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优美的田园诗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ebleclef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曹文轩的长篇小说《天瓢》用多彩而智慧的笔描写着农村、农民,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和变迁;像一首优美的田园诗,生动含蓄、流畅、飘逸、潇洒、细腻,直指人性的本质,较为集中地体现了他的文学主张:书写人类共通的人性;相信美的强大力量。
  关键词:曹文轩 人性 美的力量
  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质朴、《红瓦》深刻、《甜橙树》率真、《山羊不吃天堂草》悲悯,而《天瓢》的最显著特色是优美。
  这是一朵美的花,它鲜艳夺目;这是一曲美的歌,它婉转悠扬;这是一首美的诗,它生动含蓄;这是一首美的散文,它流畅、飘逸、潇洒、细腻。在我看来,就文学本身而言,《天瓢》的水平超过了以往曹文轩的其他作品,或许我们可以说《天瓢》登上了一个制高点。意境美是《天瓢》的一大特点。江南水乡的景色如云如雨如诗如画,它不但秀美,而且奔放,曹文轩写景不只单纯写景,而且情景交融。语言美是《天瓢》的另一突出特点,成段成段的叙述如优美的散文在抒情,词汇丰富,且讲究修辞,排比、拟人时时出现。依语言修炼的程度讲,我最赞美的长篇小说有两部,一部是《穆斯林的葬礼》,一部就是《天瓢》,而《穆斯林的葬礼》显示的是高贵,《天瓢》则显示的是儒雅。
  曹文轩所有的小说离不开江南水乡油麻地,离不开水、船、芦苇,离不开雨、鸭子和鸽子。他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他念念不忘苦难的过去和童年,童年给他的不只是苦难,也有欢乐的玩耍。可以肯定地说,曹文轩自幼极其聪明活泼,充满灵性,顽皮多动,无论是苦难或是欢乐,都给他带来了美好的回忆。即便对于那些乡间小道,他也记忆尤深,那泥土路是怎样的难走,他都在小说里描写得十分细腻。
  曹文轩用自己多彩而智慧的笔描写着农村、农民,反映着底层人的生活状况,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和变迁。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底层人的深切关怀,特别是直指人性的本质,赞扬真、善、美,揭露假、恶、丑。他的笔钻到人的内心去刻画、去雕琢。
  《天瓢》除了以上所说之外,我觉得有三点与曹文轩以往的作品有所不同。
  第一,曹文轩试图说明一些人类永恒的东西,人性中一些永恒的东西,社会进展中一些永恒的东西。例如爱、恨、情、仇的力量,例如人性中的一些本质的东西(如报复、权欲等)。这种永恒的东西超越历史、超越时空、超越阶级。这些东西属于人类的共性(例如作品突出了爱的永恒)。
  第二,曹文轩试图在说明生活的本质,在总结历史的发展规律。大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意,意在说明历史就是这样曲折往复,螺旋式上升。(杜元潮推翻了李长望,李长望的儿子李大国又整垮了杜元潮)。
  第三,曹文轩艺术地转达了生活的轮回、报应。杜元潮父子看到的小马驹,是一个美好的意象;范瞎子的歌时常应验;杜元潮在大水中坐着棺材盖而来,生命结束棺材又在大水飘摇中而去。这些情景的设计是精心的,增添了生活的真实性和神秘感。
  作品在人物描写的成功之处,不只是杜元潮、邱子东、采芹、艾绒、朱荻洼们,我觉得最成功之处在于两点:一是杜元潮对邱子东的牵制;二是杜元潮、邱子东的最后下场和相处是非常逼真的。
  《天瓢》中,杜元潮是油麻地的书记,邱子栋是镇长。五岁的杜元潮和父亲一起凭借棺材盖随洪水飘落到油麻地落户,地主程瑶田收留了他们,于是杜元潮和程瑶田的女儿采芹,还有富家子弟邱子栋三人成了儿时的伙伴。成人后,杜元潮与采芹相爱,成为情人,遭邱子栋嫉妒。若干年后,二人分任油麻地的书记与镇长。因杜元潮说话结巴,产生自卑,事事让着邱子栋,出头露面的事都让邱子栋干,有权的事让邱子栋做,譬如给来检查工作的县委书记汇报,譬如管財务开支报销……邱子栋也春风得意,不再把杜元潮放在眼里,不但把自己当成了一把手,而且有时还讥笑杜元潮。当邱子栋处处显出春风得意的样子时,杜元潮虽平静而宽厚地微笑着,心里却“一点一点集聚起嫉妒,甚至是怨毒”。他再也忍耐不住,休假半年,去苏州治疗结巴病。回来后他开始了对邱子栋的“大反击”。首先他在大喇叭上讲话,接着召开群众大会,群众为杜元潮不再结巴而兴高采烈,“他们希望油麻地能说会道的人是杜元潮而不是邱子栋”。杜元潮让邱子栋参加县组织的参观团到外省先进单位参观学习,十天后,出乎邱子栋的想象,油麻地的权力运作大变样。在遭到一系列打击后,邱子栋自我沉沦,与小学教师戴萍厮混,丧失了群众威信,意欲离开。而此时杜元潮从中作梗,“他不能将一只老虎放到外面的山上去”。这激起了邱子栋的怨恨。为了找到杜元潮以权谋私为采芹在城里修建的大房子,置杜元潮于死地,他旷日持久地在城里以捡废品收破烂为生。这两个几乎斗了一辈子的人,一直到老才显出宽容和平和。
  曹文轩的文字大多关乎人性。《天瓢》把笔触探向小说人物的灵魂深处,挖掘出人性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杜元潮感恩程家当年的收留,具有悲悯和博爱情怀,一直体贴地照顾着采芹。他以斯文、和蔼、谦虚的态度对待村民,并且有胆有识,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竭力捍卫油麻地的利益和尊严。他足智多谋,深不可测,在与邱子栋的权力争斗中有些狠心,不够光明磊落。邱子栋虽有才华,却命运悲壮。他不甘心在官场和情场上输给杜元潮,把自己逼到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但被嫉妒和仇恨支配了一生的邱子栋到了暮年人性回归,表现出仁慈和宽容。当李大国向他了解杜元潮在城中的房子时,他竟说“没有听说过”。当杜元潮从劳改农场回村后,两个人在野外相遇还互敬香烟,“杜元潮点着烟,等吐出烟来,邱子栋才将自己嘴上的烟点着。然后,他们谈谈天气,谈谈庄稼,谈谈今年的水势与芦苇,然后再握一握手各自走向要去的地方”。
  总之,这是一部内涵丰富、具有珍藏价值的作品,它能够经受时代和历史的检验,集中地体现了曹文轩的创作思想:书写人类共通的人性;相信美的强大力量。曹文轩坚定地相信“美的力量丝毫不亚于思想的力量,有时甚至比思想的力量更加强大”。他认为“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这一切是永存的。因而他在写作中用“神圣、典雅、高尚、悲悯、宽容”等净化作品。在他的眼中世界是美好的:“我们的头顶总有灿烂的阳光,许多时间里,月色迷人,星空下总有夜曲在远处响起,爱情无处不在,博大的母爱、父爱常常让我们心头流淌暖流,春天里百花齐放,秋天里更是色彩斑斓,而当冬天来临,白雪皑皑的世界,使人感到一片纯洁和冷静……”他认为,愿意在文学上有所成就的人,应该懂得一个关乎文学性命的道理:“他要从一个个中国人的喜怒哀乐之中,看到千古不变的基本人性,而他又永远希望用他的文字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   作家的作品不但与作家的经历、见识有关,而且与作家的文学主张、创作思想密切相关,或者说作品就是作者文学主张、创作思想的具体反映和表现。正因为曹文轩坚定不移地相信美的力量,正因为书写人类共通的人性成为他根深蒂固的文学理想,所以“美”和“人性”成为他所有作品中最突出的特点。《天瓢》更是使两者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使“美”和“人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天瓢》之美令人眩晕。如王蒙、张抗抗们所云,作品有一种迷人的气息,有一种如诗如画的体贴。作品把欲望和灵魂浸泡在雨中,江南奇雨洗盡世间污浊,有一种从生命的粗暴艰难中透露出来的细腻美丽。《天瓢》之美令人陶醉。安波舜认为“在诸多的情感接受中,陶醉是最好的状态”,“《天瓢》更让人陶醉的是自己最熟悉最亲切的童年、身体和田园”。因而,他认为《天瓢》是一部美文写作、鉴赏、临摹的经典范本。
  从艺术上讲,除了景物描写优美、情爱的描写酣畅、人性的书写淋漓尽致外,最后部分的设计相当出人意料。一是杜元潮在城里建造的房屋;二是李子国的出现;三是艾绒的回城。这些情节的设计都达到了波澜陡起的艺术效果。如果说艾绒的回城还有读者会想到的话,那杜元潮在城里的房屋和家具,李子国回乡挂职的情节是不容易想到的。大概这种出人意料情节的设计,正是小说的可读性所在。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说,作品通篇以“雨”贯穿,这当然一是理论需要,二是写作需要,主要是曹文轩“雨”的情结。我觉得这样设计的好处是紧扣了“天瓢”这个书名,同时以各种雨来衬托映照故事和人物;但从另一方面说,也给写作带来一些不便,作者必须念念不忘写“雨”,否则就好像背离了主题。一句话,“雨”的设计给小说的进展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带来了不便。如果没有对江南水乡的透彻了解,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体验和深邃思考,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没有使雨与人物命运诗意对应的表达能力和驾驭能力,是不可能完成这部作品的,更不可能写得如此这般水波荡漾,美轮美奂。
  参考文献:
  [1] 曹文轩.天瓢[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293.
  [2] 靳晓燕,刘博超.“美的力量丝毫不亚于思想的力量”[N].光明日报,2016-4-12(5).
  [3] 曹文轩.蜻蜓眼[M].南京: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16:4-6.
  [4] 安波舜.爱比恨更伟大[A].曹文轩.天瓢[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2.
  作 者: 吕豪迈,文学硕士,陕西警官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助教,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曹晓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密集的珠宝书写是《简·爱》重要的叙事特征,其所指往往与阶级差异、阶级冲突、阶级定位等概念紧密相连,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指向性。由于珠宝书写以小说叙述者与主人公的二元属性为基础,因而其代表的阶级话语便体现出双声复调之特性。因此,《简·爱》的阶级立场杂糅了平民立场与资产阶级立场双重维度。从珠宝书写所体现的阶级立场可见,《简·爱》既是一部在性别、政治、经济等层面超越传统的小说,同时也是一部在这些层
期刊
摘 要:在石一枫的中篇小说《地球之眼》中,“道德”一词被反复提及,石一枫透过安小男对道德一次次的不懈追寻,展现了面对物质世界道德理想该何去何从的深层次思考,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思想内涵。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地球之眼》中关于物质世界的道德追寻,聚焦作者写什么和怎么写,力图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阐发作者对于当今社会道德缺失与追寻的深沉观照与现实思考。  关键词:道德 安小男 物质世界 追寻  一、物质
期刊
摘 要:无论多么宏观的文学形态演变都是经由个别作家的个别创作来完成的,正如无论多么宏观的社会历史形态都是经由个别人的实践活动来完成的一样。狄更斯和老舍的小说创作,在时间上处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之间。这是西方的现实主义登越高峰和东方的现实主义勃然兴起的时期,其后不久,就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出现了现代文学由盛而衰,现代主义文学渐次出现并极为活跃的状况,而中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则因政治生活的剧变和苏
期刊
摘 要:苏童的写作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把创作目光主要放在了“人”的身上,关注人的命运和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并多以家庭和家族为背景进行书写。在苏童的中篇小说中,他对家族的叙述呈现出一种与现代小说如巴金的《家》《春》《秋》这类作品不同的个人特点,最终多以悲剧作为结局,而其中的家族悲剧成因又是复杂的。他用家庭伦理关系导致家族覆灭的叙述方式,来展现对历史、人性和生活的思考。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现代汉语中的同音词数量很多,学界对其的研究也有不少。本文主要是从同音词的定义、来源以及同音词中的同形同音词方面入手,以此来帮助我们了解同音词的研究概况。其中关注比较多的是学者的学术著作和一些学术论文,此外在说明的过程中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小小的、不是很成熟的想法,当然也有可能由于自己的语言知识浅薄,从而导致所提出的想法不可避免的是错误的。  关键词:汉语 同音词 同音同形词  我们知道,
期刊
摘 要: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所表达的孤独主题是深刻且富有警示意味的。作品通过一连串颇具荒诞性的意象,以马孔多小镇这一人类社会的缩影展现了文明发展的一种可能:当民族无人传承、历史无处记载时,遗忘的飓风就会将文明的痕迹摧毁,徒留一片孤独的精神荒原。人们挣扎于荒诞的生存现状并投向非理性的怀抱,便加剧了遗忘的进程,沉溺于无法撼动的孤独宿命。  关键词:《百年孤独》 孤独 人类
期刊
摘 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创作的一部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小说。该部作品除了展现作者自身对婚姻的理解和看法以外,还充分展示了作者对当时英国社会发展中的等级制度的不满态度。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既能够感受到等级制度下女性所遭遇的爱恨纠葛,也能够体会到简·奥斯丁在小说创作方面的语言功底。本文着重从语言创作的风格方面着手对《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作品的创作特点和内涵进行分析评价,以深化对英美现实
期刊
摘 要:在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中,阿来的《尘埃落定》为读者展现了藏族独特的风土人情。作者选取了神秘的土司制度中权力核心人物即土司一家展开叙述,在权力的不断加温下,拨开亲情、爱情的温情脉脉的外衣,展现出亘古未变的复杂人性。本文将视角聚焦到主人公傻子二少爷身上,浅析小说中权力话语下的亲情。  关键词:权力 亲情 人性  一  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从一个傻子二少爷的角度讲述了土司制度灭亡的过
期刊
摘 要:中国古典艺术传统强调诗画融通,在诗画一律的审美观照中,唐代诗人对诗歌图像结构之美有着自觉的追求,这种追求尤其体现在山水诗或“景句”中。刘禹锡作为中唐时期山水诗坛的重要参与者,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山水诗。他在布势、主宾、疏密、设色、对比、留白、视点等方面对诗歌进行图像化表达,体现出诗人以画家之眼雕绘诗歌的探索与实践。以诗画的关联性为切入点对刘禹锡诗歌图像结构与意境生成进行分析,可为刘禹錫诗歌研究
期刊
摘 要: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以原型的方式在种群内部流传。以鲁迅小说《社戏》为文本进行文化原型批评,可以发现江南水文化原型和戏文化原型构建起小说外部环境和内在精神的统一,“归乡”母题下的《社戏》表达了鲁迅对生命至美状态的追问与探寻,塑造了健康自由的理想国民形象。  关键词:《社戏》 江南 水文化原型 戏文化原型  故乡是出生或长期居住的地方a,“故乡”的概念是时间和空间的二重奏。一方面,故乡凝结着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