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移动网络改变了图书馆的资源结构,同时也改变了用户利用图书馆的方式。对于专业性强的高校图书馆,除了要充分利用移动网络的便捷,更需要结合高校中的学科专业知识打造适合于各阶段的用户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移动网络;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91.3
伴随移动网络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用户的阅读方式和使用习惯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阅读方式从纸质时代步入了移动终端和纸质并存的时代,并且呈现出数字化、多元化及个性化的新趋势。高校中的学生用户是移动网络的主要使用者,其图书馆用户教育迫切需要和移动网络相互结合。
1 移动网络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环境分析
1.1 图书馆资源结构的改变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从过去的以印刷文献为主,日渐发展为以电子文献为主。各种类型、语种的数据库检索系统成为了各高校图书馆主页的主要内容;伴随智能终端的日益普及,许多高校图书馆已开发出自己图书馆的手机APP,形成了适用智能终端的“移动电子资源”,这些决定了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呈现出与日俱增的发展态势[1]。
1.2 高校校区模式的改变
随着高校扩招,同一所高校往往具有两个或多个校区,而不同校区图书馆之间资源相互利用的问题成为多校区模式面临的主要矛盾。用户教育由于不同校区培训场所和时间的限制,往往与多校区发展模式产生矛盾,导致部分图书馆用户享受不到相应教育服务,即有些校区成为图书馆用户教育的盲区。通过图书馆内部网络的建立,可帮助多校区的图书馆用户利用移动网络共享教育服务。
1.3 用户需求内容的改变
高校多学科专业的性质,使得图书馆资源难以满足用户的各类需求,这就为图书馆的用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年轻用户希望通过更快捷方便的渠道方式,如微信、微博、移动图书馆APP、QQ、电话、短信、E-mail等来满足他们的用户教育需求。
1.4 数字资源利用率的改变
数字资源不受时空限制的访问方式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其众多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然而,统计数字显示,不是所有的数字资源都有良好的利用率,有些数据库的点击率并不理想,特别是一些外文数据库。大部分原因是读者对于外文数据库的操作方式、检索内容不熟悉,这些都需要借助深层次的用户教育来予以改善[2]。
1.5 用户使用方式的改变
伴随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用户不再必须亲临图书馆接受用户教育,而是利用网络终端和移动终端进行用户教育,通过新方式轻松享受图书馆各种数字资源,用户的利用方式表现出不断变化的趋势。
2 移动网络时代下高校用户教育模式构建
2.1 构建分阶段的用户教育方式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教育任务己经从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深化到以培养和提高用户全面的信息素质为目的。在移动网络时代,高校的用户需求呈现阶段性与类别性;同时,用户教育倾向提高信息的快速获取、鉴别、评价和利用能力。
图书馆应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用户定期推出适用于移动终端的各种不同阶段的用户教育主题。如图1所示,对刚入学新生推出介绍图书馆的馆藏情况、使用方法的教育主题,并初步培养其信息意识,对高年级学生推出专业的数据库检索技术、如何有效利用所获取的信息内容的主题。通过这些专业的教育主题,利用移动终端,帮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文献、信息的基本知识,为深入的用户教育做好铺垫。而在学生进入到毕业阶段,可针对其需求开展科学研究方法或毕业论文写作的主题推介,进而满足学生的毕业阶段需求[3]。
2.2 构建多元化的用户教育体系
2.2.1 加强同各个院系合作
用户教育横贯各个学科门类,图书馆可以借助专业学科教师力量开展用户教育,满足不同专业用户深层次需求。在某些学科专业领域,专业教师在查找文献资源方面的能力不可小觑,专业教师凭借自己的专业功底可快速、准确的判断出所查到的文献是否有价值。这样的时候,图书馆员可开展与各个教学院系之间的合作。通过联合专业教师,将用户教育嵌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即“嵌入式用户教育模式”。
2.2.2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信息共享是移动网络时代下的图书馆全新的服务模式,它应当成为一个一站式的服务中心和协同学习平台。利用便捷的互联网、功能完善的移动终端和内容丰富的信息库( 包括印刷型、数字型等各种资源),在图书馆员和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为用户的学习、讨论和研究等提供一站式服务。
由于各种学科的专业性不同,在建立信息互动共享平台之前要先建立图书馆内部的信息共享:图情类专业馆员和其他学科背景馆员相互学习、交流,形成内部共享信息库。之后再和校内各院系师生共同交流学习。他们可通过移动设备连接网络,相互学习、交流、分享,形成卓有成效的互动型信息分享平台[4]。
2.2.3 构建互动的教育方法
除了以上院系合作、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之外,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更符合当代大学生习惯和需求的教育方法则会有更佳的效果。例如传统用户教育方法中的参观馆舍和讲座教育,虽然有不少弊端,但也不可完全丢弃。同时,在现今的移动网络时代,利用移动终端使用户随时随地的接受用户教育。如利用微信、微博、手机图书馆APP、电子阅读器的推广等。图书馆可以建立自己的官方微信、微博,实时发布一些资源介绍、最新信息、推荐书目、信息的获取利用方法等,除了介绍图书馆自身资源外,也可以鼓励全校师生一起分享一些课件、视频讲稿、习题、案例分析等,使图书馆微信、微博平台真正成为一个资源共享共建的平台。
2.3 构建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
任何一种方法模式的实施都需要有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图书馆的用户教育更是如此。拥有了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才能真正了解用户教育的实施效果。因此,图书馆一方面要广泛听取读者意见,及时了解读者所思、所想、所需,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官方微信、微博、问卷调查、短信回访、电话询问、网上咨询等方式收集用户的需求和建议,构建一个平等的、交互式的交流平台。另一方面,图书馆可以定期开展跟踪服务,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网上咨询对用户教育的实施效果进行追踪调查,认真分析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改,不断修正用户教育模式,让图书馆的用户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3 结束语
移动网络时代的来临,促使图书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开展顺应时代的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模式是图书馆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用户教育不仅要针对用户对象本身,还要分阶段通过新的媒介方法进行。利用发达的移动终端设备,提高对用户教育的深度与广度;通过图书馆员与专业教师之间的紧密配合,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学科用户教育,加强高校图书馆用户的信息资源检索能力,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随着移动网络的大力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用户教育会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付凯丽.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用户教育模式探讨[J].贵图学刊,2013(02):39-41
[2]邵博云.美国图书馆用户教育模式分析与启迪[J].图书馆学研究,2010(12):90-93.
[3]成东娥.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情报杂志,2007(06):141-142.
[4]卢小玲.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用户教育探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4(02):10-12.
作者简介:王瑜(1985-),女,陕西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多媒体和信息用户教育。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文天学院,安徽马鞍山 243031
关键词:移动网络;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91.3
伴随移动网络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用户的阅读方式和使用习惯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阅读方式从纸质时代步入了移动终端和纸质并存的时代,并且呈现出数字化、多元化及个性化的新趋势。高校中的学生用户是移动网络的主要使用者,其图书馆用户教育迫切需要和移动网络相互结合。
1 移动网络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环境分析
1.1 图书馆资源结构的改变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从过去的以印刷文献为主,日渐发展为以电子文献为主。各种类型、语种的数据库检索系统成为了各高校图书馆主页的主要内容;伴随智能终端的日益普及,许多高校图书馆已开发出自己图书馆的手机APP,形成了适用智能终端的“移动电子资源”,这些决定了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呈现出与日俱增的发展态势[1]。
1.2 高校校区模式的改变
随着高校扩招,同一所高校往往具有两个或多个校区,而不同校区图书馆之间资源相互利用的问题成为多校区模式面临的主要矛盾。用户教育由于不同校区培训场所和时间的限制,往往与多校区发展模式产生矛盾,导致部分图书馆用户享受不到相应教育服务,即有些校区成为图书馆用户教育的盲区。通过图书馆内部网络的建立,可帮助多校区的图书馆用户利用移动网络共享教育服务。
1.3 用户需求内容的改变
高校多学科专业的性质,使得图书馆资源难以满足用户的各类需求,这就为图书馆的用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年轻用户希望通过更快捷方便的渠道方式,如微信、微博、移动图书馆APP、QQ、电话、短信、E-mail等来满足他们的用户教育需求。
1.4 数字资源利用率的改变
数字资源不受时空限制的访问方式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其众多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然而,统计数字显示,不是所有的数字资源都有良好的利用率,有些数据库的点击率并不理想,特别是一些外文数据库。大部分原因是读者对于外文数据库的操作方式、检索内容不熟悉,这些都需要借助深层次的用户教育来予以改善[2]。
1.5 用户使用方式的改变
伴随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用户不再必须亲临图书馆接受用户教育,而是利用网络终端和移动终端进行用户教育,通过新方式轻松享受图书馆各种数字资源,用户的利用方式表现出不断变化的趋势。
2 移动网络时代下高校用户教育模式构建
2.1 构建分阶段的用户教育方式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教育任务己经从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深化到以培养和提高用户全面的信息素质为目的。在移动网络时代,高校的用户需求呈现阶段性与类别性;同时,用户教育倾向提高信息的快速获取、鉴别、评价和利用能力。
图书馆应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用户定期推出适用于移动终端的各种不同阶段的用户教育主题。如图1所示,对刚入学新生推出介绍图书馆的馆藏情况、使用方法的教育主题,并初步培养其信息意识,对高年级学生推出专业的数据库检索技术、如何有效利用所获取的信息内容的主题。通过这些专业的教育主题,利用移动终端,帮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文献、信息的基本知识,为深入的用户教育做好铺垫。而在学生进入到毕业阶段,可针对其需求开展科学研究方法或毕业论文写作的主题推介,进而满足学生的毕业阶段需求[3]。
2.2 构建多元化的用户教育体系
2.2.1 加强同各个院系合作
用户教育横贯各个学科门类,图书馆可以借助专业学科教师力量开展用户教育,满足不同专业用户深层次需求。在某些学科专业领域,专业教师在查找文献资源方面的能力不可小觑,专业教师凭借自己的专业功底可快速、准确的判断出所查到的文献是否有价值。这样的时候,图书馆员可开展与各个教学院系之间的合作。通过联合专业教师,将用户教育嵌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即“嵌入式用户教育模式”。
2.2.2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信息共享是移动网络时代下的图书馆全新的服务模式,它应当成为一个一站式的服务中心和协同学习平台。利用便捷的互联网、功能完善的移动终端和内容丰富的信息库( 包括印刷型、数字型等各种资源),在图书馆员和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为用户的学习、讨论和研究等提供一站式服务。
由于各种学科的专业性不同,在建立信息互动共享平台之前要先建立图书馆内部的信息共享:图情类专业馆员和其他学科背景馆员相互学习、交流,形成内部共享信息库。之后再和校内各院系师生共同交流学习。他们可通过移动设备连接网络,相互学习、交流、分享,形成卓有成效的互动型信息分享平台[4]。
2.2.3 构建互动的教育方法
除了以上院系合作、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之外,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更符合当代大学生习惯和需求的教育方法则会有更佳的效果。例如传统用户教育方法中的参观馆舍和讲座教育,虽然有不少弊端,但也不可完全丢弃。同时,在现今的移动网络时代,利用移动终端使用户随时随地的接受用户教育。如利用微信、微博、手机图书馆APP、电子阅读器的推广等。图书馆可以建立自己的官方微信、微博,实时发布一些资源介绍、最新信息、推荐书目、信息的获取利用方法等,除了介绍图书馆自身资源外,也可以鼓励全校师生一起分享一些课件、视频讲稿、习题、案例分析等,使图书馆微信、微博平台真正成为一个资源共享共建的平台。
2.3 构建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
任何一种方法模式的实施都需要有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图书馆的用户教育更是如此。拥有了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才能真正了解用户教育的实施效果。因此,图书馆一方面要广泛听取读者意见,及时了解读者所思、所想、所需,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官方微信、微博、问卷调查、短信回访、电话询问、网上咨询等方式收集用户的需求和建议,构建一个平等的、交互式的交流平台。另一方面,图书馆可以定期开展跟踪服务,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网上咨询对用户教育的实施效果进行追踪调查,认真分析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改,不断修正用户教育模式,让图书馆的用户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3 结束语
移动网络时代的来临,促使图书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开展顺应时代的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模式是图书馆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用户教育不仅要针对用户对象本身,还要分阶段通过新的媒介方法进行。利用发达的移动终端设备,提高对用户教育的深度与广度;通过图书馆员与专业教师之间的紧密配合,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学科用户教育,加强高校图书馆用户的信息资源检索能力,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随着移动网络的大力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用户教育会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付凯丽.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用户教育模式探讨[J].贵图学刊,2013(02):39-41
[2]邵博云.美国图书馆用户教育模式分析与启迪[J].图书馆学研究,2010(12):90-93.
[3]成东娥.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情报杂志,2007(06):141-142.
[4]卢小玲.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用户教育探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4(02):10-12.
作者简介:王瑜(1985-),女,陕西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多媒体和信息用户教育。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文天学院,安徽马鞍山 2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