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另一种信仰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s4520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穿过石块和干燥的城市之夜
  田野进入我的房间。
  它伸出青翠的双臂
  跳动着鸟儿的脉搏,树叶的脉搏。
  手里牵着一条河。
  田野的天空也进来了
  带着它刚刚切下的一篮珍宝。
  大海坐到我的身边
  把它最白的长尾满铺在地。
  静默中涌现一株音乐之树。
  树上悬挂着一切美丽的话
  发着亮,成熟了,落下。
  在我的额头,一道闪电匿居的洞穴
  却到处长满了翅膀。
  对我说,田野真的从那么远来到了
  还就是你,在我身边做着的梦?
  (王央乐 译)
  现代主义以来,登上世界诗坛顶峰的诗人无一例外,都将自己的思想视野延至诗歌之外的哲学、美术、音乐、历史等其他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1914—1998)获取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作品充满激情,视野开阔,渗透着感悟的智慧并体现了完美的人道主义”,这其实就表明了帕斯的写作决非单纯的写作。如果说“感悟的智慧”还包涵个人禀赋在内的话,那么“人道主义”则说明帕斯在走过一生诗歌之路的同时,还走过了一条漫长的思想探索之路。
  帕斯出生之年,正是第一世界大战开始之年,当1936年的西班牙内战爆发,二十出头的诗人亲临现场,参加了反法西斯作家代表大会。不寻常的经历打开了帕斯的视野,当时欧洲此起彼伏的超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存在主义、象征主义、结构主义等各种思想的更迭反映了社会的激烈冲突,一个最醒目的标志就是生前默默无闻的尼采在二十世纪得到全面回应。像是接着尼采“上帝死了”的话说,帕斯从自身出发,一针见血地指出,“从19世纪起我们就亲眼目睹了宗教信仰的缓慢丧失,它使西方人的心灵变成一片荒漠。”(见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批评的激情》第138页,王军译文)帕斯这句话说于1970年。已近花甲之年的诗人对全球思想的认识与理解已达到既能面对也能俯瞰的境地。对整个二十世纪来说,最重要的丧失就是信仰的丧失。当人心变得空荡,就不可能不成为荒漠。
  缺失的东西不是想要重获就能重获。现代人很难、甚至无法再从宗教中获取思想与心灵的滋养。但没有人愿意自己在荒漠中度过,失去宗教的人,会去寻找另一种支撑。它与上帝无关,只和人的信仰有关。帕斯这首《来访》所表达的,未尝不是他对另一种宗教的寻找与获得。这种宗教在其笔下,就是无处不在的大自然本身。
  诗歌的起句意味深长。借助“穿过”与“进入”两个动词,作者为我们展现了极为奇妙的思想瞬间。人坐在室内,面对的都是人为的一切。在诗人头脑中,展开的是室外绵延不绝的大自然。不仅在帕斯时代,即使在二十世纪之前,对大自然的热爱导致无数艺术大师的诞生。大自然深藏的,是艺术真正的奥秘。尤其在信仰丧失的时代,将大自然视为寄托,将使人心得以稳固。对看透一切人事的人来说,唯一不可能的,就是将大自然从心灵中剔除。所以,厌倦官场的陶渊明拥抱了大自然,一无所有的凡·高拥抱了大自然。一个现代诗人对大自然伸开双臂,本来就是自然不过的事。在帕斯这首诗中,给人非常奇妙的阅读感受是,似乎不是他在走入大自然,而是大自然穿过城市,主动步入他的房间。表面看,是一种修辞手法的使用,内在看,则表明大自然始终存在于帕斯的思想深处。在人思想深处存在的,往往就是成为自己信仰的。面对信仰,人使用的不是眼睛,而是心灵。所以,这首诗与其说是帕斯对大自然展开诗意的描写,不如说成为信仰的大自然在他心灵深处迸涌。
  内心有所迸涌,就意味着人内心具有充实。当上帝缺席人的内心和生活,能成为替代的就只有大自然了。在人之外,大自然是完整的世界。所以从帕斯笔下,我们能够看到,因为对大自然有了信仰,人才能领会田野有双“青翠的手臂”,才能领会河流是牵在大自然的手中,才能领会星空给予人的,是“刚刚切下的一篮珍宝”,也才能领会大海“最白的长尾满铺在地”等等。这些诗句给读者的体会,是在喧囂中带来平静,在迷惘中带来真实。无论平静还是真实,都是人的心灵诉求,也是人的信仰皈依。所以,这首诗虽然短小,在帕斯卷帙浩繁的作品中却不容忽视,它蕴含了帕斯想告诉世人的内心之言——当他的前辈诗人叶芝宣称“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见叶芝《基督重临》,袁可嘉译)之时,人还能够将什么视为中心,还能够将什么视为足以称为信仰的事物。
  说这首诗展现了帕斯的信仰,是该诗在最后一行,神奇地出现了前面十五行都未出现过的一个“你”字。在太多的诗歌中,“你”往往是作者的某个人物所指。在帕斯这里,如果将“你”也视为某个人或干脆某位女性,不免使整首诗歌落到下乘。一位成熟的诗人很难将某位女性对应完整与无限的大自然,也没有哪位女性能够真与大自然相提并论。大自然对人唤起的情感,肯定要超越简单的男欢女爱。我们更不能忽视,进入帕斯房间的大自然是“穿过石块和干燥的城市之夜”而来,就已表明了大自然的到来不易。对现代人来说,同样不易到来的是久已失去的信仰,所以,在最后出现的“你”,将其视为现代人失去的上帝或信仰本身会更为恰当。无论失去什么,人终究需要信仰,反过来说,信仰也会梦想人类对它的需要。当传统宗教、伦理、美学标准都被现代推到分崩离析的境况之后,人只会在生存中加剧虚无。读帕斯这首短诗,没有谁会感觉虚无,更没有谁会觉得诗人在无中生有。帕斯在这里唤起的,是人在上帝死了之后,该让心灵重新有种什么样的寄托和拥抱。
  帕斯的坚定也使他这首诗和古典诗人们的作品有了明显区分。在古典诗人如但丁、弥尔顿等人那里,同样在诗歌中描写大自然,却又将大自然涂上浓烈的宗教色彩。帕斯描述了本色还原的大自然,这是二十世纪诗人与古典诗人们的巨大不同。无独有偶,当代美国诗歌自惠特曼开始,一代代诗人对大自然进行倾尽全力的歌唱和指认,这就是另一种信仰的出现。到帕斯这里,他确认新的信仰“发着亮,成熟了,落下”。帕斯没有说错,在他之后至今的诗人中,将笔触伸入大自然的日益增多,获得的读者也日益增多。所以我们有理由说,当诗歌不会缺席人类的生活之时,大自然也就不会缺席,更有理由说的是,当人在冷酷的无神时代调换眼光,会发现自己退守出的信仰,比纸上的上帝更为广阔。
其他文献
在新诗回暖的季节读到牛放的诗集《诗藏》,那感觉可以借用卞之琳的诗句表达:“屋前屋后好一片春潮。”(《无题一》)  这是诗的春潮,情的春潮,牛放的诗是其中的一朵浪花。  《诗藏》收诗作68首,分别归入“最后的净土”“最后的民族”“最后的皈依”三章。对于自己在其间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藏地——以西藏为核心的藏族聚居地,牛放用这三个心灵的诗章表达了真诚的敬畏。  我感觉到了:他在追寻藏地之灵,用一颗唯美的心,
期刊
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是诗歌的黄金岁月。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给新诗创造的众声喧哗的局面,非常令人怀念:新人涌现,力作迭出,全社会对于诗歌都处于响应性状态。有四个合唱群落:归来者和资深诗人,朦胧诗人和新来者,他们的不同乐音组成了诗歌的新时期交响曲,创造了新诗发展史上的一页辉煌篇章。  在绮丽的春天里,一大批饱经风霜的诗人从社会底层、从被“奇异的风”卷去的地方归来。归来者是一批相当成熟的诗人。他们本来就
期刊
从朦胧诗以后,汉语新诗逐渐远离了公共事件,从宏大叙事和广场抒情中退出,进入了个人私密经验的叙述和情感抒发。为集体代言变成了个人话语以后,诗歌有了深入生活细节的可能。这种转变导致诗歌从人类或者民族意识回到了个体,乃至身体,带着温度和质感,随着个人进入了公共生活。从试图驾驭生活到参与生活,人的身高和体重恢复了正常,人性显现出真实的欲望、阴影和光辉。  诗歌回到个人,由于视角和姿势发生了变化,已经从高处
期刊
悬崖边的树  曾 卓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在现代都市里,找寻一尊城市雕塑并不难,但是要在众多雕塑中找到一个会心、走心的造型,却需要阅尽千帆。这大概就是造型艺术与
期刊
我曾见过故宫的落日。夕阳下  漆黑的鸦群,高踞于  古槐们遒劲的枝丫之上  似乎是一个古老的比喻  我也曾在李家山的落日中逡巡  当我从暮色中回过神来,落日  正在动用最后一丝光线  为我屋檐下的母亲加冕  后来,我就被边地的落日俘虏  当那最后的光,越过乌云的藩篱  照射在普者黑的万亩荷塘之中  有人陳仓暗度,有人万箭穿心——  你瞧,同一盏落日下  万物有着迥异的倒影  ——原载《核桃源》20
期刊
命运相关  很久以前,我曾眺望过遥远的未来,  今天,我已到达这里,却并无多少惊喜。  就像做了一场夢,醒来后,去日经年。  有时我坐在石头上,心想,  还有更远的未来,还有  永远无法相遇的人,继续走下去。  还有望不见的星球,  飘浮着,像气泡,躲在远处。  活到如今,我终于知道,  宇宙是个整体,  世间微小的变化,都与我命运相关。岷 山  再高的山,树也能上去。  树也上不去的地方,青草能
期刊
一片芳草  昌 耀  我们商定不触痛往事,  只作寒暄。只赏芳草。  因此其余都是遗迹。  时光不再变作花粉。  飞蛾不必点燃烛泪。  无需阳关寻度。  没有饿马摇铃。  属于即刻  惟是一片芳草无穷碧。  其余都是故道。  其余都是乡井。  2020年,恰好是昌耀的《一片芳草》创作30周年。昌耀在1980年前后进入创作高峰。到1990年,代表作《慈航》《高车》《斯人》《哈拉库图》等都已完成。这首
期刊
《桑多镇的男人们》和《桑多镇的女人们》一样,都是我近年来创作的“桑多系列”中的一部分内容。“桑多”,在藏语里,是“大夏河源头”的意思。而大夏河,藏语名桑曲,史书上叫漓水,是甘肃省中部重要河流之一,发源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和合作市境内,流经河州,注入黄河。我工作且生活的地方,算是大夏河的上游。从1999年开始,我就关注此地的历史沿革、宗教文化、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了解得多了,就有创作“文学桑多语法
期刊
采访者:王文静,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  受访者:杨庆祥,诗人  王文静:让我们先从您的诗歌写作谈起吧,如果以13岁作为写诗的起点还算准确的话,到目前为止,您经历了怎样的诗歌写作上的自我嬗变呢?  杨庆祥:虽然比较早写分行体,但真正找到诗歌的内在语感大概要到2000年左右吧,我接触到了更当代的、用汉语写作比较成熟的诗人。有个暑假我读到昌耀的作品很受震撼,发现原来汉语诗歌是如此有力量、有质感。另外
期刊
如果不是我,那么另一个人  也会来到这里,试图理解他的时代。  ——米沃什:《诱惑》一个诗歌话题,或一种诗歌现象  文学因人类的精神需要而存在。文学的形式和内容,受人类所处时代的综合因素影响并决定。这就是说:有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文学。诗歌是文学的表现形式之一,必然随时代生活的延续而常在常新。从诗经到乐府民歌、从格律诗到歌赋、散曲,再到近代旧体诗词,漫漫三千多年,中国古代汉语诗歌的变化一直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