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小课题促进大发展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yan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表香,女,广州市荔湾区广雅小学校长,广州市荔湾区教育系统学术带头人,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名校长培养对象。多年来,一直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潜心思辨,躬身研究,精心育人,是教育思想的探索者,教育理论的研究者与实践者。
  【摘 要】小课题是学校科研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广雅小学依托小课题,优化了科研管理、教学研讨、网络探究、教师发展这几方面的格局,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以期取长补短,迈出更大的步伐,促进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小课题;大发展
  对于学校面上课题,教师们难以融入其中。而小课题实在、小巧、灵活,适合一线教师,更是经验型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的一条重要而又宽广的桥梁。老师们只需管好自己的步子,就能走得踏实。依托小课题,可以促进大发展。
  一、依托小课题 优化格局
  依托小课题,可以优化科研管理、教学研讨、网络探究、教师发展。
  (一)依托小课题,科研管理迈向更优化
  一直以来,广雅小学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理念,科研与所有工作紧密融合,与学校品牌互促共长。广雅的科研重心,就是学校的品牌发展;品牌的内涵发展,就是各个层面课题的研究方向。在品牌观的引领下,我们形成了“校长领导学校发展——主管行政引领项目发展——中层干部引领团队发展”的科研管理思想,构成了“学校品牌总揽课题——教育教学项目课题”的研究网络。
  在启动教师小课题研究活动以后,通过实践与推广,这样的研究网络和科研管理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科研管理思想在原来的链条上补上了非常重要的一环,延伸为“校长领导学校发展——主管行政引领项目发展——中层干部引领团队发展——一线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研究网络在原来的树形结构上,真正扎根于“教师团队”这一厚实的土壤,拓展为“学校品牌总揽课题——教育教学项目课题——教师小课题”。
  (二)依托小课题,教学研讨迈向常态化
  借助小课题研究活动,还产生了以下效能:第一,实现了两大可喜的“回归”:即教育研究回归到教育教学一线,回归到一线教师身边。为此,我们顺水推舟,进一步唤醒教师自我研究的主体意识,大力倡导“校本研修与教师研究相结合,互促共长”的团队建设思想,为小课题负责人创设了“团队合作”这一平台,为学科团队的校本教研活动提供了更多层面更多角度的“可研讨”话题。第二,进一步优化了教学管理。删减了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活动,结合研究活动,我们落实从四个层面帮助教师进入有效课堂,一是校长室点课制(每周一次常态课评比活动),二是教导处巡课制(每日一次巡堂活动),三是科组观课制(每月一次科研日观摩研讨活动,确保覆盖所有教师小课题和教育教学项目课题),四是专家带课制(不定期推门听课,确保覆盖带课题的骨干教师)。这样的教学管理,保障了教师的研究基于课堂、基于学生、基于自身。第三,改变了校本教研的形式,突出“边教边研,边研边教”,让小课题研究交流成为校本教研的核心议题。
  (三)依托小课题,网络话题迈向积极化
  为了让小课题研究活动在基于个体的同时借力团队的智慧,学校尝试构建了开放型、研究型的网络文化——利用学校的教师Q群,我们建立了小课题讨论组。小课题负责人可以随时随地就自己近期的研究心得、攻关问题发起讨论,对该课题感兴趣的或者工作有关联的老师随时作出回应,提意见或建议。即使是简单地赞一个,也大大增强了小课题负责人的研究信心。我们发现,由于小课题开口小,来自一线,所以更容易让人产生志同道合的体验,让每个老师觉得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有话不得不说。可以说,小课题讨论组的建立,为老师们提供了思维碰撞的最佳平台。老师们在无拘无束的“聊天”中,通过一个个从教学中溢渗出的话题,用积极的思维碰撞“挤”走无聊的闲谈,用连绵的点子“汇”就智慧的源泉。
  (四)依托小课题,教师发展迈向自主化
  小课题研究活动让我们的教师团队逐渐趋向“树立一种理念、形成一种习惯、发生一个转变”。一种理念:就是在科研型教师自我发展目标的引领下,老师们开始关注“发展特色,锤炼风格”的专业发展目标,形成让科研意识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的理念。一种习惯:就是在平时的研究中,教师们日益领悟到“课题源于教学实践,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就是科研”这一真谛,逐渐形成乐于学习、乐于反思、乐于总结的习惯。一个转变:教师们的课题研究逐渐从任务取向转为教育价值取向,以研促教、以研促学的校本教研氛围日益浓厚。例如黄颖伶老师着眼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为突破口,开展小课题研究。年级组的教师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找到了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规律,形成了指导学生倾听的策略,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倾听效果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由于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科研,学校在教育科研的引领下呈现科学发展的良好形势。教育教学方面,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星级学科”、“星级班级”、“星级年级”的评价内容,并增加了“星级教师”这一评价项目和大力推进了常态课管理;科研方面,除继续推行“科研奖励办法”外,增设了“科研之星”的评选,构筑了决策层——指导层——督促层——操作层的科研网络。与此同时,教学与科研的质量监控制度相互兼容,环环相扣,教师基本领会到“质量提升离不开教育科研,科研实效体现于质量提升”的深远含义。
  二、依托小课题 总结经验
  要获得更好的发展,我们就有必要对依托小课题所开展的科研活动进行经验总结。
  (一)从被研究到我研究的过渡——促进了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发展
  如上所述,对于学校的面上课题(由校长或者行政担任课题负责人的团队式的各级立项课题),老师们都是以课题组成员的身份参与到研究当中的,这就是“被研究”状态(被动研究状态)。处于“被研究”状态的老师,他们按照学校的指令,做实验,整资料,交成果,俯首听命,对课题缺乏整体感知。   在小课题研究活动启动以后,我校便致力于引导老师们从“被研究”向“我研究”过渡。我们针对教师的素养结构,组织有一定课题经验的“先行者”们进行课题开发的专题培训,“扶”着他们当上小课题负责人,“扶”着他们完成小课题研究任务。然后指导他们总结经验,提炼心得,通过校本培训小课题负责人专题讲座、网站发帖、成果展示等形式搭建通向更多老师内心的研究平台,让他们用自己的成功经历激励更多老师投身小课题研究。与此同时,学校还推行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如,每隔一段时间统计发布教师在研小课题的信息,作出公开的表扬通报;有外出听课、专题研讨等机会就优先考虑正在进行相关研究的教师;在教师职效考核条例中增加了小课题研究加分项;在评优、骨干教师申报、职称晋级等方面对小课题负责人有所偏重。现在教师小课题研究活动已成气候,“我研究”的自觉性得到了加强,经验型的老师正在转向为研究型教师。
  (二)从大研究向小研究的细化——促进了学校面上课题与具体工作的结合
  过去,我们依据学校品牌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积极建构了“统领式”的研究体系。即面对学校发展的新阶段、新需求,积极开发处于总揽地位的学校总课题,并科学梳理在研课题、适度开发隶属课题,将之归纳整合为总揽性课题的子课题。这样的研究,仍然是比较宏观的大研究,统领课题就像大树的主干,子课题就像大树的枝桠,大家都在齐心协力往上拔高,但是,越是拔高,越容易被风吹倒。因为,随着树的长大,需要的养分越多,单靠叶子的光合作用,总有一天会营养不良。真正的养分,其实来自“根部”——一线教师具体化的、细化的研究行动。由此,我们选择了把教师小课题研究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科研这棵“大树”的深根。在总揽课题的统领下,我们采用“以点带面,项目推进”的方式,以教师的个体研究为基点,以项目组为攻坚层,以总揽课题为主攻方向,促使学校的研究活动向两头纵深发展。
  由此,我们每个月都会调整出一整天的时间,定为“教育科研日”,通过结合研究主题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课堂教学、个体反思、科组反思、专家点评、答疑解难、设定后续实践研究目标等,凸显教师个人发展与学科发展的同步互补,使学校的面上课题真正与具体工作结合起来。
  (三)从计划管理到动态管理的转化——促进了教育科研与教师发展的整合
  在科研管理上,广雅实行了很长时间的“计划管理”。这样的管理模式,对于学校的项目型的面上课题而言,可能是比较适用的。然而,当我们如法炮制第一批教师小课题的时候,结果就事倍功半了。后来,经过老师们的畅所欲言,谈经验,谈教训,谈需求,我们悟出了“动态管理”:不要把科研管理的目光投放在“如期结题”这个标准上,而是投放在“教师专业发展”这个标准上,最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此,我们推行了“文件夹”管理办法——每一个教师小课题,都通过校园网建立一个独立的文件夹,里面包含了:
  1. 目标设定场(课题研究促教师发展目标)
  2. 学习加油站(网站、书刊、报章、杂志、专家引领等学习资料)
  3. 实践工作坊(课堂教学设计、反思、随笔、案例等)
  4. 课题研究所(课题研究方案、申报书、立项书、开题报告、阶段性总结、调查报告、结题报告等)
  5. 成果推广吧(相关论文获奖、发表、出版、课题组成员获奖、学生获奖等)
  这个“文件夹”既是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成长记录袋,也是小课题研究的动态过程,见证了课题研究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足迹。
  由于“文件夹”建立在校园网上,每一次更新,都能引起双向的关注——行政领导投放进去的资料,会引起课题负责人与其他教师的共同关注;课题负责人投放进去的资料,会引起主管行政领导与其他教师的关注。在这样一个双向关注的过程中,行政领导及时掌握了课题研究的动态,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也就是等于尽量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课题负责人及时了解到行政领导的意见和建议,在与他人的比对中调节自己研究的节奏;其他教师可以把经验学习的内容分解开来,慢慢消化,常常反思,参与讨论和建议。在这动态管理中,教研走进了课堂,贴近了教师,“管理者”也逐渐完成了向“服务者”的转变,教育科研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便真正地整合了起来,互促共长。
  教育科研是一条艰难而又充满了探究乐趣的成长之路,在依托小课题的研究活动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不足。正视现状,取长补短,我们继续依托小课题,必将迈出更大的步伐,促进更大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践行“兴贤教育”办学理念,学校提出以贤育德,并采取了切实可行和具体有效的措施。首先倡导以贤育德,师者为师亦为范;其次将兴贤教育融于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中;并在课程体系中渗透兴贤教育;最后以活动为载体渗透兴贤教育。这些措施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贤能的教师,培育贤智的少年意义重大。  【关键词】兴贤教育;以贤育德;文化;课程活动  孩子们从步入学校的第一天起,他们将会接受到
【摘 要】竞争意识是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有了这种素质,才能正确认识和参与竞争,才能形成竞争所需要的良好心理品质,才能在面临竞争时精神振奋、努力进取、提高效率。竞争意识在反复的竞争实践中才能形成。在竞争中,我们会有成功,也可能有失败。成功有利于消除恐惧感,增强自信,增强斗志,强化竞争意识;而失败则能磨练意志,磨练人的忍耐力,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竞争意识,可以让学生去体会失败和成功的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话对教师工作的本质进行了最恰当的阐述。然而,此“师者”仅仅是指教育工作者,对于一名教师而言应该具备更多、更高的专业要求与职业素养。  古时信息闭塞,所学知识多是“之乎者也”、“天圆地方”、“忠君报国”,所以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传递多是面面相授,谆谆教导;而且教师多是饱学之士(识字较多),所有学生的终极目标都是“金榜题名,光耀门楣”,所以老师与学生的地位是“一
摘 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对于教师能力、学生参与、教学形式、教育观念都有特殊要求。目前在实践教学中还存在思想重视不够、教学组织不力、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实现实践教学的预期目的,必须要构建保障机制、完善实践基地、建立促进机制。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 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6-0062-04  为进一步
【摘 要】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计算教学,采用合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  【关键词】数学计算能力;用心;有心;精心;细心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一项最基本的数学能力,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是学习计算的关键,要在计算能力方面达到“熟练”“比较熟练”“会
【摘 要】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学生由过去主要听从教师讲授,从学科的概念、规律开始学习的方式变为学生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概念和规律的方式。以主动探究激活语文阅读教学,通过实践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拥有向往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拥有语言实践的积极性;让学生拥有掌握学法的成就感;让学生拥有学中有疑的创造欲;打破学科界限,鼓励多角度求知,以课堂为中心,倡导多方面尝试。  【关键词】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应当作为一种基本的能力贯穿培养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因此,阅读教学作为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载体,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适合学生发展的阅读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阅读方法
【摘 要】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悟,是对语言文字整体的感知、领悟和把握。语感的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语感积累的过程,就是提高语文素质的过程,体现了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关键词】阅读;积累;语感;语文教学  朱作仁教授指出:“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那么如何在教学与实践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大量阅读和积累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
【摘 要】态度决定成败,良好的学习态度是成功的重要内因之一。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习惯是一种惯量,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人具有较大的潜在能量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抓准时机、用对方法、坚持不懈,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内化为学生全面
【摘 要】目前,大部分小学语文老师过分重视学生的成绩,在布置语文作业时多采用“拿来主义”,导致学生做语文作业的兴趣不高,不利于语文作业有效性的提高。以自己的工作经验为基础,探讨将语文作业有效性发挥到最大的方法,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操作性较强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作业是辅助小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但笔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却发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