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它迷失在移动互联的森林里,近20年来这个手机霸主第一次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早在2006年年底,芬兰赫尔辛基诺基亚总部,公司前任CEO康培凯已清晰提出,互联网与手机的未来将融合在一起,诺基亚要“站在这一新时代的前沿”,成为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
那一年,苹果的iPhone尚未诞生,人们还不清楚未来智能手机长什么样,但诺基亚多媒体事业部总裁Anssi Vanjok却敢断言:“未来移动计算的主流设备将是手机,而非传统计算机。”即使现在看来,5年前的这些构想都是极具前瞻性的概念。
这家诞生了140多年的老公司,最早只是一家木浆加工厂,中途做过橡胶、机械和电缆等生意。1992年才转型去卖手机的诺基亚,却引领了手机行业20年。对现在的诺基亚人来说,那是一个足以让人留恋的年代,它的份额曾经一度高达40%,诺基亚就是那个时代的代言词。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它决定再次转型。
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手机变身移动终端,就会面临屏幕尺寸问题,2006年,手机屏最大2英寸左右,很多计算机应用根本无法展开。对这个问题,Vanjok的回答是,在办公室或住所这样的固定环境,可以通过外接显示器来弥补。后来者苹果的想法显然更有创意价值,iPhone直接将手机屏幕尺寸从2英寸扩大到了3.5英寸。苹果没有为大尺寸增添任何累赘,他们采用了全触摸屏设计。直到两年后,诺基亚才意识到这个问题,于2008年发布了公司的第一款触摸屏手机5800。
立志转型移动互联服务的诺基亚,从2006年开始,先后收购了全球最大的数字音乐发布商、全球最大的手机数字地图开发商,以及手机导航软件开发商等网络公司。但习惯了卖手机的诺基亚明显不是一个好的互联网服务商,也不知道集成的含义,所有服务都想自己做,并且还是按硬件的思维经营互联网业务,甚至按功能不同划分为不同的服务体系。
尽管在2006到2007年,诺基亚对在线业务的投入就高达100多亿美元,但不停变动的在线业务,一会是N-Gage游戏平台,一会是在线音乐商店,一会又是邮件服务平台,简直无法让用户对诺基亚的互联网形象形成记忆。
相反,乔布斯宁愿减少产品的复杂功能,也要尽力做到简单和易于使用。所以,人们明明能免费搞到一首歌曲,却愿意花费1美元去iTunes购买。
今年1月,诺基亚CEO斯蒂芬·埃洛普在备忘录中提到,今日的困境“部分原因要归结于诺基亚内部,未能获得足以团结和引导整个公司前进的责任感和领导能力的结果。对一系列事务,未能迅速作出创新,内部也未进行充分整合”。
事实其实比埃洛普描述的更严重。诺基亚前高级经理Juhani Risku在新书《新诺基亚》中举例说,一位负责塞班用户体验的人突然表示旧流程不管用了,所有人问她新流程是什么,她却没说,于是200多人就这样无所事事度过了半年。
诺基亚白白错过了打造一款成熟手机操作系统,以及依附于其后生态系统的机会。2009年5月,等诺基亚终于把所有在线业务都集中到Ovi Store上时,苹果和安卓已经深入人心,而且Ovi的运行速度、兼容性、本地化都惨不忍睹,完全是个人网站级别的使用体验。
今年2月,放弃了自身开发幻想的诺基亚,转而与微软合作,使用后者的WP7系统,一个耗时两年,花费了微软5亿美元研发和测试费用,一个微软总裁鲍尔默自夸为精品的新玩意。
不过,现实是,诺基亚随后发布声明,未来仍要销售1.5亿部塞班系统手机。对一个习惯了开发大众产品的公司来说,是做利润更高的精品还是做客户更多的大众,仍然是一个难以取舍的决定,也许这注定了诺基亚在很长时间里仍会处于矛盾之中。
早在2006年年底,芬兰赫尔辛基诺基亚总部,公司前任CEO康培凯已清晰提出,互联网与手机的未来将融合在一起,诺基亚要“站在这一新时代的前沿”,成为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
那一年,苹果的iPhone尚未诞生,人们还不清楚未来智能手机长什么样,但诺基亚多媒体事业部总裁Anssi Vanjok却敢断言:“未来移动计算的主流设备将是手机,而非传统计算机。”即使现在看来,5年前的这些构想都是极具前瞻性的概念。
这家诞生了140多年的老公司,最早只是一家木浆加工厂,中途做过橡胶、机械和电缆等生意。1992年才转型去卖手机的诺基亚,却引领了手机行业20年。对现在的诺基亚人来说,那是一个足以让人留恋的年代,它的份额曾经一度高达40%,诺基亚就是那个时代的代言词。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它决定再次转型。
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手机变身移动终端,就会面临屏幕尺寸问题,2006年,手机屏最大2英寸左右,很多计算机应用根本无法展开。对这个问题,Vanjok的回答是,在办公室或住所这样的固定环境,可以通过外接显示器来弥补。后来者苹果的想法显然更有创意价值,iPhone直接将手机屏幕尺寸从2英寸扩大到了3.5英寸。苹果没有为大尺寸增添任何累赘,他们采用了全触摸屏设计。直到两年后,诺基亚才意识到这个问题,于2008年发布了公司的第一款触摸屏手机5800。
立志转型移动互联服务的诺基亚,从2006年开始,先后收购了全球最大的数字音乐发布商、全球最大的手机数字地图开发商,以及手机导航软件开发商等网络公司。但习惯了卖手机的诺基亚明显不是一个好的互联网服务商,也不知道集成的含义,所有服务都想自己做,并且还是按硬件的思维经营互联网业务,甚至按功能不同划分为不同的服务体系。
尽管在2006到2007年,诺基亚对在线业务的投入就高达100多亿美元,但不停变动的在线业务,一会是N-Gage游戏平台,一会是在线音乐商店,一会又是邮件服务平台,简直无法让用户对诺基亚的互联网形象形成记忆。
相反,乔布斯宁愿减少产品的复杂功能,也要尽力做到简单和易于使用。所以,人们明明能免费搞到一首歌曲,却愿意花费1美元去iTunes购买。
今年1月,诺基亚CEO斯蒂芬·埃洛普在备忘录中提到,今日的困境“部分原因要归结于诺基亚内部,未能获得足以团结和引导整个公司前进的责任感和领导能力的结果。对一系列事务,未能迅速作出创新,内部也未进行充分整合”。
事实其实比埃洛普描述的更严重。诺基亚前高级经理Juhani Risku在新书《新诺基亚》中举例说,一位负责塞班用户体验的人突然表示旧流程不管用了,所有人问她新流程是什么,她却没说,于是200多人就这样无所事事度过了半年。
诺基亚白白错过了打造一款成熟手机操作系统,以及依附于其后生态系统的机会。2009年5月,等诺基亚终于把所有在线业务都集中到Ovi Store上时,苹果和安卓已经深入人心,而且Ovi的运行速度、兼容性、本地化都惨不忍睹,完全是个人网站级别的使用体验。
今年2月,放弃了自身开发幻想的诺基亚,转而与微软合作,使用后者的WP7系统,一个耗时两年,花费了微软5亿美元研发和测试费用,一个微软总裁鲍尔默自夸为精品的新玩意。
不过,现实是,诺基亚随后发布声明,未来仍要销售1.5亿部塞班系统手机。对一个习惯了开发大众产品的公司来说,是做利润更高的精品还是做客户更多的大众,仍然是一个难以取舍的决定,也许这注定了诺基亚在很长时间里仍会处于矛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