强兵,粮食问题最为关键,这就离不开江淮漕运里的“淮颍水道”。
哪怕在盛唐年代,唐朝强国的一大支撑,就是发达的漕运。东南充足的粮食,每年通过漕运输入关中平原,最多时每年多达200万石。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漕运也惨遭打击,输送量基本为盛唐时的一半多。但即使如此,这也是此时唐朝的“救命粮”。
在唐朝各条漕运线路里,江淮漕运更是意义重大,这条线路可以把充足的东南粮食每年向长安供应。
在中晚唐时,这条线路也是风险最大的,藩镇割据的局面导致漕运线路经常被阻断。特别是唐德宗年间,各地藩镇作乱,首先目标就是“江淮漕船”。
所以,从唐代宗年间起,唐朝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疏通河道。终于在唐宪宗年间彻底完成了改造——唐朝打通了“琵琶沟”路段,将这条水路大大缩短。
唐德宗贞元二年(公元786年)时,沿着江淮漕运送来的漕米,就曾让唐德宗喜极而泣。唐宪宗年间,随着淮颍水道治理完成,唐朝以畅通的物资供应,支撑了平定淮西藩镇的战事。而东南丰厚的贸易收入,火热的茶叶交易,也是沿着这条水路贩运四方。可以说,就是这样一条路,给百病纠缠的唐朝心脏“搭了桥”。
(《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唐代财经问题与国家治理研究》等)
安史之乱后的中晚唐,有一个公认亮点:命硬。尽管内外交困,唐朝竟挺过了绝大多数的难关,硬是苦撑了100多年。为什么能有如此奇迹?
通海夷道盘活唐朝经济
一场安史之乱,唐朝遭受的一大重创就是被“断血”。作为丝绸之路主干道的河西走廊与安西要地,几乎完全落入了趁火打劫的吐蕃之手。
除了取道回纥的草原丝绸之路外,唐朝对外的陆路交通几乎被断绝,经济损失无比惨痛,战略态势严重被动。
吐蕃除了能享受“红利”,更拿丝绸之路当跳板,一次次对唐朝发起打击,甚至连长安都一度落入其手。
在这样的态势下,另一条对外要道却悄然为唐朝搭起了“新血管”:通海夷道。
《新唐书》记载,这条“通海夷道”以广州为起点,一条向南抵达印尼爪哇,一条向西抵达伊拉克巴格达,还有一条直达东非海岸。换句话说,当时从广州乘船出发,就可通航全世界。
于是,从中晚唐年间起,原本就贸易火热的广州,更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当时唐朝在广州实行优惠的贸易政策,“百分之三十”的低关税与唐朝政府高效的行政效率,使得广州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外商。
唐代宗大历年间,每年造访广州的外国商船就有40艘之多。
据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估算,中晚唐时期,仅广州一地的“外国常住人口”,就有12万人之多。
火热的海外贸易,不但令“海外宝货”大量涌入,更让丝绸、瓷器等中国物产源源不断出口,赚取丰厚的利润。
在陆路丝绸之路断血的情况下,唐朝的海外贸易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甚至到了晚唐黄巢之乱的前夜,为了方便丝绸的生产和出口,广州城一度大面积栽种桑树。贸易利润也给极度“缺钱”的唐朝每年及时补血,困境里的大唐经济,就这么被“通海夷道”盘活。
同样重要的还有政治意义,安史之乱后,广州除了是经济重镇,更是外交的“窗口”。唐朝除了要应对藩镇叛乱,西线更要面对磨刀霍霍的吐蕃。
唐德宗年间,名臣李泌制定《困蕃之策》,通过联络大食、南诏、回纥等“邻居”反制吐蕃。可河西走廊已经沦陷,联络大食只能走海路。于是唐朝的外交使节们也临危受命,一次次从广州出海,冒着风浪跋涉万里……
“名马市茶”让唐朝重获战马
比起这条“黄金通道”来,另一个新兴的“黄金产业”——茶叶贸易,更对大唐有着救命的意义。
虽然中国人喝茶的习俗历史悠久,但直到唐朝,饮茶风气才风行全国。中晚唐年间起,多山地丘陵的江西地区,茶叶已大面积种植,仅是在江西景德镇市的浮梁县,当时每年靠茶叶纳税十万贯。白居易《琵琶行》里那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说的就是当时江西茶叶贸易盛况——每年茶叶成熟时,唐朝四方商人都云集江西,带着真金白银来买茶。
当时最重要的一条贩运线路,就是沿漕运送到长安后,再贩运到回纥等地。这条贸易线路带来的不仅仅是丰厚的经济收益。
安史之乱后,产马的河西走廊沦陷,唐朝原本用于丝绸之路贸易的绸缎大量减产。为了对抗吐蕃,唐朝急需优质战马组建骑兵,茶叶就成了新兴的“刚需”货物。
茶葉是回纥当时最不可缺的货物。为了茶叶,回纥与唐朝昔日的“绢马(丝绸换战马)贸易”,被新兴的“名马市茶”取代。
唐朝可以用优厚的贸易条件,源源不断从回纥获得战马,安史之乱后一度萎靡的唐军,经过一番苦心建设后,再度拥有了强悍的骑兵部队。
而在《困蕃之策》里,回纥的态度是成败的关键。有了每年繁荣的“名马市茶”贸易,回纥的“立场”也就有了更稳定的保障。所以一度攻陷长安的吐蕃,这才陷入了《困蕃之策》的大坑,减轻了唐朝国防面临的威胁。
淮颍水道支撑唐朝平定战事
唐朝能解决这个国防难题,关键还是重建了一支强大的西北唐军。这支军队不但多次力挫吐蕃,更在后来唐宪宗的“削藩”战场上大显身手。可要想组建强兵,粮食问题最为关键,这就离不开江淮漕运里的“淮颍水道”。
哪怕在盛唐年代,唐朝强国的一大支撑,就是发达的漕运。东南充足的粮食,每年通过漕运输入关中平原,最多时每年多达200万石。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漕运也惨遭打击,输送量基本为盛唐时的一半多。但即使如此,这也是此时唐朝的“救命粮”。
在唐朝各条漕运线路里,江淮漕运更是意义重大,这条线路可以把充足的东南粮食每年向长安供应。
在中晚唐时,这条线路也是风险最大的,藩镇割据的局面导致漕运线路经常被阻断。特别是唐德宗年间,各地藩镇作乱,首先目标就是“江淮漕船”。
所以,从唐代宗年间起,唐朝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疏通河道。终于在唐宪宗年间彻底完成了改造——唐朝打通了“琵琶沟”路段,将这条水路大大缩短。
唐德宗贞元二年(公元786年)时,沿着江淮漕运送来的漕米,就曾让唐德宗喜极而泣。唐宪宗年间,随着淮颍水道治理完成,唐朝以畅通的物资供应,支撑了平定淮西藩镇的战事。而东南丰厚的贸易收入,火热的茶叶交易,也是沿着这条水路贩运四方。可以说,就是这样一条路,给百病纠缠的唐朝心脏“搭了桥”。
(《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唐代财经问题与国家治理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