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评教倦怠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nxy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学生评教倦怠现象非常普遍,主要表现为学生滥评、弃评和恶评教师教学效果,这种现象如不及时疏解,会亵渎学生的评教权利,遮蔽学生的评教能力,降低学生的评教效力,甚至会强化教师对学生评教的抵制情绪。学生责任意识缺失、评教指标设计不科学、评教时间安排不适当以及评教结果不向教师与学生公布是导致学生评教倦怠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从评教前的组织动员、指标设计和时间安排,评教时的组织实施以及评教后的结果反馈、结果分析与适当培训3个方面疏解学生评教倦怠的现象。
  关键词:学生评教;倦怠现象;评教失真;评教指标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7-138-03
  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学生A听说成绩出来了,他赶紧登录校园网打开“教务信息系统”,在点击“成绩查询”后弹出了学生评教页面,在鼠标的“啪啪”声中不到一分钟时间他就随意地完成了10多道打分题,点击“确定”,很快他看到了自己的考试成绩过关了,高兴之余,他又重复了几次这样的评教过程,几乎不到8min的时间他完成了本学期所有课程的评教与查分……这样进行评教,其有效性很值得怀疑。
  类似这样的“一分钟游戏”评教现象,绝非个案。《中国青年报》《新快报》等媒体也进行了相关的报道[1]。从笔者调研以及媒体的报道中不难发现,“学生评教倦怠”现象在高校中已是非常普遍了。所谓学生评教倦怠,是指高校学生对学生评教制度及评教的实践产生了毫不掩饰的厌倦与懈怠情绪,以消极轻慢的态度对待评教、参与评教[2]。这种现象已引起高教领域的学者和相关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的关注与思考。那么,“学生评教倦怠”现象表现在哪些地方呢?这种现象会对高校学生评教制度与工作产生什么影响呢?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评教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呢?
  1 高校学生评教倦怠的主要表现
  1.1 学生滥评 学生滥评是指学生心理上厌倦评教,但形式上还是参与了评教,导致他给出的评价结果与教师真实的教学效果呈现非相关的状况[3]。“一分钟评教游戏”就是学生滥评现象的典型表现。除了笔者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外,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国内众多的高校中,例如网报“2014-2015学年的第一学期,某大学绝大多数教师的学生评教分数在95分以上,只有少数几位教师的学生评教分数低于80分,这个评价结果使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感到很为难,一方面要以此结果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奖励评价等的依据,但另一方面这个评价结果‘太好了’又不敢用”[4]。
  1.2 学生弃评 学生弃评是指学生连形式上的评教也不参与或找其他人代评的现象[5]。笔者调研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对评教有抵触心理,他们大多数时候不想参与评教,或干脆让其他同学代自己评价,这实际上就是放弃评教。
  1.3 恶意评价 恶意评价指学生由于心理上对评教制度的抵触或由于其他原因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贬低,导致教师得到的学生评教分数很低[6]。这些可能原因包括:学生成绩预期低或曾经成绩低、与教师发生过冲突或曾受过学校处罚等。
  2 高校学生评教倦怠的负面影响
  如果高校教学管理者对学生评教倦怠现象疏解不及时、不到位,那么,这种现象可能会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2.1 彰显不了学生应有的评教权利 评教是大学生的应有权利,《高等教育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从法律上为大学生评教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提供了支撑,高校学生评教倦怠现象实际上反映了大学生对法律赋予自身权利的一种轻慢与亵渎。
  2.2 遮蔽了学生的评教能力 高等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已具备较高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学生评教制度为学生展示其认知能力与判断是非的能力提供了机会或窗口,然而学生评教倦怠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学生不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与判断是非的能力,而实际上他们具有这样的能力,从而引发高校教务管理者和教师对学生评教能力的质疑,甚至是抵触。
  2.3 降低了学生实际的评教效力 高校学生评教的滥评、弃评与恶评现象,导致高校教学管理者不敢或不能利用学生评教结果对教师晋升或奖罚,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评教的效力或必要性,使学生评教可有可无,更无法针对性地督促和帮助教师提供教学能力与质量,这最终伤害的还是学生自己的利益[7]。
  3 高校学生评教倦怠的原因分析
  3.1 部分学生主体意识与责任心缺失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大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服从的地位,缺乏个性与独立的思考,一旦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主张和行使自身合法的权利时,他们就显得无所适从。表现在评教中,就是大部分高校学生不珍惜评教机会,弃评、随意评与恶评现象普遍,因为他们认为评教是无聊的事情、形式主义的事情,或认为评教需要填写的内容太多,浪费时间而收效甚微。
  3.2 评教指标设计不够科学 国内高校在制订评价指标时多采用经验法进行指标设计,即往往先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根据以往经验拟定评教指标,再召集教学院长讨论并制定下来,评教指标设计的过程中少有任课教师与学生的参与。同时,多数高校忽视对学生评教指标的效度和信度试测,造成指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存疑。如有些高校的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课程、实践课和理论课均采取同一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某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中的一级指标是“教学内容(50%)、教学态度(20%)、教学效果(10%)教学方法(20%)”[8],而笔者本次调研中对“哪些指标可被纳入学生评教的指标体系中”作了调查,调查发现教学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这3个群体均对“教学态度、教学技能、师生互动”最为关注。因此,笔者认为,教学态度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现在高校学生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教学态度所占权重偏低(20%);“师生互动”是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并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喜爱,而这类指标在现行指标体系中却未得到应有体现;同时,该校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也未能在评教指标中得以体现。   另外,有的高校评教体系的各项评价指标文字表述不明确、有歧义,各指标权值的区分度不够。本次调研中,学生认为目前的评教指标表述的抽象空洞,评教打分时只能凭印象大概打分,而且很多高校的评价指标是“分数制”的,教师得到的仅是该教师任课一个评价分数,他们无法知道自己教学的哪些方面得到学生认可,哪些方面学生有意见。这就要求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在设计学生评教指标时,在设计评教分数的基础上,应增加“开放性”评教的内容,在“开放性”问题栏中要求学生填写对教师教学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并将填写内容无保留地及时反馈给相关任课教师[9]。
  3.3 评教时间安排不合理 很多高校的学生评教时间一般安排在学期末或课程结束前的7~15d进行,而且对某位教师的某门课程只进行一次评价[10],这就造成任课教师对学生指出的问题不能及时改进和解决,而毋庸置疑,学生评教的根本目的就是希望任课教师在学生评价后能改善教学效果。因此,如果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学生评教后没有提高的话,学生就对评教逐渐失去兴趣,形成评教倦怠的现象。
  3.4 评教结果对学生不公开 很多高校的评教结果不对学生公开,抹杀了高校学生对评教结果的知情权,使学生认为“他们只有评教的义务,而没有获知评教结果的权利”。评教结果不对学生公开,也使学生无法获知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不能为学生选课(公选课)提供决策信息。这样就违背了学生评教的初衷,是学生评教异化为学校管理教师的工具,现实中众多教师对学生评教的质疑甚至抵制就能说明该问题。
  3.5 评教结果对教师反馈不及时、不到位 学生评教的初衷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但很多高校不及时有效地给教师反馈学生评教结果。所谓“不及时反馈”就是学校教学管理者通常在学生评教后的下学期开学后的一段时间给教师反馈评教结果,这意味着教师无法在得到评教结果后在“给自己评价”的班级教学中改变教学方法,导致学生评教的积极性丧失[11]。“反馈不到位”是指教学管理者反馈给教师的结果仅仅是一个表示教学质量的分数,使教师不清楚学生评教的细节信息,从而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等就是空谈,教师只有知道学生对自己具体哪方面的教学不满意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改正[12]。笔者本次调研中就得到一些学生的反馈,如常见的现象是:不管打分高低,教师的教学方法、内容、效果等都毫无改变;打扮入时的女教师上课依旧念经、依然机械地翻动PPT,社会活动频繁的老师上课仍然喜欢接手机……可见,学生评教结果反馈不及时、不到位是导致高校学生评教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
  4 提高学生评教积极性的对策
  4.1 评教前注重组织动员、指标设计和时间安排 (1)引导学生公正评教,规范评教过程。如进行学生评教前,高校教学管理部门要做好评教的组织动员工作,可通过校报、校园网、电子显示屏和校园广播等宣传渠道,引导学生公正、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使学生理解评教的最终受益者是学生本人。(2)在设计评教指标体系时,高校应征求不同学科任课教师和学生代表的意见,确保评教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学校可根据实践课、理论课、艺术类课等不同类型课程的特点,性质接近的课程采取同一评价指标,不同类型的课程则采取差异化的评价指标,尽量使评价指标符合各类课程的特色与实际[13]。同时,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设计要合理、科学,表述也应具体明确,并适当增加学生填写建议与意见的栏目。(3)合理安排学生评教时间。一般应在一个学期安排2次评教时间,其中的一次可安排在教学中期,以利于教师在获知学生评教成绩后及时改进教学效果;另一次安排在课程结束后的7~15d内,这能使学生在全面考察教师某门课程的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更宏观、更科学地评价教师,这有利于教师未来的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使未来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
  4.2 优化学生评教的组织实施 (1)高校教学管理部门不仅要关注学生评教的宏观问题,还要细心运作学生评教的网络开发、数据维护等技术问题。(2)除学生网上评教外,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可引导学生尝试其他方式进行评教,如利用微信、微博、匿名纸质填表等方式评教。(3)建立学生评教监督机制,高校可设置监督学生评教工作的专门部门或岗位,对学生评教工作的整体运作进行适时监督与指导。
  4.3 评教后注重及时、有效地向师生反馈评教结果 (1)学生评教工作结束后,管理部门不仅要注意评教效度与信度的检验,还要收集主评方和被评方的反馈信息,总结本次评教的经验,为未来完善学生评教工作做准备[14]。(2)评教结果应及时、有效地向教师公开,使教师尽快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并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3)在合适的范围内对学生公开评教结果,这有利于增强学生评教的积极性和评教质量,并可将评教结果等材料信息装订成册,为学生查阅和选课提供参考信息。(4)高校应设置专门的教学督导小组帮助相关教师分析评教结果,并督促与帮助其改进教学;对那些未达评教合格指标的老师,应进行针对性的培训。(5)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不能仅凭一次评教结果决定相关教师的职称晋升、奖罚,要通过横向的、历史的比较对相关教师的评教结果加以应用,如横向地看同样的课程不同的教学班级评教的分数是否存在较大差异;历史地看教师在不同学期同一门课的评教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如有较大差异就不能盲目做出教师教学质量不过关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黄伟.高校学生评教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经济学院,2011.
  [2]赵惠君,耿辉.高校学生评教倦怠现象及其归因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1(3):60-66.
  [3]张会忠,孟凡荣.基于“学生评教”机制的调查与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4(2):170-171.
  [4]杨玲.试论高校学生评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27(3):109-112.
  [5]周继良,汤其成.高等学校学生评教行为偏差研究——基于南京仙林大学城若干大学的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2):30-34.
  [6]周敏.大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建策略——以苏南某本科院校C学院为个案[D].苏州:苏州大学,2011.
  [7]胡波.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系统有效性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7.
  [8]李楠.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学生评教”的可靠性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9]李勤.影响“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因素及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9.
  [10]杨丽萍,张彦通.是什么影响了高校学生评教的信度和效度[J].中国大学教学,2009(3):72-74.
  [11]李俊义.高校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优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1):101-104.
  [12]张红伟.高校学生评教的症结与治理[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24(4):29-33.
  [13]张开洪.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7):43-46.
  [14]邱强.提高高校学生评教工作质量的对策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1(1):22-24. (责编:吴祚云)
其他文献
采用乌龟坐标变换,在视界面附近把Dirac场方程化成波动方程,得到黑洞的辐射温度.用薄膜brick—wall模型计算黑洞的熵,结果表明熵与视界面积成正比,熵的表达式与静态或稳态情况一样
摘 要:利用由山东省闪电定位系统获取的菏泽地区2006年7月—2014年6月雷电监测资料,分析评估周围5km范围内的地闪密度、地闪随时间变化规律以及雷电幅值参数。结果表明:利用闪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计算得到的雷击大地密度与人工观测数据差距较大,前者更准确;雷电活动随时间有明显变化,应根据变化规律合理安排生产运行进程,规避风险;分析雷电流强度变化得出雷电流强度分布和累积概率,在计算电涌保护器每一保护模
摘 要:为了解安徽铜陵国家基本气象站新旧址气象要素对比观测数据差异,分别选取2011年7月、10月及2012年1月新站和旧站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等要素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利用旧站近20a和新站1a相应观测资料月、年平均值进行连续性检验。结果表明:新旧站气温差值范围在-0.5~0.8℃之间;新站相对湿度较旧站高3~9个百分点;新站风速较旧站偏大,新旧站最多风向及频率略有偏差,但主导风向未变
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和有效经验对势模型对MgO高温高压下的物态方程进行了研究,发现分子动力学方法得到的MgO岩盐结构的摩尔体积(温度范围:300-2000K,压力范围:0-100GPa)和实验
瑞华麦520是由综合性状好、产量高的豫麦13(曾用名:郑州891)和高抗白粉病的黔丰1号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分蘖力强,丰产潜力大,稳产性好。2015年3月通过国
摘 要:该文对低产竹林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竹林复壮措施。主要包括:竹林复壮、科学施肥,护笋养竹、病虫害防治等。  关键词:毛竹;低产原因;复壮增产措施;黄山区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9-0079-02  毛竹因其具有生长快,周期短,用途广,效益好和一经造林便可持续利用等优点,成为我国南方山区重要的高效林业开发项目之一。黄山区是南方集体林
该文对南京市浦口区2016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阐述了浦口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并从菌源、品种抗性、防治适期、药剂选择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为小麦
摘要:目的:建立项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检测水中9种异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该方法对太湖苏州区域某饮用水源地异味物质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苏州某饮用水源地致嗅的异味物质主要是2-甲基异嵌醇;异味物质浓度高的月份主要集中在6-10月;太湖(苏州辖区)东部沿岸、南部沿岸2-甲基异莰醇和土臭素浓度水平高于同期西部沿岸及湖心区域。  关键词:饮用水源地;检测方法;异味物
摘 要:该文介绍了徽州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建议。  关键词: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7-0078-02  徽州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交通便捷,是黄山市的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近年来徽州区蔬菜产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依托丰富的
该文介绍了昭平县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现状和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