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灵魂中的耻辱短兵相接

来源 :理论与创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ar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午开始到晚上十点半,我把自己献给了对彭学明的长篇散文《娘》(《黄河文学》2011年第10期)的阅读,献给了我们共同的娘。其实我一直有些拒绝对写实文学作品的阅读,因为,现实里很多以雷同化的生活为标本的写实作品,大都沦落为平庸之作。我是在和彭学明的一次直接接触中,因了他的讲述让我产生了一丝阅读的冲动。应该说,《娘》没有令我失望。《娘》给予我的内心震动是我在阅读之前怎么也无法预设的。我也因此再次感到了写实主义的巨大力量。而这样的力量更是因为他的毫无遮拦的直视与直逼。没有这样的勇气和胆魄,这篇作品的品格与力量将会打一个折扣。
  这是一部情感凝结成的文字,可谓字字血浓,这不是一篇简单的对母亲追忆与怀念的文字,这是一个“儿子”的忏悔录。彭学明在整个描写中没有回避、没有躲藏、没有遮掩,直视了所面临的一切灾难和不幸,直视了灵魂深处最隐秘、最鲜嫩的地方,甚至不惜鲜血淋漓。尤其后半部那么强悍地直视自己人性的私处,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特别对于今天已经戴了很厚的面具和枷锁的我们,这一点,比直视苦难更困难。这样的描写可以让我们真正地接近苦难的意义,可以真正地完成一次心灵的痛苦的蜕变。这样的文字是有力的,这样的灵魂是勇敢的,这样的品格是晶莹的。没有来自灵魂深处的滴血忏悔,是难以以这样的文字的力量靠近苦难和靠近苦难的经历者——我们自己的。“娘”这个最简单的词汇,这个最干净最不需要修饰的词汇,这个常常挂在嘴边的词汇,在这样的面对和勇气里被我们嵌入到我们灵魂和骨血的最深处。文章在开篇之初还比较讲究文章的章法、语言、布局、结构、意绪。但随着描写的深入,文字的铅华逐渐变成骨头般的理性,写作者的真身开始原形毕露。这是疼痛的结果,这是情浓至深的结果,“文章”走远,苦难如河床般袒露。面对这样的描写与记录,“美文”也已经不再重要,苦难本身的文本比任何修饰更有力量,灵魂与忏悔的力量构成了这篇文章的潜在文本。有时候,人性的真实并不美丽,它会撕裂我们很多固有的东西,但没有人性的真实就很难达到人性的大美。这是一个艰难的考验与选择。彭学明在这篇文字里一直在努力实现这样的到达。
  作为和彭学明年龄接近的同代人,我在内心深处经历着和彭学明一样的挣扎与拷问。这是一个多么真实的娘,这是一个多么坚韧的伟大女性,而它的伟大却是由那个时代的苦难构筑而成。我们为什么要让身型单薄的娘去做这样的承担?这是我们的时代和历史应该追问与反省的。苦难挤压了我的心。我个人的经历与彭学明的描写有很多同质化的东西,我也生活在有着一样苦难的家庭,我成长的经历也一样承受着艰辛和歧视,并因此人格扭曲和变态。最近刚刚出版的《十月》第六期发表了我25年前写的一个中篇小说《归乡者》,里面也基本是以我成长的家庭背景为题材,当我们歌颂金色童年的纯洁、晶莹和快乐的时候,其实我们回避了另一种童年的真实,我们的童年里往往隐藏着令我们疼痛的历史,那是我们轻轻一碰就会剧痛的东西。“九月怀胎在娘身,娘奔死来儿奔生”,这样的宿命,决定了很多人生难以回避的命题。正如高尔基说的:“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教案,都来自母亲。”
  是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拥有强大苦难的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几乎是一部苦难的历史。过多的苦难的记忆,让我们这个民族变得坚强,同时也变得过于固守和维护自己的尊严,并以此遮掩我们内心的鲜嫩、脆弱和敏感。这样的民族性格同时也体现在我们每一个个体的人身上,成为我们每个人的性格组成部分。我和彭学明都出生在六十年代中期,我们只需一回首就能回忆起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政治运动、饥饿正统治着中国大地。那个时代几乎每个人的龟背上都承载着强大的苦难的重负。而在彭学明生活的古老偏远的湘西,那个以自然的地势而生存的地方,其生存的艰难,我们更是可想而知。我们很多人对湘西的了解都是从沈从文的文字里认识了它,从彭学明的《我的湘西》、《祖先的歌舞》里认识了它。但作家笔下的湘西,苦难都不是他们的主调,他们呈现给我们的是自然的、民俗的、文化的以至神秘的湘西,是被作家的心灵濯洗过的湘西。而到了彭学明《娘》中的母亲形象,才让我们真正直接面对了苦难的湘西。她是湘西的苦难,但她的苦难又超越湘西。读完《娘》,我眼前被赋予了一幅非常强烈的画面,一个坚韧的女性站在和行走在湘西古老的土地上和村庄里。她也许腰身佝偻,形如枯槁,却高大而坚强,这让我想起了我在我的《归乡者》《童年的月光》和《生命与泥土》等一系列文字中塑造的我的姥姥的形象。她站在我们鲁西的土地上,也是那么坚韧而高大。——这样的形象可谓站满中国大地,成为女性与母亲的群雕。
  我们来看看彭学明给我们塑造的娘吧!不,是彭学明记录的娘,从阅读中,我坚信彭学明是放弃了对母亲的再塑的,他不需要再塑,他只需撩开内心的伤痛与苦难的大门,他只需对着湘西轻轻地喊一声:娘,他的娘就会走出来,走到他的文字里。——母亲的形象只需母亲自己来塑造。而她也正是用了她的一生塑造了自己。
  这是一个结过四次婚的娘,并因为一次次的婚姻,一次次地重复苦难和残忍的娘;这是一个为了维护自己的幼犊被人打的满身是血,还坚强地说“为了我儿,他们有十家,我也要打”的娘;这是一个为了持家过度劳作而得了巴骨瘤痰病瘫痪在床,后来又被作为好吃懒做,丢社会主义的脸被抓起来,还被自己的儿子斥责的娘;这是一个为了多挣几个工分,而在冰天雪地里割牛草,被冻的奄奄一息,被人用一根绳子拖回家的娘,更是一个一生被传统道德谩骂、诅咒、歧视的娘……是的,这就是我们的娘,是我们身体羸弱、失血过多的娘;是孕育我们的生命,结构我们古老民族血脉的娘。这样的娘让我们感到,她已经是多么的不堪重负。
  读《娘》,对我最大的触动有两点:一是娘的无边无际的苦难;二是彭学明以作家的姿态直逼生活和生命私处的勇气。为此,我坚信彭学明在《娘》的写作中已经将自己撕碎和颠覆了一次。这样做虽然残忍,却极有意义。——相对母亲的苦难,这样的残忍又算得了什么?
  在文化、文明、伦理的体系里,母亲是一个高度丰富的概念,也被赋予了过多的东西。她是民族的象征,是一个家庭的结构者,是一个女性提升自己的荣耀,但我们直接看到的母亲更是一块儿女挡雨的苫布,是孩子心灵的后花园,是每一个生命生长的精神的依傍,只有作为这样的角色,母亲才真正回归母亲的本位,才是具体的、生动的。   几千年的积淀与传承,人类面对母亲的姿态,很大程度上是与面神是一个姿态。我觉得这源于古老的神谕的暗示。甚至毋宁说我们面对母亲就是面神。母亲作为我们看到的我们生命的来源和来历的具象,母亲呈现出这样的姿态也可谓是古老的旨意。母亲是在我们生命幼小的时候第一个向我们展示高大与强大的角色。她是我们生命的最先到达者。也因此,母爱成为人类最古老的力量,成为了一种最普世的价值。而这是一个得到了神力的普世价值。我们在隐秘的生命里把乳头当成了生命的源头,图腾成一种生命崇拜,这样的母爱神秘而又现实,是丧失了界限之后的神灵与俗世的结合。所以母爱有时候和神一样高格,有时候又是直接构筑人伦现实生活的主要而普遍的元素。
  因此,母爱也几乎成为一种带有禁忌的形态。母亲是一个不能亵渎的形象。在中国人心目中,既有母仪天下这样的母亲威仪,也有儿不嫌母丑这样的普普通通的母亲。但在这一点上我一直不是很赞同。我一直觉得,母亲的伟大性,不是,也不应该是不能解构的。因为在这样的价值体系里我们已经不能对母亲有真正客观的评价,已经不能让母亲回到一个真实的人的本体。所以,我们在公众的语境里,对母亲只有歌颂,而没有客观的面对。这让我们在内心多少对母亲深藏了一种极其隐秘的情绪。而这样的情绪,一旦回归到母亲与儿女的具体经历中,就会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这也是我在读《娘》的时候,一个很强烈的感受。但彭学明直接面对了这一切,他没有在自己的羞辱和耻辱处调转笔锋。他那么真实地记录了这一切。比如他对母亲的怨怼,比如他会在看到继父暴打母亲的时候会在一边莫名其妙地快乐,他会在母亲被误抓之后斥责娘,他会在自己遭受歧视之后在心里产生对娘的厌恶,他会在自己长大之后完全按自己的意志安排娘的生活,等等。他因为自己内心的伤害而感觉不到娘的疼痛,甚至在他成人之后,他仍然只顾自己的隐痛,而置母亲于不顾。对于这一切,彭学明完全地、客观地做了描述和记录,并一次次地解剖自己。他做的彻底而又赤裸。他坚定地承受了灵魂因为赤裸而降临于他的寒冷。当母亲去世之后的今天,当彭学明在灵魂的挣扎之后写作这篇《娘》的时候,他终于无畏地面对了这一切。“家庭苦难带给我的变态的自尊,已经让我彻底沦为了一个不孝之子”,“表面上,我似乎为娘的名誉在战,实际上,我是为自己的荣誉在战。表面上,我胜利了,实际上,我战败了。”“我对娘的爱为什么是以如此尖锐残忍的方式出现?”“我更加认为当时娘没有死,是我把娘活埋了。……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娘带着温热而柔软的躯体,无辜地装进了棺材。”这样的鲜血淋漓的自我解剖和忏悔,一次次撼动了我的心。当我读到这样的忏悔的时候,自恃可以面对一切的我,是否也真的敢于这样近身地解剖自己?敢于这样与自己的灵魂中的耻辱短兵相接?这看似容易和简单,却是需要超过我们想象的勇气和力量的。面对私处,人有遮挡的本能,而彭学明凶狠地放弃了遮挡。而这样的凶狠让生命的大爱和大美脱茧而生。
  读《娘》让我感到,娘用她一生的卑微、屈辱、坚韧构成了她的伟大。这样的伟大里,我们都是参与者,是主体。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这样的爱的链条上,我们都是承受者,又都是传接者,但这样的大爱,我们如何经历,经历之后如何面对,是我们每个生命都要反思的,但最大的被逼视者,应该是每一个我们自己。
  责任编辑 欧 娟
其他文献
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认为:“诗比其他任何一种想象性的文学更能把它的过去鲜活地带进现在。”在某种意义上,文学创作是作家对自己过去记忆或者生存空间的重新书写与建构。我们知道,美国作家福克纳对“一张邮票大”的故乡的虚构书写,构筑了著名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也因营构了文学史上有名的“马孔多”小镇而闻名于世。若以此观照龙红年诗歌,他则是以诗歌话语营构了文学空
期刊
一、现代水墨的兴起  1.现代水墨的兴起原因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墨艺术的现代化已成为了一些励志革新的艺术家们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水墨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符号的象征怎样进入现代、表达现代人的审美方式、关注现代人所关注的现实并为现代人所接纳等问题成为了现代水墨艺术家们具体思考的问题,这也是现代水墨产生的重要原因。于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随后的10多年的时间里就出现了表现性水墨、新文人画、
期刊
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审美艺术品位的普遍提升,纪录片这一精英文化色彩较浓的电视艺术形式,也逐渐走入普通大众的精神生活,并不断引发观看热潮。而2012年5月,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这一热潮推向顶峰。该片以高远的文化眼光,紧贴百姓生活的记录视角和灵活流畅的叙事手法,将我国的饮食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影片成功传达出饮食背后博大的人文关怀、诚挚的家
期刊
编者按:  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桩盛事。它带给我们的除了振奋之外,更多的是思考。莫言小说特质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有哪些?面对“诺贝尔文学”时代的到来,当代中国文学如何才能更稳健地迈向世界?针对这些问题,文艺报社、中国作家网于2012年10月22日邀请部分文学评论家座谈莫言小说特质及中国文学发展的可能性,分析莫言获奖的原因和意义,深度解析莫言小说创作的特质,展望中国文学
期刊
70年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自贺敬之等的歌剧《白毛女》、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以降,大批作者纷纷“改造自己和自己作品的面貌”,“许多为人民大众所热烈欢迎的优秀的作品”相继问世,时至今日,仍不断有作者直言自己的作品是在《讲话》的影响下诞生的。这当然说明了《讲话》对创作的巨大指导作用。实际上,除此之外,《讲话》的另一理论价值也不应被忽视,这就是《讲话》还极大完善了现实主义文学理论
期刊
沃林格尔认为,造型艺术的出发点乃是线型之抽象。回顾早期东西方绘画,绘画都是从运用线条勾勒形象开始的。就欧洲而言,早期希腊绘画中的“线条”给我们留下至深的印象。爱琴文明时代的克里特“迷宫”壁画,其线条运用得精美绝伦,令人惊叹不已!希腊瓶画也以线造型。在中国,线条一直是国画表现语言之基础,线条之重要性于国画可谓弥足珍贵。而且,经过“笔墨”传统的洗礼,线条于中国绘画已独领风骚,自具美学风范。若将其与西方
期刊
从1962年直到今天,雷锋这个名字已经在历史的风尘里逐渐风化,成为一个抽象化的象征性精神符号。雷锋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普通人的生命历程成为一个谜团,只在充满怀疑精神的人们的眼中,累积其一串串不解的问号:雷锋真的那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吗?他为什么会那么做?雷锋平时身穿皮夹克、皮鞋的穿着打扮,完全又是个赶时髦的青年形象,与朴素的军人形象反差很大。另外,雷锋到底有没有谈过恋爱?难道他真的没有爱情方面的需求?
期刊
表妹那事与雷子的多嘴有关。  那天傍晚,雷子在舅舅餐馆里吃过晚饭,沿着坡道慢慢地走了下来。在坡道与公路交叉处,在那棵一团墨绿的樟树前,他看见一个人踱着方步,边走边冲手机说话,日理万机的样子像个镇长。待那人侧过脸,雷子才发现,他就是镇长,周镇长。雷子后来想,如果此时他别过脸,或者躲到树后不跟镇长照面,就不会多那句嘴,他不多嘴,后来的事可能就不会发生。但事实是他不仅跟镇长照了面,还不经意地冲镇长笑了一
期刊
写了十几年的散文,出了几本散文集子,得了一些个奖项,2010年的8月获得了第四届冰心散文奖,这是散文作品所获的最高的一个奖,给了我很大的激励。在今年的新年来到的时候,我在散文创作上有一些想法,盼望着在新年的几天长假里,要静下来写几篇东西,可不想,我在这整块的大段的时间里,却没有写下一个字。  这是因为在年底盘点展望的时候,发生了几件事情。一是在勾画来年要做什么的会上,人们提出,要整出大东西,如搞长
期刊
《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①),是当代著名朦胧派诗人顾城的一首名诗,也是当代朦胧诗中的经典之作。朦胧诗,因为其意象本身的不透明性及意象组合时的片段性、跳跃性,而产生了许多未定点和空白性,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能让人常读常新。诗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以部分暗示整体,以尽可能少的片段唤起读者尽可能丰富的意象感受和情趣发现,这就是“以少总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