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与中国地质博物馆的百年情缘(上)

来源 :天天爱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a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龙化石的发现
  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中国地质博物馆的贵宾接待室里,一位96岁高龄的老人用颤抖的手抚摸着一块儿刚刚从国外归来的化石标本,还不时拿出已经陪伴他多年的放大镜仔细观察。老人始终没有说话,神态安详,但从他那热切的目光中我们似乎已感受到这块化石与他结下的不解之緣。
  这位老人名叫胡承志,是中国地质博物馆古生物学和古人类学的教授,他手中的这块化石正是他在野外探测时发现的大名鼎鼎的“胡氏贵州龙化石”。
  老人望着这块儿贵州龙化石,时光一下子飞越到半个多世纪以前。那是1957年的初夏,胡承志从广西南宁包车去云南进行野外考察工作,途经贵州兴义县顶效镇。那天,天上突然下起蒙蒙细雨来,他孤身一人拿着地质锤、罗盘和放大镜上山了。路过一个村子时,他在老乡家中休息,突然发现了几块儿奇特的石头。
  在一些灰色的石灰岩上,一条纤细的动物骨骼“镶嵌”其上,这显然是一种脊椎动物的化石啊。从整体形状看有些像恐龙,但是它的个头儿太小了,这是恐龙吗?别说和那些动辄十几米,甚至几十米长的庞然大物无法相比,就算是和当时世界上发现的最小的恐龙相比,这也是个彻头彻尾的“侏儒”啊。而且由于当地的石灰岩都是在海中形成的,而恐龙是陆地动物。因此可以肯定这不是恐龙,而是一种未知的海生脊椎动物。
  胡承志顿时来了精神,他想仔细地研究这种新发现的化石。于是,他很快找到了不远处的一个山包,在那里他收获了不少这类生物的化石。返回北京后,他请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杨钟健教授进行了鉴定,最后确定为是一种新型恐龙,并命名为“胡氏贵州龙”。在贵州龙发现的第二年,中国地质博物馆的新大楼就在北京西四的一条胡同里竣工。随后的几年里,又有不少精美的贵州龙标本在兴义县出土,很多精美的标本成为了中国地质博物馆的收藏。
  巨型山东龙的发现
  除贵州龙外,1964年胡承志带队在山东地区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鸭嘴龙——巨型山东龙的化石。山东龙化石就成为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国宝级藏品,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还曾参展国际展览,从而使中国的化石和中国地质博物馆走上了国际舞台。此外,在他的努力下,很多精美的矿物标本也从偏远的大山深处搬入了北京的“新家”,使中国博物馆一跃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地学类博物馆。
  其实,胡老与中国地质博物馆的情缘还要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虽然那是个战乱的年代,在北京房山周口店,中外科学家一起合作,发现了北京猿人头盖骨,这个发现开启了华夏大地古人类研究的序曲。
  当前两个头盖骨被发掘出来后,国内外的学者便开始了复制模型的工作。由于我们当时的技术水平有限,这两个头盖骨都是由外国专家复制完成的。在自己国家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却需要借助外国的科技力量来研究和复制模型,这无疑是中国古生物学家们心中永远的痛。于是,他们就安排还是少年学徒的胡承志学习头盖骨复原技术。
  胡承志学会头盖骨复制技术了吗?后来发现的骨类化石能用中国自己的科技力量制作出来吗?下期还要介绍哪些特别的藏品呢?让我们一起期待。
  (责任编辑 何庆梅)
其他文献
苍蝇总是令人讨厌的。看到一只苍蝇,你悄悄拿起一份报纸,叠成条状,然后猛地打过去——结果苍蝇飞走了,你没有打到苍蝇。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我们人类看来,打苍蝇只是一个瞬间的动作;但在蒼蝇的眼中,却是慢动作。人类的1秒,相当于苍蝇的7秒。最近,爱尔兰科学家在《动物行为》杂志上发文指出:小型动物对时间的感知更慢,它们眼中的世界是“慢动作”的。这意味着,小型动物可以比大型动物更精确地观察身边环境的变化,使
期刊
时间来到8月,北半球正处于盛夏,好多地方酷暑难当。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想起冰天雪地的北极地区。不过,你可能想错了,北极地区这个时候也是夏季。北极的夏季一点都不热,相反,整个夏季的平均温度也只有2℃—4℃。就是这么一点点温热,也给北极地区带来了无限生机:枯黄的苔原开始变绿,如茵草原上有几百种有花植物竞相开放,在这有限的夏季里尽情地生长。它们大多色泽鲜艳,惹人喜爱。北极燕鸥等候鸟也飞回来了,它们在海岸的
期刊
貓咪是人类的宠物,它们看上去非常温顺、可爱。但你知道吗?它们对于当地生态的破坏程度,是你想象不到的。在你没有注意它们的时候,它们去户外捕杀鸟类、小型哺乳动物和昆虫等。据估计,在美国,每年家庭宠物猫和流浪猫会杀死24亿只小鸟和207亿只小型哺乳动物。  为了遏制猫咪对当地生态的破坏,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的科学家们试验了很多种方法。他们发现,给猫咪戴上彩色的发带可以减少87%的小鸟惨遭猫咪的捕食,小鸟实
期刊
在我们的印象中,红色代表温暖,蓝色代表寒冷。不过,最近一个科学研究推翻了我们对于感官和颜色的普遍理解。科学家将参加研究的人带到一个恒温的黑房间中,要求受试者将双手分别放于两个盘子的表面。这两个盘子分别被照亮为蓝色或者红色,而且温度是不同的,其中红色盘子的温度比蓝色盘子的温度高0.5℃。实验的结果出乎大多數人的预料,受试者在被要求回答哪一个感觉到温暖时,他们的选择却是蓝色。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研究人
期刊
暑假时,有很多小朋友会去海边玩。他们在海滩漫步,捡拾贝壳,或者朝海中扔石子,有时候还会下海游泳。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海浪飞溅,一不小心有海水钻进你的嘴里,那味道,又咸又涩——海水咸得就像在淡水中搅入一汤匙的盐。  那现在问题来了,海水为什么是咸的?  这个问题似乎很好回答,因为海水里含有盐,也就是我们吃的食盐,化学名称是氯化钠。盐是咸的,所以海水就是咸的。那我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海水里的盐从
期刊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关于它的起源,一直有四种假说,分别是:共振潮汐分裂说、同源说、俘获说和撞击成因说。最近,科学家的研究支持了撞击成因说。以色列和法国的科学家通过模拟研究,精确再现了早期太阳系内星球之间的冲撞。在太阳系形成的早期,我們的原始地球与其他星球发生了剧烈的冲撞。冲撞的结果是产生了一个重量约为地球重量十分之一的行星残骸,而这些行星残骸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月球。另外,美国和德国科学家的研究也支
期刊
人有千差万别,花有千姿百态。每到各种节日来临或亲友生日之时,或是浪漫婚礼之际,鲜花的出现总是能渲染气氛,增加亮点。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市面上常见的“鲜切花”,帮您在选择鲜花的时候提供一些参考。  鲜切花是一类从活体植株上切取的存活时间长、花茎长的鲜花,同种切花的颜色和大小比较相近。切花主要可以制作成花篮、花束、花环、瓶插花或胸饰花等观赏价值高的礼品或者艺术品。比如在母亲节,我们就可以用鲜花献上自
期刊
人们所感受的外界信息有80%以上是来自视觉感官,然而通过视觉感知到的信息反馈到大脑中也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很多时候人们会产生视觉错觉,视觉错觉是指人们通过视觉感知外界事物时的不正确感知。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需要错觉来适应客观世界。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视觉错觉的实验,来感受一下什么叫视觉错觉。  实验结论  当颜色涂满之后,你就会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小手“长在”白纸上了,并且像是戴着一副彩色线条的
期刊
节能环保的古代冰箱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在这种炎热难当的日子里,回到家首先想做的就是打开冰箱,拿出一瓶冰镇饮料,一气儿喝下去,立刻感觉浑身清爽,暑意全无。说起现代冰箱,离不开一个“电”字,我们往往叫它电冰箱。  其实,中国古代也有冰箱,那可是货真价实的不用电的节能环保冰箱。这样的冰箱在今天已经没有人再使用它了。要想看到它,只能到博物馆里去了。在首都博物馆老北京民俗展厅,就有这样一个“冰箱”:木质
期刊
告别野柳地质公园之后,我们即将去往猴硐。到达猴硐最方便快捷的方法是乘坐台铁(台湾铁路)。刚一下火车,车站就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可以看到楼道周围的墙壁上和楼梯扶手上画有很多可爱的猫咪彩绘,这时候的我们就仿佛置身于一个猫咪的童话世界当中。继续往前走,会看到一个类似于柜台的地方,柜台台面上有很多纪念章可以拿来盖。纪念章上面刻的图案是各种形态的猫咪,非常有趣。这里要提醒一下,如果前往台湾旅行可以随身带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