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节:以收获的名义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ziwei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尼会以丰收节的名义,将狂欢的权利让渡给辛苦一年的水牛,图为其中最有趣的“水牛冲浪”

  今年的9月23日,是中国的第四个丰收节。这个首次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将抽象的“丰收”具象为实在的果实、愉快的欢庆,在年复一年的耕种与收获之中拥有了一颗坐标,标记荣誉与喜悦。
  以各种形式赞美收获、表达欢欣,也不只限于中国。在世界各地,面对相似的丰收时节,人们总能以不同的方式为庆祝增添真实的纹路,和自然的回馈对话,与更美好的生活相逢。

独特物产


  印象中的丰收节,大多是发生在收获多种农作物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秋天。但有趣的是,很多国家或地区举办的丰收节,都是为某种作物的收获“量身定制”的。


瑞士伯尔尼的洋葱节期间,人们将洋葱做成有趣的娃娃

  在瑞士的伯尔尼,洋葱节是当地传统节日中规模最大、最受重视的一个—顾名思义,它的存在便是为了庆祝洋葱的丰收,通常在11月的第四个星期一举行。
  在这一天,人们可以极为直观地感受到洋葱的丰收:集市上,颗颗饱满、新鲜的洋葱簇拥在一起。有的会被编成方便购买和计数的“洋葱串”,细心搭配好深浅不同色的洋葱,成了一条错落有致的秋日“时尚单品”。
  除了售卖新鲜生洋葱,整座伯尔尼老城的餐馆,都会在这一天为顾客们准备好各式以洋葱为主角的特色菜肴。在洋葱集市上,商家也会就地取材,做起洋葱系列美食展示,洋葱汤、洋葱饼等悉数登场。

  很多国家或地区举办的丰收节,都是为某种作物的收获“量身定制”的。

  更有趣的是,人们还会依据洋葱圆滚滚的“身材”发挥一些艺术创意:贴上眼睛、圣诞帽与胡须,一颗颗洋葱就变身成圣诞老人的脸庞;用洋葱编辫子,戴在街头艺人的头上营造喜剧效果;串成发卡、项链,用丰收装点辛勤的人们;洋葱兔子、洋葱娃娃……各式创意一应俱全。
  除了瑞士的洋葱节,在西班牙的布尼奥尔,人们还会为番茄举行专门的节庆。
  布尼奥尔的番茄节,也是历史悠久的西班牙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8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举行。番茄节不是一天,而是会持续近一个星期。
  有关番茄节的起源传说并不“斯文”。据说是在1945年,布尼奥尔小镇举行一次普通的秋日游行活动时,一个年轻人在人群中被推倒,他顺手拿起路边菜摊上刚刚采摘售卖的新鲜番茄砸向周围人—大家用番茄打成一片,并在此后逐渐变成了一个固定的节日。
  每到番茄节的日子,布尼奥尔的居民们都会在特定的广场展开“番茄大战”。随着宣布“开始”,大家用新鲜的番茄做武器,向身边的人身上砸过去。游戏规则要求番茄必须捏烂后才能当作“弹药”出手,于是每个人的身上都沾染着喜庆的红色。如今,砸番茄不再意味着不耐烦与愤怒,而是代表着类似泼水节的祝福与喜悦。
  从发挥创意的洋葱节,到将祝福倾洒满怀的番茄节,“丰收”的快乐也不仅仅局限在欣赏果实,它们混合着传说与市井味道,让硕果的香气弥漫在整座城市。

以丰收的名义


  从番茄节的狂欢,或能窥得有关丰收节的这样一隅:“丰收”只是一个时令与形式,真正重要的,是人们以丰收的名义度过或愉快或感恩的节庆,为疾驰的日常生活寻到一处可供停泊的码头。
  在意大利,同样出现了和番茄节形式类似的丰收庆祝模式—伊芙蕾亚狂欢節。这个狂欢节还有一个更具象的名字:橙子狂欢节。


西班牙布尼奥尔的番茄节期间,当地人会在特定的广场展开“番茄大战”


意大利皮埃蒙特地区的橙子狂欢节

  关于为何特别为橙子举办主题狂欢节,意大利有一个与丰收并无关联的传说:相传,在几世纪前,位于意大利皮埃蒙特地区的伊芙蕾亚镇被一名残暴的伯爵统治。他不仅作恶多端,让当地居民深受其害,还有一个令人不齿的癖好—一旦镇子上有女孩要出嫁,他就会派卫兵将其抢走强奸。终于,忍无可忍的小镇居民起义推翻了伯爵,将他的头砍下来示众,又用乱石将他的帮凶卫兵们打死。
  从此,这种“投掷”便具有了终结黑暗、迎来胜利的意味。而到了21世纪,比传说更严酷的现实摆在意大利农民的面前:严格的欧盟农业政策限制,让“丰收”有时成了一种实在的苦恼。那些卖不出去、又会迅速腐坏的橙子,让辛苦的农民伤透脑筋。
  于是,结合着传说中投掷的勇气,大家想出“橙子大战”的方式来庆祝丰收—这样,既能消耗卖不出去的橙子,又能够纪念历史、形成新的旅游休闲文化。
  如今,会有游客特意在橙子狂欢节时来到小镇,参与这场互相投掷的狂欢。和番茄节一样,橙子也要尽量捏碎后使用才显得有趣。每年,有近万人参加这场神奇的狂欢,用掉数吨的橙子。
  而在印尼西苏门答腊的米南加保人,会以丰收节的名义,将狂欢的权利让渡给辛苦一年的水牛。在当地,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收成情况意味着下一年的温饱。因此,人们对水稻丰收的庆祝真诚而繁复,其中最有趣的就是“水牛冲浪”。   收割后的水稻田遍布烂泥,而农民就踩在一块木板上,由两只水牛拖着他在田地的烂泥间滑行。这样的活动是为了展示水牛的力气,也是在今年丰收后的稻田上,“借”一份好运气给下一年的播种与收获。
  以丰收的名义,人们在古老的传说与投掷间找到勇气面对此刻的生活。以丰收的名义,人们把舞台让给耕种的帮手,而最终的夙愿,依旧是希望丰收年年有、欢乐时时在。

  人们以丰收的名义度过或愉快或感恩的节庆,为疾驰的日常生活寻到一处可供停泊的码头。

从“丰收”开始


  事实上,当我们回溯各地形式各异的丰收节,会发现它们共有的痕迹:对自然赐予物产的盼望,对平安幸福的希冀。在世界上更多的地方,丰收节依然遵循古老的、靠近宗教的严肃仪式,承载着人们的厚望。
  在巴西,丰收节是“六月节”。这个节日可谓是巴西东北部地区民众最重视的节日之一。设置在6月,是因为这个地区常年干旱,除了安排节庆庆祝丰收,整个节日更重要的任务是祈祷自然垂爱,能够风调雨顺、作物长势良好、民众衣食无忧。有趣的是,这番祈祷带来的自然改变或许是微小的,但祈祷本身却意外地成为了当地一项极具地方特点的仪式,不断吸引着各国游客在“六月节”时前来观摩体验,间接带动了当地的旅游和经济,为民众带来了农业以外的新收入。


巴巴多斯小岛上种植甘蔗的农民

  与巴西一样,在奥地利,也有安排在秋收前后,表达对上天感恩的传统仪式—丰收感恩节。最初,这个节日是为了感恩自然馈赠,祈祷未来顺遂,但随着农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这个具有宗教性质的“农业感恩节”逐渐演变成了农产品交易会。每年9月上旬开始,维也纳市中心会举办丰收节的“果实品鑒会”,成了人们逛街休闲、品尝时令的新风尚。
  当丰收节逐渐成了“美食节”,唯有位于东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的巴巴多斯小岛,还在诚恳地延续着它略显沉重的意义。这里盛产甘蔗,又是旅游胜地,是世界著名的“甘蔗之国”。每年6月的最后三个星期到7月的第一个周末,是当地甘蔗的收获季。人们便会敲响铜锣,举办被称作“甘蔗节”的丰收节。
  本来,他们或许也可以将“甘蔗节”演变成“番茄节”“橙子狂欢节”那样笑闹着的节日。但这场庆祝里不只有丰收—他们更是在庆祝17世纪后,岛上甘蔗园的奴隶奋起反抗英国殖民者、终获自由的艰难胜利。
  百年后的今日,人们会在甘蔗收获的季节里,在脸上涂满庆祝的颜料、油彩,穿上插满羽毛的节日盛装,组成“来势汹汹”的方阵,伴着音乐边走边跳,展现海岛的热情,庆祝来之不易的自由。
  与人类始终相伴的农业、与丰收有关的庆典,承载着的既是喜悦,也是厚重的历史与人文。每一个收获的季节都弥足珍贵,除了以收获的名义,人们也着眼于清洗过去的荒唐或伤口,与未来在畅想中相逢。
其他文献
英语中有个词汇叫“decidophobia”,直译过来意思是“选择恐惧症”,意指对做出错误选择的恐惧。这种现象反映到政治中,就是选民对如何选择候选人的焦虑,演变到恐惧的程度。恐惧的心理,源于现实中的危机。选民的恐惧,无疑是因为担心选择“错误”,导致危机无法解除或者更加恶化。但从近年来的情况来看,除了危机的客观存在,更主要的原因是政治人物为了胜选,刻意制造恐惧。  2016年美国大选中,特朗普主打危
期刊
2021年10月6日,美國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奥兰治县海岸发生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约35平方公里的海面和部分海滩被污染,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雨林展馆2021年10月1日,阿联酋,2020迪拜世博会开幕。图为游客在巴西馆参观。
期刊
地球可能正在经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与前五次不同的是,这次的物种灭绝,不少与人类行为直接相关。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昆明大会,将制定新的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除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要保护之外,同一物种的基因多样性也须引起重视。香蕉的灭绝危机,就是养殖方法导致基因单一的后果。  人类迄今只探索了不到5%的海洋空间。如皇带鱼和巨口鲨这样的深海生物,过去被赋予了宗教意义。如今,高龄的巨型海
期刊
摩洛哥橄榄树园  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看待我们这个世界处于哪个阶段,有不同的总结。狄更斯那句“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仿佛永不过时。安坐家中的我们,当听到生态学家们说当下正处于“第六次物种大灭绝”边缘,也许会感到错愕。  是的,根据《地球上的生命:生物多样化、生态和进化百科全书》,地球正处于“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期,几乎每小时就有3个物种从这个星球上消失,一年内灭绝的物种大概有3万种。  3
期刊
潜水员与白令狼鱼  海洋占据地表71%的面积,若是把海水铺到地面上,有约3700米厚。  广阔的海底世界里,人类已探索的地域仅占5%。不少深海生物,长着像人类一样睿智的眼睛,仿佛能洞穿造物主的用意。但它们的奇形异状、行事逻辑,很多却在人类的理解范围之外。  比如,有的看似体积庞大的深海巨怪,只吃小虾和浮游动物;有的鱼却在母胎里,靠吃兄弟姐妹长大;部分鱼类尤其喜欢成群结队、精挑细选出远门产卵。逻辑何
期刊
1958年,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艾尔顿开始研究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何种角色。他认为,多样性的增加可以使生态系统更加稳定与丰饶。  但直到人类发现自身的活动、生物栖息地被破坏和气候变迁引发多个物种灭绝后,艾尔顿的理论才引起注意。1993年,一场讨论生物多样性流失对生态系统有何影响的学术会议在德国举行。  全球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在会上讨论了生物多样性与环境恶化的议题。多数科学家都同意,生物多样性
期刊
2019年11月11日,英國爱丁堡,黄花梨和大理石座椅。估价为1万至1.5万英镑  当人们走进高档家具商场,眼光扫到所谓“红木家具”时,很容易既被高昂的价格惊到,又被不明所以的名称、叫法搅糊涂。一句“水太深”,往往是打退堂鼓的托词。  水其实有深有浅。对于福建仙游、浙江东阳、广东中山的专业厂家来说,红木家具现时的利润率并不高;之所以叫价偏高,除了想用“收藏”理由唬住消费者,还因为常见的很多红木原木
期刊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小龙虾  每每谈起“入侵物种”,社交网站上总有人觉得不以为然:那些在其他国家被视作洪水猛兽的生物—比如克氏原螯虾,在我国成了与重口味调味料相伴的“麻辣小龙虾”,常年称霸宵夜江湖;比如美国牛蛙,在我国成了火锅等各式烹饪的常客……仿佛这样说来,无论是以哪种方式入侵的物种,到了擅长在餐饮方面花心思的中国,总可以用“吃掉”来化解。  虽然中餐的美味、创意不容小觑,但用这样的方式看待入侵物种
期刊
萨罗尼克湾港口  2021年是希腊独立战争200周年。由于疫情,雅典阅兵式上没有观众、没有喧闹,装甲车开过空旷的市中心,军机飞过帕特农神庙……  然而,在这个纪念英雄的关键年份,有一个海岛不能不提,那就是我现在居住的伊兹拉岛。  第一次踏上这岛,是在2014年的一个冬日。经历了两小时的海上颠簸,从雅典起航的喷射船靠近目的地码头时,我远远望去,只见城区建在一个斜坡上,排列紧凑的房屋呈圆形剧场状分布,
期刊
2021年9月11日,佩内洛普·克鲁兹加冕第78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2021年9月11日,第78届威尼斯电影节获奖名单出炉,法国电影《正发生》获得金狮奖。如果溯源一下,这部电影从制作、演出、拍摄等方面来看,都和中国无关,但无疑是原作者在中国旅行期间受启发而创作的作品。  用动态感十足的“正发生”,既避免落入用名词作为影名的俗套,又能时刻提醒观众眼下的一个时代困局:所有人都在关注,所有事都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