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据解读你不知道的REITs(四)不同物业类型REITs的风险回报比较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er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利收益对REITs总回报的重要性rn虽然经济危机、疫情等冲击下,REITs的价格波动较大,但高分红的特征使其长期中的总体收益率相对稳定.尤其是北美REITs,截至2021年6月底,过去40年权益类REITs年均的总回报率达到11.51%,其中年化的股利收益率达到6.69%,贡献了总回报率的58%;过去20年权益类REITs年均的总回报率也有10.48%,其中股利收益率为4.85%,贡献了总回报率的46%;而过去10年,权益性REITs年均的总回报率达到10.29%,其中股利收益率为3.99%,也贡献了总回报的39%.
其他文献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指出“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
2021年以来,以互联网行业为代表的港股科技股和美股中概股,股价走势呈现单边下跌的行情,截至目前,恒生科技指数全年累计下跌32%,具体到个股,跌幅更是惨上加惨,跌幅60%-70%的比比皆是,电商龙头阿里巴巴全年累计跌幅47%,最高点跌幅超过60%,市值一度跌破3000亿美元;港股股王腾讯控股全年累计跌幅超过17%,最高点跌幅超过40%.在如此大的跌幅面前,投资者损失惨重,其中也不乏很多不断抄底的“概世英雄”,结局也一样不妙.
在资本市场上,每当一类股票出现极度低廉的价格时,投资者们一定对它有各种各样的疑惑.但是,仔细分析,有时候就会发现,极度低估的价格背后,却藏着优秀的投资标的.rn现在,A股、H股中的银行股,就出现了如此现象:银行类股票的价格已经多年没有上涨,上证银行指数的价格(不包含股息)和2014年底几乎相等.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有许多理由证明,这是一个相当好的投资机会.而同时,市场上看空银行的逻辑其实站不住脚.
新冠病毒变异,又一次引发了金融市场的恐慌情绪蔓延.rn11月26日,关于新冠病毒在南非变种的Omicron变异毒株讨论发酵.消息落地后,率先开市的欧洲股市普跌,英国、德国、法国股指跌幅达到3%-4%,随后美股在感恩节前的半个交易日里下跌,标普500、纳指均跌超2%,VIX大幅拉升.同时,WTI原油下跌12%,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15bp至1.48%,黄金小幅上行,美元指数下行.
期刊
在过去20年中,北美REITs种类层出不穷,传统的办公、工业、零售物业、出租公寓、酒店和多元化REITs的占比已从接近90%下降到50%,而创新类REITs的总市值占比则从2000年的10%左右上升到目前的50%左右,从而使整个北美REITs市场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我们对于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较为熟悉,这些金融危机一般表现在三方面:资本市场,包括股价和房价深度且长时间的下跌;GDP/产出和失业率同样会出现大幅度、持续时间很长的调整;政府收入、负债危机总是发生在人们发明新的估值方法的时候.rn金融体系在政治压力、对利润的过度追求和人性贪婪面前是脆弱的,特别是在政治压力之下.如果回顾20世纪之前的金融危机表现,会发现许多的不同,也会给予特别的启示.
圣诺生物(688117.SH)是一家拥有多肽合成和修饰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先进、高效的多肽药物工艺研发和规模化生产能力.rn公司在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市场容量及较强竞争力的多肽原料药和制剂产品的同时,依托在多肽药物研发和规模化生产领域的技术优势,为国内外医药企业提供多肽创新药药学研究服务、定制生产服务以及技术转让服务,形成了多肽类原料药和制剂生产销售与多肽CDMO并行的主营业务,并通过两方面业务的互通互补促进发展,产品和服务覆盖了多肽药物的完整开发周期.
回说土耳其餐厅,店子位于西营盘扶手电梯,十分抢眼悦目,该餐厅取名TURKUAZ(蓝色)土耳其解作蓝色,跟该店的装修颜色同出一彻,而老板本人十分热情好客,两杯下肚后便拿出了号称土耳其茅台的珍藏供客人品尝大家光顾时应该知道该怎样做了吧!
期刊
2021年12月14日,草根知本、新希望乳业、云南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恩捷股份”)及其旗下红创包装,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各方将整合供应链资源优势,在基础科学研究、前沿创新研发、供需匹配、创新产品转化等方面建立战略合作,确立首选合作伙伴关系,在食品包装材料的绿色化、个性化、保鲜能力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探索.
期刊
全球温室效应的问题在最近二十年中日益突出,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就为低碳经济提供了政策指导和发展机遇.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当前“高碳”经济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新时期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应保护生态环境,紧抓国家的政策红利,走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