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明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区微血管改变的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观察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j190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眼底无明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区微血管改变的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特征。

方法

前瞻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经散瞳检查明确眼底无明显DR的糖尿病患者22例43只眼(糖尿病组)及同期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0例40只眼(正常对照组)纳入研究。所有受检者均行OCTA检查,选择视网膜血流成像模式,黄斑区扫描范围3 mm×3 mm、6 mm×6 mm,扫描信号强度指标>45,横向扫描和纵向扫描各需3 s。采用系统内置分析软件测量分析浅层毛细血管层图像中黄斑区扫描范围3 mm×3 mm内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及平均血管密度;同时观察FAZ旁1 mm直径范围内的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微动脉瘤及其他微血管异常改变。

结果

糖尿病组患眼和对照组受检眼FAZ平均面积分别为(0.397±0.141)、 (0.253±0.112)mm2;平均血管密度分别为(44.6±0.62)%、(48.6±0.58)%。糖尿病组患眼FAZ平均面积较正常对照组受检眼明显扩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7,P<0.05 );但两组受检眼平均血管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9,P>0.05 )。正常对照组受检眼FAZ呈蛛网样形态,拱环形态规则。糖尿病组患眼可观察到FAZ旁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拱环形态异常、微动脉瘤、血管走形纡曲等表现。糖尿病组患眼中存在FAZ旁毛细血管无灌注区(χ2=4.542)及微动脉瘤(χ2=5.183)比例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OCTA可在2型糖尿病患者尚未出现明显DR之前观察到黄斑区FAZ面积扩大、FAZ旁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拱环形态异常、微动脉瘤、血管走形纡曲等微血管异常改变。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视网膜黄斑区形态及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方法37例PD患者74只眼(PD组)及同期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32名健康体检者64只眼(对照组)纳入研究。采用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技术对两组受检眼黄斑区行5线扫描和512×128黄斑体积扫描;采用视盘容积200×200扫描模式对视盘进行扫描。对比观察两组受检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
Coats病以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伴大量脂质渗出为特征,可导致视网膜脱离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Coats病一般独立存在,亦可在其他遗传代谢性疾病及综合征中发现Coats样视网膜病变的合并存在。伴发其他疾病的Coats样视网膜病变与典型Coats病有着很多不同,如无年龄性别差异、可双眼发病、进展迅速、部分有明确的遗传相关因素等。其中,视网膜色素变性和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等遗传代谢性疾病合并Co
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经历时域OCT、频域OCT等技术演进后推出的OCT血管成像(OCTA)技术是视网膜影像检查技术发展的里程碑。OCTA无需注射造影剂,通过更快的扫描速度,更密集的扫描模式对同一位置进行多次扫描,提取变化的OCT信号,以不同算法去除伪迹并转换成血流,安全快速地得到视网膜脉络膜微血管的三维成像;对黄斑区血管病变等视网膜脉络病疾病有不同于传统血管造影的诊断评估优势。充分认识OCTA
目的观察一个无脉络膜症(CHM)家系的临床表现和CHM基因突变位点及其类型。方法一个CHM家系4代15名成员纳入研究。其中,患者5例,女性致病基因携带者2名,健康成员8名。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所有受试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光相干断层扫描、视野、全视野视网膜电图(ERG)检查。3年后仅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均行BCVA检查,女性患者同时行视野检查。采集
目的观察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眼随访2年终末视力与基线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临床确诊为渗出型AMD的44例患者44只眼纳入研究。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25例。年龄64~ 92岁,平均年龄78岁。所有患者均采用早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视力表检测最佳矫正视力(BCVA),同时行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和
目的对比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眼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UWFA)检查图像与模拟标准7视野(7SF)检查图像所显示眼底病变特征的异同;初步探讨UWFA检查所见视网膜无灌注(NP)与视网膜新生血管(NV)、黄斑水肿(ME)的关系。方法回顾性临床描述性研究。临床检查确诊的RVO患者56例5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5例26只眼,女性31例32只眼。平均年龄(48.12±18.56)岁;平均
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UWFA)能在非接触、免散瞳情况下一次扫描获取200°眼底图像,有助于发现既往其他眼底影像检查手段不能发现的周边眼底特征,获得更加丰富的眼底病变信息。深入分析探讨UWFA检查获取的周边眼底特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加深对眼底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变治疗干预现状,促进眼底疾病临床诊断治疗水平的提高。但UWFA技术临床应用研究才刚起步;现有研究观察以及结果意义评价均较肤浅。不断提升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