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g86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学生普遍害怕学数学,甚至是厌恶学数学。由于受高考压力的影响,学生和老师都普遍的陷入了一种怪圈中:就是课堂教学只注重教师最优化的教,忽视学生最优化的学;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忽视学生兴趣,自信心,意志力等情感因素的培养。这样就没有将数学最优化与学习最优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也要作出相应的改革。探求一种与我们的学生实际相适应,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成为必然,探究性学习正顺应了这一要求,所谓探究性学习即“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猜想质疑相互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取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主要在于学生的学,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活动,非常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情感体验和创新思维。下面我就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谈几点体会和感受。
  
  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在实践中,我巧妙地创设情境,引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在讲函数的奇偶性时,从生活中最常见的对称图形(如人的身体,学校的建筑物)入手让学生体会对称的美,通过提问学生,这种对称的美在数学上如何体现,学生很容易联想到 等函数的图象,显然,关键在教师要创设好问题情境,必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出发,贴近生活,具有挑战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探究。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理念的最高境界,要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教师要将自主还给学生,激发学生自己去学习数学,去研究数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表独立见解,敢于与教师争论,与同伴争论,营造一种积极、向上、自然、和谐的探究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自学了解教材中将学的主要内容,初步理解基本概念、公式、典型例题解法,并能进行简单的模仿练习(如教材上的练习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我精选二至三个解答题,检查学生通过自学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在知识迁移之后,重点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学生知识形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精讲。最后再出示一至两个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经过深刻的理解并自己动手解决,通过练习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在小组内有计划地合作探究,然后,全班展示交流,以形成集体探究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中群体智慧,提高学习效率。
  
  三、大胆猜想、开拓创新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对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进行考查,从中寻找可能存在的规律,将这种认识加以推广,并形成一般性的结论,许多重要的数学结论都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猜想得到的。数学猜想是根据已知数学条件和数学原理对未知量及其关系的推断,是一种探索性思维。
  例如:在等差数列﹛an﹜中a1=d,a2=a1+d,a3=a1+2d,a4=a1+3d.
  ……猜想归纳出an=a1+(n-1)d。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毕生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大胆猜测的又一个例子。
  由低思维向高思维抽象与概括的类比问题,对探究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有很好的训练价值。在教学中,我经常创设情景让学生对问题的条件与结论,拓展的走向、解题的思路等作出猜想,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打破常规,标新立异,从而培养学生自觉的独创意识。
  
  四、激励评价、获得乐趣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订价,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又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我不断给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点滴成绩,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分层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探究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更强烈更主动的学习欲望。
  以上仅是本人教学中的一些粗浅体会,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将数学教学改革推向深入的一个新举措,怎样把“探究式教学”这种理念落实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真正成为主动探究者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其他文献
人们把数学看成是思维的体操。而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最佳时节”。当前,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和新的课程改革,对数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我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思维品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与兴趣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
期刊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因其优越性而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采用。而且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虽然不可能找到固定的模式,但是可以提出几项基本要求,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教学观念现代化    实践证明: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观
期刊
【摘要】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所以我们在数学课堂上可以通过激发兴趣,让学生有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给学生参加的机会;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有自主建构知识,参与小结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其整体素质得到发展。    现代数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只有通过学生积极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为了使小组合作收到实效,我校连续两个学期数学课堂研究的主题都是“小组合作”,经过大家不断学习、思考、实践、反思,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在整理出来,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小组合作前,做好准备。    小组合作前,一定要明确提出合作目的、要求和方法等,可以是教师以语言的形式或文字的形式直接提出来,也可以师生交流、大家互相补充形成
期刊
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新编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之一,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就如何优化操作活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谈谈我的粗浅认识和体会。    一、操作方法要恰当    操作方法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要求,但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草
期刊
进入高中阶段,许多学生第一个跟斗就栽在数学上。对众多初中数学学习的成功者,进入高中后数学成绩却不理想,数学学习缕受挫折,对学生弱小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创伤,由于刚进入高中的学生,面临着学习环境、教材内容、学习方法的变化,加上这些同学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从而造成学习成绩的整体滑坡,那么成绩落后的原因何在?学习数学有困难的同学应怎样顺利度过适应期呢?初高中数学怎样衔接,如何给学生搭一个坡度让学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是怎样形成的?怎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持续发展和自主学习的形成?学生的思维决不是自然发生的,也不是教师下达思维指令,就能发展的。笔者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认为立足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尝试实践,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探究、自主学习,并加强情感和个性教育,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一、立足数学问题,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自主探讨,激发学习效应   在学习过
期刊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育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会学”,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来谈点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在新知引入中,提供积极参与机会     计算是小学数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在计算教学中,通过例题教给
期刊
随着社会和教育的重大改革,创新已经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就是去探求,发现还没有出现过的观念事物。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实现推行素质教育的目的。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尝试: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的激发是主动学习的关键。我
期刊
【摘要】 本文就如何克服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适应时代教学要求的问题,以及就如何构建与课程改革小学数学新教材基本叙述模式相适应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提出了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    一、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的意义    1.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的内涵、特点  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教学方式的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