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科学》2021年第3期目录

来源 :课程.教材.教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ng0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本研究对目前国外广泛使用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PBI)进行了中文版修订。708名大学生完成了测试,其中136人在两周后进行了重测,并用EMBU作为检验效度的指标之一。采用相关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考察问卷的信、效度。结果表明问卷的四因素结构模型优于二因素和三因素结构模型,各项拟合指标均在0.90以上;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40—0.851之间,重测信度在0.619—0.765之间,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因此,修订后的中文版PBI具有良
以189名大学生为被试,在开放式问卷预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包含4方面内容,78个项目的情绪社会分享公众观正式调查问卷。对210名大学生正式调查的结果表明:大学生认为情绪社会分享具有情绪改善、认知应对、人际融洽三类功能,具有传播负效、承载负效两类风险;分享对象的反应促进和反应阻断行为以及分享事件性质和分享限制行为影响分享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会刊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向,总结教育历史经验,探索教育演进规律,宣传教育事业成就,促进教育学术交流,推动教育史学研究,服务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读者对象师范院校师生、教育科研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
《中国教材研究文库》第一辑(12卷)《中国教材研究文库》(以下简称《文库》)是第一套中国教材研究专家大型选集,是中国教材理论和实践研究历程的缩影和写照,也是中国现代教材编写出版改革和发展的见证.《文库》是我国现代教材研究学术成果的集中整理和展示,荟萃了我国现代教材理论研究的精华,折射出我国教材建设和研究专家对教材改革的艰辛探索与奉献.《文库》重在向老一辈教材研究专家和教材编辑出版家致敬,并通过总结经验、理清脉络、吸取智慧和揭示规律,为新时代教材研究和教材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促进我国教材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近期,仍有不法分子打着"《课程·教材·教法》编辑部"的旗号招摇撞骗,四处邮寄"征稿函" "录用通知",或在网络上发布"征稿启事",非法印制假冒的《课程·教材·教法》杂志.他们编造投稿信箱,假冒和盗用《课程·教材·教法》编辑部的名称和相关信息,以"科研版" "社科版""自然科学版"等名目征稿,并向作者和读者非法收取审稿费、版面费和评选费等,诈骗作者和读者钱财.这种违法行为严重损害了本刊的声誉和合法权益.为了维护本刊和广大读者作者的合法权益,本刊特作如下声明.
《家庭教育指导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11月版,以下简称《手册》)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家庭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是教育部"奋进之笔"攻坚计划项目"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成果.《手册》是在教育部领导下,由中国教育学会组织家庭教育理论界、青少年教育界权威专家和一线教师及研究人员编写而成,包括学校卷1册和家长卷5册(学前篇、小学低段篇、小学中高段篇、初中篇、高中篇).
一、中国特色课程论、教材论和教学论的学科体系及话语体系构建二、新时代主题教育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研究三、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精品教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四、统编教材及中小学各科教材的编制、使用与评价研究五、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中小学各科课程教材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对教材建设事业的领导.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艰难起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接续探索,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完善深化,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全面加强,党对教材建设事业的领导已走过了百年征程,并取得了突出成就.回溯历史可以发现:将教材建设事业作为重点关注领域,坚持党对教材建设事业领导的核心地位;着力把控教材建设的意识形态内涵,确保党对教材建设事业领导的方向引领;整体统筹教材建设的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党对教材建设事业领导的制度安排;大力支持教材事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党对教材建设事业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