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诵读中理解、品味和感悟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co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故都的秋》的教学为例谈课堂教学如何充分地调动学习者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用心去感知,投入到文字所描述的情景中,与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就能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
  【关键词】诵读 感性认识 品味 创设氛围 激发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097-02
  
  叶圣陶先生说:“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工夫,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情,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当代语文大师庄文中先生指出:“诵读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间,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含义、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新课标中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把朗读的要求贯穿于各教学阶段的目标之中,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可见,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汉语字词句篇的音韵美、节奏美、结构美,不通过诵读是无法体会到的,而且学生主体的独特感受、体验,也只有在诵读作品中才可以充分获得。
  下面以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为例,将笔者的一些收获和实践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故都的秋》是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感情浓厚,文辞优美,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以笔者把这节课的重点放在“诵读”上,要求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声情并茂地读,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整体把握和感知文章,通过“诵读”,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散文的能力。
  本人把这节课,分解成这样四个版块:
  
  一、学什么(文章的教学重、难点)
  
  在新课起始阶段,以“学什么”为核心,借助投影仪,先呈现本单元教学重点。①弄清本文情与景的关系。②理解文章的“清”、“静”、“悲凉”的意境。③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这样的目标定位,使起点处的阅读,拥有了明确的问题意识。这就让阅读成为了一项目标明确的活动。这活动,不以教者的个人喜好为依据,也不以文本意义的深入挖掘为宗旨,而是建立在教材整体知识版块衔接的基础上,为了构建合理有序的知识体系而设置。
  
  二、写了什么(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是写景抒情的名篇,当中由主观感受和客观描绘的统一而形成的和谐的色彩感和画面美,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所以明确了课时目标后,我先安排学生通读课文。第一次阅读,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配以形象鲜明的图片,生动的语言,并利用录音朗读,这里以梳理文字、了解文章大意为主;接着结合作者思想和写作背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自由诵读,让学生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经过反复诵读,学生们对于作者的情感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然后,我提出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在文章中勾画出作者笔下的秋景有哪些?这些景物可概括为几幅图景?并勾画出表示景物色彩的词语。请同座位同学进行讨论归纳,将答案写在书上。
  这三个问题,显然缺乏思维的挑战性,其价值仅仅在于训练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同时进一步强化对课文内容及结构的理解。
  在学生完成讨论归纳之后,我开始提问,并结合学生回答的内容,不断将问题引入文本细节的探究之中。比如:“作者在故都感受到的秋声又有哪些呢?”从这一角度来引导学生思考出故都秋声的“静”。紧接着提出“郁达夫为何有这样的感受?”师生经过交流,达成共识:当时的中国,连年内战,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留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遁世离群,浪迹山水的生活排遣不了他心中忧国忧民的苦闷,作者的主观感情与故都的秋景有机地融为一体,“清、静、悲凉”既是景物的特征又是作者当时心境的绝好写照,概括出秋味“悲凉”。这样创设氛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揣摩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辩论活动使学生产生了思想上的碰撞,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在语文课堂上,我经常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这样,在课堂上,他们就会很认真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判断之后,能很快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就在这样的讨论和辩论之中,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感受和评价的能力,以及口语表达、倾听和应对的能力都在不知不觉之中提高了。
  
  三、怎么写(文章的写作方法)
  
  以文本为例,借助对文本内容的详细研磨,品味五幅画面所表现的语言美、图画美、情感美,从中掌握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这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所以,这个环节中,我充分利用教材的示范功能,引领学生逐句推敲课文的语言,使学生借助教材的细读而掌握了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相关方法。
  例如: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由于个人的不幸遭际、动荡的现实及腐败的当局使作者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着淡淡的“悲凉”,并把这种情融入到故都的秋姿、秋色、秋味、秋的意境中去了,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声等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似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所以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
  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有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以及象征生命的衰竭与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写出了“清”;“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写“静”。“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更是美丽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里凋零,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里的无情易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的藏在这简单的文字中。“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通过反复诵读品味,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景,仿佛置身其间;学生在这饱含感情地诵读中,仔细认真地鉴赏品味着这些优美的文字时,已经唤醒了自身的审美体验,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语言实践能力。
  揣摩“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的修辞。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形象地说明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又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通过对比、分析、讨论,学生们不但掌握了课文的内容,理解了字里行间的情感,更懂得了利用教材的示例,研究同类作品写作技巧的方法。在反复的吟诵美读中,让他们能从字面中揣摩体会内在的神妙,再现凸起于文字之上的美好形象。在比较辨析中能批文入境,循境入情,感受到文章遣词造句的特色。
  
  四、学着写一写(读写结合)
  
  任何文本的学习,都不是为了知道作者说了什么,怎么说,而是要让作者的创作技法成为学生写作经验的来源。所以,完成上面三个环节后,我让学生诵读精彩文段(例如第三自然段),品味语言方法。然后组织学生以课文语言运用技巧为例,进行现场创作。体验感悟,整理归纳所学所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实现语文与生活的衔接。假如你要以《雨》为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通过雨景的描写,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如悲伤、喜悦、愤怒、怅惘等,你会选择雨中的哪些景物呢?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写好后,教师抽查并将写得较好的文章通过实物投影仪投放出来,大家一起来分析和学习。
  语文教学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而这两种能力的获得所依靠的就是学生在读中的体验和感知。读,对说、写、听都会有促进作用。“读是感知语言文字最好的方法。”“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都可通过阅读心领神会,潜移默化。”反复咏诵体味文章,“使其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皆若出于吾之心”,学生自己读懂了的东西才会真正变成他们自己的知识储蓄,日积月累,到写作的时候便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了,这样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所以在这篇课文中,我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效用,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从了解课文熟悉语境→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唤起想象激发情感,逐层深入。
  “字里乾坤大,文中日月长。”只有读才是准确而深刻的体味、领略语言文字意蕴和情味的好方法。新课标也呼唤语文教学回归到朗读上,倘若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充满了语文味,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感受语文的无穷魅力,受到情感熏陶。教有千法,读为上策,重视文本中固有的情感资源,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兴趣,产生对文本的亲切感、认同感,让学生有强烈的诵读意识,才能让语文教学妙趣横生,让学生的文化素养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朱自清.论诵读教学
  2 叶绍钧、朱自清.精读指导举隅,前言
  3 “读”中品“味”.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8)
  4 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感的培养.语文教研,1999(10)
  5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2005
  6 语文世界(高中版),2006(6)
其他文献
〖记者5月12日讯〗在纪念“512”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学习抗震救灾精神和奥运精神,结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农业大学的讲话,向全国的大学生发起倡议。倡议指出:   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深入学习、宣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学习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和五四精神。   要继承五四精神,弘扬时代精
期刊
〖记者5月10日讯〗作为全国抗震救灾的一支力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和灾区恢复重建工作。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一年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向中央和各级政府提交咨询报告数百份,其中多份得到中央领导批示并被直接采纳应用,为抗震救灾和灾区恢复重建发挥了思想库作用。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整合校内外及国内外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心理学、教育学、公共
期刊
【摘 要】本文分别从招生数量、在校生数量,师资情况和基础设施等三大方面,通过分析05~07年《北京市教育事业统计资料》等相关数据,对北京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进行了对比,旨在具体地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状况,寻找制约因素,分析原因,以期促进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 公办高校 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050-0
期刊
【摘 要】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是高校适应人才培养市场化要求的必然结果。按大类招生、强化本科生的通识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论文从高等教育的目的、学生的根本利益等多角度论证了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并对目前常见的几种通识教育模式进行分析,指出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探索出符合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通识教育 大类招生 人才培养 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C9
期刊
【摘 要】为了实现我校把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建设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的总体目标,探索主干课程《采油工程》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路线,提出了精品课程建设中,首先要把握好国家级特色专业的方向,设计的建设方案中如何体现特色,以及保障课程建设实施的综合体系等解决思路。  【关键词】特色专业 精品课程 建设思路 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0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描述小说《13骇人游戏》的故事情节,分析男主人公阿奇在经历13个游戏时,人性由善变恶,由恶变善,最终回归真实自我的过程,探讨了人性在面对诸多因素和环境变化时,会产生的种种异变。令读者对人性的善恶开启更新更深的思考。  【关键词】人性 变化 善 恶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059-03  【Abstract】Th
期刊
【Abstract】This paper gives a tentative analysis on John Fowles’ philosophical ideology embodied in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and discusses the existence of God and its existence but not interveni
期刊
【摘 要】高校经管类专业双语教学是培养适应全球化浪潮下的国际经济新形势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经管类专业双语教学过程的教学目标制定、教材和教学手段选择,教师遴选以及学生考核问题。并对当前经管类专业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 双语教学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067-02  【A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拉尔夫埃里森的《看不见的人》中的场景描写以及这些描写对于深化小说主题,表达小说主旨所起到的作用。这些场景描写可以分为两种,即扣人心弦的动态描写和含蓄渲染主题的静态描写。两者结合起来相得益彰。  【关键词】无形 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074-02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
期刊
【摘 要】角色体验法适用初中思想品德课不能教条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要强调学生的内心体验的教学特点,角色体验法一般要通过三个步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运用中应注意三个问题。  【关键词】教学龄前法 情境模拟法 特点 步骤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088-02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