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264-01
背景分析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学校教育就是倡导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为生活作准备的教育,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当前课堂教学仍然以课本为本。导致音乐课堂上缺少生活气息。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面对现状,我认为要变 “课堂音乐教学”为“生活音乐教学”,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
设计理念
《水花花 泥巴巴》这一教学内容旨在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对山区的生活有所体验,从歌曲中感受乐观的情绪。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敢于表现自我,在生活中找寻与音乐相关的声响。在教学中体现如下:首先,学生是音乐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音乐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在引导学生观看四川汶川地震中某小学受灾图片这一环节上,激起学生对山里孩子生活的共鸣。
片段一 创设情镜,营造氛围
师:魏老师把全校师生捐助的钱寄给了四川地震灾区的一所学校——绵竹小学。最近,魏老师收到该校同学寄来的信和照片。(课件出示信件和照片)大家看后心情怎样呢?
师:是啊,山里的孩子学习条件很差,这么多年连一节真正的音乐课都没有上过,而我们有优越的学习条件,同学们更应该好好学习。为了让山里的孩子真切的感受到我们认真上课的情景,今天我们把这节课拍下来,作为礼物,送给绵竹大山里的同学们。
生:好!
生活化的学习过程能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体验到真切的情感,并且学会用最恰当的方式表现音乐,创造音乐。通过让学生观看山区受灾学校的真实图片,倾听绵竹小学同学充满期待的、饱含深情的来信,激起学生对山里孩子生活的共鸣,使课堂教学进入积极的教学情境之中!
片段二 结合生活,表现音乐
大自然的声音导入,播放课件
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有趣的声音,仔细听,猜猜都有哪些声音?
生:风声、雷声、闪电声、雨声、踩水的脚步声……
生活化教学中学会表现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在本课教学中对节奏训练作了一些生活化的尝试。
师:出示节奏谱
雨声2/4 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沙沙 沙 沙 沙 沙 沙 沙 沙 沙 沙 沙
踩水声2/4 X X X X | X X X X |X X X X | X X X X || ……
噼啪 噼啪 噼啪 噼啪 噼啪 噼啪 噼啪 噼啪
师:谁来按节奏模仿一下这些声音?先个别,再集体,最后分组来表现雨景,再作从弱到强的变化。
片段三 学唱歌曲,感受生活
课件出示小朋友雨中嬉戏的图景。
师:刚刚我们用声音创设了一幅雨景图,老师把它画出来了,你看这些小朋友雨还没有停就跑出来踩水了,有谁下雨天踩过水?踩了之后会怎样呢?
生:踩了之后会溅起无数的“水花花”,溅到一身的“泥巴巴”……
师:那我们就把这幅作品叫做“水花花,泥巴巴”。
谁想上来踩水?踩完之后看看小水花唱了什么?点击一个小朋友的脚丫出示一种节奏:
点第一个小朋友脚丫 : 33 33 |66 66 | 1 71| 6 –||
点第二个小朋友脚丫 : 2 12 | 3 6 |2 13 |2 - ||……
师:小水花唱的歌真好听,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唱这首《水花花,泥巴巴》的!
师:请大家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用怎样的速度演唱?(左击出示情绪和速度)
生:快乐的、开心的、高兴的……
师:山里的孩子上学条件这么艰苦,他们为什么这样高兴呢?
生回答
师:让我们都变成山里的孩子,走在雨天的山路上,用他们勇敢的精神和活泼、开朗的情绪,唱着歌开开心心的去上学吧!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音乐来源于生活,新课标非常强调从生活中学习。
课件出示山里孩子生活、上学的照片。师结合图片深情的介绍:虽然大山里生活艰苦,
為了上学他们不畏艰难,走几十里山路去上学,他们和我们一样有着一颗飞翔的心,和我们一样有着自己的追求,我们为他们的精神感动。
师:当这盘录像寄出的时候,你最想对他们说些什么话呢?
生回答。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程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那种把课堂看做惟一受教育的场所,把书本看做惟一的知识来源,把教师看做惟一的知识拥有者和权威的观念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凸显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强调师生互动,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
生活本身是美的,有了音乐的生活会更美。音乐教育生活化,必须充满活力,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学生生活音乐化,必须充满成功与欢愉。综上所述,音乐课堂教学的理念应从生活教育的高度关注孩子的生活经验,关注孩子的生命价值,这样的教学也是最有活力的教学。
背景分析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学校教育就是倡导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为生活作准备的教育,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当前课堂教学仍然以课本为本。导致音乐课堂上缺少生活气息。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面对现状,我认为要变 “课堂音乐教学”为“生活音乐教学”,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
设计理念
《水花花 泥巴巴》这一教学内容旨在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对山区的生活有所体验,从歌曲中感受乐观的情绪。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敢于表现自我,在生活中找寻与音乐相关的声响。在教学中体现如下:首先,学生是音乐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音乐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在引导学生观看四川汶川地震中某小学受灾图片这一环节上,激起学生对山里孩子生活的共鸣。
片段一 创设情镜,营造氛围
师:魏老师把全校师生捐助的钱寄给了四川地震灾区的一所学校——绵竹小学。最近,魏老师收到该校同学寄来的信和照片。(课件出示信件和照片)大家看后心情怎样呢?
师:是啊,山里的孩子学习条件很差,这么多年连一节真正的音乐课都没有上过,而我们有优越的学习条件,同学们更应该好好学习。为了让山里的孩子真切的感受到我们认真上课的情景,今天我们把这节课拍下来,作为礼物,送给绵竹大山里的同学们。
生:好!
生活化的学习过程能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体验到真切的情感,并且学会用最恰当的方式表现音乐,创造音乐。通过让学生观看山区受灾学校的真实图片,倾听绵竹小学同学充满期待的、饱含深情的来信,激起学生对山里孩子生活的共鸣,使课堂教学进入积极的教学情境之中!
片段二 结合生活,表现音乐
大自然的声音导入,播放课件
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有趣的声音,仔细听,猜猜都有哪些声音?
生:风声、雷声、闪电声、雨声、踩水的脚步声……
生活化教学中学会表现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在本课教学中对节奏训练作了一些生活化的尝试。
师:出示节奏谱
雨声2/4 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沙沙 沙 沙 沙 沙 沙 沙 沙 沙 沙 沙
踩水声2/4 X X X X | X X X X |X X X X | X X X X || ……
噼啪 噼啪 噼啪 噼啪 噼啪 噼啪 噼啪 噼啪
师:谁来按节奏模仿一下这些声音?先个别,再集体,最后分组来表现雨景,再作从弱到强的变化。
片段三 学唱歌曲,感受生活
课件出示小朋友雨中嬉戏的图景。
师:刚刚我们用声音创设了一幅雨景图,老师把它画出来了,你看这些小朋友雨还没有停就跑出来踩水了,有谁下雨天踩过水?踩了之后会怎样呢?
生:踩了之后会溅起无数的“水花花”,溅到一身的“泥巴巴”……
师:那我们就把这幅作品叫做“水花花,泥巴巴”。
谁想上来踩水?踩完之后看看小水花唱了什么?点击一个小朋友的脚丫出示一种节奏:
点第一个小朋友脚丫 : 33 33 |66 66 | 1 71| 6 –||
点第二个小朋友脚丫 : 2 12 | 3 6 |2 13 |2 - ||……
师:小水花唱的歌真好听,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唱这首《水花花,泥巴巴》的!
师:请大家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用怎样的速度演唱?(左击出示情绪和速度)
生:快乐的、开心的、高兴的……
师:山里的孩子上学条件这么艰苦,他们为什么这样高兴呢?
生回答
师:让我们都变成山里的孩子,走在雨天的山路上,用他们勇敢的精神和活泼、开朗的情绪,唱着歌开开心心的去上学吧!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音乐来源于生活,新课标非常强调从生活中学习。
课件出示山里孩子生活、上学的照片。师结合图片深情的介绍:虽然大山里生活艰苦,
為了上学他们不畏艰难,走几十里山路去上学,他们和我们一样有着一颗飞翔的心,和我们一样有着自己的追求,我们为他们的精神感动。
师:当这盘录像寄出的时候,你最想对他们说些什么话呢?
生回答。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程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那种把课堂看做惟一受教育的场所,把书本看做惟一的知识来源,把教师看做惟一的知识拥有者和权威的观念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凸显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强调师生互动,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
生活本身是美的,有了音乐的生活会更美。音乐教育生活化,必须充满活力,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学生生活音乐化,必须充满成功与欢愉。综上所述,音乐课堂教学的理念应从生活教育的高度关注孩子的生活经验,关注孩子的生命价值,这样的教学也是最有活力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