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考满分作文点评(宜昌卷)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题回放】
  在吃的问题上,孔子曾有这样的一些议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饭菜越精致越细腻越好)”,“色恶不食(颜色不好看的东西不吃)”,“臭恶不食(变质变味的东西不吃)”,“割不正不食(肉割的不方正的不吃)”……时隔两千多年,我们再来品味这些话,感到它谈论的不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阅读品位,一种审美倾向,一种人生追求……
  现在,请你任选一种角度,由此及彼,生发联想,写一篇55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文题自拟。
  
  【试题解析】
  开卷考试,允许学生在考场随意翻检自己所带纸质的资料。如何最大限度激发每个考生的写作激情,展示考生的写作才情,又要确保考试公正、公平,这是一项富有挑战的工作。开卷七年,一路走来,宜昌命题者成功地化解了一个个挑战。2007年宜昌市中考大作文是材料作文。有《诗经》《论语》《唐诗》和《宋词》一路熏陶,有极富有文采和文化底蕴文章的浸润;极有煽情的提示语,拓宽了考生的写作思路,巧妙暗示了考生立意的方向,而括号中的文言文翻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写作的难度,能迅速激发考生的写作激情。纵观这则材料作文,可谓是“动笔容易出彩难”,要想作文锦上添花,构思时还得注意:
  一、立意求准、求深。材料所引用的四句论语中的名句,前一句从正面暗示、后三句则从反面强调:无论处世、赏花、读书,还是立志、交友……人生所有的追求都要追求高品位,追求高品质。文章的立意要求展开联想,由此及彼,而把立意定在吃上,不仅立意不高,而且还有偏题之嫌。
  二、善于联想,巧拓思路。文题明显提醒“选一角度,由此及彼,生发联想”,构思时,考生就要善于横向联想,如立志,夫志当成高远;读书,要读经典之作,要讲究阅读品位;交友,与君子交道;生活,要追求乐观向上……总之,不管你选择哪一个角度,都要讲究品位,注重生活质量。
  三、文体要扬长。材料在文体上没有过多的限制,考生在立意和选材确定后,完全可凭自己的积累和才情选择最擅长的文体。写这篇作文在记叙文容易出彩,写好议论文也容易出采。写记叙文要以情取胜,以细腻的描写取胜;写议论文要以思辩见长,更要以文采取胜。如果你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写写散文、小说、剧本能以体裁出新。如果你在文体上大胆创新,采用镜头式、小标题式、日记体、谈话录等,定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四、追求语言的高品位。考生可以凭借积累和才情,要多用排比、对偶、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让文章以气势见长,以文采见佳;灵活运用短句和长句,整句和散句,使语言富有韵味;巧妙引用,灵活的化用,巧展才情,诗意语言,无形中就提升了文章的品位。
  五、追求标题的诗意。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题目凝练,主旨深刻,有文化底蕴。不看内容,管中窥豹,你就可以窥见考生良好的思辨力和深厚的语言功底。如《追求心中的绿洲》《与书共眠》《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考生在标题上的功力,可见一斑。
  
  【满分作文】
  追求心中的绿洲
   宜都考生
  追求一轮红日,便将强壮的身体化作了山峦去托起它;追求一个梦想,便将所有的心血化作了动力去迎接它;追求一种成功,便将自信的力量去化作风景去展现它。
  追求者上路了,他头顶烈日脚踏黄土,让骄阳晒着黝黑的胸膛,让热浪夹着干燥的尘土,裹拥着向前走去,要走多远?不知道,要走多久?也不知道。
  怀着那颗滚烫的心,浑身淌着坚毅的血,含着心中那个不灭的追求,他继续向前方走去。追求者走得沉着,走得坚定,走得执著,走得自信和勇敢。
  追求者进入了戈壁,向沙漠走去,遇到一位老者,老者说:“年青人,别向前走了,前方有碎石,会磨破你的双脚。”追求者粲然一笑:“前方是我追求的目标,那里有我的理想,什么碎石,什么粗砂,就让他们磨破我的双脚吧!就让那淌下的一行血迹化成一粒粒的种子吧。待我找到甘泉,这里便是绿洲。”
  他依旧不停息地向前走,依旧走得沉着、坚定,走得执著、自信、勇敢。可换来的仍是骄阳与热浪,追求者的双唇干裂了,脚磨肿了,他昏倒了,但在那依稀的视野中,他仿佛看到了绿洲,看到了希望,风沙对他说:“歇歇吧,胜利就在前方。”追求者说:“不!越是在最后,就越不能放松。只有坚持,才能找到真正属于我的胜利。”追求者拖着疲惫的身躯,缓缓向绿洲爬去。
  这便是追求者的生活方式,这便是生存者的生命轨迹,追求心中的绿洲,追求远方的理想,风暴不可怕,黑暗不可怕!没有什么可以挡住追求的路!
  你、我、我们,都在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尽管我们的脚步还很稚嫩,我们的路还很漫长,但是,只要我们像那位追求者一样,心中有绿洲,远处有风景,那么,你的一次次勇猛搏击,必会换来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满分理由】
  这是一篇立意高远、文采斐然的大气之作。出众之处在于:一、深刻的立意。文章把高远的追求比喻为“心中的绿洲”,并高度赞美为了追求“心中的绿洲”那种沉着、执著、自信和勇敢的精神,让读者眼睛一亮。二、绝妙的载体。文章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几组人物对话,几笔勾勒,塑造了一位在沙漠中跋涉,即使口干舌燥也执著追求心中“绿洲”的坚韧形象,有象征意味,让人感动。三、文采的语言。文首的排比,文中的反问,精彩的比喻,加上长句和短句的灵活运用,使得文章语言灵动,如行云流水,读来如风行水上,让人愉悦。
  与书共眠
  宜都考生
  朋友,你喜欢读书吗?书,拉近了时间的距离,缩短了地域的间隔;书,使你畅游千山万水,鸟瞰古今中外;书,伴你踏上理想的征途,人生从此充满阳光,充满希望。
  是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太阳;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我喜欢读书。就寝前,我总喜欢躺在床头,顺手抽出一本书,在灯光下随意翻阅。我曾顺着鲁迅的墨迹,去聆听那声声呐喊;曾伴着遥远的绝响,去搜寻文明的碎片。书籍是思想的航船,在时代的波涛中破浪前进。书籍给予我们的,不是单纯的知识,也不是转瞬即逝的激动,而是生存的自信,做人必备的才智和勇气,并唤醒我们的心灵,使人对生命的尊严肃然起敬。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结识了一位百折不挠的英雄——保尔·柯察金。我仿佛看到了那激奋人心的场面。无数苏联青年,怀惴这本书,高呼“为了祖国,前进!”勇敢地冲向疯狂的法西斯侵略者,鲜血染红了莽莽雪原。我终于明白了:生命属于每个人,虽然只有一次,但只有把它献给人类最壮丽的事业——共产主义,那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在泰戈尔园丁和飞鸟的温情对白中,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芳醇;在灯影秦淮河的桨声中,我隐隐辨出父亲那苍老的背影;在寒夜的小橘灯下,我看到了童真与母爱的无私;在那浊浪排空的海域中,我理解到了老人对海的不屈的斗争!
  青春入畫,看人生的风景翩然而至。灯下,聆听成功的绝响,共享人生的快乐,体察失败的辛酸,领悟生命的真谛。书,给予我的不止是一次品读精美文章的机会,还给了我们读书的乐趣,做人的真知。
  孤独时,书是益友;忧闷时,书是敞开的窗户;阴霾时,书是灿烂的阳光;意冷时,书是熊熊的火焰……我们与书中的人物进行心灵的交流,受到了真善美的熏陶。
  有书的生活,真好!好书,我永远的朋友!
  
  【满分理由】
  这是一篇立意深刻、文采飞扬的大气之作。出众之处在于:一、立意深刻,大气的思想。作者赞美书“是生存的自信,做人必备的才智和勇气,并唤醒我们的心灵,使人对生命的尊严肃然起敬”,有了书,“人生从此充满阳光,充满希望”,立意深刻,让读者眼前一片灿然。 二、切入小巧,结构明晰。文章起笔赞美书籍的美妙之后,总起一笔描绘了我看书时的种种美妙感受,后又运用了两个具体例子加以引证,切入小巧,后用两段诗意的赞美写出书籍的功绩,文章层次一清二楚,结构井然。三、诗意的语言。文章采用了设问、排比、比喻、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且运用娴熟,使得文章诗意盎然,而多处灵活而恰当的引用,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提升了文章的品位。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
   宜都考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爱恋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
  从没人见过你的照片,那个年代的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在我心中,你却美过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美过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你的美独一无二,无人替代!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远的追求!
  伴着晨曦,越过千年,我走近了你……
  我走过“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寂寞,走过“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青涩,走过“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的风情万种,走过“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的孤独惆怅,走过“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的清冷无奈……维纳斯因断臂而美丽,贝多芬因失聪而伟大,而你却因才气而孤独。你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却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在那个年代,你无疑是枝头的一朵奇花,凛冽的秋风摧残着你,你却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强地挺立枝头,尽情绽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靡凋谢。你的才气、倔强铸就了你的孤独,你那绝世的孤独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绝的美丽!
  你乘一叶扁舟,载着浓浓的愁绪,忧郁的眼神,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向我们走来。千年的风雨淡退了琉璃繁华,沉淀了你泪光柔弱中带着的伤。家,已不能回;心,已无处归;夜太漫长,凝成霜,惨白的弯月勾住了过往,使得这孤独融入了淡酒,令你最难将息,直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的一生被这漫天的愁绪所包围,闺愁、家愁、情愁、国愁,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面对着物是人非,面对着断香残酒,面对着绿肥红瘦,没有同道,没有相知,只有一杯浊酒洗清愁。那愁情深深深几许?蚱蜢舟也无能为力。既然载不动,那就和着孤独化作咸咸的泪,滴在对赵明诚的追忆里,滴在对国仇家恨的绵绵思绪里。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心中永远的追求。你站在山顶,吮天地之锐气,吸日月之精华。你带着周身的光芒,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我坚信,在新的时代,仍有你精神感召下的蕙质兰心的女子。爱玲继承了你的坚定与毅然决然,三毛继承了你的豪放与洒脱,张小娴继承了你的锐利与透彻,舒婷继承了你甜蜜而独立的爱情……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永远的追求,你擎起了一盏孤独的灯,照亮了一段孤独的历程,用那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曲完美的独舞,如一朵摇曳的花,守护着中华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满分理由】
  这是一篇立意独到、文采飞扬的大气之作。出众之处在于:一、立意独到而高远。文章虽然没有直接表明要追求人格上的高远、书籍上的高远,而是把李清照作为自己“心目中的美神”,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与众不同,立意独到而高远。二、行云流水的结构。文章采用第二人称,巧妙拉近了兩者之间的距离,便于情感倾诉。先赞美了李清照在诗词上的卓越成就,接着赞美了她的爱国情怀、对爱情的忠贞即李清照的人格魅力,后赞美了李清照的巨大的影响力,结构如行云流水。三、文采斐然的语言。巧妙地引用是文章语言最大的特点,如果说“明引”巧妙地展示了考生的厚实的积累,宽广的阅读面,而“暗引”则巧妙地显示了考生高超的化用语言的能力,而排比更是展示出语言的气势。引用、排比,使得文章语言文采斐然,也无意中提升了文章的品位。
其他文献
妙语采撷  1.俗话说,知足者常乐。难道我们就不能控制一下自己的欲望,去感受因知足而得来的快乐吗?有些人常常痛恨上帝,向自然申诉上帝的不公。因为太多的实例摆在他们面前,使他们不得不产生这样的观点。比如说,善人总是得不到好的结果,而恶人却依然逍遥法外。  但是,我并不这样认为。其实,上帝把善人变为善人就是对善人最好的奖赏,把恶人变为恶人就是对恶人最大的惩罚。只要有这样的想法,就算心中有再多的结也都会
期刊
写在文章题目之后、正文之前的题记往往能以其新颖的形式、优美的文辞和丰富的意蕴迅速吸引读者,可谓“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巧用题记可以统摄全篇,凸现主旨,丰富内容,还可以渲染气氛,增添文采。现以2007年中考满分作文中的精彩题记为范例,介绍几种拟写题记的方法。    一、点题式  借用题记剖析文题的含义,以此阐明文题与话题的内在联系,拉近文题与话题的距离,这样,读者会清晰而深刻地理解把握题目的
期刊
近年来中考语文试卷中新题型不断涌现,考题越来越注重语文能力的考查。图表题属于这一类,它涉及范围广,考查的知识多。尤其是在考查学生观察思考及语言概括等能力的同时,它将边缘学科的知识融合在试题中,考查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研究这类题型的特点,寻找读图规律,实现准确地图文转述,是提高答题能力的关键。    一、中考试题例析    读图题命题形式常见的有选择题、填空题、概括题和简答题等,题型也在不
期刊
1.D2.B  3.C4.D
期刊
  
期刊
南乡子·冬夜  黄 升  万籁寂无声,衾铁棱棱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 應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冰满玉瓶。  【赏析】  黄升是一位著名的词选家,其词如“晴空冰柱”,今读此词,颇有此感。  上片写夜寒苦吟之景状。词人生在南宋中期,早年放弃科举,遁迹林泉,吟咏自适,填词是他精神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首词看,即使夜阑人静之时,他还在苦吟不已。
期刊
古老的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沉淀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巨大宝藏。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便是这宝藏中最美、最绚烂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追求美好生活、寓意吉祥的图案。这些图案巧妙地运用人物、走兽、花鸟、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文字等,以神话传说、民间谚语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的美术形式。我们把这种具有历史渊源、富于民
期刊
同学们都背诵过课文。有诗歌、有散文、有小说。背诵的目的是各有不同的。有的是因为老师要求必须背诵,而不得不背,以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也有的是为了记下某个名诗、名句,以此来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而我们提倡的背诵,主要的目的是在于锻炼我们的口才。  我们要求的背诵,并不仅仅要求你把某篇演讲词、散文背下来就算完成了任务,我们要求的背诵,一是要“背”,二还要求“诵”。这种训练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记忆能力
期刊
鹧鸪天·春暮  黄 昇  沉水香销梦半醒,斜阳恰照竹间亭。戏临小草书团扇,自拣残花插净瓶。莺宛转,燕丁宁。晴波不动晚山青。玉人只怨春归去,不道槐云绿满庭。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青春的伤感。作品对人物的内心刻画入微,笔触清新自然。  词的上片,写这位女主人公春昼梦初醒的无聊之状。“沉水香销梦半醒,斜阳恰照竹间亭”起笔。“沉水香销”(沉水,即沉香,又名水沉,一种香料),炉香将要燃完,纷乱的烟
期刊
陈晓光 译    这是一所能看到大海的地势较高的中学,上课时从教室就能看到变化无穷的大海。  那年约有80名新生入学,其中大多数是那些与大海搏击的渔民们的子弟。  那是我给新生上第一堂课的事情。  “起立。”  大家都站起来了。因为是新生,所以都很认真,教室出现瞬间的寂静。  但是,有一名学生耍滑头,未起立。  “站起来,刚入学就是这种态度可不行!”我的语气顿时严厉起来。  这时,传来一个声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