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习得中的母语双重效果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ihao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母语在外语习得中的二重效果性出发,分析了汉语对外语习得的干扰和促进的双重作用。从而得出结论:外语习得是不能脱离母语而单独存在的。只有重视母语在外语习得中的双重性,重视汉语素质的提高,避免汉语对外语习得的干扰,才能把外语习得达到所希望的境界,实现好文化交流。
  关键词:母语的双重效果 干扰 促进 外语习得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加快,随着东西方文化在中国更快速的汇集与交融,汉语和英语,这两个分别支撑着东西方文明的最强大的语言符号,已越来越多地被中国人争论着孰重孰轻、孰优孰劣。尤其是中国近年来广泛兴起的学英语热,更激起了人们讨论学英语和学汉语之间的“矛盾问题”。
  那么学习英语和母语之间真的存在所谓的“矛盾”吗?
  70年代以后的与语法形式习得相关的研究表明,母语在外语教学当中具有二重性的作用。也就是说,母语对外语习得同时具有促进与干扰的作用。一方面无论学习者的母语为何种语言,母语与外语的习得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而且学习者的语际用法在外语习得过程中能起奇特媒介作用。母语与外语的共同部分可以根据迁移规律对外语起到积极作用。可是,第二方面,由于中英文化背景差异,造成了双方思维方式以及写作角度、方法、用词等的不同,结果就导致了英语学习者在外语使用当中出现了很多的错误。
  
  一、汉语的干扰
  
  一般说来,我们汉语思维语言轻盈,跨度较大,好比喻,语言意思难以捉摸,她受的是道家飘逸思想的影响,还有就是宗教佛文化的“混沌”。具体就是汉语的“玄学”。再加上历史上的文字狱影响,使得汉语语气表达不连贯而含糊。而西方比较注重语言分析逻辑性,语言结果化。常常遵循的演绎方法,由一般到特殊,具有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的特点。
  实践证明,学生英语学习的言语错误与汉语干扰有关,也就是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差异对外语学习造成的干扰以及与所学外语的某些特点、某些规则造成的干扰有关。汉语干扰还表现在学生对所学语言规则的错误类推,过分概括上。例如,由“I went to the store yesterday morning .”推出“I went to the concert yesterday night.”,这是一个错句。“昨天晚上”英语只能说“last night”。但是,“昨天上午(下午,傍晚)”则用“yesterday 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由于汉语干扰,学生照汉语思维直译,导致了表达错误和不地道、不准确的英语表达。比如,学生把“你的来信收到了”写成“Your letter has received.”这是从汉语直译出来的,因为英语中物作主语时,应该用被动语态,应写成“Your letter has been received.”
  而在学习英语写作的过程中,学生由于对汉英语言、文化间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所产生的不同思维方式不甚了解,经常用汉语思维,导致用词错误。例如:“红茶”被写成“red tea”,英语应为“black tea”。“黑眼珠”被写成“black eye”, 应为“dark brown eye”。因为英语中“black eye”意为“被打得发青的眼圈”。在用英语写作过程中,不少学生由于英语语言功底较差,还不能用英语思考,经常先在脑海里用汉语构思,然后将构思好的汉语腹稿译成英语。这种机械的对应思考方法,往往造成严重的用词错误。例如,在“Excessive smoking will injure your body.”中,“body”在英语中作“躯体”讲,而汉语“身体”有两重意思,一是指“躯体”,二是指“身体健康状况”。该句表达的意思显然是指“身体状况”,但由于受汉语影响,而误用了“body”,所以应将“body” 改为“health”。
  另外,由于英汉语言使用的形象不同,两个民族的思维习惯不同也造成了许多语言错误。例如,“熟睡”被写成“sleep like a dead pig/dog”英语为“sleep like a top/log”。“大海捞针”被写成“Look for a needle in the sea”,应为“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
  
  二、汉语的促进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一大批数不清的汉语和外语均一流优秀的“大家”(如胡适、林语堂、鲁迅、瞿秋白……等),他们既是有成就的文学家、思想家,又是硕果累累的翻译家。这一代人的“双语”学习结果为什么这么好?就因为他们所走的语言学习之路是正路,因此他们感觉到了学外语和学母语之间的互相促进作用,发现了母语与外语的相通之处,发现了母语和外语相互衬托出来的伟大之处,因此才造就了他们将双语均学好的兴趣、动力和结果。
  母语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民族文化的载体,其应用水平体现和直接影响民族的教育、文化和素质。外语它只不过是协助母语跨文化交流的工具。可是,外语学习理论在中国具有很大争议。很多教育者认为,应该在教授外语的时候,应该将外语“异化”,并且得完全摒弃母语,得“thinking in English directly。”认为这样就能够排除母语对外语的干扰。然而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对外语教学的反思意识到,完全摆脱母语的外语教学是不科学的。原因有二:
  其一,语言具有互通性。在我们的现实学习当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许多中文文底深的同学,英语同样很不错。因为,在这些同学的潜意识里,语言习得方法是可以无限扩大的。而且好的汉语化修养能养成好的语言思维。我们从一出生就接触的语言,也就是我们的母语,实际上是对语言的悟性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对母语习得有用,对外语习得也同样有很大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语言互通。其实,英语思维和汉语思维也有着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如在很多谚语的表达上都异常的相同或类似。此类的例子随处很见。如:冷战——cold war;武装到牙齿——armed to teeth;打破记录——to break the record;君子协议——a gentleman’s agreement等。这些可以证明,汉语与英语思维的基本吻合性。再比如:百闻不如一见——Seeing is believing;学不嫌迟(或活到老学到老)——Never too late to learn等。诸如此类的列子数不胜数,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良好的母语功底是外语习得的基础。
  其二,语言交流是相互的。一个真正的语言大师,他必定是母语和外语的大师。如果一味地轻视母语,重视外语,在实际交流当中就可能会出现表达不到位、词不达意的现象。常常有学生说,这段英文我看懂了,可就是翻译不出来,或是翻得出,就是不流畅、不准确、翻不好。为什么外国文学我们看得懂,而自己的语言却表达不出来呢?这就是我门应该反思的。这也就说明,在实际对外交流当中,我们汉语能力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下面我们看几起例子:
  No smoke without fire.
  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
  Great men are not always wise.
  这是3句英语再常见不过的短句了,下面是几则学生的翻译:
  无烟不起火。
  一个燕子不能成为夏天。
  伟人也不总是聪明的。
  如不考虑文字的流畅,只看字面意思,这几个翻译还基本意思到位。可是,明显过于生硬、死板,质量肯定不高。只要有一定的汉语文学修养是绝对不会这样翻译的。他一定会注重使用汉语文学修饰。再来看下面几个翻译:
  无风不起浪。
  独木不成林。
  人有失手,马有失蹄。
  毫无疑问,第二类翻译更为得体,更为“优雅”。
  所以说,语言使用得得体,绝对离不开一定的汉语知识。我们知道,汉语是一种特别具有表现力的语言,形象生动、内涵丰富、富有韵律感。而英文特点是准确、具体。所以,英汉语言交流可以互相促进、优势互补。语言的美,来自语言本身的魅力以及异国文化的领悟和渗透。如果对汉语文化知之甚少,是不能很好地排除汉语对英语使用的干扰,而把英语独立出来的。
  总之,如果我们在外语教学与习得过程当中注意母语的双重性效果,适当联系母语,在两者之间搭建一座沟通桥梁,进行有机联系和过渡转换,就能大大避免其干扰,激发对外语的学习兴趣。将其对汉语系统熟练掌握和应用能力转化到外语习得中去,从而达到外语教学目的,更好地实现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07.
  [2]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修订版.
  [3]陈凌.母语习得 外语学得 外语教学[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59-62.
  [4]王跃洪. 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年06期:64-66.
  [5]彭思梅. 外语教学中母语的地位和作用[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0年Z1期:34-35.
  [6]熊云芳,应兰英. 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 [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01期:37-38.
  (徐剑波系湘潭大学在读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 文章针对一些师范英语专业实习生或中小学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不注重教学法层次的实际,列明英语教学法的五个层次,指出选准英语课堂的方法的重要性,并列出了一些供选择的英语课堂教学方法,以助相关教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教学法 层次性 课堂教学 方法选择    1. 前言    近年来我们英语教育专业的部分实习生对中学英语课时教学方法的选择往往欠科学合理,也存在一定的盲目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习英语的人越来越多,与英语接触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我国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同样,现在的大学把学生对于英语的掌握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而英语教学就是要通过教师准备影像、图片、文字以及个人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来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一、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既然要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就是首要条件——“兴趣是最好的
Retina nociceptor,as a key sensory receptor,not only enables the transport of wing signals to the huma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upon its exposure to noxious stim
摘 要:《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程(读写教程)已经试行多年,该教材以主题为中心编排教学单元,具有鲜明的网络教学特色,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该教材在教学活动、课文内容和课后练习等方面仍存在一些设计缺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本文主要从现代教材评价理论出发,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浅析该教材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评价    一、引言    教材是计划和大纲的产物和体现,是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时要切忌“标准量”、“比较量”、“对应分率”之类的术语,要不分类型,不出公式,要重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切实改进分数应用题的教学,要把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正确地运用概念,理解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解答分数应用题的依据是分数的意义和一个数
摘 要:任务教学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任务教学法,能为大学生提供共同学习的机会,调动大学生潜在的运用语言和掌握语言的能力。结合教学实践经验,笔者提出三点建议:教师应精心设计不同形式的学习任务,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关注大学生学习情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帮助大学生学会分解任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 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 分解任
暧昧语是日语中的一种特有表现,它完美地表现出了日语的含蓄、恭敬、谦虚的文化内涵.在日本语能力洲试的听力试题中暧昧语大量存在,能否正确理解其含义成为了影响大学生听力
Glycinin is a predominant storage protein in most soybean accessions. It is a hexamer constituted by five major subunits, which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group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党风建设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在当前时期,探讨这个问题更具有紧迫的意义。为了搞好党风建设,应当扫除一些思想
摘 要:“元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思考如何使学习更加有效而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以及在学习活动完成之后对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的学习手段。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教师指导学生理解元认知策略的内涵,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繁重的英语词汇学习任务。  关键词: 元认知策略 英语词汇教学 经验和方法    一、元认知、学习策略及元认知策略的内涵    1979年美国心理学家J. H. 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