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寒地农村乡土建筑,从乡土居住形态对乡土生活的适应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向传统乡土居住形态学习的有效途径,立足我国寒地这一特殊地区,研究适应该地区乡土生活的居住形态,从而促进该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寒地 乡土建筑 现状特征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 A
传统寒地农村乡土建筑受建筑技术水平的制约,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各种有利因素,体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具有丰富多样的地方建筑形式、空间构成和细部构造。农村乡土建筑是生活、生产、劳作的基础,是传统与习俗的载体,根植于大众生活之中,是基本的建筑状态,最初体现着生存的根本需求,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对建筑形态的影响更是进一步加强。
1.寒地农村乡土建筑现状
我国寒地的地理纬度偏高,在严寒的冬季,获取日照成为生活的重要内容。这要求建筑之间需要较大的间距。形成低密度的聚落建筑群。大多数单体建筑的平面布局采用“一”字形,而院落建筑的围合形式,多为“U”形布局的三合院式平面,满足基本的采光、日照要求。我国寒地乡土建筑的就地取材,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建筑形态。
1)寒地乡土居住建筑采用独特的火炕供暖方式,满族的“万字炕”或“蔓子炕”,汉族的“南北炕”,朝鲜族的“地炕”,在保证室内适宜的气温的同时,为室内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形成以“炕”为中心的家庭起居生活,极具有地方特色。在吉林地区许多民宅中,将北向外墙做成双层的,利于抵挡严寒,同时,两层墙间的空间,可作为储藏间,具有一定的功能意义。
2)寒地山区木材是可以广泛利用的资源,多用木头搭垒建造房屋,还用木片搭瓦,用空心树做烟囱;木头垒成的房屋又称为“井干式房屋”,是一种特色地方木构建筑形态。
3)寒地平原,最常见的民居是“草坯房”或称“土坯房”。“土坯房子篱笆寨”,是民间百姓对这种房屋的概括。老百姓用草和泥和在一起,按在固定的模子中,做成一块块一尺长短的土砖,叫“坯”。在阳光下晾干,用来垒屋。土坯盖房,冬暖夏凉,经济实惠,是一种可持续性的生态住宅形式。草在土坯中起到拉结作用,加强了土坯的整体性。土坯房的屋顶,一般用较长而韧性更好的干草建造。用一把干草蘸到和好的泥里,双手反向一拧,泥挤到草的缝隙间,称为“泥辫子”。用这种泥辫子铺到屋顶上,层层覆盖,便形成既保暖,又轻巧的土坯房屋顶。
2.寒地农村乡土建筑特征
1)井干式民居。
井干式民居通常选址于背风向阳的平坦地段。独栋的较少,一般都是六七户聚居而成一个小村落,各户之间的排列较松散、不整齐。这种聚居的方式有利于减少冬季寒风影响。井干式民居的特点是房屋的中间和四端均安装有木柱,其上支承木墙。
2)合院民居。
该类民居多布置在经济相对发达一些,文化繁荣的地区,因此聚落及建筑的型制较高,出现了类似北京四合院的合院式民居。房屋布局以正房为主,厢房为辅,正房坐北朝南,房架高大,厢房位于正房东西两侧,房架稍矮小,这就是吉林传统的三合院形式。一般人家只设正房和一处厢房,称为二合院。厢房的功能是碾房和仓房。此外,院内朝阳处必设一仓子,离地面一人多高,存放苞米并起晾晒作用。制作院墙的材料很多,传统的如枝条、木板、土坯,现代的如红砖等等,但以土筑为多数。院门多设在正房的中轴线上。
3)玉米楼。
多位于山区由于森林资源丰富,逐渐衍生出一种独特的建筑样式——玉米楼。其形式是用四根木柱架起,楼身向上升起,屋顶为双坡屋顶,农家常用它来存放玉米,有防潮防湿的功效。
4)碱土平房。
有些地区树木生长少,当地居民建房都就地取用碱土建造。由于西部地区经常刮风,为了屋顶不被风吹走,尽量把屋顶设计得低平,最大限度地减少风的侵蚀。
3.乡土建筑研究及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各界对乡土建筑及新农村建设的关注,关于吉林省乡土建筑的研究成果也丰富起來,包括学术论著、科研立项和实际工程。总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我国乡土建筑及新农村建设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建筑专业角度审视,存在着群体空间呆板,建筑形态生硬,形式雷同(缺乏自主建造过程);同时还存在建筑师不了解乡土生活,不了解乡土建筑的现象。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村庄中蓝色彩钢瓦屋顶的民房很刺眼地跳出于其他房屋,与村庄总体的印象格格不入。这种彩钢瓦多见于厂房,是工业化的产物,而出现在民宅中,着实破坏了农村的乡土风貌,通过采访村民可知这种屋顶用起来舒适度也较差,尤其雨天,噪音很大。从这个现象上我们看出,农民在自助建房这件事情上缺乏有效的引导,不少农民只是盲目地追随“工业化”、“现代化”。
4.寒地农村乡土建筑发展趋势
如果正确处理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乡土建筑保护的关系,使乡土居住形态的文化内涵、建筑特色得以保留,是关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问题。本着改善农村居住条件、保存乡土特色、弘扬乡土文化的宗旨,当前应从如下几方面保护寒地农村乡土建筑居住形态。
1)各级政府要把对乡土居住形态的保护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来抓,明确“保护不是阻碍,发展不是破坏”。各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协作,将对乡土居住形态的保护纳入村落的整体规划中,使乡村建设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同研究机构的科研活动相一致,与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协调,努力寻求新农村建设、乡土居住形态保护、农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
2)加快制定有关乡土建筑保护的专项法规,对乡土建筑的保护原则、措施、监管等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将乡土居住形态的保护工作纳入到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来。
3)通过普查准确掌握乡土建筑的分布和保护现状,并登记认定,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并及时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将乡土建筑特色鲜明、资源丰富、保护较好的村镇公布为历史文化名村、名镇。
4)对乡土居住形态保护的资金投入方面,采取中央、地方、群众三结合的方针。要积极尝试按照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以多种方式调动农民在乡土建筑保护上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在自愿基础上实现乡土建筑产权或使用权的转移。
5)按照建设新区,保护老村的思路,引导部分居民到新区居住、生活,合理疏理减少村落和乡土建筑内的入口。对古村落进行科学的治理,按照不损害文物本体、格局和历史风貌的原则,改善煤气、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使原有居民能够世世代代居住生活在古村落里,享受现代生活的便利。这有利于延续固有文化传统与生活方式。
5.结语
面对全球化与地域化新型问题,我们不得不认真审视曾经走过的建筑设计之路,正确分析当前建筑发展的趋势,寻求富有地域文化特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创作之路。我们有必要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并发展自己的地域传统,有必要创造自己时代的特色建筑文化。通过对寒地农村乡土建筑的研究和总结,从中得出一般性的乡土建筑形态的设计原理,结合当今社会文化、地域经济等发展条件,提出适应目前需求及未来发展的寒地农村乡土建筑设计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王绍周.中国民族建筑 第三卷[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王云娟.从旧民居到新社区[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4】.张成龙,王亮.中国民族建筑概览.东北卷[M].北京:中国电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寒地 乡土建筑 现状特征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 A
传统寒地农村乡土建筑受建筑技术水平的制约,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各种有利因素,体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具有丰富多样的地方建筑形式、空间构成和细部构造。农村乡土建筑是生活、生产、劳作的基础,是传统与习俗的载体,根植于大众生活之中,是基本的建筑状态,最初体现着生存的根本需求,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对建筑形态的影响更是进一步加强。
1.寒地农村乡土建筑现状
我国寒地的地理纬度偏高,在严寒的冬季,获取日照成为生活的重要内容。这要求建筑之间需要较大的间距。形成低密度的聚落建筑群。大多数单体建筑的平面布局采用“一”字形,而院落建筑的围合形式,多为“U”形布局的三合院式平面,满足基本的采光、日照要求。我国寒地乡土建筑的就地取材,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建筑形态。
1)寒地乡土居住建筑采用独特的火炕供暖方式,满族的“万字炕”或“蔓子炕”,汉族的“南北炕”,朝鲜族的“地炕”,在保证室内适宜的气温的同时,为室内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形成以“炕”为中心的家庭起居生活,极具有地方特色。在吉林地区许多民宅中,将北向外墙做成双层的,利于抵挡严寒,同时,两层墙间的空间,可作为储藏间,具有一定的功能意义。
2)寒地山区木材是可以广泛利用的资源,多用木头搭垒建造房屋,还用木片搭瓦,用空心树做烟囱;木头垒成的房屋又称为“井干式房屋”,是一种特色地方木构建筑形态。
3)寒地平原,最常见的民居是“草坯房”或称“土坯房”。“土坯房子篱笆寨”,是民间百姓对这种房屋的概括。老百姓用草和泥和在一起,按在固定的模子中,做成一块块一尺长短的土砖,叫“坯”。在阳光下晾干,用来垒屋。土坯盖房,冬暖夏凉,经济实惠,是一种可持续性的生态住宅形式。草在土坯中起到拉结作用,加强了土坯的整体性。土坯房的屋顶,一般用较长而韧性更好的干草建造。用一把干草蘸到和好的泥里,双手反向一拧,泥挤到草的缝隙间,称为“泥辫子”。用这种泥辫子铺到屋顶上,层层覆盖,便形成既保暖,又轻巧的土坯房屋顶。
2.寒地农村乡土建筑特征
1)井干式民居。
井干式民居通常选址于背风向阳的平坦地段。独栋的较少,一般都是六七户聚居而成一个小村落,各户之间的排列较松散、不整齐。这种聚居的方式有利于减少冬季寒风影响。井干式民居的特点是房屋的中间和四端均安装有木柱,其上支承木墙。
2)合院民居。
该类民居多布置在经济相对发达一些,文化繁荣的地区,因此聚落及建筑的型制较高,出现了类似北京四合院的合院式民居。房屋布局以正房为主,厢房为辅,正房坐北朝南,房架高大,厢房位于正房东西两侧,房架稍矮小,这就是吉林传统的三合院形式。一般人家只设正房和一处厢房,称为二合院。厢房的功能是碾房和仓房。此外,院内朝阳处必设一仓子,离地面一人多高,存放苞米并起晾晒作用。制作院墙的材料很多,传统的如枝条、木板、土坯,现代的如红砖等等,但以土筑为多数。院门多设在正房的中轴线上。
3)玉米楼。
多位于山区由于森林资源丰富,逐渐衍生出一种独特的建筑样式——玉米楼。其形式是用四根木柱架起,楼身向上升起,屋顶为双坡屋顶,农家常用它来存放玉米,有防潮防湿的功效。
4)碱土平房。
有些地区树木生长少,当地居民建房都就地取用碱土建造。由于西部地区经常刮风,为了屋顶不被风吹走,尽量把屋顶设计得低平,最大限度地减少风的侵蚀。
3.乡土建筑研究及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各界对乡土建筑及新农村建设的关注,关于吉林省乡土建筑的研究成果也丰富起來,包括学术论著、科研立项和实际工程。总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我国乡土建筑及新农村建设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建筑专业角度审视,存在着群体空间呆板,建筑形态生硬,形式雷同(缺乏自主建造过程);同时还存在建筑师不了解乡土生活,不了解乡土建筑的现象。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村庄中蓝色彩钢瓦屋顶的民房很刺眼地跳出于其他房屋,与村庄总体的印象格格不入。这种彩钢瓦多见于厂房,是工业化的产物,而出现在民宅中,着实破坏了农村的乡土风貌,通过采访村民可知这种屋顶用起来舒适度也较差,尤其雨天,噪音很大。从这个现象上我们看出,农民在自助建房这件事情上缺乏有效的引导,不少农民只是盲目地追随“工业化”、“现代化”。
4.寒地农村乡土建筑发展趋势
如果正确处理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乡土建筑保护的关系,使乡土居住形态的文化内涵、建筑特色得以保留,是关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问题。本着改善农村居住条件、保存乡土特色、弘扬乡土文化的宗旨,当前应从如下几方面保护寒地农村乡土建筑居住形态。
1)各级政府要把对乡土居住形态的保护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来抓,明确“保护不是阻碍,发展不是破坏”。各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协作,将对乡土居住形态的保护纳入村落的整体规划中,使乡村建设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同研究机构的科研活动相一致,与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协调,努力寻求新农村建设、乡土居住形态保护、农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
2)加快制定有关乡土建筑保护的专项法规,对乡土建筑的保护原则、措施、监管等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将乡土居住形态的保护工作纳入到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来。
3)通过普查准确掌握乡土建筑的分布和保护现状,并登记认定,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并及时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将乡土建筑特色鲜明、资源丰富、保护较好的村镇公布为历史文化名村、名镇。
4)对乡土居住形态保护的资金投入方面,采取中央、地方、群众三结合的方针。要积极尝试按照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以多种方式调动农民在乡土建筑保护上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在自愿基础上实现乡土建筑产权或使用权的转移。
5)按照建设新区,保护老村的思路,引导部分居民到新区居住、生活,合理疏理减少村落和乡土建筑内的入口。对古村落进行科学的治理,按照不损害文物本体、格局和历史风貌的原则,改善煤气、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使原有居民能够世世代代居住生活在古村落里,享受现代生活的便利。这有利于延续固有文化传统与生活方式。
5.结语
面对全球化与地域化新型问题,我们不得不认真审视曾经走过的建筑设计之路,正确分析当前建筑发展的趋势,寻求富有地域文化特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创作之路。我们有必要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并发展自己的地域传统,有必要创造自己时代的特色建筑文化。通过对寒地农村乡土建筑的研究和总结,从中得出一般性的乡土建筑形态的设计原理,结合当今社会文化、地域经济等发展条件,提出适应目前需求及未来发展的寒地农村乡土建筑设计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王绍周.中国民族建筑 第三卷[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王云娟.从旧民居到新社区[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4】.张成龙,王亮.中国民族建筑概览.东北卷[M].北京:中国电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