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考一直以来受到国家和学校的高度重视。高考语文备考存在答题速度慢、阅读不得法、答题思维不发散、对作文教学不重视的问题。深度学习背景下的高考语文备考策略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因文定法”的文本阅读能力,以及重视提高学生的临场应试能力,着力优化学生的作文思辨品质。
关键词:深度学习背景;高考语文备考策略
引言
我国教育事业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高考作为引领教学的重要推手,其选材本身就包含教育导向。对学生而言,每场考试都是一次学习,在考卷中阅读,在答题中增长知识,在获得分数的同时也在开阔着视野。
1注重培养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
语文的外壳是文字,而语文的内核是思维。因此,语文的学习是需要思维的。事实上,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与其言语思维能力的发展之间相互依存。发展与提升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也是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之一。2017年全国课标卷高考语文试题加强了语言运用方面的考查力度,就题型设计而言,除了考查传统题型成语、病句与语言表达连贯以外,还出现了语言表达得体与逻辑推断等新题型。尤其是逻辑推理题型,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言语思维的严密性结合起来考查,既引导學生规范、准确、连贯、得体地运用语言,又引导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的培养。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则更加侧重学生对文本本身要素即论点、论据及论证过程三者关系的逻辑辨析,这对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要求很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及高考试题变化要求语文备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方可提高备考效率。
2注重文体意识,培养全面的阅读素养
针对不同文体,答题时需要运用不同的术语作答,这要求考生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能力。例如,文学类阅读文本,既要考生读懂文本写了什么,同时又要考生学会用文学理论的术语去鉴赏。考生平时需多接触经典文学作品,还要对教材中的作品能够实现同类迁移。对于实用类阅读文本,教师应重点培养考生准确归纳文本的阅读能力。引导考生博览群书,博观而约取,打破兴趣壁垒。
3注重培养学生“因文定法”的文本阅读能力
全国课标卷高考语文试题的阅读部分由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文言文、古代诗歌等不同类型的文本组成。一些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面对陌生化程度很高的命题语料,首先面对的困难就是读不懂试卷上的各类文本,而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语文素养不高。当然,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非一朝一夕能为之,但是学生面对不同文本类型产生的阅读困境可以在备考过程中得到突破。因此,语文教师在备考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文本,引导学生构建基于不同文本的阅读方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对不同文本要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一般论述类文本,教师就要指导学生着重思考文本本身思想之深刻性、观点之科学性、逻辑之严密性和语言之准确性,此外,还要把握文本观点与材料二者之间的关系;而阅读实用类文本,教师就要指导学生着重从文本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文本事实与观点之间的关系、文本中的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作者情感倾向与理性评价等方面进行突破;而阅读文学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重视对作品中主体形象和情感基调的整体感知和直觉把握,同时,要引导学关注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4提炼具体方法
我们决不反对传授必要的方法、思路,反对的是僵化的套路。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是指南针或向导,在学生自主探寻时给予必要的方向指引;后者是不得变通的地图(可能还是狭隘或过时的),却企图通过错误的路径把人带到正确的目的地。教师应当广泛研究语文学科的内在规律,高考语文的命题特点,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来概括提炼能操作、见实效的真方法、活思路。以“成语”这一小题为例。一些资料归纳的成语错误类型,对于以识记、理解为主的成语题有一定的效果。但当前高考成语题变为同样突出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学生再套用这些死板的方法来找答案,无异于缘木求鱼。正确的方法是:理解成语的构成语素及意义特征,并对语境进行精细分析,进而判断两者是否匹配。
5重视提高学生的临场应试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变革复习方式,即坚持以主体能力提升为导向,给学生多一点自由思考的时间。通过学生精练缜思,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必讲的不妨让位于学生。通过教师精讲,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独立应考的习惯和能力。另外,要注意调整备考思路,即改变以往注重教师灌输答题方法的“从上而下”的“演绎式”复习思路,以课堂为主阵地,践行基于学生做题体验的“自下而上”的“归纳式”备考路径,基于学生主体来构建知识体系,总结答题方法,从而提升备考效率。
结语
全国课标卷高考语文试题命制,一直依据“高考考试大纲”及其“说明”,题型及分值与样题基本保持了一致,考题在体现语文学科对优秀人才选拔的基础性地位的同时,又凸显了语文学科在文化传承、温润心灵层面的导引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化人以语,育人以文[J].中国考试,2017,(7):1-6.
[2]胡向东.语文核心素养在高考中的考查原则与路径[J].中国考试,2017,(7):58-65.
[3]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5.
关键词:深度学习背景;高考语文备考策略
引言
我国教育事业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高考作为引领教学的重要推手,其选材本身就包含教育导向。对学生而言,每场考试都是一次学习,在考卷中阅读,在答题中增长知识,在获得分数的同时也在开阔着视野。
1注重培养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
语文的外壳是文字,而语文的内核是思维。因此,语文的学习是需要思维的。事实上,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与其言语思维能力的发展之间相互依存。发展与提升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也是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之一。2017年全国课标卷高考语文试题加强了语言运用方面的考查力度,就题型设计而言,除了考查传统题型成语、病句与语言表达连贯以外,还出现了语言表达得体与逻辑推断等新题型。尤其是逻辑推理题型,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言语思维的严密性结合起来考查,既引导學生规范、准确、连贯、得体地运用语言,又引导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的培养。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则更加侧重学生对文本本身要素即论点、论据及论证过程三者关系的逻辑辨析,这对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要求很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及高考试题变化要求语文备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方可提高备考效率。
2注重文体意识,培养全面的阅读素养
针对不同文体,答题时需要运用不同的术语作答,这要求考生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能力。例如,文学类阅读文本,既要考生读懂文本写了什么,同时又要考生学会用文学理论的术语去鉴赏。考生平时需多接触经典文学作品,还要对教材中的作品能够实现同类迁移。对于实用类阅读文本,教师应重点培养考生准确归纳文本的阅读能力。引导考生博览群书,博观而约取,打破兴趣壁垒。
3注重培养学生“因文定法”的文本阅读能力
全国课标卷高考语文试题的阅读部分由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文言文、古代诗歌等不同类型的文本组成。一些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面对陌生化程度很高的命题语料,首先面对的困难就是读不懂试卷上的各类文本,而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语文素养不高。当然,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非一朝一夕能为之,但是学生面对不同文本类型产生的阅读困境可以在备考过程中得到突破。因此,语文教师在备考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文本,引导学生构建基于不同文本的阅读方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对不同文本要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一般论述类文本,教师就要指导学生着重思考文本本身思想之深刻性、观点之科学性、逻辑之严密性和语言之准确性,此外,还要把握文本观点与材料二者之间的关系;而阅读实用类文本,教师就要指导学生着重从文本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文本事实与观点之间的关系、文本中的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作者情感倾向与理性评价等方面进行突破;而阅读文学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重视对作品中主体形象和情感基调的整体感知和直觉把握,同时,要引导学关注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4提炼具体方法
我们决不反对传授必要的方法、思路,反对的是僵化的套路。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是指南针或向导,在学生自主探寻时给予必要的方向指引;后者是不得变通的地图(可能还是狭隘或过时的),却企图通过错误的路径把人带到正确的目的地。教师应当广泛研究语文学科的内在规律,高考语文的命题特点,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来概括提炼能操作、见实效的真方法、活思路。以“成语”这一小题为例。一些资料归纳的成语错误类型,对于以识记、理解为主的成语题有一定的效果。但当前高考成语题变为同样突出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学生再套用这些死板的方法来找答案,无异于缘木求鱼。正确的方法是:理解成语的构成语素及意义特征,并对语境进行精细分析,进而判断两者是否匹配。
5重视提高学生的临场应试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变革复习方式,即坚持以主体能力提升为导向,给学生多一点自由思考的时间。通过学生精练缜思,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必讲的不妨让位于学生。通过教师精讲,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独立应考的习惯和能力。另外,要注意调整备考思路,即改变以往注重教师灌输答题方法的“从上而下”的“演绎式”复习思路,以课堂为主阵地,践行基于学生做题体验的“自下而上”的“归纳式”备考路径,基于学生主体来构建知识体系,总结答题方法,从而提升备考效率。
结语
全国课标卷高考语文试题命制,一直依据“高考考试大纲”及其“说明”,题型及分值与样题基本保持了一致,考题在体现语文学科对优秀人才选拔的基础性地位的同时,又凸显了语文学科在文化传承、温润心灵层面的导引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化人以语,育人以文[J].中国考试,2017,(7):1-6.
[2]胡向东.语文核心素养在高考中的考查原则与路径[J].中国考试,2017,(7):58-65.
[3]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