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问永恒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_ST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致时间》以诗人与时间对话的形式,表现出洛夫对生命的哲学思考。时间永恒,是诗人关注的第一个问题;个体生命过程与时间具有脆弱的同一性,是诗人关注的第二个问题。在诗人彷徨、无奈之际,他听到了来自“神”的声音,立足于泛神论的诗人最终领悟到个体生命的形态虽然最终像一粒“寒灰”瞬间即逝,但它的精神融入了流动不息的时间长河,汇入了生生不息的宇宙而获得永恒。这是诗人对生命的信念,也是对生命的价值与尊严的肯定,这种肯定凸显出作者对人类终极关怀的诉求。
  关键词:时间 永恒 个体生命 脆弱无常 终极关怀
  时间,生命,神,是三位一体,诗人的终极信念,即在扮演这三者交通的使者。
  ——洛夫:《致时间》
  诗与哲学是两码事,但它们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诗人痖弦将诗歌分为三个境界:小我之境、大我之境、无我之境。当诗人到达终极思维的时候,他就进入了哲学的“无我之境”这一最高境界。洛夫一生都在致力于追求这种境界,他说,伟大诗人的一项重要条件是“宇宙境界”,“诗人是一个抱着梦幻飞行的宇宙游客”,他应该从哲学高度对生命的本质问题做出思考。从严格的科学史而言,时间是宇宙事件的计量,它与宇宙起源、发展的命运是一致的。从通常的意义而言,时间不过是人和人类历史长度的计量。人的一生,在整个人类历史或宇宙历史中,不过是短短的一瞬而已。岁月川流不息,世界变动不居,自然生发枯荣,无尽的历史和现实的活动,都通过时间的“刻度”得以显示。同时,时间还和空间一道,见证了宇宙的演变,也见证了人类历史的生生不息、兴衰不竭,这就使得时间成为古往今来的诗人吟咏不息的话题。这一古老的问题,也引起洛夫的困惑。在《漂木》这部宏大的心灵史诗中,洛夫以52节260句的长诗《致时间》,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它以诗人与时间对话的形式,表现出洛夫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一
  时间永恒,是诗人关注的第一个问题。对永恒的企盼与对生命过程短暂的困惑是本诗开始的话题:
  嘀嗒/午夜水龙头的漏滴/从不可知的高/掉进一口比死亡更深的黑井/有人捞起一滴:说这就是永恒(《致时间1》)
  另外一人则惊呼:/灰尘。逝者如斯/玻璃碎裂的声音如铜山之崩/有的奔向大海/有的潜入泡沫(《致时间2》)
  有人把时间之流的漏滴捞起,将其称为“永恒”;有人则惊呼,逝者不过“灰尘”,在时间潮水的冲击下,它们脆弱如同铜山崩裂下的玻璃、奔腾的江河所裹挟的泡沫,瞬間即逝。“一滴”与“永恒”,“泡沫”与海水,诗歌围绕有限与无限这一相互联系、渗透的辩证关系与奇谲纷呈的意象一同展开,在探求时间永恒的同时,表达出现代人的生存困惑。
  你那无人抵达的暗室/壁钟自鸣,寂寞的鱼子酱/在拥挤的玻璃瓶里/憧憬着/日出后的受精(《致时间4》 )去年从八十层高楼听到的鸽哨/跌落在/今日午餐的磁盘里的/只是一根/丧失飞行意愿的羽毛(《致时间5》) 已制成食品的鱼子(卵),只能在瓶中做着生前的白日梦;曾经在高空飞行发出嘹亮哨声的鸽子,竟成为餐盘中的美食,被人吃得只剩下一根羽毛!诗人陷入深深的困惑与无奈,他身体的欲望之兽被时间这根长绳紧紧牵住,只能让梦随着风筝一起飞走,自己却留在地面。
  一根长长的绳子牵着一匹兽/而被我拴住的日子却很短(《致时间16》)
  不久我便和风筝同时来到秋天的草原/风筝上去了,时间把我扣留在地面(《致时间17》)
  在时间之流中跋涉、挣扎的诗人始终无法追上时间的脚步,缩短与永恒的距离,面对这一残酷的事实,他不由得发出感叹:
  百代过客。有没有住店的?/一个脚印消灭了另一个脚印(《致时间48》)
  时钟走了很远/到达永恒的距离/却未见缩短(《致时间49》)
  历代的人,包括诗人自己,都不过是永恒时间中某一瞬间的行者与过客,无人能在永恒的时间之店常住,甚至连他们匆匆行走的脚印都成为彼此掩盖的虚无。这一令人难堪的无情现实,逼使诗人急迫地追赶时间,然而这一切最终都是徒劳。
  好累啊/秒钟追逐分钟/分钟追逐时间/时间追逐一个巨大的寂灭(《致时间50》)
  疲惫不堪的诗人终于被时间激怒了:
  我一气之下把时钟拆成一堆零件/血肉模糊,一股时间的腥味(《致时间51》)
  于是我再狠狠踩上几脚/不动了,好像真的死了(《致时间52》)
  这几近疯狂的行为不过是诗人掩耳盗铃的徒劳,作为计时器的时钟虽然被踩得“血肉模糊”,但时间在宇宙中行进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仍然以嘀嗒、嘀嗒的声音在宣示它无所不在的永恒,像“一只苍鹰在上空盘旋”,并进而:
  俯身向我/且躲进我的骨头里继续嘀嗒,嘀嗒……(《致时间52》)
  诗人与时间的搏斗使人联想到堂吉诃德与风车的搏斗——但远比它滑稽且富于悲剧感。诗歌结尾的“嘀嗒”与开篇的“嘀嗒”形成呼应,这流动不息的声音背后是更为深刻的含义:敬畏永恒。
  二
  个体生命过程与时间具有脆弱的同一性,这是诗人关注的第二个问题。洛夫指出:“时间是概念,也是实体。好像它不存在,却又时时在吸我们的血,扯我们的皮,拔我们的牙。时间其实是与生命同起同灭。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陈子昂叹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既是对时间的知解,也是对生命的感悟。”(《致时间》卷首题记)诗人认为,春秋时的孔子与唐人陈子昂对时间的理解及生命感悟相一致。这一说法是有依据的,中国古人的时间观正是建立在生命与历史时空相比照的基础上,以悠悠天地、万古江河为参照,凸显出人生的短暂。人们将主观体验、经历,将自然经验、生活经验(对昼夜、日月、四时等体验)结合起来,通过人生与历史、自然的对应、比照来抒发人们对时间消逝的感悟,以及对生命关怀的诉求。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是借江河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江河代表着天地宇宙的生生不息。朱熹谈到它的意思说:“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乃道体之本然也。然其可指而易见者,莫如川流。故于此发以示人……”在古代诗文中,类似孔子、陈子昂式的感喟俯拾可见:“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陶渊明:《杂诗·其二》)“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王羲之:《兰亭集序》)“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上述例子中,不论流露出的情绪是伤感、悲愁、焦虑还是惊恐,都是作者从人类生命与苍茫悠久的历史时空、茫茫宇宙或自然景物的关联、比照中省察个体生命自身的感受,所呈现的时间观与孔子、陈子昂一脉相承。这种将个体存在与时间密切联系起来的东方时间观与康德的时间观颇为相近。康德把时间和“我”直接沟通,即与人的内在感觉联系起来,认为时间存在于直观对象的主观中,具有主观的实在性。(参见《纯粹理性批判》)   贯通中西的文化背景,特别是中国文化与历史哲学的丰厚修养,使洛夫向历史、苍穹凝望,在思考时间与生命的关系时,看到它们短暂的同一性,以及生命的无常、脆弱与渺小。
  存活/以蟪蛄的方式最为完整,痛快,有效率/微笑或/悲叹,一次便是一生/时间形同炊烟/飞过篱笆便是夕阳中的浮生(《致时间40》)
  弃我去者不仅是昨日还有昨日的骸骨/伫立江边看游鱼一片片衔走了自己的倒影/不禁与落日同放悲声(《致时间11》)
  李白三千丈的白发/已渐渐还原为等长的情愁(《致时间49》)
  在这些感叹生命短暂无常,引发心灵悸动的旋律中,我们听到了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哲人、诗人如孔子、庄子、陈子昂、李白的声音的和鸣,进而联想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这类动人心魄的句子。它们与现代诗人感伤、惋惜生命的吟唱融为一体,在历史和现实时空中汇成悲怆不息的回响。
  三
  以人的生存状态企盼永恒,最终只能陷入宿命的无奈,这是古往今来不曾改变的轮回。就在诗人彷徨、无奈之际,他听到了来自“神”的声音。
  神的话语如风中的火焰,一闪/而灭,生命与之俱寂/我终于感觉到身为一粒寒灰的尊严(《致时间39》)
  在这一刹那间,诗人渺小如“寒灰”的生命在顿时寂灭后感到了价值与尊严。“神的话语”是什么?是《圣经》中追求与耶稣一道从死里复活,获得永生的启示?是佛教关于肉体寂灭,进入超脱时空的涅槃?还是其他的什么?洛夫在谈到信仰时表示,自己没有信奉任何形式的宗教。他说,自己虽然出身于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又是一个传教士,儿时到台湾先后受过两次洗,但他实际上“对任何徒具仪式的宗教都表示怀疑”。他指出,“我所谓的神是希腊的那种泛神,不一定是哪个宗教的神,有时可能是佛陀,有时可能是耶稣基督、上帝。他是人人心中所具有的,我们也可以理解他是自然中的一种秩序……如反其道而行,违背了自然的规律,就会遭到不好的报应”。立足于泛神论的诗人于是发出了《漂木·致诸神》那种近乎悖论的吟唱:神“在蝉鸣”“在浓雾”“在晚秋的落叶”“在鸽子”“在酒杯”“在古剑”“在废铁”“在石头”“在纸片”“在骨头”“在船”“在岸”“在餐盘”“在砧板”“在洪水”“在风雨”“在脚”“在星群”里……神无所不在,又似乎并不存在,他隐藏于在与不在、可及又不可及、深不可测的幽微之中。
  神呵,我知道你在那里/在并不存在/却又无所不在/遥不可及而又/随手可触的/万物的/深不可测的幽微处(《漂木·第三章》)
  “神的话语”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知道了。它可能是来自《大悲咒》,也可能是来自《圣经》,总之,它应该就是诗人通过“灵视”“灵听”从冥冥之中的操纵者那里得到的感应或启示。它“如风中的火焰,一闪/而灭”,因它的提醒,“我终于感觉到身为一粒寒灰的尊嚴”。诗人终于真正领悟到生命的价值,他超越有限追求无限、融入永恒的渴望得以实现。生命固然像“寒灰”一般渺小,就像夜空中的繁星,在浩瀚的苍穹中,它们的光不一定都被人们的肉眼看到,但是诗人坚信,每一颗“寒灰”一般的星星必定会有光的闪现。就如诗中所说的:
  生命充其量/不过是一堆曾经铿锵有声过的破铜烂铁/但锈里面的坚持仍在/尊严仍在/猛敲之下仍能火花四射(《漂木·第二章》)
  肉身化了/还有骨骼/骨骼化了/还有磷质/磷质化了/还有一朵幽幽的不灭之光(《漂木·第二章》)
  个体生命的形态虽然最终像一粒“寒灰”瞬间即逝,但它的精神融入了流动不息的时间长河,汇入了生生不息的宇宙,最终获得永恒。这是诗人对生命的信念,也是对它的价值与尊严的肯定,这种肯定凸显出作者对人类终极关怀的诉求。这是洛夫《致时间》一诗所表达的要义,明乎此,人们对生命短暂的种种困惑、焦虑与恐惧即生命悲剧感,都将因此而消解。
  洛夫曾说:“不论是诗或宗教,最终关注的焦点还是落在人的问题、生命的问题上,尤其是对生命悲剧的关怀。我往往在中外大诗人(如杜甫和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感受到一种从悲剧中升起的永恒之美。”《致时间》一诗使我们感受和领会到的正是这种终极关怀的哲学意蕴和“永恒之美”。
  (注:《致时间》为洛夫长诗《漂木》第三章《浮瓶中的书札》之三。它多次单独成篇,收入洛夫诗选;并被翻译成日文,为日本文学杂志《兰》刊登。)
  参考文献:
  [1] 痖弦.诗美学的大磁场[J].创世纪,2014(3).
  [2] 洛夫.大河的潜流[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3] 霍金.时间简史[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
  [4] 四书集注·论语集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5] 方明主编.大河的对话——诗魔洛夫访谈录[M].台北:兰台出版社,2010.
  [6] 洛夫诗歌全集·第四册[M].台北:台湾普音文化事业有限股份公司,2009.
  作 者: 章继光,五邑大学文学院教授(退休),旅居温哥华期间认识洛夫先生伉俪,主编《走进诗魔的意象世界——洛夫自选诗歌深度解读》,发表研究洛夫、痖弦的文章、随笔等十余篇。
  编 辑:赵斌 E-mail:mzxszb@126.com
其他文献
摘 要:文学人民性思想是普希金文艺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贯穿于普希金文艺创作的整个过程。《鲍里斯·戈都诺夫》是普希金的代表性剧作,也是俄国历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悲剧,对俄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张铁夫先生提出的普希金文学人民性思想为出发点,旨在通过文本研读和理论分析对普希金剧作《鲍里斯·戈都诺夫》所蕴含的人民性思想进行解读。  关键词:普希金 《鲍里斯·戈都诺夫》 人民性  普希
期刊
摘 要:《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它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古希腊的社会情况,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我们研究古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史料。史诗的第一部分《伊利亚特》以特洛伊战争中两位英雄人物阿喀琉斯和阿伽门农之间的争端为主线;史诗的第二部分《奥德赛》以战争结束后,英雄奥德修斯返回故乡与妻儿团聚的故事为主线。《荷马史诗》中的伦理价值观值得我们探析,其伦理价值观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
期刊
摘 要:水彩画最初起源于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是一种将水和颜料相互调和然后作画的一种绘画方式。明清时期,水彩画传入我国。受中国的社会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再加上水彩画与水墨画在精神内涵和形式外延上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中国的水彩画家们,逐渐在水彩画的创作中融入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哲学理念、创作技法,不断探索,开拓着水彩画创作的新模式、新方向。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水彩画创作迎来了新发展,出现了一大批优
期刊
摘 要:林纾作为晚清最负盛名的翻译大家,他的首部译作《巴黎茶花女遗事》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根据韦努蒂的观点,翻译是一个双刃的过程,不仅构建了外国文化的本土表现,还作用于本土身份的塑造。从翻译的文化身份的塑造观点出发,林纾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不仅构建了译者自身的文化身份,形成了全新的小说叙事结构和三重第一人称小说叙事模式,也参与了民族文学主体的构建过程。  关键词:林纾 《茶花女》 本土构建  翻
期刊
摘 要:《生命册》是李佩甫“平原三部曲”的总结之作,它延续了从植物角度进行主题书写的风格。这部小说中的植物分为草本植物、木本植物两类,每一类植物都是李佩甫对特定人物形象的隐喻。立足于中原大地,通过土壤与植物关系的描绘,李佩甫揭示了中原文化与生命状态的内核。《生命册》在植物书写的基础上叙述故事,展现了自然、社会、精神等方面的生态意识,进而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探索生命的内省与复归,寻求诗意的家园。  关键
期刊
摘 要:2018年12月22日,由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主办的第二届高建群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文学科建设论坛研讨会,围绕高建群创作的文学地位和评价研究、高建群创作文本的新视角探讨、高建群创作的比较研究、高建群创作与地域文化的关系、高建群创作文本个案研究展开讨论,体现出大胆开拓的创新精神和沉稳扎实的科研功力,为高建群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以及下届研讨会的召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建群研究 文学地位 新
期刊
摘 要:南非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纳丁·戈迪默于200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偶遇者》,描写了南非富家千金朱莉与某阿拉伯国家修车工易卜拉欣偶遇后发生的一系列关于情感、信仰与身份等故事。本文从形象、主题及叙事技巧角度所呈现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切入,揭示小说人物情感的迷茫和精神追求的困惑及其对未来出路的思考。  关键词:纳丁·戈迪默 《偶遇者》 后现代主义特征  引言  纳丁·戈迪默(Nadine Gordi
期刊
摘 要:梅尧臣创作了近三十首乐府诗,数量虽不多,但题材多样,风格不一,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他的旧题乐府有七首,大多能够继承传统,依题立意,扩充题旨;所写新题乐府十七首,多为关注现实,缘事而发之作。此外,他还写了部分摹写物象,抒志言情的乐府诗,对后人写作乐府诗具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梅尧臣 乐府诗 承袭 创新  梅尧臣一生创作诗歌两千多首,对宋代诗风的转变与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后世也给予了
期刊
摘 要:《金色眼睛的映像》发表于1941年,是美国南方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继《心是孤独的猎手》之后推出的又一部长篇力作。菲律宾人安纳克莱托被描述为有着幼稚孩子气的心性、模仿者的本质与女性化的男性气质,这种形象特质鲜明地体现了作品的东方主义思想。  关键词:卡森·麦卡勒斯 《金色眼睛的映像》 东方主义  《金色眼睛的映像》发表于1941年,是美国南方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继《心是孤独的猎手》之后推出的
期刊
摘 要:佛教高僧惠能的《六祖坛经》具有浓厚的哲学意蕴和文学韵味。书中的智慧对唐代以来的艺术文化、士人心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禅理中所蕴含的诗学思想对中国古代诗学理论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关键词: 惠能法师 《六祖坛经》 诗学理论  唐代高僧惠能法师(638—713),俗姓卢,祖籍河北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其父谪官至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东),惠能生于此地,幼年丧父,随母迁居南海。《中国宗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