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来源 :网络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angm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穿行在甘肃省金昌农村,座座别致的新农宅矗立乡间,条条平坦的大道串起美丽的村庄,洁净的自来水流进农家,清洁的沼气火焰照亮厨房,文化广场歌声飘扬……近些年,凭借工业发展积累的财力,金昌市充分发挥工业和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破解城乡二元体制性障碍。尤其自金昌市六次党代会以来,金昌基本实现了由工农分割向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历史性变革,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迸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甘肃省主要领导在金昌调研时指出,金昌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全面发展城乡经济,在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上先行一步。带着省领导的嘱托和全市农民的期盼,金昌市六次党代会后,金昌着力研究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大。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金昌具备独特的条件: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市生产总值由全省第十一位上升到第二位,工业化率达到7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62.1%。强大的工业基础,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规划住房交通 推动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是前提,规划滞后和缺失,等于没有奋斗目标。依据全市90%以上的生产力,集中在一线(金永公路)三点(金川、河西堡、永昌)经济带的实际,金昌市做出了金川、河西堡、永昌三个节点为主的城镇体系规划和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完善了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金川区宁远堡镇西坡村,是典型的城中村。过去,这里房屋破旧,垃圾成山,一度成为治理脏、乱、差的重点区域。如今,在全市的统一规划下,一个崭新的西坡村天庆家园安居小区在这里形成,40多栋楼房拔地而起,西坡村以及邻近村的农民进驻1500套新房。宁远堡镇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采取土地换房产、土地换店面、土地换保障的办法,在西坡村实施了城中村改造工程。经过置换,农民既可获得房产,又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促进了农民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了农民变市民、村庄变社区。在宁远堡镇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图上,全镇14个行政村划分三个区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合理定位一览无余,并一步步变为生动的现实。
   不仅有大的蓝图,更要有细的操作规程。城乡一体化的目标被融入金昌城乡空间规划管理的公共政策中,城乡规划体系全面重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乡镇总体规划等从无到有,52个行政村、237个自然村的村庄规划逐一完善,并且相互对照,衔接一致。按照城乡发展一盘棋的思路,金昌城乡规划,从市到县(区)、再到乡镇,到村庄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城乡一体化蓝图全覆盖。
  要想富,先修路。在金川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中,道路被摆在首要位置。从陈家沟村到市区,一条长12.5公里平坦通畅的公路将两点连接起来,有了这条路,仅用10分钟就可从双湾镇来到市区,而过去到市区至少要走近半小时的车程。在金川区,笔直宽广的公路打造出了金川区交通便捷、城乡关联紧密、信息灵、流转快的十分钟经济圈,使金川区跨上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快车道。道路通,城乡近。如今,全市建成通村公路1559公里,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55%,所有的行政村通了油路或水泥路。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 带动农村发展
  启动工业齿轮拉动农业发展金昌的特色在工业,优势在工业,没有工业经济的辐射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金昌市六次党代会后,全市以此思路确定了工业系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载体:围绕一线三点经济带各具特色、集约发展的产业布局,不断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农民的富足,没有农民的富裕,城乡一体化就是空话。金昌市借助大工业带动农业的发展。永昌县河西堡镇享有甘肃第一镇之称。金昌市四大工业基地中,独占其三。随着该镇工业项目的建设继续处于高速发展期,一轴两翼的工业布局正在从蓝图走向现实,一大批大中型企业凸现了该镇的工业聚集效应,大企业带动了农民融入工厂就业。
  走进永昌县朱王堡镇,恍若进入一个大加工厂:三洋公司、清河麦芽厂、金鲜美食品有限公司、勤奋农具修造厂,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生产加工场面,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几十家骨干企业,把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和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连接了起来,带动了农民就业,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产业支撑,城乡联动,龙头企业为农民舞出了一片新天地。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储运企业达到370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2家,75%以上的农产品实现加工增值,扶持组建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230个,60%以上的农户与龙头企业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利益合作关系。如今,在工业的强力支持下,全市已培育形成了啤酒大麦、优质肉羊、食用菌、无公害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特色优势作物面积占到农作物种植面积的近80%。政府在资金、技术、人才、政策、市场建设等方面,还对啤酒麦芽、红辣椒、果蔬保鲜储运等龙头企业给予积极扶持,目前全市60%以上的农产品实现加工增值。市政府建立了特色农产品市场风险补偿基金、收购风险补贴基金,推动了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啤酒麦芽年加工能力占全国自产量的15%以上,食用菌产量占全省的50%以上。
   金昌市不断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实行大企业包乡镇、机关单位扶村社、党员干部帮农户等一系列措施,积极引导各类资金共同参与城乡一体化发展。金川集团公司连续7年每年支持2000万元用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八冶建设集团公司每年培训1000名当地农民工,金化集团、金泥集团、金铁集团等企业也结合各自实际,在项目、资金、技术、物资、用工等方面,全力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
   金昌市建立起了地级干部帮乡镇、县级单位帮村社、机关干部帮困难农户、企业扶持新农村建设的三帮一扶长效机制,近年来,各帮扶单位共向联系点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化肥3500多吨、水泥4000多吨。在工业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农民的生活正逐年得到改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到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53元。到今年上半年,金昌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20.16%,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已连续3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 消除城乡差距
  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上,更反映在政府提供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上。金昌市坚持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侧重、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按照一区(金川区)三镇(永昌县河西堡镇、城关镇、朱王堡镇)七个中心村先行的工作思路,以水、电、路、气、房为重点,有步骤、分层次、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金昌市各级政府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使新增财力向农村社会事业、产业培育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倾斜,近3年累计投入达10亿多元。全市91%的行政村通了油路和水泥路。大力实施人饮工程,解决了1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市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58.5%。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电信宽带、窄带覆盖全部乡村。累计建成高标准农宅9916套,新建农宅基本配套了卫生厕所和洗浴设施。在金川区双湾镇中心卫生院,内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急诊科、口腔科一应俱全,只有在城市医院才有的价值数百万元的X光透视机、心电监护仪、救护车等先进医疗设备配置齐全。随着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过去只有城市居民才能享受的许多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开始惠及金昌农民。
   通过整合城乡教育资源,金昌市城乡学生享受到了大体相当的优质教育,在全省率先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全市乡镇卫生院全部建起门诊大楼,配备先进的诊疗设备,村村建成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99%。全市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建立了文化活动站(室),村村建有体育健身场地和篮球场。全市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医保制度城乡并轨,城乡居民开始享受统一的医保待遇。建立起了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按照普惠、均等的原则,建立了城乡一体的低保、五保供养、优抚优待、临时救济、教育救助、高龄补助、残疾人补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移风易俗,农村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曾经,一个城里人的身份让许多农村人向往;现在,城市和农村户口一样。去年,金昌市实施了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取消了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建立了城乡统一的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并完善了与户籍制度相关的就业、入学、医疗、社保等配套政策。农民和市民一样,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全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实行农村社区化管理,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和管理办法,在全市各行政村建立农村社区,设立了事务中心、服务中心、文化中心等,政府的公共服务延伸到了村一级,就近为群众提供低保、社会救助、医疗保险等各种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群众。为城乡低保户家庭中的在校高中生免除学杂费、大学生提供生活补助,城乡75岁以上残疾老人和80岁以上低保老人,分别按月给予生活补助,对农村单亲家庭和困难家庭给予户均1万元的建房补助,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的重大变革,正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显现。公交开进村头、宽带接入农户、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金昌的农村让人留恋,金昌的城乡正奏起和谐乐章。
  (刘云山 杨晓峰)
其他文献
日前,国家发改委委托中介评估机构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包括格力电器在内的数十家企业得分仅仅在合格线之上,为此发改委对这些企业提出了警告,并希望企业进行整改。    国家发改委要求格力技术整改  发改委“第27号”公告显示,国家发改委根据《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第53号令),委托中介评估机构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海尔集团公司等14家企业技术中心得
期刊
近年来,内蒙古镶黄旗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畜牧业产业化“三化互动”进程,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进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内蒙古镶黄旗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体的纯牧业旗,积淀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这块充满神奇色彩的草原上,富民与强旗成为旗委、政府的两大发展主题,关注和改善民生始终是旗委、政府的最强音。短短几年,镶黄旗实现了国民经济由畜牧业为主导,
期刊
近年来,山西省柳林县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战略布局出发,紧紧围绕建设新型工业、新型城市、新型农村战略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追求社会和谐,在打造“景气柳林”的实践中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在打造“正气柳林”的实践中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打造“人气柳林”的实践中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打造“和气柳林”的实践中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出了一条柳林特色的和谐发展之路。    建“景气柳林”
期刊
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注册于2007年12月26日,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属于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前身是广西梧州茶叶进出口公司。  梧州中茶公司是一家集收购、加工、销售、出口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其茶叶加工厂坐落于广西东大门梧州市西江河畔美丽的李家庄,依山傍水,环境幽雅,空气清新。厂区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标准卫生厂房6000平方米,周围树木葱郁,无任何污染源,是加工和储存六堡茶的最佳场所
期刊
时近寒冬,山西省河曲县的中天隆干法水泥项目建设工地上,依然机声轰鸣;投资27亿元的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工程顺利实施,5台机组提前一年全部并网发电……回望即将过去的“十一五”,河曲县的大项目建设可圈可点。     山西省河曲县在“十一五”规划的五年里,以“开放引进,大项带动”的发展战略为统领,集中精力抓投入、上项目、促发展。  “十一五”期间,河曲县在已引进鲁能、晋神、黄万、世德、华鹿五大企业集
期刊
于山西柳林县当地人而言,经常出现在身边的就是贺昌这个名字。在柳林县城,被冠以“贺昌”的大厦、街道和学校随处可见,但要找到贺昌村或许要费一番工夫。因为在县城最繁华的贺昌大街任意一处都是贺昌村。新中国成立后的贺昌村,现在差不多已经变成柳林城区中心地段的一部分。如今的贺昌村,年轻的人们轻松地吃着汉堡,熙攘的贺昌大街上充满了汽车鸣笛声……城镇化的印记,让红色元素在商业化过程中渐渐隐退。    “贺昌就是柳
期刊
江苏省徐州东南钢铁工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实力雄厚、发展迅猛的民营企业,自2003年创办以来,在董事长王爱钦的带领下,秉承“引领淮海地区钢铁进步潮流,推动徐州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宗旨,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速度”的发展战略,走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模式,上规模、上档次,不断做强做大,已经成长为集钢铁生产、房地产开发、铁矿开采和国内外贸易为一体的现代化集团公司,为当地经济建设及社会进步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期刊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读者近日向记者反映,杭州市宋都、西子两家房地产公司在该县开发的大奇山郡项目工地上建造高尔夫球场。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记者前往桐庐县进行实地调查。    现场:高尔夫球场已动工  记者来到桐庐县大奇山郡项目工地。在项目工地入口的一片核桃林,见一位农民正在整理核桃树木,于是记者上前问道:“师傅,你知道这里正在建设的是什么项目吗?”这位农民详细地告诉记者,左边是主体已经完工的别墅群;右
期刊
11月14日,安徽省淮南市西南郊的舜耕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一片繁忙,舜耕山南麓、泉山湖东畔,成片的森林被砍伐,2000多亩的森林公园及山地被一幢幢高档楼盘和成片的别墅所占据,林立的吊塔,来回往返的卡车,叮叮当当的声音,忙碌作业的工人,整个工地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    地产项目建在国家级森林公园内  公开资料显示,舜耕山国家级森林公园1992年由国家农业部批准成立,总面积3.8万亩,原属于合肥市长丰县
期刊
2011年9月2日,记者接到江西省上高县泗溪镇的读者投诉称,该镇的金牛陶瓷公司和瑞宏纸业公司违规生产排污。随后,记者便赶赴当地进行调查。  记者在泗溪镇了解到,以上两家企业将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在不经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入了漳河,并对漳河造成生态破坏。  在被污染的河流旁,记者打电话到上高县环保局进行反映,环保局随即派了执法大队聂小华队长到现场查看。之后上高县环保局向记者回复了处理结果。  上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