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芳草无穷碧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cryst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片芳草


  昌 耀
  我们商定不触痛往事,
  只作寒暄。只赏芳草。
  因此其余都是遗迹。
  时光不再变作花粉。
  飞蛾不必点燃烛泪。
  无需阳关寻度。
  没有饿马摇铃。
  属于即刻
  惟是一片芳草无穷碧。
  其余都是故道。
  其余都是乡井。
  2020年,恰好是昌耀的《一片芳草》创作30周年。昌耀在1980年前后进入创作高峰。到1990年,代表作《慈航》《高车》《斯人》《哈拉库图》等都已完成。这首短诗,是他创作历程中的一首小插曲,清丽地立在这个年份,具有特殊的隐喻意味。读这首诗,要把它还原到昌耀创作和人生的转折点上,他突然宁静下来,感悟“即刻”。他沉重地告别过去,面对“一片芳草无穷碧”,向往着碧色生命力的未来。
  1990年2月,是昌耀从雪域精神探寻向城市现代意义写作转变的间隙。据燎原先生《昌耀评传》所记,1989年下半年,昌耀开始与夫人分居。他妻子是藏族美女杨尕三,比他小20岁。1973年,作为“乡村乡俗的知情人和昌耀的保护人”嫁给昌耀(见《昌耀评传》),这使昌耀在37岁时更加深入到西部雪域的民俗系统,她是他和荒原史诗交流的引领者。1990年,他们结婚17年,从1979年到西宁生活已经11年。从小在湖南桃源城长大受过私塾教育的昌耀,重回带有南方属性的城市生活。而不识字的杨尕三,却从一个雪域藏族姑娘成为在城市积极探险、开拓新生的女性。他们之间的矛盾,某种程度上来自两种文明的冲突。当昌耀在现代文明意义上探寻城市精神生存方式时,他们越来越远。
  “芳草”意象在昌耀诗中出现的次数不多。《慈航》第12首《极乐界》中,他写道:“生命的晕环敢与日冕媲美。/原子的组合在微观中自成星系。/芳草把层层色彩托出泥土”。“芳草”把色彩从泥土中托出,昌耀把这种强大的萌生力量赋予芳草,而不是泥土,可见芳草在他心目中是生命力的象征。写于1985年的《芳草天涯》,则传达了昌耀50岁知命之年的一种孤绝跋涉,延续了范仲淹“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的意境。在《一片芳草》中,芳草是生命力的象征,也是无限空茫、即将新生的空地。“一片芳草”形成了一个具有空虚、包容特征的分水岭,它隔开了记忆、过去和未来。
  这首诗建构了一座意象塔。往事、遗迹、花粉、烛泪,是人生过往的欢乐和疼痛;而阳关、饿马、故道、乡井,是要舍弃要放下的背景。惟有欣赏芳草,展望一片无穷的碧野,才在诗人的此在时空,在诸多压抑的意象中放射出一抹救赎的亮色。一片芳草,是意象塔顶的无限风光。
  这首短诗,颇有杜诗“沉郁顿挫”之妙。开篇即道“我们商定不触痛往事”。诗人的往事,是在西部荒原成为囚徒,劳教、流放,在苦炼中体验、追求、写作和申诉。这个“我们”,或许是共同面对旧生活的爱人。诗人的语气尽量保持平稳。“只赏芳草”,这是芳草第一次出现,是一个话题和眼光的旁移。
  紧接着,三个意象“遗迹”“花粉”“烛泪”,诗人用层层过往的意象构建塔身。1989年昌耀重回哈拉库图,写出了信息量巨大的城堡叙事。那是杨尕三的故乡。在那里,“时光曾经变作花粉”,有青春的幸福;“飞娥曾经点燃烛泪”,有简朴但温馨的生活。这三句,是“不触痛”的触痛,是商定不说后的言说。
  “无需阳关寻度。/没有饿马摇铃。”“阳关”和“饿马”这一对意象相对而出,似乎是要告别过去几十年生存的荒原背景。阳关为西北游牧民族与中原交通的重要关隘。“西出阳关无故人”,可见阳关自古而来的文化分界属性。昌耀在1982年的《太息》中写到:“去。马驹尚在阳关蹀躞。/没有工夫为敝屣喟叹了。”他写重回西宁一切新生的喜悦。1989年的哈拉库图之行,是精神返回,也是一场告别。
  如此决绝之后,诗人写出:“属于即刻/惟是一片芳草无穷碧。”即刻的芳草,与诗意存在合为一体。“天涯何处无芳草”“接天莲叶无穷碧”,被昌耀拈来改写,他不仅探寻西部意象的原生态,对自幼习之的中国古代汉语,也要还原到本义。“芳草无穷碧”,看似熟悉,却是一次陌生化的组接,把莲叶的“碧”赋予芳草,带着无限豪情,带着对生命力焕发的向往。而这种向往并未成为情绪主流。“其余都是故道。/其余都是乡井。”笔触突然收回,最是沉郁。故道或许是过了阳关后的丝绸之路的故道,乡井或许是藏区乡井。诗人的情绪从“芳草无穷碧”跌落,连续两个“其余都是”,加上前面“其余都是遗迹”,像是说除了这“一片芳草”,其余都是无足说的沉重过去。诗人欲罢不能,想要走向“無穷碧”的新生,却又被旧生活包裹。然而断舍离终究是世俗层面,事实上,那一切作为意象早已成为诗人精神之塔的塔座,永远也不可能拔出。
  看似信手拈来的小诗,诗人表达了时空中的你、我和内心。时间有“往事”和“即刻”,空间是三个“其余都是”,用三个“不”来否定,灵魂却用两个“只”和一个“惟”来强调。一唱三叹,肝肠寸断,现代情感中兼有了古诗的苍凉意境。在否定之否定排除一切纷繁后,发现选择和展望的一片芳草,有如晴空一鹤排云上的开朗。
  对于这首诗,唐晓渡在《昌耀诗文总集》“增编版前言”中认为:“属于南方‘滨海女子’的线段。”从《昌耀评传》一书中看,我们还无法断定,这首《一片芳草》就是认识“SY”之后的作品,但可以看出诗人情绪的内在浮动。
  比起《慈航》《哈拉库图》等鲜明的西部地理特征,这首诗在意蕴上更具现代生存意义的反思性。重新审视生活,拓展精神对话时空,是昌耀这一阶段的主题,他带着沉重的家庭分裂的精神负担上路。昌耀在1990年9月所写的《西部诗的热门话》中说:“拥有江河源头、世界屋脊美誉的西部正是以此独有的景观与文化氛围在朝圣者的心目中日渐展示其永恒魅力的吧?而西部对于当代诗人的意义是煅炉与开刃的硎石。是心灵在祭坛前的净化。”净化是否一次性完成?净化是一生不断重复的追求。昌耀在八十年末、九十年代初越来越喧嚣的城市生活中,发现存在的荒诞性。
  1989年12月30日,昌耀在《远离都市》写“忧戚的眼神掉在忧戚的河道”,表达一种忧虑。1990年1月12日写《紫金冠》:“我不学而能的人性醒觉是紫金冠。/我无虑被人劫掠的秘藏只有紫金冠。/不可穷尽的高峻或冷寂惟有紫金冠。”他重新坚定自我的“紫金冠”特质,只有这种特质不被劫持,“高峻或冷寂”是态度也是结果。昌耀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标识,和时代拉开距离,形成西部文化系统和中国古代汉语系统浑然杂糅的个性表达。后来的诗人,多受到他诗歌意象生命美学化与文化地理特征的影响。
  《一片芳草》创作的同时,昌耀写了《僧人》,这是他内在精神斗争的全面展现。他以“僧人”的视角观察自己也观察世界,提出信仰的问题。那看似“一片芳草”式的空白,其实是昌耀在其后十年怀着焦虑和执着,对生命存在的叩问之旅的开端。
其他文献
诗是古代文学的正宗,处于中国文化文类等级的上层,小说则属稗官野史,假语村言者流,很难想象尊卑观念深入骨髓的士大夫会屈尊纡贵,将二者嫁接为诗体小说,即便是叙事诗,与浩如烟海的抒情诗相比,也是凤毛麟角。  “叙事诗”与“诗体小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两个偏正短语,叙事诗的中心词是“诗”,即有叙事性成分的诗,而诗体小说的中心词是“小说”,即以诗歌形式写的小说,它们必须遵循各自的美学规范。诗的本质是言志缘
期刊
诗和散文(本文所说的“散文”是小说、戏剧、散文等非诗文体的统称)是有文体界限的。不清楚这个界限,就不配做诗人。《清诗话》收录了吴乔的《答万季·诗问》,共有27篇精彩的答问。说到诗文区别时,有这样一段话:“二者意岂有异?唯是体制辞语不同尔。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形质尽变;啖饮则饱,可以养生,可以尽美,为人事之正道;饮酒则醉,忧者以乐,喜者以悲,有不知其所以然者。”
期刊
这些松树,这些秋天的橡树,这些岩石,  这水域晦暗而又为风所触动——  我像你一样,你黑色的小舟,  漂过那被凉凉的泉水所喂养的水域。  大片的水下,自孩提时代起,  我就梦见过奇异的黑色珍宝,  梦见的不是黄金,或奇石,而是真正的  馈赠,在明尼苏达苍白的湖下。  这个早晨,也漂流于黎明的风中,  我感觉到我的手,我的鞋,还有这墨  水——  如躯体的所有部位那样,漂流于  肉体和石头之云的上空
期刊
大解的诗,我是熟悉的。从他的名作《百年之后》到《个人史》,他的诗一直很大程度上保持着对于生活深处的挖掘,延续着对于语言的挑剔与不苟合,这对于一位已经有广泛影响力的诗人而言是难能可贵的。  读大解这组诗歌近作,不论是一段偶然的沉思,还是一次远方的出行所见,他都能在生活的体验地中找到智慧的一面,并用诗歌语言巧妙而精彩地表达出自己的认识或思想。透过句里行间的用词、断句就可以清晰地看出,他对于诗歌的敬畏之
期刊
在新诗回暖的季节读到牛放的诗集《诗藏》,那感觉可以借用卞之琳的诗句表达:“屋前屋后好一片春潮。”(《无题一》)  这是诗的春潮,情的春潮,牛放的诗是其中的一朵浪花。  《诗藏》收诗作68首,分别归入“最后的净土”“最后的民族”“最后的皈依”三章。对于自己在其间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藏地——以西藏为核心的藏族聚居地,牛放用这三个心灵的诗章表达了真诚的敬畏。  我感觉到了:他在追寻藏地之灵,用一颗唯美的心,
期刊
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是诗歌的黄金岁月。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给新诗创造的众声喧哗的局面,非常令人怀念:新人涌现,力作迭出,全社会对于诗歌都处于响应性状态。有四个合唱群落:归来者和资深诗人,朦胧诗人和新来者,他们的不同乐音组成了诗歌的新时期交响曲,创造了新诗发展史上的一页辉煌篇章。  在绮丽的春天里,一大批饱经风霜的诗人从社会底层、从被“奇异的风”卷去的地方归来。归来者是一批相当成熟的诗人。他们本来就
期刊
从朦胧诗以后,汉语新诗逐渐远离了公共事件,从宏大叙事和广场抒情中退出,进入了个人私密经验的叙述和情感抒发。为集体代言变成了个人话语以后,诗歌有了深入生活细节的可能。这种转变导致诗歌从人类或者民族意识回到了个体,乃至身体,带着温度和质感,随着个人进入了公共生活。从试图驾驭生活到参与生活,人的身高和体重恢复了正常,人性显现出真实的欲望、阴影和光辉。  诗歌回到个人,由于视角和姿势发生了变化,已经从高处
期刊
悬崖边的树  曾 卓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在现代都市里,找寻一尊城市雕塑并不难,但是要在众多雕塑中找到一个会心、走心的造型,却需要阅尽千帆。这大概就是造型艺术与
期刊
我曾见过故宫的落日。夕阳下  漆黑的鸦群,高踞于  古槐们遒劲的枝丫之上  似乎是一个古老的比喻  我也曾在李家山的落日中逡巡  当我从暮色中回过神来,落日  正在动用最后一丝光线  为我屋檐下的母亲加冕  后来,我就被边地的落日俘虏  当那最后的光,越过乌云的藩篱  照射在普者黑的万亩荷塘之中  有人陳仓暗度,有人万箭穿心——  你瞧,同一盏落日下  万物有着迥异的倒影  ——原载《核桃源》20
期刊
命运相关  很久以前,我曾眺望过遥远的未来,  今天,我已到达这里,却并无多少惊喜。  就像做了一场夢,醒来后,去日经年。  有时我坐在石头上,心想,  还有更远的未来,还有  永远无法相遇的人,继续走下去。  还有望不见的星球,  飘浮着,像气泡,躲在远处。  活到如今,我终于知道,  宇宙是个整体,  世间微小的变化,都与我命运相关。岷 山  再高的山,树也能上去。  树也上不去的地方,青草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