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重症监护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 :健康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_toma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总结心理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患者60例临床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合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正确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观察组在抢救时间、治疗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满意度调查中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重症监护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心理护理;临床应用
  由于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疾病较为严重,尤其是很多患者在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后,认为自身身体状况不是很乐观,进而导致很多患者出现了心理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良好治療和护理,阻碍了患者身体的快速康复。在针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护理中,护理人员应该科学运用心理护理措施,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人员的护理,促进患者疾病的良好恢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本院2018年收治的重症监护患者60例,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53岁到82岁之间,这些患者都没有精神类疾病,符合采用心理护理的要求。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在患者在治疗中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仔细认真执行医嘱,发现异常立即汇报医生,做好用药指导、并发症护理,护理中做好记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帮助患者熟悉重症监护病房的环境
  多数患者在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初期,对病房环境比较陌生,患者对疾病情况不够了解,表现出焦躁不安的情绪状态[1]。针对此,在对即将进入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护理人员向其简单介绍重症监护病房的环境、病房管理要求等情况,减少患者对特殊环境的恐惧感。并向患者介绍主治的医生和护理人员,使其了解医护人员有丰富的监护治疗经验,对医护人员充满信任。
  1.2.2对患者进行分类沟通交流
  患者的性格和患者的情绪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对患者进行准确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首先要了解的基本情况,包括患者的性格、患病类型等等。对于患者大致分为恐惧紧张型、顾虑型、乐观型三类,并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干预。针对第一类,患者性格相对孤僻,护理人员需首先向其详细介绍来到重症监护病房的原因,确保患者对自身情况有正确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出现恐慌;针对第二类,患者的病程一般较长,护理人员应向其介绍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必要性,让其了解正在接受的具体治疗方式和护理措施,使其对本次的治疗充满信心;针对第三类,患者心态比较积极乐观,护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使其受感染,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1.2.3注意与患者的沟通方式
  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手势、口型、表情、语言表达,不可只注意监护仪器而忽视患者的感受,在进行各种操作前,均向患者解释,以取得患者的支持和配合,对于不能语言交流的,可用笔书写的方式交流,较少患者的精神负担。
  1.2.4维护患者的自尊
  尽可能减少患者裸露的次数和时间,给患者更衣、换药、导尿时,要注意遮挡,对患者提出的要求要合理地解释,获得患者的配合和理解。
  1.2.5改善重症监护病房环境
  在操作中,降低设备及工作人员所产生的噪音,在患者处于正常睡眠状态时,尽量避免影响患者,更不要让患者看到其他患者抢救的场面,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同时,重症监护病房环境力求温馨,减缓患者的紧张情绪。
  1.3评价方式
  护理人员自制问卷调查判定护理效果,护士填写护理总体效果、抢救成功率和潜在安全隐患提议,并通过出院电话回访了解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使用统计学方法计算数据。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治疗费用、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重症监护病房收治危重患者,收治对象原则上是各种危重的急性不可逆的疾病,这些疾病随时能够夺去患者的生命,进而导致患者心理压力过大,造成患者极大的心理负担[2]。因此,重症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进行正确的心理护理也显得非常重要。根据不同的患者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能使患者感受到舒适、愉快的氛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信心,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许筱伦,刘勇.整体护理对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7,06(12):18-21
  [2]高素芹,ICU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15(14):242-24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逐渐老龄化,老年人的疾病,病发率也越来越高。而对于老年病患的医疗护理,也受到了广大社会群众的关注,因此现在医疗事业在对于老年病患的基本护理的常规干预基础上提出人性化护理技巧的应用。对此,我们就以老年骨科患者的护理为例,加以应用人性化护理技巧,通过研究实践来发现实施应用人性化护理对于老年骨科患者的康复情况。存在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人性化护理在护理治疗中的适应性。从而对于老年病患的医
期刊
摘要:目的:雾化吸入治疗麻疹合并肺炎患儿的过程中应用早期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120例临床确诊,且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麻疹合并肺炎患儿被纳入研究,并被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联合接受早期护理干预。结果:两组体温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咳痰消失时间、退疹时间以及咳嗽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研究组上述指标平均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均P0.05。  1
期刊
摘要:随着近几年来,临床工作的不断深化,手术已经成为临床较为常见的治疗措施之一,手术室也在这种背景下独立和发展[1]。在手术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使之机体可能出现的生理应激反应较为严重。再加上手术实施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干扰,以温度过低、卫生干预缺失等内容为主,这些将会对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性造成较大的影响。针对该种现象,临床更加注重对手术室收治的患者的护理工
期刊
摘要:新生儿作为特殊的群体,其护理研究的发展一直吸引着人们关注。本文着眼于新生儿疼痛护理研究发展,简要说明了新生儿疼痛的定义,影响以及护理措施,期望为以后的新生儿疼痛护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新生儿;疼痛;护理研究  传统观点认为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对疼痛敏感度较低,然而实践研究显示,即使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但仍然能够感受疼痛。对于脆弱的新生儿来说,他们所能承受的疼痛感要远远小于成人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在进行围术期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 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进行治疗的84例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分析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术期中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分析组患者SDS评分与S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期刊
摘要:本文的研究旨在对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是以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高危新生儿病例156例为研究对象,将新生儿及其家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例。两组高危新生儿均进行了对症治疗和常规护理,对照组新生儿家属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新生儿家属接受优质护理。对两组新生儿家属的满意度、HAMD(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HAMA(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114例病患纳入,分为路径组与对照组,路径组57例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对照组则行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临床护理路径知识知晓率更高(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常规知识宣教、出院指导等。  路径组则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路径如下。  1.2.1 入院当日护理人员协助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介入治疗与护理措施。材料与方法 对20例大咯血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柱塞术。结果 20例咯血患者中,13例即刻完全止血,7例咯少量暗色血痰,经止血药物应用2至3天后停止。结论 支气管动脉柱塞治疗大咯血止血效果显著,在治疗中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和系统化整体护理尤为重要。  关键词:咯血;介入治疗;护理  大咯血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急危症,多见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应用在胆结石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8例行胆结石手术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行个体化护理,2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相比对照组,实验组SAS、SDS评分更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总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更高,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给予胆结石手术患者个体化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可有效缓解患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医院妇产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推广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5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其中,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方法,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化护理的方法。实验时间均为6个月。实验结束后,对两组进行护理质量与焦虑程度评分,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程度评分显著低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