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辣不欢

来源 :中学生百科·文综理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t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让人们在饥饿时有粮可吃、在生病时有药可医。神农氏尝遍百草,算是个英雄。在地球另一端的美洲,也有个可以与神农氏相媲美的人物,只可惜这个人被湮没在岁月的烟尘中,没有留下姓名,甚至都没人知道他是谁。他可能没有神农氏那般功勋赫赫,但也称得上是悲壮英雄。他就是第一个吃辣椒的人。
  辣椒起源于巴西南部至玻利维亚地区,是一种古老的栽培作物。甚至比玉米、土豆、西红柿等更早地“登”上人类的餐桌。然而,辣椒最开始到底是如何在美洲人的食谱中占据一席之地的,迄今仍然没有明确的解答。
  人类,包括其他一些动物,味觉偏好的形成通常都是为了生存,喜欢甜味跟母乳有关,而抗拒苦味则是因为那是植物中有毒生物碱的味道。可是在遥远的古代。辣味实在没办法跟生存需要扯上太多的关系。首先,辣椒并非很能适应恶劣环境的植物,因为没别的东西可吃而不得不吃辣椒以充饥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再者,虽然现在科学告诉我们辣椒中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但在当时,如此深奥的“营养学”显然还不是美洲人的必修功课。
  那么辣椒究竟是如何引诱人类的“馋嘴”的呢?关于此,有各种各样的假说和猜测,不过有一点比较统一。那就是辣椒(特别是红辣椒)靓丽的外表激起了人们的冒险精神。
  最有意思的说法是:一个热恋中的美洲小伙跟女友在野外劳作,由于挡不住红辣椒的诱惑,铤而走险生吃了一个。结果可想而知,小伙子马上被一种奇怪而又剧烈的痛苦所折磨。女友为了帮他解毒,情急之下“吻”了他,也被传染了。最后没办法,他们只好找水漱口,以便清洗掉“毒液”。谁知清洗过后。再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嘴里只留下微微辣味时。两人都体验到了一种别样的感觉,一点点的刺激,一点点的舒畅,用歌里的话来说就是,“感觉像在飞”。至此,辣味开始撬开人类的“味觉大餐”,并一发不可收拾地流行开来。
  这样的情节,即使有隐约的现实依据,大抵也还是虚构的成分居多。各种故事版本的出现,自然并无恶意,不过是人们对辣椒的食用源头有着太多的不解和好奇罢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辣椒真正征服人类,绝对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毕竟辣椒的口感跟一些有剧毒的植物太过相似,人类敬而远之一点也不意外。就算有人勇敢地吃了而没有死掉,也不会在短期内被其他人效仿。有人说,人类食用辣椒可能是从一些不辣或者微辣品种开始的。这种解释倒合情合理,并且有一定的根据。在考古学家的结论里,最早把辣椒当蔬菜的是生活在中美洲的玛雅人。这里,正是甜椒的初产地。
  不过。辣椒之所以成为人类“文明种子”的一个成员,还是拜它的辣味所赐。对辣椒的偏好,无非就是“嗜辣”。辣才是辣椒真正的精髓,辣椒能够完成自己的征服之旅,成为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餐桌常客,靠的也是此。常吃辣椒的人,不仅喜欢辣椒的辣味,而且对它怀有一种特殊的渴望的依赖。美国宇航员威廉·雷诺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他“到天上去”都得带上辣椒,不然就会食欲全无。现在,辣酱油早已是美国宇航员行囊中的必备之物。
  中国人“嗜辣”,印度人也不逊色,他们对食物的香味可以满不在乎,对辣味却十分挑剔。更狠的是泰国人,据说他们每天人均吃掉的辣椒是世界之最,连喝的汤都是“液体火焰”。在欧洲,除了匈牙利,辣椒倒不是很流行,这可全是让哥伦布给害的。哥伦布把辣椒从美洲带回去之后。为了证明他所发现的新大陆是亚洲,别有用心地给辣椒取了个与胡椒颇为相似的名字。在当时,胡椒的价格比黄金还贵,是很多欧洲贵族的“抢购品”,而辣椒这种“冒牌货”自然让人所不齿,于是被蓄意冷落。直到今天也没能抬起头来。
  虽然人类“食辣”源头至今仍旧是一个谜。但“嗜辣”的原因却已经真相大白。很多人觉得放了辣椒的食物吃起来更香。这并不是辣椒本身赋予的味觉体验,而是辣椒里的辣椒素刺激了口腔内的味觉细胞,从而让它们对食物的香味更加敏感。这就是所谓的“开胃”。另外,由于人体具有自己免受外来化学物质伤害的本能,当大脑感知到辣椒素的“侵害”后,便会自动启动自卫程序,释放出一种名叫内啡呔的祛痛剂。也就是说,当我们吃进去的辣椒越多,产生的刺激越强烈,体内的内啡呔便会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从而制造出令人陶醉的感觉,或者说是快感。
  内啡呔是什么东西?乍一听,像是毒品名字。其实,不只是名字像。这种广泛存在于人体内的激素物质与毒品吗啡的分子结构还真是十分相似,因此又称为“脑子内吗啡”。内啡呔是人体自生的一种成瘾物质,它正是让人吃辣椒上瘾的幕后推手。内啡呔最原始的功能是参与疼痛的调节,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副作用”,比如说让人情绪高涨等。想要大脑“调动”内啡呔的释放,不一定非要猛吃辣椒,吃菠菜、跑步、听音乐,或者在洗澡的时候大声歌唱,都可以做到。
其他文献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开始是不吸烟的,直到1492年哥伦布到达西印度群岛海滨时,看到当地印第安人将干燥的烟叶卷成筒状点燃吸食,冒出烟雾并散发出一股刺激性味道,人们才开始学着吸了起来。到了16世纪中叶,烟草很快传到了世界各地。1887年卷烟机在英国问世,从此卷烟的生产飞速发展。  同样,我国的古代人也不吸烟,16世纪末烟草才传入我国。到明朝崇祯末年,吸烟盛行。到清朝,此风更盛。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香
期刊
在超市里,你看见一个熟肉制品的标签上写着:防腐剂(亚硝酸钠),而另一个产品成分完全一样,只是写着“不使用防腐剂”,而代之以“芹菜粉、活性菌培养物”。如果后者的价格要贵10%,你会买哪一种?  对于许多人来说,多付10%的价格去购买这样“全天然”的食品,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这个现代工业饱受指责,人们纷纷追逐“天然食品”的时代,任何“天然”的大旗都可以带来滚滚财源。  那么,什么是“天然食品”?它是否
期刊
三五好友围坐桌边,伴一壶清茶。或慷慨激昂或低声倾诉,讨论的话题种种,却无一不是生的意义,生的价值。极少提起死亡这类让人避忌的字眼。可谁都清楚,每个人都有再也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言,要离开这世界的时刻。日本影片《入殓师》通过描写入殓师这个特殊的职业,去观察各种各样的死亡,凝视围绕在逝者周围的充满哀伤的亲人们。展现出死亡的意义。继而从中体会到亲情、友情、爱情,感悟这些生的意义。  大提琴手小林大悟,刚刚分
期刊
最近开始流行“复古风”。  从电视剧《潜伏》开始,就有人留心上了片中男主角的复古发型,几乎是同期走红的上海滑稽戏演员周立波,也是留着结构类似甚至更为夸张的“小开头”,直到最近中央台播放的《人间正道是沧桑》,故事从北伐时开始,片中不少男丁的发型俱是如此,细节上或许还有少量偏差,但总体上有一个特征十分鲜明——从两侧到脑后。一圈头发剃得极短,而顶上的分头留得相对较长。  这种两边剃短,顶上头发较长的分头
期刊
世界上除了中国人爱喝茶之外。还有一个爱喝茶突出的就是英国人。英国现在的茶叶销量,尤其是红茶,远远超过中国。对于中国人来说。喝茶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英国人喝茶,大约只有300年的历史。英国人为什么会养成这个习惯?  与中国人相比。英国人更喜欢喝红茶,这是有原因的。英国不产茶,原先它的殖民地也不产茶,茶叶都需要从中国进口,漫长的海上运输。红茶比绿茶更容易保存。但这还不是全部原因。中国人爱喝绿茶,红茶
期刊
春秋时代,传说中的铸剑大师欧冶子用了赤堇山上一块最好的锡。若耶溪里一块最好的铜,并且发了神功。请来雨伯洒雨来浇注,请来雷公用霹雳来锤击,得天地精华,吸日月之灵气。总之是用尽了天上人间最奢侈的手段,制成了五把绝世好剑,分别是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和巨阙。  欧大师铸剑成功之后,便请了当时兵器鉴定专家一薛烛先生来鉴定。薛先生细看了五把宝剑,闭目回味良久。唯独感受到了鱼肠剑里强烈的信息,便鉴定鱼肠剑为:
期刊
每个人心中都曾有过一座梦幻的童话城堡,伴随成长的岁月。渐渐的,看到的世界越来越清晰,而那座绮丽带着梦幻般紫色水彩晕染开边角的糖果屋般的城堡,却模糊在清冷的眼中。  不懂得绘画的派别技巧,《阿狸的梦之城堡》一书给我的感觉,即是用饱满丰富的色彩,带着中世纪古典美的线条,勾勒出有着大大眼睛,纽扣样黑鼻子,火红火红的小狐狸阿狸的梦之城堡。一幅幅全彩可爱的画面,一段段似曾相识的小故事。给人正中红心的致命吸引
期刊
天堂的核心概念大概就是幸福。但是,怎样才算真正的幸福?人们常说,现实世界里的人,最大的恐惧和痛苦就是死亡,那么,天堂里的人似乎应该没有死亡。光是这个假设就让人百思不解。一般来说,人只有死了以后才能上天堂,我们是否可以问一下,天堂里的人年龄多大?如果现实世界里的人,死的时候是多大年龄,在天堂里就是多大年龄,那岂不很奇怪?天堂里的老人就是老人,小孩就是小孩,不会长大也不会死。那么,天堂里的小孩想获得成
期刊
如今,肥胖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针对肥胖人群的日益庞大,各国怪招频出。在美国的一些地方规定,如果政府工作人员的体重超过规定标准,就必须得交纳“肥胖税”。长得胖也要交税,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不过却是事实,政府这么做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控制肥胖群体,还有就是为了所谓的提高工作效率。  与美国的“地方规定”相比,英国在对待肥胖问题上,更是有大手笔。自2008年起,英国政府计划在3年内投入3.72亿英镑
期刊
在电影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没听见枪响,却有人中弹倒下。这其实并无神奇之处,大家都知道“默不作声”就击中目标的是“无声枪”。实际上,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如此完美的“无声枪”。想要在射击时听不到任何枪声,甚至连手枪击发时产生的机械撞击声也销声匿迹,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电影里面之所以会有,完全是种夸张的表现手法。  无声枪的本名叫微声枪,顾名思义,也就是说这种枪在射击时也是有声音的,只是与普通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