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金针菇和平菇是人们喜爱的2种食用菌。一直以来,本溪地区平菇在棚室内广泛生产。本试验的的方法在于利用平菇培养基内加入不同比例的金针菇废料,观察记录平菇菌丝生长速度及长势,以推断其生产性能,以期为食用菌废料再利用生产提供基础性理论依据。
[关键词] 废料;栽培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
供试菌种:原生2号,广温型,出菇温度2—30℃。从江苏高邮市科学使用滚研究所引进。
培养基配置材料:金针菇废料(去霉、去杂、打碎、晒干)、玉米芯、陈杂木屑、麦麸、石膏、石灰)
试验器材: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量筒、玻璃棒、电子天平、拌料容器,500mL盐水针瓶若干。
2.培养基的制作
设置11组不同的配方,每种配方配置按照表1,第11组为对照组,为本溪地区平菇生产常用培养基配方。
为了表现金针菇废料在不同组别间的变化,以及能更好地记录到何种配比较好,更为了将来推广应用,采用主栽培料玉米芯与金针菇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变化,其他使用较少的材料保持不变。每组配方原料用电子天平严格称量,按照总料200g,加水240g,充分拌匀、浸透,然后分别装入11组84消毒液浸泡,洗净并晾干的500mL盐水针瓶中。要求松紧适度,装至瓶肩。每组每瓶装料量一致。瓶口内外用干净纱布擦拭干净。专人制作棉塞,以保证通气性一致。每组设置4个重复,便于参照同种配方变化。
(1)灭菌
放入高压灭菌锅前,每瓶培养基做好标记,以免因放乱而导致混淆。每瓶棉塞上要盖防潮牛皮纸,并用橡皮筋缚住。然后均匀摆放在锅内,再用两层报纸盖住,严防棉塞被打湿。按照操作规程把锅封住,接通电源,在温度121℃灭菌30min。
(2)接种
接种时间为2010年3月14日。把每种培养基移出高压灭菌锅,及时检查标记破损情况,个别需要重新标记的做到准确无误。冷却至室温,放入超净工作台中。封闭箱体,打开紫外线灯照射2h,以达到箱内环境消毒。严格按照接种操作规程在箱内酒精灯火焰周围接菌种于每瓶培养基 中,尽可能接入等量菌种,并兼顾快速精准、播散均匀,及时用灼烧的棉塞封住瓶口。各组每瓶在短期内全部接完。
(3)观察与测量
把不同组别的已经接种的培养基按照序号排在培养基室中,每天观察菌丝萌发及生长状况,定时记录生长量和长势,计算每天生长速度。依据菌丝定植及吃料三面的均匀度、菌丝浓密度、菌丝颜色等把菌丝长势分为3级,分别为数量不同的“+”标记,初级用1个“+”表示,指菌丝吃料扇面不整齐,菌丝稀疏不浓密,颜色灰白,菌丝吃过料的地方依然可以看见培养基的颜色;中级用“++”表示,表示菌丝吃料扇面较整齐,菌丝较浓密,颜色洁白,菌丝吃过料的地方几乎看不到培养基的颜色;高级用“+++”表示表示菌丝吃料扇面非常整齐,菌丝粗壮浓密且厚重,颜色银白色有光泽,菌丝吃过料的地方看不到培养基。这三个级别还显得太笼统,再小一点的差异不一区分,为了便于捕捉到细微差异,更为了统计方便,用肉眼同时借助放大镜等工具把长势反映到数字上,把长势最差的定为数字1,属于“+”级别的在数字1—2之间变化;“++”级别在数字2—3之间变化;“+++”在数字3—4之间变化。待每袋菌丝都开始吃料定植时,用油性记号笔做起始记号,用测微尺间隔一定时间测一次值,并计算平均值,用cm/d表示,同时要记录菌丝长满的天数。
二、结果与分析
菌丝生长记录集生长速度情况
从接种第一天到出现菌丝第一个满瓶期间,菌丝生长量记录及生长速度见表2。
从表2表明,从第14d各组菌丝开始吃料时做起始标记,每隔几天,测量一次各组各重复的菌丝伸长的 的长度,计算各重复的平均值,以消除每个重复之间的细小差异,同时计算各组的平均生长和速度,记录到出现第一个菌丝满瓶为止,并计算出各组的整体平均速度。
三、讨论
1.不同含量金针菇废料对平菇菌丝生长速度和长势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平菇菌丝在金针菇废料含量不同的每组培养基上都能生长,同组重复之间差异非常小,但不同配比组合之间菌丝生长速度与长势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不同食用菌或同种食用菌的不同菌株由于产生同化,不同碳源物质的酶系或酶的活性存在差异,从而影响菌丝的生长速度和生长势。
2.金针菇废料栽培金针菇可行性
随着食用菌生产规模的扩大,原料的取得已显得紧张,而且玉米芯的价格已经涨了几倍,势必造成食用菌生产成本的提高,这对于传统上主要用玉米芯栽培的平菇的模式的一种挑战。本试验的结果可以为平菇栽培原料的补给提供一个新渠道,使金针菇与平菇栽培结合起来,用全新鲜料栽培金针菇,以保证金针菇的商品性状,再利用金针菇废料搭配玉米芯来栽培平菇,即可降低栽培金针菇的成本,又可以利用平菇生长期长、分解能力强的特点,彻底分解培养基,彻底分解培养基,把原来即占地又污染环境的金针菇废料转为人们食用的优质菌体蛋白和优质农业有机肥。
[关键词] 废料;栽培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
供试菌种:原生2号,广温型,出菇温度2—30℃。从江苏高邮市科学使用滚研究所引进。
培养基配置材料:金针菇废料(去霉、去杂、打碎、晒干)、玉米芯、陈杂木屑、麦麸、石膏、石灰)
试验器材: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量筒、玻璃棒、电子天平、拌料容器,500mL盐水针瓶若干。
2.培养基的制作
设置11组不同的配方,每种配方配置按照表1,第11组为对照组,为本溪地区平菇生产常用培养基配方。
为了表现金针菇废料在不同组别间的变化,以及能更好地记录到何种配比较好,更为了将来推广应用,采用主栽培料玉米芯与金针菇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变化,其他使用较少的材料保持不变。每组配方原料用电子天平严格称量,按照总料200g,加水240g,充分拌匀、浸透,然后分别装入11组84消毒液浸泡,洗净并晾干的500mL盐水针瓶中。要求松紧适度,装至瓶肩。每组每瓶装料量一致。瓶口内外用干净纱布擦拭干净。专人制作棉塞,以保证通气性一致。每组设置4个重复,便于参照同种配方变化。
(1)灭菌
放入高压灭菌锅前,每瓶培养基做好标记,以免因放乱而导致混淆。每瓶棉塞上要盖防潮牛皮纸,并用橡皮筋缚住。然后均匀摆放在锅内,再用两层报纸盖住,严防棉塞被打湿。按照操作规程把锅封住,接通电源,在温度121℃灭菌30min。
(2)接种
接种时间为2010年3月14日。把每种培养基移出高压灭菌锅,及时检查标记破损情况,个别需要重新标记的做到准确无误。冷却至室温,放入超净工作台中。封闭箱体,打开紫外线灯照射2h,以达到箱内环境消毒。严格按照接种操作规程在箱内酒精灯火焰周围接菌种于每瓶培养基 中,尽可能接入等量菌种,并兼顾快速精准、播散均匀,及时用灼烧的棉塞封住瓶口。各组每瓶在短期内全部接完。
(3)观察与测量
把不同组别的已经接种的培养基按照序号排在培养基室中,每天观察菌丝萌发及生长状况,定时记录生长量和长势,计算每天生长速度。依据菌丝定植及吃料三面的均匀度、菌丝浓密度、菌丝颜色等把菌丝长势分为3级,分别为数量不同的“+”标记,初级用1个“+”表示,指菌丝吃料扇面不整齐,菌丝稀疏不浓密,颜色灰白,菌丝吃过料的地方依然可以看见培养基的颜色;中级用“++”表示,表示菌丝吃料扇面较整齐,菌丝较浓密,颜色洁白,菌丝吃过料的地方几乎看不到培养基的颜色;高级用“+++”表示表示菌丝吃料扇面非常整齐,菌丝粗壮浓密且厚重,颜色银白色有光泽,菌丝吃过料的地方看不到培养基。这三个级别还显得太笼统,再小一点的差异不一区分,为了便于捕捉到细微差异,更为了统计方便,用肉眼同时借助放大镜等工具把长势反映到数字上,把长势最差的定为数字1,属于“+”级别的在数字1—2之间变化;“++”级别在数字2—3之间变化;“+++”在数字3—4之间变化。待每袋菌丝都开始吃料定植时,用油性记号笔做起始记号,用测微尺间隔一定时间测一次值,并计算平均值,用cm/d表示,同时要记录菌丝长满的天数。
二、结果与分析
菌丝生长记录集生长速度情况
从接种第一天到出现菌丝第一个满瓶期间,菌丝生长量记录及生长速度见表2。
从表2表明,从第14d各组菌丝开始吃料时做起始标记,每隔几天,测量一次各组各重复的菌丝伸长的 的长度,计算各重复的平均值,以消除每个重复之间的细小差异,同时计算各组的平均生长和速度,记录到出现第一个菌丝满瓶为止,并计算出各组的整体平均速度。
三、讨论
1.不同含量金针菇废料对平菇菌丝生长速度和长势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平菇菌丝在金针菇废料含量不同的每组培养基上都能生长,同组重复之间差异非常小,但不同配比组合之间菌丝生长速度与长势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不同食用菌或同种食用菌的不同菌株由于产生同化,不同碳源物质的酶系或酶的活性存在差异,从而影响菌丝的生长速度和生长势。
2.金针菇废料栽培金针菇可行性
随着食用菌生产规模的扩大,原料的取得已显得紧张,而且玉米芯的价格已经涨了几倍,势必造成食用菌生产成本的提高,这对于传统上主要用玉米芯栽培的平菇的模式的一种挑战。本试验的结果可以为平菇栽培原料的补给提供一个新渠道,使金针菇与平菇栽培结合起来,用全新鲜料栽培金针菇,以保证金针菇的商品性状,再利用金针菇废料搭配玉米芯来栽培平菇,即可降低栽培金针菇的成本,又可以利用平菇生长期长、分解能力强的特点,彻底分解培养基,彻底分解培养基,把原来即占地又污染环境的金针菇废料转为人们食用的优质菌体蛋白和优质农业有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