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雨青灯青云谱

来源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sa0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江西一直心怀景仰,因为这个英雄的省份不仅有井冈翠竹,红都瑞金和南昌起义的烽火,还有落霞秋水美景下的滕王阁。江西不仅物华天宝,更是人杰地灵,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朱熹……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都来自江西。这次,吴老师就带同学们走进江西,领略一下江西的灵山秀水和馥郁文风。
  这天大早豪雨如注,我们几乎是蹚着没膝深的积水冒雨在江西饭店登上了久等的出租车。穿过喧闹的市区,渐行渐远。这是一片看似人迹罕至的有些孤寂落寞的传统园林,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园内散布着江西特有的合抱粗的老樟树,雨中张扬着生气勃发的满眼绿意。
  青云谱是个古老而有故事的地方。它最早的主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纪在此炼丹的周灵王之子晋,这个被奉为王姓始祖的王子本应姓姬,因字子乔,又称王子乔、王乔或王子晋,是道教中一个著名人物,唐武则天草书的《升仙太子碑》纪念的就是他,张旭狂草《古诗四帖》中也有提及王子晋。《列仙传》中记载的神话故事说他成仙,喜欢吹笙,声音酷似凤凰鸣唱。从此青云谱与道教结下了不解之缘。西汉末年,南昌县尉梅福曾弃官隐于此,因此青云谱环绕的湖面有了“梅湖”之名,而梅岭就是传说中他修道成仙之山。其后的晋、唐、宋、元历代,这里一直是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道院。直到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青云谱才迎来了真正让它名垂青史的主人——八大山人。


  现在的青云谱建筑群大多是清末重建的道院,以关帝殿、吕祖殿、许祖殿为主体,殿宇中部为方丈堂,三殿逐次递进,曲廊相通,甚是幽静。青云谱正是八大山人取“吕纯阳驾青云来降”之意。旧居大门悬“青云谱”石匾,二门门楣上刻有“净明真境”四字。前后三殿和旁边的斗姥阁,是八大山人的纪念馆和书画陈列室,陈列八大山人生平史料及书画作品,纪念馆匾额为刘海粟先生90岁时题写。出陈列室,亭台、水榭、假山、小桥、花木、溪流,错落有致,相得益彰。纪念馆内有八大山人衣冠冢和雕像,还有造型现代、设施一流的八大山人真迹馆,保藏、展示了一批八大山人的绝世精品八十余件,园中还有八大山人艺术精品书画碑廊。
  八大山人这个奇特的名字让人产生很多猜想,有人看出了他的睥睨天下孤寂狂傲,有人读出了他的“哭之”“笑之”哭笑不得,还有人考证出了从锦衣玉食到冷雨青灯的身世之叹。这个神秘的人物姓的是明朝的国姓——朱。不仅如此,他还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音乐家、编有古琴曲集《神奇秘谱》的明朝宁献王朱权之后,而这个姓朱的根正苗红的八大山人大名到底叫什么,已经众说纷纭难以考证了,因为他一生有几十个名号,常见的比如雪个、个山、个山驴、人屋、良月、道朗等。有人考证他最常见的“朱耷(dā)”之名,既非其谱名,亦非其奶名或小名,最早记载朱耷之名的《国朝画征录》中也不敢肯定,只说:“或曰:‘姓朱氏名耷’。”据启功先生的考证,“耷”乃“驴”之俗字。为什么取号八大?有人说:“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也。”有人说:“款题八大山人四字类哭之笑之之字意。”也有人说:“八大初为高僧,尝持《八大圆觉经》,山人喜而跋之,因以自号。”八大山人生前身后众说纷纭,可他本人却保持沉默。
  一个错综复杂的人物,是由一个错综复杂的时代造就的。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吊死煤山,其后清兵入关,取代朱明王朝统治中国。这一年,八大山人十九岁。身为朱明皇帝后裔的八大山人为避杀身之祸仓皇逃难,躲进深山,皈依佛门,取法名传綮(qìng)。他先为僧,再入道,再由道入僧,再弃僧还俗,走完了他人生八十年的旅程。因为独特的身世,他一生隐姓埋名,颠沛流离,曾经在门上贴个大“哑”字,不与人语,装哑扮傻,颠态百出。有人甚至拿他与西方的艺术家梵高相类比。他的癫狂,他的沉默,都是为了避祸。所以他只能用他的绘画与书法说话,没有语言,书画成了他唯一沟通世界、抒发性情的独特语言。在书画中,我们读到了一个艺术境界让古今叹服的艺术家。
  八大山人的写意花鸟画,以独特的面貌,开一代新风。他笔下的鸟儿一足独立,冷眼横斜,孤松则无根无土,直冲云霄。他的书法早年学欧阳询、黄庭坚、董其昌,再而追寻魏晋,参用篆意,线条圆净,高古奇异,狂肆激荡与简练宁静通过奇特的虚实布白巧妙融合,在清代四画僧(八大、石涛、弘仁、髡(kūn)残)中,八大山人的书法自成一家,成就最高,世称“八大体”。齐白石在一幅画的题字上写道:“青藤(即徐渭)、雪个(即朱耷)、大涤子(即原济)之画,能横涂纵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这种钦佩之情是发自肺腑、五体投地的。
其他文献
亲爱的同学,还记得我们杂志里的“文房珍宝”栏目吗?以前我们曾为大家介绍过书房里林林总总、各具特色的文房用具。除了最常见的笔墨纸砚,还有笔格、镇纸、砚滴……  其实,文房用具种类繁多,早在明代就有一个叫屠隆的人写过一本《考槃(pán)余事》,他在书中记载了具有代表性的四十五种文房器玩,有笔格、砚山、笔床、笔屏、水中丞、水注、砚匣、墨匣、印色池、糊斗、蜡斗、秘阁、贝光,等等。  读完这些名称,是不是有
期刊
《雁塔圣教序》为褚遂良五十八岁时书,是最能代表褚遂良楷书风格的作品,字体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  《雁塔圣教序》的笔画纤细而俊秀,即使是复杂的波磔转笔,也是一丝不苟,毫无须发的遗憾。褚遂良秉承了文人书法家的笔法,在书写过程中却又能把握轻重、灌输力量。  此帖在运笔上则采用方圆兼施,逆起逆止;横画竖入,竖画横起,首尾之间皆有起伏顿挫,提按使转以及回锋出锋也都有了一定的规矩。  杨阳同学的临写作品,
期刊
冬天来了,漫天飞舞的雪花会飘到哪里去呢?你能读懂小雪花的心愿吗?诗人在这首诗的第一节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猜,我会飘到什么地方去呢?”此刻,这小雪花已经化身为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它正在和我们对话呢!一句“你猜”,多么俏皮、多么活泼,我们不由猜测着,小雪花到底想飘到哪里呢?读完第二节,我们知道,哦,原来,它想飘到小河里,去小河里做什么呢?哦,它是和小鱼小虾做游戏呢!诗歌的第三、四小节和第二节一样,都是
期刊
每座城市都有一些充满文艺气息的街道,而提及南京最文艺的街,那莫过于长江路了,在这条路上,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林立。长江路302号,是六朝博物馆所在的位置,它既是长江路的起点,也是我们探寻六朝遗迹的起点,就让我们从这巧妙的时空重合点出发,开始一场六朝南京城的寻迹之旅。  步入六朝博物馆,扑面而来的是强烈的现代主义气息。它由建筑大师贝聿铭之子——贝建中先生领衔的贝氏设计团队打造,将传统的建筑元素融入
期刊
期刊
在篆书到隶书的演进过程中派生出一种新的书体,这种书体是草书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唐代张怀瓘(guàn)称之为“隶书之捷”,可见它是隶书的简捷书写,也是隶书草化或兼隶、草于一体的一种书体,这一书体我们称之为章草。  传世章草名帖之中最为有名的是皇象所书《急就章》,它是书法爱好者学习认识章草的极佳范本。前人对皇象书法评价很高,唐代张怀瓘说:“右军隶书,以一形而众相,万字皆别;休明章草,相众而形一
期刊
大家好!我叫伏嘉,今年10岁了!我是一个活泼的阳光女孩,爱好广泛:书法、音乐、绘画、读书,是它们让我的童年时光有了缤纷的色彩。  墨香是一种独有而充满诱惑的味道,刚入一年级,我的教室离书法室不远,这特有的味道时常吸引我成为书法室的“窗边小豆豆”,心生“挥毫泼墨”的想法。妈妈也是一个书法爱好者,欣喜地带我拜孙老师为师,和善的孙老师没有因为我的年幼而拒绝我。  当时,年幼的我挥起笔来很是可笑,书写的笔
期刊
我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古城金陵。一岁半时,小儿麻痹症剥夺了我双腿行动的自由。父母为了给我治病,四处求医问药,花尽了积蓄。为了弥补我应该有的童年快乐,父亲每次外出回来,总要给我带连环画或字帖之类的书籍。当别的孩子在外玩耍时,我就在家里对着“小人书”或字帖涂鸦描画。  记得我刚上小学时,时常看到父亲加班回家以后顾不上休息,拿着一支小楷毛笔,在灯下伏案写着一行行蝇头小楷。原来父亲为了贴补家用,为泰州
期刊
崔静宜同学此作颜楷特征明显,取法颜真卿《勤礼碑》,笔画粗细对比适宜,运笔提按适度,这是她八岁时所书,实属不易,可见其学书的基本功很扎实。作者对基本笔画已有较好的把握,在结体方面还要多加锤炼。  颜楷字多方正,看整件作品,还是不错的,个别字还需注意,如:①“風”字起笔撇画角度过于向外,且字形稍扁,没有立起来,可把字中间部分向里收一收;②“破”字左部“石”写得有点宽,可把它写瘦点;③“面”没有写出颜字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