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引起肠套叠一例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wei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19岁.因"反复上腹部胀痛半年余,加重1周"于2011年8月6日入院.患者半年来反复出现上腹部胀痛,伴有反酸、嗳气,无呕血,1周来间断性解黑便,每天一次,量约100 g.既往史:出生时被发现右肩胛区一皮肤隆起,逐渐增大,15年前行手术切除,病理为海绵状血管瘤;后逐渐发现全身多处出现小血管瘤,稍增大,未作进一步处理;4年前因"乏力"于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血红蛋白为38 g/L,后长期口服"琥珀酸亚铁"治疗,血红蛋白波动于70~120 g/L.家族成员无类似疾病史.查体:右下腹、右足内侧、左脚趾第二趾端、右侧手掌可见蓝色皮肤结节样隆起,大小0.5~0.8 cm不等,质地中等,见图1。

其他文献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指利用各种电刀对大于2 cm的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的内镜微创技术.这一技术可以实现较大病变的整块切除,并提供准确的病理诊断分期.随着内镜器械的不断发展,ESD已成为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在我国,ESD应用于临床始于2006年,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目前该技术已日益普及.由于ESD技术难度较大,各
期刊
在韩国.胃癌的发病率与病死率都很高。尽管老年人口越来越多、患胃癌的老年患者也逐渐增多,但由于其手术风险,许多老年患者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因此。本研究调查了影响治疗决策的相关因素,以明确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效果。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1519例患者纳入此研究,分为年轻组(41-69岁)和老年组(70岁及以上)。研究因素包括每组患者的基本特征、伴随疾病、相关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
期刊
目的 探讨醛酮还原酶1-BIO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6例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中AKRlBl0mRNA的表达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0例原发胃癌组织及70例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AKRlB10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CR结果显示,91.7%(33/36)癌旁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AKRlB10mRNA的表达高于其配对胃癌组织[8.3%(3/36
期刊
本研究旨在比较第七版与第六版AJCC结直肠癌分期系统的预后评估价值。对3所大学医院中行手术治疗的3377例结直肠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总生存率和肿瘤相关生存率方面,对依据第七版分期系统分期发生变化与保持不变的患者进行对比。并对每一个亚组新分期进行了同质化分析。
期刊
目的 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LRC)相关筋膜和间隙的局部解剖学特点.方法 对7具尸体和49例接受LRC的患者进行解剖学观察;比较腹部健康者和结肠癌患者的CT影像资料.结果 在升结肠系膜和肾前筋膜之间存在各向交通的右结肠后间隙;其前、后、中线侧、外侧、头侧和尾侧边界分别为升结肠系膜、各向延续的肾前筋膜、肠系膜上静脉、右结肠旁沟腹膜反折、十二指肠水平部下缘和肠系膜根下缘.在横结肠系膜和胰十二指肠之
直肠脱垂、直肠内脱垂和孤立性溃疡综合征表现为直肠壁部分或全层脱出等解剖结构异常,并伴有盆底功能障碍.直肠脱垂虽然是良性疾病,但脱垂物引起的不适、黏液渗出和出血以及伴发的排粪失禁或便秘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排粪失禁的发生多由于括约肌慢性机械性牵拉损伤、直肠-肛门抑制反射的持续兴奋、阴部神经损伤及由此引起的外括约肌萎缩等;便秘的发生与排粪时直肠内套叠的肠管所致机械性阻塞、盆底协同失调和结肠蠕动减弱
期刊
目的 探讨新辅助治疗对超低位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及其微转移规律及分布的影响,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大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组织芯片CK20染色方法,研究超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组(21例)与直接手术组(23例)行Miles手术后的大体标本.结果 新辅助治疗组21例患者直肠系膜共检获淋巴结138枚,其中转移淋巴结39枚,微转移12枚;7例为淋巴结癌转移,2例为淋巴结微转移,6例为病理完全
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肿瘤与早期胃癌中的应用已经获得广泛的认同与开展.在我国,微创胃肠外科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良性病变及功能修复性手术的第一阶段和本世纪初10年的恶性肿瘤手术的关键技术突破、技术规范、推广普及的第二阶段,目前已在全国几乎所有的大中型医院都得到开展;下一个10年或更长的时间内将如何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关键问题.把握正确的方向,开拓视野,踏踏实实努力工作,提升我国胃肠外科的诊疗水平,是我
目的 研究旋毛虫T.spiralis感染对小鼠结肠黏膜表皮钙黏附素(E-cadherin)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BALB/c小鼠和STAT6基因敲除(Th2缺乏)的STAT6-/-小鼠,分为T.spiralis感染组和无感染的对照组,每组中BALB/c小鼠和STAT6-/-小鼠各5只.感染7d后直肠灌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灌注后0、60和120 min分析小鼠血液中HRP水平以检测结
患者 女性,26岁.因"腹胀2周,加重1d"而于2010年11月1日入院.患者于2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以上腹部为主,呈持续性,与饮食无关,排气后好转;未予诊治.1 d前患者在家中自觉腹胀加重,以上腹部为主,无腹痛,伴恶心,有呕吐数次,非喷射性,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质;伴肛门排气排粪减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