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看花开满树红,秋闻果熟透园香”

来源 :江汉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c198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约是我曾长期服务的《江汉论坛》杂志创刊60周年的喜庆日子就要来临,从今年初春开始,我的生物钟就异常活跃起来。原本不常做梦的我,最近半年以来,时不时梦到我多年前工作过的《江汉论坛》的办公室、老领导、老同事。往事入梦境,情由深处来。岁月如风吹去,但往事并不如烟。流年的印痕虽然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但内心的感知一定会铭心刻骨,总是令人终生难忘。尤其是在人所必经的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在人生的起点路上,无论是风雨兼程,还是风和日丽,镌刻其中的工作经历与积淀其间的人生经验,都是一部至为宝贵的无字书。《书经》上所说的“靡不有初”,恐怕就是这个道理吧!
  我与《江汉论坛》杂志结缘,源自于我大学毕业时一次大胆的自主择业尝试和《江汉论坛》对我的选择与信任。1981年,我以湖北省文科高考高分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虽然那时大学生毕业主渠道是计划分配,工作无忧,但是,在热烈红火、激情迸发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被极大地激活了。一天下午,我在学校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翻阅当期新出版的《江汉论坛》,看到了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青年论坛》杂志社的招聘启事,蓦然眼睛一亮,兴奋不已。当时我是学校历史系“青年史学社”(该社获得教育部授予的全国高校“优秀社团”称号)暨《青年史学》杂志(该刊由七八级学长创刊,至今仍在延续)负责人之一,也是骨干作者。那时,我怀揣着做一名学术期刊编辑的人生梦想,很想成为一名有思想、有作为的学者型编辑。这则“招聘启事”,正好击中我的心思。我自呈简历,附上我编辑的《青年史学》杂志和发表的若干习作,写了一封情意满满、憧憬未来的信,一起挂号寄给《青年论坛》杂志社的主编李明华同志。不久以后,我就收到了李主编的回信。在信中,李主编充分肯定了我积极参与竞聘的人生选择,指导我尽早学习有关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编辑知识。通过学校与湖北省毕业生办公室沟通后,在我毕业即将离校时,学校发给我大学毕业生“派遣证”、“报到证”,上班单位是: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青年论坛》杂志社。
  1985年6月8号,我到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办理了报到手续。李主编对我的到来表示欢迎,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说:“艳国同志,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们杂志社的正式一员了,希望我们的事业顺利火红!”李主编介绍了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的院史、《江汉论坛》的刊史,重点是介绍《青年论坛》的创刊情况,这使我更加具体、明确地了解《江汉论坛》与《青年论坛》的母子刊物关系:《青年论坛》独立办刊,行政管理隶属《江汉论坛》。
  报到以后,我回仙桃老家休息了半个月。正式到《青年论坛》上班的那天上午,李主编笑着告诉我,《江汉论坛》编辑部主任荣开明同志(1988年秋起,改称主编)想和我谈谈工作问题。当时,《江汉论坛》的办公点设在社科院东院2栋1门1楼借用的101号一套三居室,俗称“大三间”。102号则是《江汉论坛》与《青年论坛》合用的办公室,俗称“小三间”。荣老师态度很和蔼,像是征求意见,也像是宣布决定,用他那特有的湖南普通话说:“小张,今天就正式上班了。休息了半个月,父母都好吧!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家里都高兴吧!上班了,就得要有一个工作岗位。前几天我看了一下你的资料,名校毕业的大学生啊,成绩蛮好的。正好编辑部(《江汉论坛》)历史室缺人手,我就将你‘截留’了。我看,你就两兼顾吧!那边(《青年论坛》)我已经商量过了。”由于没有思想准备,稍过片刻后才回过神来。等我反应过来,就见荣主任起身说:“小张,如果你没有意见,我就带你到历史编辑室上班去。”因为与历史编辑室只相隔一堵墙,所以,他一边起身,就一边喊:“老何!老何!我给你送年轻人来了!”喊着喊着,我们就到了隔壁办公室。我站在门口,向里间张望,不觉有几分紧张。但见一位穿着夏布衬衣、身体清瘦的老者十分缓慢地转过头来,不停地说:“好啊,好啊。”“老何”一手扶着五斗桌,一手拄着拐杖,佝偻着腰,缓缓站立起来与我们打招呼:“好,好,哪位是小张?快过来,不要害怕。我是个残疾人啊,丑陋不堪啰。”荣主任向我招手,说:“小张,快来见过何老师,他是你的头,历史室主任。”我连忙说:“何老师好!何老师好!请多指导。”荣主任说:“何老师可不简单啊!是位老革命呢,自学成才,有名的楚史专家。他身体差一点,受到类风湿性关节炎折磨多年,身体变形了,行动不方便。你以后要多照顾些!”说着说着,荣主任就走出办公室,朝外喊:“小饶,小饶,我给你介绍一位新朋友!”这时,从对面102房里跑来了一位年轻人,大不了我两三岁,一边抽着烟,一边咯咯笑,连声说:“来了!来了!”荣主任给我介绍说:“他是饶建国同志,武汉大学哲学系毕业的,比你早来两年,现在已经很熟悉业务了。”然后又向他介绍了我。介绍完后,荣主任对饶建国说:“小饶,交给你一个任务:下午带小张到水果湖商场买一些生活用品,安顿下来。先在历史编辑室安个铺吧,蚊帳、凉席、水桶、雨鞋、电风扇等等都筹划一下。”复又转身对我说:“你们年龄相仿,尽快熟悉起来吧!”最后,他交代小饶带我到各编辑室认认门、认认人,如编务室的张丽娟老师、张联盟编务(聘用),文学室的聂铁钢老师、高逸群老师(我们喊“文学高”,为了区别同姓称呼)、张仲良同志(我们喊他“老张”),以及因办公室紧张,尚在哲学室与饶建国共用一间办公室的编辑部副主任刘宝三老师。因为经济室的高映轸老师(我们喊“经济高”)、马基嵩老师、李肇文同志(我们直呼其名“肇文”,以示亲切),由于他们都住在2号楼宿舍,而且“经济高”和马老师就住在编辑部的楼上,而肇文兄则住在2门1楼,加之编辑部弹性坐班(编务室的两位同志坐班),只每周四上午集中(1987年10月搬进社科院大楼后,增加每周二上午集中半天。周二上午为业务学习,周四上午为政治学习),平时各自工作,所以,他们三位在编辑部都没有办公室。下午可把建国兄累坏了。我们骑自行车三次往返于社科院所在的三官殿和水果湖商场之间,选购生活用品。支撑蚊帐的竹竿难买,但又少它不可。建国兄真有能耐,带着我在水果湖周边农贸市场转,东拐拐,西瞥瞥,总算没有白跑。最后选中买成时,建国兄如释重负地说:“乖乖!总算把它逮着了。否则,今晚蚊子就有大餐啦!”他做事用情、认真,由此可见一斑。等我们将生活必需品采购完毕后,联盟兄已在后勤处领来了床架、棕垫一套。这样,我就顺利地安顿下来了。晚饭后,荣主任和李淑媛老师夫妇一道来看我的“新居”,鼓励我克服生活不便的暂时困难;稍后,何老师夫妇也从楼上下楼来看我,并介绍了社科院周边的生活环境。   报到,尤其是正式上班的这一天让我既兴奋,而又感到无比幸福!到了一个陌生环境,遇上了一堆大好人,他们像迎宾一样,而我则像过节一般。从这一天开始,我戏剧般地入职《江汉论坛》杂志社,而不是毕业派遣的《青年论坛》,但又能做着两个单位的事情。人生的经历简直太神奇了!真如人言:“只要留心,奇迹随时可以发生。”这是我从大学生到单位人转型最初的真切感悟。从这一天开始,我正式融入《江汉论坛》这个大家庭,直到2001年10月8日调到科研教育管理处上班,一共17个年头!虽然这期间人事有代谢,人员有进出,但大家在一起,就是“论坛人”,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都有一个共识: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祖国各地,但共同的社科期刊编辑事业把我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了。
  《江汉论坛》60年薪火相传、弦歌不辍,靠的就是“论坛人”的认同感和使命感,靠的就是大家庭般的和衷共济,靠的就是“撼泰山易”的团结力量!我讲述入职报到、第一天上班的故事,就是一个最鲜活的例证。
  说实话,要将一个单位办好,说难,也难;其实,说容易,也不难。这真是“其知也难,其行也易”。创刊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江汉论坛》杂志已经成为湖北省学术理论界的一面鲜亮旗帜、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一个文化引领的学术风标;已经成为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名刊,在全国也有地位、有影响、有美誉;已经成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的学术之窗,成为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几代人成长的起点和始发站,甚至是像张培刚、章开沅、冯天瑜等老一辈名家所说的那样,“《江汉论坛》是我们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成为全国一茬又一茬青年学子仰慕的学术圣地。这其中的办刊经验值得总结铭记,形成的文化传统值得传承弘扬,积淀的文化记忆值得书写研究。作为从《江汉论坛》起步并走出来、对《江汉论坛》怀有深深的敬意和深厚情感的编者、作者、教学研究者和文化传承者,我觉得它有几方面的经验值得好好地总结和深入研究:
  一是坚持成熟稳健的编辑方针。《江汉论坛》杂志始终牢固树立一条成熟、稳定、健康、积极的编辑方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学术标准、尊重学术个性,努力繁荣湖北省乃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办学术期刊,就得围绕学术,知学术,懂学术,为学术;就得精心探索、真实践行一条与此匹配的编辑方针。期刊长期成熟发展、长期稳健进步、积极参与学术事务,并具有足够的学术吸引力、吸纳力和吸聚力,总之,具有高尚的学术品格和内在的学术活力,“编辑方针”是灵魂。具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学术坚定力,具有“办刊不为媚世语”的学术卓立力,具有“学术乃天下之公器”的学术包容力,在期刊编辑实践中就会不折腾、不懈怠、不动摇。我工作经历所认识的陈正亮老主任、荣开明主任、李乐刚主任,以及如今在陈金清社长带领下的编辑团队,都是这样的。我记得老主任陈正亮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不管外面刮什么风,我只有浩荡东风;不管面前有多条道,我只走学术正道。”至今耐人寻味。
  二是打造一支积极进取的学者型编辑队伍。“成事之要,贵在得人。”有了务实可行的编辑方针,关键在于执行落实;而要见实效、出实绩,关键在人,在人才,在于一支有学术眼光、有学术水平、有业务技能的编辑队伍。《江汉论坛》长期以来非常重视编辑队伍建设,长期保持编辑队伍学科构成的门类齐全性和人员的成熟稳定性,确保编辑流程高效运转。一方面,重视选新补员,构建老中青互补、职称高中初有序的梯次结构。在补充新锐中,特别重视高学历、高学位、名校背景。在我之后,1987年夏,刘龙伏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分配来,黄长义、钟建勤分别从武汉大学历史系、经济系毕业而来;1988年夏,陈金清硕士毕业留院(他是武汉大学哲学系七九级本科生)、徐楚桥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毕业而来;1995年秋,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1987年夏)的陈孝兵从《社会科学动态》调入。当时,编辑部的老同志对我们这批新来的年轻同志爱护有加,总称我们是“新来的大学生”、“新来的高材生”。编辑部还积极鼓励我们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这批人在学历学位提升的同时,又将高校的学术信息、动态和相关资源带回来,促进了办刊工作融入学术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制定了“编研结合、以编为主、以研促编”的工作要求,使编辑者将学术研究与编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一名学者型编辑、编辑式学者,集学问家、活动家、组织家于一身。虽然这一要求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编辑部内外有过一番争议,但由于荣主任坚持,在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夏振坤教授的支持下,这项要求还是得以贯彻并坚持下来,特别是在实践中见效后,最后形成了编辑部的共识,被编辑部作为一条管总的要求确立下来,至今依然得到体现。在那时,荣开明、刘宝三、李明华、高映轸、李肇文、何浩、张军、高逸群等同志在哲学、经济、历史和文学学科都是十分活跃的学者,被学界称为“《江汉论坛》生力军”,他们的论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学评论》和《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及《经济日报》理论版上,频频被《新华文摘》杂志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复印。他们在科研上取得的光辉成绩,极大地激发着我们新入职的年轻大学生。“他们的奋斗,必须是我们接续的路。”这就是我当时的感悟。特别是当时在讨论如何看待“编研结合”时,荣主任的一番话语,至今还时常震撼着我。他说:“别人说编辑不能搞科研,我看是歧视;编辑自己说没有时间搞科研,我看是偷懒的借口;或者说不须搞科研,我看是自己不自信。不搞科研,没有好的科研成果,怎么能将编辑工作与学术发展融合起來,凭什么与专家学者交流、沟通、商讨?凭什么约稿、改稿和编稿?因此,一定要抓科研,熟悉本领域的研究状况,像大学老师那样在搞好教学的同时,把科研也抓紧抓好!”现在看来,这段话多有前瞻性啊!这是来自学者深处的人性力量啊!
  三是通过狠抓内部治理营造团结和谐、紧张有序的工作氛围。现在回头看,工作的确是抓出来的。荣主任常说,“时间去了不回复,干劲过后还复还”;李乐刚主任喜欢借用毛主席的话促工作,“抓而不紧,等于不抓”。长期以来,编辑部重视依章办事、依规处事、同向谋事、和谐共事。譬如,新进人员和新上岗编辑,无论从事管理、校对、编务,还是从事编辑工作,都有自己各自对应的“办公守则”,汇编成《编辑工作手册》,形成制度规范予以遵循。对于出勤考核、业绩考核、质量督查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规范,都有明确的经济奖惩办法。为了降低差错,确保编辑校对合格率,编辑部制定了万分之一的红线,超出部分错一个字扣五元钱编校费,对最小差错率的编辑给予奖励;严格坚持三校制度和清样制度,三校签名,值班人下印刷厂核红。至今我还记得当时我和建国兄结伴到湖北工学院(今湖北工业大学)印刷厂清样,风雨无阻、义无反顾的情景。为了确保稿件质量,制定了审稿制度、约稿制度、退稿制度,形成了审稿意见写作规范,长期坚持三审制度和责任编审制度。长期坚持每周二上午业务学习+质量评议会制度、每周四上午政治学习制度。每周二上午的业务学习+质量评议会,有内容、有交锋、有收获。譬如,评点目录中的专栏设置、首篇文章份量、校对质量和编排装帧效果,特别是定期安排的最近学术动态点评,逼着人留心、好学、积累。谁也不肯落后,个个争当行家里手,形成了一种好学、讨论,交流、交锋,批评、自我批评的良好氛围。那时,只要一听说样刊到了,大家不用号召,都会积极从办公室赶忙跑出来,大捆小捆地肩扛手提搬杂志。   四是明确期刊发展的目标,努力打造自己的学术风格和特色。《江汉论坛》在改革开放之初复刊,经历开拓奋进的80年代,的确为时代留下了自己的奋斗足迹和进取精神。这是值得后人尊敬和敬佩的。每次我到陈正亮老主任家中取回终审稿时,他脸色的凝重与轻松,全然取决于本期稿件质量的轻重;在每次的发稿会上,荣主任强调最多的两个字,总是:质量!在每周的业务学习会上,讨论最多的是《江汉论坛》发表的文章学术竞争力如何?与当时的几家刊物《学术月刊》《学术研究》《社会科学战线》《学习与探索》等比一比、看一看,我刊能否名列前茅?围绕“办名刊”、“争做地方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的领头雁”这些目标,大家鼓足了气、铆足了劲。今天,《江汉论坛》继续保持好的发展态势,保持综合核心期刊好的位次,正是对这种有目标、有理想、有操守的办刊精神与品格的传承光大。为了实现奋斗目标,为了办特色刊物和体现期刊风格,编辑部经常进行战略研究。现在看来,当时重视作者、“视读者为上帝”的战略选择,是完全对头的;编辑部确定“开门办刊,尊重老作者、依靠中年作者、发现并培养青年作者,坚持约好稿、编好稿、发好文”的思路,是完全正确的;编辑部确定“立足湖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靠质量与特色赢得学术声誉,为繁荣地方哲学社会科学、促进中国哲學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办刊气魄与使命担当,是值得尊敬和肯定的。通过战略研判、战术设计,编辑部科学解决了办刊起点与目标问题,编者、作者与读者问题,业务工作与使命担当问题,办刊面向与社会服务问题等等。这样,一大批耳熟能详、星光闪耀的学术名家的名字,如李达、张培刚、谭崇台、韩德培、马克昌、吴于廑、唐长孺、张舜徽、萧萐父、石泉、陶军、高原、徐善广、张正明、皮明庥、朱祖延、张国光、黄曼君,章开沅、周骏、夏振坤、陶德麟、冯天瑜、刘纲纪、邢福义、郭道扬、胡德坤、宗福邦、赵德鑫、熊铁基、吴汉东、马敏、朱英、陈锋、段超、邹进文、陈继勇、郭齐勇、欧阳康、汪信砚、林剑、吴根友、於可训、陈文新、沈壮海、徐勇、周积明、何晓明、江畅、王雨辰、涂文学、曾成贵、许苏民、刘玉堂等等薪火相传几代人,为构建“汉派”学术,从《理论战线》、《江汉学报》、《江汉论坛》一路走来,从湖北社科界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一系列有浓郁地方特色,有鲜明学术特色的学科方向在《江汉论坛》得到助推,享誉学术界。譬如,以中国史为例,《江汉论坛》首开“辛亥革命史研究”、“楚文化研究”等,并长期坚持,为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楚史与楚文化研究的开展和深化,起到了积极作用。目标就是高度,特色就是品牌,风格就是化育。《江汉论坛》所坚持的,就是中国学术发展所需要的。
  回忆自己在成长起步阶段的点点滴滴、一幕一幕,并结合自己的经历,略微梳理了一些自己在《江汉论坛》亲历的感悟,更多的是感恩、感知和感谢,更多的是幸福怀念和美好祝愿!鞋子只有穿在自己脚上,才知道大小;路只有自己走过,才知道宽窄;思想感悟只有自己发自肺腑,才会珍藏!南北朝时期的大学者颜之推说得好:“德学周厚,名必善焉。”《江汉论坛》是一道耐看的风景线:“春看花开满树红,秋闻果熟透园香。”“论坛人”是无私的奉献者:“不问花开与花落,但留花香满人间。”因此,我有理由祝愿:《江汉论坛》以60年的成就为新起点,在今后的岁月中,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其他文献
摘要:治理是变无序为有序的行为,有序包括劣序和良序,治理包括恶治和善治。从纵向(垂直维度)来考察,善治就是以平等为前提,在治道(治理的技术和艺术)上构建权力和利益的均衡(均压),进而在政道(治理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上构建权威和权利的均衡(均压),从而构建良序。霸权所构建的秩序是劣序。私利所充斥的状态是无序。从横向(水平维度)来考察,治理的目的就是实现冲突的最小化和合作的最大化,进而实现社会隔阂的最小
期刊
编者按:汪信砚,男,1961年生,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学部副秘书长、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副会长
期刊
摘要:十七年少数民族小说应合着当代文学的发展步伐,在积極融入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叙事中,采取少数民族地理空间设置、少数民族自然风光描写、少数民族风情风俗展示等叙事策略,突出少数民族特色,为当代文学增添了少数民族小说这一独特的文学门类。   关键词:少数民族小说;政治叙事;地理空间设置;风情风俗展示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少数民族小说的汉语写作研究”(12BZW095)  中图分类号:I
期刊
2018年12月中旬的武汉,持续一周阴冷的天气终于结束,迎来了难得的升温。16日上午9时,日暖风和,东湖之畔滨湖大厦,“新时代学术期刊的新使命”学术研讨会暨“纪念《江汉论坛》创刊60周年”座谈会在此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及《北京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学术月刊》、《江海学刊》等全国70余家社科类重要学术期刊的负责
期刊
摘要:传统中国政府对待诉讼持二元态度:一方面政府允许百姓诉讼,开放诉讼渠道;一方面又倡导“无讼”理想,压制百姓诉讼。这种对待诉讼态度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的法律变革。东周法律变革之后传统中国国家治理面临一统体制和有效治理的基本矛盾,在这个矛盾之下,传统中国政府采用务实性的态度,实行“集权的简约治理”模式。在这个结构性背景下,政府开放诉讼渠道的原因在于:集权要求垄断暴力、控制社会;政府合法性要求
期刊
摘要:细颗粒污染物与其他工业污染物在存在时间和漂游距离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容易导致两类污染物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形状差异。研究表明,细颗粒污染物以其存在时间较长、漂游距离较远使得相邻两地之间的EKC形成相互联系并偏离经典的倒“U”型形状,而其他工业污染物EKC却相对不易偏离经典形状;相似的,在我国东部和中西部之间,以东部向中西部产业转移为主要原因,加之两区域间经济发展环境和政府在产业更
期刊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学界对党内法规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对2000—2017年间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上的相关学术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可以发现:新世纪以来的党内法规研究,2012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此后相关学术论文发文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研究人员主要集中于党校系统和高校的党内法规研究机构,大多具有宪法学和法理学等学科背景;研究方法主要是定性分析,尤其是围绕法
期刊
摘要:当前城市化发展影响农业资源利用与产出,特别是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异质性会加剧农业生产效率区域差异状况,并降低整体效率水平。人口城市化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资源投入冗余,经济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可以减少劳动力与化肥的投入冗余,但也导致机械和灌溉的过度投入,并加剧产出不足问题;单纯增加居民收入的社会城市化无益于降低投入冗余,配套全面福利保障的社会城市化才能产生积极效应。城市化发展的“空间近邻效应”使得农业
期刊
摘要:汉冶萍公司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重要标志,其发展历程反映了中国近代企业在现代化过程中所付诸的努力与探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代表性。历经晚清民国时期的汉冶萍公司在职员的招收和管理方面所体现的现代化趋向,不仅是汉冶萍公司自身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探索,也是中国近代企业劳动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探索。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汉冶萍公司在职员招收方面呈现出招用标准日趋合理、招聘渠道逐渐多元、招聘流程日趋健全等多种
期刊
今年是《江汉论坛》创刊60周年,哲学编辑胡静打来电话,转达社长陈金清先生的嘱托,要我撰写纪念文章。也许是上了年纪的缘故吧,多年来特别喜欢怀旧,喜欢向后看,所以我想着重谈谈其前身《江汉学报》。  余生也晚,最早知道这份刊物已经是1978年3月了。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在樱花盛开的武大校园,迎着落英缤纷的花雨,萧萐父先生满怀深情地对我回忆起他与《江汉学报》的友谊,谈及学报始末,次第说出李达、密加凡、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