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西周“俏色”玉虎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b04012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4年洛阳北窑西周M198出土玉虎一件,长16.4厘米,高4.9厘米。虎为圆雕,四腿卷曲爬卧,头部下垂,咧口竖耳,后尾上卷,身上刻划花纹。该虎造型生动,姿态逼真,刀法纯熟。最妙的是选料恰到好处,虎的耳、颈、背为黑色,头、尾、腹、腿为青色,巧妙利用玉料的杂色作俏,色泽组合天衣无缝,增加了虎的真实感。寥寥数刀,刻画出老虎张口欲食的瞬间动态,充分显示了老虎凶猛、威武的本性。整体给人一种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
  据目前考古发掘来看,俏色玉器最早出现于商代后期,河南省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了4件俏色玉雕,表明3000多年前的商代玉工,就掌握了俏色玉技术。俏色玉是玉石工艺独有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玉石行业难度极高的绝活。也称巧色玉、巧作玉,是玉匠充分利用玉石天然的不同色泽和纹理,取其自然之色进行雕琢,符合“势者,乘利而为制也”(《文心雕龙·定势》),即根据事物本身提供的便利而形成艺术创造中的形象之势,使作品的造型与颜色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雕琢俏色玉,关键是选材和构思。要雕刻俏色玉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玉石给定的颜色条件。玉石出现两个以上的颜色就可以创作俏色作品。一般是以玉石的主色作底,兼色作俏。主色是玉石中基本的、大面积的色彩,兼色是杂于主色中的其他色。主色、兼色必须杂而不乱,色不混、不靠,有规律可循。一块适合做俏色玉的上等玉材,一定是色泽典雅,纹理清晰,层次分明,对比强烈,质感、层次、光泽、色度上乘的,既要有上下前后色泽的区别,又要有内外纹理的异同。二是玉工用色和造型结合的能力,其关键问题是玉工的构思,也就是构图设计。构思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是玉匠心灵与技巧的结晶。有经验的玉雕师傅得到一块适合俏色玉雕的材料,会首先审察它的纹理质感,进行构思,然后仔细施工,完成一件作品。
  史书记载,周武王伐纣,灭商后从商代获得大批玉匠奴隶及玉器,为西周玉器发展奠定了基础。当时周王室及分封诸侯国都有属于自己的琢玉场,并且设立管玉的专门机构,使玉器的琢制,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在西周“君子比德于玉”。《诗》云:“言念君子,温如其玉。”此时玉文化的沉淀已大大超过玉的自然属性,使玉成为君子的化身,人们赋于玉以德行化、人格化的内涵,赋玉以德,喻人以玉,使玉为西周礼制服务。同时,也成为人们道德的一种物化表现。《尚书·牧誓》中记载周武王的部队“如虎如貔”,在牧野大败商纣王,把勇猛作战的勇士比喻成虎,同虎一样地英勇威武。可见,虎在当时也代表了统治阶级那种“尚武”的精神。这或许也是洛阳北窑西周墓群中198号墓主人对这件俏色玉虎偏爱有加,死后随葬的一个原因吧。
  俏色玉由于与众不同,其艺术特色也十分明显,俏色玉具有独特的造型和斑斓的色彩,其突出特色是综合性与肖真性。俏色玉工艺既具有生动传神的雕琢形体,又具备了绘画艺术艳丽的色泽,综合了雕塑、绘画的艺术精华,因而具有更深层次的审美价值。在现代仿生术、仿真术发明之前,俏色玉所琢的动物、植物、人物,最具肖真的艺术效果,形象逼真,活灵活现。可以说,俏色玉充分汇聚了“山川之精美,人文之精英”,是古代工艺美术的绝品,是中国古代玉雕技艺与艺术的集大成者。
  
   (责编:蔚蔚)
其他文献
2006年年底,上海《新民晚报》刊登了一篇《江南第一朱金木雕大佛龛》的报道。报上刊登的照片不大,却明确地写着,佛龛高3.95米,宽5.56米,厚1.09米。  这篇不长的报道立刻吸引了我们,因为《国宝档案》播出三年多,介绍了近千件国宝,可介绍佛龛还不多。而且,专家还告诉我们,木器制品不易保存,如此巨大的木雕佛龛能够保存至今,算得上是一个奇迹了。  得到这件宝物的线索,我们希望能找到大佛龛进行报道。
期刊
你见到过如此巨大的漆金木雕件吗?如墙一般高大,此件“照壁”高3米,宽4米,厚1.5米。高大雄壮,气势恢弘,金碧辉煌,四面俱是精美的雕刻。我们且以“室内照壁”呼之。  该“照壁”是晚清时期浙江宁波地区一带的朱金木雕。木雕正面为一块金地黑字的牌匾,牌匾上的“积善流庆”四字,铁画银钩,字形秀美而有力度,署款是嘉庆五年(1800年)顽伯邓石如。  邓石如(1743-1805年)原名琰,字顽伯,号完白山人。
期刊
●主持人:观众朋友,您好,欢迎收看《国宝档案》。说起象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它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一种传统棋种即国棋和中华文化智慧的结晶,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今天我要为您介绍的这件民间国宝,它就和象棋有关。  在中国,无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天,在公园里、马路边,或农家小院或炕头上,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一段现场下棋的同期画面)  人们三五成群,横车跃马,厮杀正酣——下棋的人神情专注,看棋
期刊
1998年的一个大雨之夜,卫梦强正在前往收购国宝大屏风的路上。而那个他特别留意的黑提包里,装的就是他收购文物的数百万现金。  据卫先生说,他醉心收藏近二十年,开始喜欢收购玉器,后来转收木器。近十年来,他几乎开车跑遍了全中国。每次他听说有文物的消息,几乎都是独自一人驾车,前往目的地收宝。  当他听说有一套珍贵的大屏风收藏在山西一个农民家里的消息后,就独自带上几百万现金,一个人开车前往山西。  可是,
期刊
40多年前,刘国斌的家住在北京六部口。一有空闲时间,他就喜欢去位于和平门外的琉璃厂找象棋谱。琉璃厂是北京一条著名的文化街,这里经营古玩字画的店铺很多,据说鲁迅先生就曾是这里的常客。  当时,琉璃厂里经营古旧书籍的海王是当时中国书店下属最大的门市部。1964年7月里的一次海王淘书经历,让刘国斌今生难忘。  ●刘国斌:1964年的7月31号,我那天下午,先去农场踢一场足球,回来以后呢,我就到这来看一看
期刊
笔者一向喜好收藏,屈指数束,足有二十多个年头,所收藏品以陶瓷、杂项为主,其中尤以这件日本宫廷萨摩窑“锦光山”款珐琅彩山水花鸟瓶为心爱珍宝。此瓶高12.5厘米,口径3.7厘米。底径3.8厘米。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清雍正年间,有一位日本商人来中国经商,在市场上偶然见到沈铨画的一幅《百马图》,画面上绘画了一百匹骏马,构思奇妙,栩栩如生,日本商人非常喜欢这幅画,把画买下来,带回了日本。说来也巧,日本宫廷正在招募画师,准备开设画馆,商人就把《百马图》呈献上去。日本天皇见到《百马图》,非常钦佩沈铨的绘画本领,决定派特使到中国聘请沈铨到日本任教。  沈铨欣然接受了聘请,带领弟子,东渡日本,来到长崎,向日本人传授中国花
期刊
我们怀着好奇心敲开了收藏者的家门,受到收藏者的热情接待。他向我们讲述收藏《百鸟朝凤图》的经历。应收藏者的请求,我们只以收藏家来称呼他。  20世纪70年代,中国还没有出现全国性的收藏热潮,北京琉璃厂文物商店的客人并不算多。一天,收藏家走进文物商店,寻找自己喜爱的收藏。一幅绘画吸引了他的目光,作品是中国传统的花鸟题材,只见画面中间绘画了两只五彩斑斓的凤凰,凤凰周围绘画了千姿百态的禽类和各种各样的花卉
期刊
启功是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文雅清秀,充满诗情画意,深受大众的喜爱。  启功的书法以行书为主,其次是楷书,而草书最为稀少。启功有一幅草书千字文,是他的草书代表作之一,极其珍贵。我们采访了启功先生的学生金煜先生,请他讲述了这件珍贵的书法作品的创作故事。  ●金煜(北京教育学院教授):我自己也非常喜欢书法、绘画、篆刻等等,有时候经常拿一些绘画作业、书法作业请启功先生给我改。先生那真是诲人不倦。我
期刊
1.新华社2007.6.21 《“中国民间国宝”评审活动在京揭晓》吴广生、杨步月文字报道  2.新华社摄影记者张燕辉图片报道“秦公壶”  被《新华日报》《贵州日报》《新消息报》《银川晚报》《郑州日报》《郑州晚报》《青岛日报》《东方早报》  及多家网站采用   3.中新社2007.6.21 《中国六件民间国宝今现身,仅保额就达三点一亿》应妮文字报道  4.中新社摄影记者廖攀图片报道 被多家媒体采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