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符号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来源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_xiao_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符号学逐步引发中国学界的普遍关注,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概括来看,符号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可分为萌芽期(1980年之前)、起步阶段(1980—1989年)、发展阶段(1990—1999年)、深化阶段(2000年至今)4个阶段,经历了符号学“西方化”到符号学“中国化”的演化进程,体现出中西符号学界之间此消彼长的博弈关系.就符号学“中国化”而言,“川大符号学派”特别值得关注.近20年来,随着中国符号学界与国际符号学界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符号学“中国学派”也从“理论口号”逐渐转化为“学术实践”,这不仅能够有效避免“西方中心论”,而且有利于建构一套独立于西方现代符号学的本土话语和以“中国问题”为核心的原创性理论体系.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爆发式发展,手机互联网传播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抖音平台凭借其独特的传播优势,成为戏曲文化传播的新阵地.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甲戏作为个案,通过对高甲戏的抖音传播现状的梳理、分析,重新审视新时期下地方戏曲艺术与移动短视频的跨界融合,发现地方戏曲的云端传播规律,探索出一条微传播新途径,以期为当下地方戏曲的创新型传承、传播与发展提供借鉴.
惠安石雕历史悠久,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受生产工具、地域风俗、艺术审美、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等多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了造型活泼、绮靡繁缛、气质华美、形式多样的特点.惠安石雕艺术风格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孕育期、生发期、自成期和自觉期,时间跨越千年.然而,这种风格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更替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背景下,再次梳理“南派石雕”艺术风格的发生、发展与演变,重新审视惠安石雕的当代发展,这对惠安传统石雕艺术的深度挖掘、保护和传承,对于中国雕刻艺术史乃至中华民族文
当前,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产业结构升级不仅包括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还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以2001—2018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产业结构数据和经济增长数据为分析样本,建立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门槛变量,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经济增长的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只有在产业结构处于合理化区间时,产业结构高级化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则会抑制经济增长;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也给各地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全球化增进了文化的多样性,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跨文化能力在国际交往中显得尤为重要.跨文化教育成为应对文化多样性挑战的重要举措,探索中国EFL学习者跨文化能力培养路径已成为教育领域所关注的核心主题.通过分析全球化时代跨文化教育的趋势,探析了全球化视域下中国EFL学习者跨文化教育的价值和目标,探索了提升EFL学习者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路径,构建了跨文化教育的新框架.研究表明:提升中国EFL学习者跨文化能力必须从教师能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课外实践等方面多管齐下,协同发力.
前不久,听说省物价局老局长夏家福去世了,让我沉痛之余不禁又回忆起当年和他一起在法院执行案件评估鉴定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业内称之为“防火墙计划”)的往事.rn一rn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增长期,各类经济纠纷案件在法院受理、审理、执行案件中的占比也随着上升,有资料显示,到21世纪初期,经济纠纷案件占比已由改革开放初期不到10%上升到90%以上.
期刊
乾嘉学者张惠言,在有清一代经学史、文学史上皆有重要地位.其经学、古文、词学作品,受到历代评家和选家的重视.至于张惠言诗,严迪昌在《清词史》中言:“张氏一生未有诗作”,加之张惠言诗鲜有现世,也进一步加深了学界“张惠言无诗”的印象.今有《阳湖张惠言先生手稿》所存《茗柯应酬诗》14首,庶可弥补张惠言文学研究中的缺失,展示更为完满的张惠言文学形象,亦可为张惠言生平研究提供新的线索与佐证.通观其诗,可知张惠言于诗,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其诗作甚少且鲜有流传,是主观选择与客观需要综合作用的结果.
生命政治这一概念揭示的是生命与政治之间的权力关系,在这一关系中个体生命成为权力行使的对象.在生命政治中,共同体既以个体生命的看护为责任,又通过对个体死亡权的宣判行使其维持生命的职责.影片《2012》以世界末日的灾难主题直抵生命存续的极端状态,展露出以维护生命为目的的共同体和其免疫机制间的悖论.通过借助赤裸生命、免疫共同体等概念对《2012》进行分析,在看到生命政治背后高悬的至高权力时,也能在电影乌托邦式的共同体想象中进一步思考人类联结的可能.
闽台本土音乐由于地缘、血缘因素,在许多方面一脉相承.闽籍音乐家陈彬的《闽台乡土钢琴作品集》5首作品,均以闽台本土音乐为素材,巧妙地将乡土音乐与钢琴演奏融合起来,在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本土化道路上进行了探索.文章通过对该曲集进行分析,探求其本土化创作风格及手法,并对其探索的意义与价值进行总结,以期促进闽台本土音乐风格钢琴作品的创作、推广以及闽台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
乾隆时期流人庄肇奎的西域诗歌以其哀感凄恻的格调在乾嘉西域流人中别树一格,是其流放时期心路历程的完整呈现.谪戍期间,其情感经历了从初期受到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的冲击与不适以及流人身份所带来的愁苦,到逐渐适应西域,转而以欣赏的眼光看待西域的转变,并真实地反映在诗歌中.通过把握庄肇奎戍守西域时情感变化的轨迹,可以全面地了解乾嘉西域流人被遮蔽的情感世界与流放心态.
以产出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的新方式以人才需求为驱动,根据预期产出的学习成果,逆向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并根据学习成果的反馈以及人才需求的变化对课程体系进行持续改进.这种新方式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解决了传统方式存在的人才产出与人才需求不匹配,以及课程体系功能与结构不平衡等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