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实践经验,从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以及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分析两方面对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前言:一个优秀的建筑结构设计,是整个施工过程中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保证建筑的整体质量和整体效果,建筑结构设计对一个工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建筑结构设计原则及要点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 .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1.1. 打通关节的原则
关节在建筑结构体系中是无处不在的,这是由于整个建筑结构体系是变化统一的。在实际生活中,由于节点破坏导致建筑整体破坏的例子非常多。理想的结构体系是没有任何关节的,任何外力都能够迅速消减和传递。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时,最好要做到打通各个关节,让各种力量在关节处都能够畅通无阻。打通关节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环节。在建筑设计概念中,首先要解决重新分配结构体系中的外力问题,要保证分配力量是按照构件的刚度进行的,最终要达到静态的平衡。保持平衡和打通关节的目的就是让建筑结构处在最初的静态平衡中,如果力量达不到畅通,构件间的静态平衡就会破坏,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建筑结构设计可以起到协调作用,可以让所有静态构件通过相互连接使其仍处在相对静态中。
1.2.多道防线的原则
安全的建筑结构体系是需要层层设防的,当灾害来临时,所有能够抵抗外力的结构通过相互合作,可以很好的减轻损害。如果把希望单纯的寄托在某个构件上,这是很危险和不靠谱的。框架剪力墙要比纯框架好,多肢墙好于单片墙,这就体现了多道防线的设计原则和思路。
1 3取大舍小原则
每一件事情都会有一个大小之分的。建筑施工设计中的取大舍小原则主要讲的就是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有主次之分。一项工程,各个部位所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为了保证施工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可行性,一定就会把一项工程分为主要和次要的两个部分,而这两个部分,也要有不同的重视程度。在施工的时候,要保证的是柱的强度要高于梁的强度,剪处承力要强于弯处,这些东西都在建筑施工设计的范围之内。取大舍小原则的实施会确保工程的进度,质量还有成本。
1.4刚柔有度原则
刚柔有度原则主要指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将过于钢化的建筑结构进行柔化,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建筑结构设计刚柔有度要求设计人员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进行全方位考虑,对建筑设计中过多的钢化线条设计进行改善和调整,降低建筑物发生形变的可能性。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过于钢化的建筑物由于线条结构较为死板,建筑物的整体支撑能力会大打折扣,导致在外部压力过大时产生形变。这种形变在很大的程度上造成建筑物安全问题,导致建筑物出现大面积坍塌,形成建筑物破坏。刚柔有度原则确保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框架设计合理性,确保刚性结构和柔性结构完美结合。
2. 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分析
2.1构造和结构计算上的合理设计
2.1.1. 构造方面应注意的问题(1)要注意构件的最小配筋率和最大配筋率的极限值,尤其是在抗震结构设计中。既要确保在发生地震时建筑结构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又要保证构件符合最小配筋的要求。最小配筋和最大配筋的值是根据不同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分析计算得到的,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范围,在设计中要保证极限值的合理性。(2)要严格的按照规范要求保证钢筋在每个地方需要满足的延伸、搭接和锚固的长度,在选择材料时也必须要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必须要使用符合各种规范标准的钢筋,保证钢筋的质量。(3)要采取有效的融热通风措施,及时有效的做好各种通风散热工作,防止由于屋面温度的应力引起墙体开裂。(4)有的构造柱是按照抗震构造设计的,要在建筑物高度内达到上下贯通对准。上至墙压顶,下至低于50cm的基础圈梁或者延伸到室外地面50cm以下,圈梁、墙体和楼板跟构造柱的拉结也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
2.1.2. 结构计算方面应注意的问题(1)验算底框砌体结构时注意的问题1)底部剪力法只适合于刚度较为均匀的多层结构,对于那些含有薄弱层的混合结构底层框架,要考虑到塑性变形的影响。2)底层框架混合结构在分配剪力时,不可以简单地按照框架抗震墙的方法计算底层框架混合结构。若仅有底层框架抗震墙,这时应该采取双保险的办法,使框架按照刚度的比例承担剪力,让抗震墙承担全部的剪力。在计算刚度时,不能折减框架。3)要充分考虑到在底层框架柱中,由于地震作用产生的倾覆力矩,倾覆力矩会造成附加轴力。(2)要注意避免使用不正确的方法计算楼板不能用简单的单向板计算方法来代替连续板的计算。在计算双向板时,一定不要忽略材料泊松比带来的影响,否则会导致计算值的偏小。(3)注意避免计算荷载时的错误如活荷载折减不当、少算荷载、基础底板上多算或少算土重、建筑物的用料不符合实际的计算等。(4)不能仅依据计算结果来做出评价,还要根据工程设计的经验来总结分析、判断计算结果。应根据结果的正确与否,来决定其能否成为施工图纸的设计依据。
2.2按照抗震要求进行合理设计概念设计在整个建筑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经过了全盘正确合理的概念设计,才会完成合理、经济的优秀设计。根据目前我国最新的抗震规定和要求,在那些抗震等级比较高的地区,建筑设计无论是框架剪力墙结构或多层砖混结构,都必须要从抗震角度出发,通过采用二阶段设计达到实现三个水准的设防要求。设计人员为此必须要进行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具体的做法如下。
2.2.1. 对于多层砌体结构,要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者是采用纵横墙承重的结构体系。在布置纵横墙时,要保证均匀对称,竖向上要上下连续,房屋的转角处和尽端不宜设置楼梯。以免在发生地震时,造成坍塌伤人事故。
2.2.2. 对于多高层、钢筋砼的建筑结构,要做到双向布置抗震墙和框架等抗侧力结构,以便这些结构能够承担来自平面方向的地震力。在框剪体系中,各抗侧力结构应该达到空间上共同工作的状态。要控制好抗震墙之间屋盖和楼盖的长宽比,保证好抗震墙本身的刚度、保证楼盖和屋盖的整体性及可靠性。布置结构时,要选用规则的结构。可以在复杂结构上设置防震缝,使其成为一个个规则的结构单元。
2.3 依据地基沉降问题进行合理的设计在设计高层建筑结构时,由于必须要有一定的埋置深度,基础通常会采用桩筏或桩箱结合的形式。这时要保证箱体的整体刚度,布置群桩的形心就要跟上部的结构重心相互吻合。如果土层有比较大的起伏时,可以使同一个建筑结构下的桩端位于同一土层中,还要考虑可能会产生的液化作用。对于软土层厚度比较大的地区的多层建筑,可以通过地基处理法来控制建筑物的沉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很多,选择时一定要充分研究考虑地基和上部结构的特点和周围的环境情况;还要依据工程设计,确定好地基的处理范围和要达到的技术指标。综合考虑各种处理方案的可行性与成熟度,最后选择最经济、安全、实用的处理方案。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结构设计不仅要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更要保证人们生活工作的安全。规范化的结构设计是做好建筑设计的基础和重点,也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在设计建筑结构时,设计单位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从而为高质量和高安全性的建筑工程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陈俊.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原则与方法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2(17).
[2]邱海峰,王龙.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及注意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7).
[3]张鹏,张卓.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及合理设计方案[J].建材与装饰:下旬,2012(02)
前言:一个优秀的建筑结构设计,是整个施工过程中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保证建筑的整体质量和整体效果,建筑结构设计对一个工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建筑结构设计原则及要点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 .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1.1. 打通关节的原则
关节在建筑结构体系中是无处不在的,这是由于整个建筑结构体系是变化统一的。在实际生活中,由于节点破坏导致建筑整体破坏的例子非常多。理想的结构体系是没有任何关节的,任何外力都能够迅速消减和传递。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时,最好要做到打通各个关节,让各种力量在关节处都能够畅通无阻。打通关节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环节。在建筑设计概念中,首先要解决重新分配结构体系中的外力问题,要保证分配力量是按照构件的刚度进行的,最终要达到静态的平衡。保持平衡和打通关节的目的就是让建筑结构处在最初的静态平衡中,如果力量达不到畅通,构件间的静态平衡就会破坏,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建筑结构设计可以起到协调作用,可以让所有静态构件通过相互连接使其仍处在相对静态中。
1.2.多道防线的原则
安全的建筑结构体系是需要层层设防的,当灾害来临时,所有能够抵抗外力的结构通过相互合作,可以很好的减轻损害。如果把希望单纯的寄托在某个构件上,这是很危险和不靠谱的。框架剪力墙要比纯框架好,多肢墙好于单片墙,这就体现了多道防线的设计原则和思路。
1 3取大舍小原则
每一件事情都会有一个大小之分的。建筑施工设计中的取大舍小原则主要讲的就是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有主次之分。一项工程,各个部位所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为了保证施工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可行性,一定就会把一项工程分为主要和次要的两个部分,而这两个部分,也要有不同的重视程度。在施工的时候,要保证的是柱的强度要高于梁的强度,剪处承力要强于弯处,这些东西都在建筑施工设计的范围之内。取大舍小原则的实施会确保工程的进度,质量还有成本。
1.4刚柔有度原则
刚柔有度原则主要指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将过于钢化的建筑结构进行柔化,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建筑结构设计刚柔有度要求设计人员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进行全方位考虑,对建筑设计中过多的钢化线条设计进行改善和调整,降低建筑物发生形变的可能性。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过于钢化的建筑物由于线条结构较为死板,建筑物的整体支撑能力会大打折扣,导致在外部压力过大时产生形变。这种形变在很大的程度上造成建筑物安全问题,导致建筑物出现大面积坍塌,形成建筑物破坏。刚柔有度原则确保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框架设计合理性,确保刚性结构和柔性结构完美结合。
2. 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分析
2.1构造和结构计算上的合理设计
2.1.1. 构造方面应注意的问题(1)要注意构件的最小配筋率和最大配筋率的极限值,尤其是在抗震结构设计中。既要确保在发生地震时建筑结构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又要保证构件符合最小配筋的要求。最小配筋和最大配筋的值是根据不同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分析计算得到的,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范围,在设计中要保证极限值的合理性。(2)要严格的按照规范要求保证钢筋在每个地方需要满足的延伸、搭接和锚固的长度,在选择材料时也必须要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必须要使用符合各种规范标准的钢筋,保证钢筋的质量。(3)要采取有效的融热通风措施,及时有效的做好各种通风散热工作,防止由于屋面温度的应力引起墙体开裂。(4)有的构造柱是按照抗震构造设计的,要在建筑物高度内达到上下贯通对准。上至墙压顶,下至低于50cm的基础圈梁或者延伸到室外地面50cm以下,圈梁、墙体和楼板跟构造柱的拉结也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
2.1.2. 结构计算方面应注意的问题(1)验算底框砌体结构时注意的问题1)底部剪力法只适合于刚度较为均匀的多层结构,对于那些含有薄弱层的混合结构底层框架,要考虑到塑性变形的影响。2)底层框架混合结构在分配剪力时,不可以简单地按照框架抗震墙的方法计算底层框架混合结构。若仅有底层框架抗震墙,这时应该采取双保险的办法,使框架按照刚度的比例承担剪力,让抗震墙承担全部的剪力。在计算刚度时,不能折减框架。3)要充分考虑到在底层框架柱中,由于地震作用产生的倾覆力矩,倾覆力矩会造成附加轴力。(2)要注意避免使用不正确的方法计算楼板不能用简单的单向板计算方法来代替连续板的计算。在计算双向板时,一定不要忽略材料泊松比带来的影响,否则会导致计算值的偏小。(3)注意避免计算荷载时的错误如活荷载折减不当、少算荷载、基础底板上多算或少算土重、建筑物的用料不符合实际的计算等。(4)不能仅依据计算结果来做出评价,还要根据工程设计的经验来总结分析、判断计算结果。应根据结果的正确与否,来决定其能否成为施工图纸的设计依据。
2.2按照抗震要求进行合理设计概念设计在整个建筑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经过了全盘正确合理的概念设计,才会完成合理、经济的优秀设计。根据目前我国最新的抗震规定和要求,在那些抗震等级比较高的地区,建筑设计无论是框架剪力墙结构或多层砖混结构,都必须要从抗震角度出发,通过采用二阶段设计达到实现三个水准的设防要求。设计人员为此必须要进行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具体的做法如下。
2.2.1. 对于多层砌体结构,要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者是采用纵横墙承重的结构体系。在布置纵横墙时,要保证均匀对称,竖向上要上下连续,房屋的转角处和尽端不宜设置楼梯。以免在发生地震时,造成坍塌伤人事故。
2.2.2. 对于多高层、钢筋砼的建筑结构,要做到双向布置抗震墙和框架等抗侧力结构,以便这些结构能够承担来自平面方向的地震力。在框剪体系中,各抗侧力结构应该达到空间上共同工作的状态。要控制好抗震墙之间屋盖和楼盖的长宽比,保证好抗震墙本身的刚度、保证楼盖和屋盖的整体性及可靠性。布置结构时,要选用规则的结构。可以在复杂结构上设置防震缝,使其成为一个个规则的结构单元。
2.3 依据地基沉降问题进行合理的设计在设计高层建筑结构时,由于必须要有一定的埋置深度,基础通常会采用桩筏或桩箱结合的形式。这时要保证箱体的整体刚度,布置群桩的形心就要跟上部的结构重心相互吻合。如果土层有比较大的起伏时,可以使同一个建筑结构下的桩端位于同一土层中,还要考虑可能会产生的液化作用。对于软土层厚度比较大的地区的多层建筑,可以通过地基处理法来控制建筑物的沉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很多,选择时一定要充分研究考虑地基和上部结构的特点和周围的环境情况;还要依据工程设计,确定好地基的处理范围和要达到的技术指标。综合考虑各种处理方案的可行性与成熟度,最后选择最经济、安全、实用的处理方案。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结构设计不仅要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更要保证人们生活工作的安全。规范化的结构设计是做好建筑设计的基础和重点,也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在设计建筑结构时,设计单位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从而为高质量和高安全性的建筑工程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陈俊.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原则与方法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2(17).
[2]邱海峰,王龙.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及注意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7).
[3]张鹏,张卓.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及合理设计方案[J].建材与装饰:下旬,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