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的形式与内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单一的机械化体力劳动将逐渐被机器逐渐取代,社会上更需要高新技术人才以及专业化高级技工,对农村初中生的劳动素养培养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将从农村初中生的劳动素养现状及其人文素质状况等方面分析,并结合案例以探究培养农村初中生劳动素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劳动素养;现状;原因;人文素质;劳动技术;培养
一、农村初中生劳动素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说到20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出生的农村孩子,人们就会联想到勤劳俭朴、自立自强等词眼,而提到90后、00后的农村孩子,取而代之的是“只会享受不肯吃苦、不会做事、不爱学习”等负面评价。时间跨度不大,可是为什么同是农村出身的孩子,在意识和行为上产生了如此大的差异呢?为了探个究竟我们进行了一些调研工作。我校在校生1033名,我们发放了200份《农村初中生劳动素养调查问卷》,收回287份有效问卷。统计结果为:认为自己劳动技能掌握的很好的有25.4%,较少的有41.4%,所占比重最多,认为多少无所谓的24.9%,认为自己不需要掌握的8.3%。由此可见,将近半成的农村孩子劳动意识和能力不强,小部分人甚至没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和不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我们从学生的家庭教育、个人因素、学校教育、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发现造成农村学生劳动素养缺失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农村主要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使大多数农村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他们面临着亲情和道德以及家庭教育的缺失,因此产生了不爱劳动、不爱学习、不会做事等不良行为,以致被外界贴上很多负面性的标签。[1]第二,农村师资力量不够,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学校落实不到位,课程以数学、语文、英语等基础学科为主,能发展学生特长的特色学科无法开设,学生的特长得不到有效发挥,逐渐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第三,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学校教育,使他们在教育上失去与城市孩子平等发展的机会,而这些都将对他们的人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2]再有,个别学生自制力不强等原因,容易受到当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比如当地有的村屯赌博成风,有的初中生小小年纪就会打扑克赌博、下六合彩,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不良品行。
二、人文素质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曾說:“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新课改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大举措,新教材所涵盖的信息更为广泛、全面,与现代的信息科技也处于同步更新的状态,使得农村初中生在课本上可以汲取新兴知识。[3]然而,如前所述,当前我们农村初中生的文化素养、劳动素养确实不高。作为一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我们承载着教书育人的使命。现就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案例作一定尝试,试图找到帮助这些学生的有效方法,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案例:李某,男,14岁,我校一名七年级学生。李某家庭贫困,父母常年外出务工,李某平时周一至周五住校,周末回家跟年近70岁的奶奶一起住。李某在村里给人的印象是比较调皮,不会帮家中长辈做家务事,连洗衣做饭都依赖年迈的奶奶。在学校里,李某是同学老师眼中的差生——学习差、品德差、纪律差、生活习惯差、劳动习惯差等,不怎么受老师同学的欢迎。据李某所说,在小学六年级时犯错了还会受到老师的体罚和同学的排斥,感觉自己挺失败,于是为了排解烦闷的心情,就开始通过网络游戏得到解脱。升入初中学校读书的李某发展到为了上网爬墙上街去网吧,成绩越来越差,直到父母意识到再不帮他就完了。
新教材一改往日单一的方法,将教学信息在编写上以不同形式呈现,更利于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我充分利用这一有益的教学资源,配合灵活的教学方法,利用学科教学与渗透品德教育,帮助李某转移对网络游戏的沉迷从而对学科学习产生兴趣,还结合教材和生活实际对李某进行劳动素养的培养。
三、劳动技术培养
现在所用的人教版《劳动与技术》,包含了许多层面,附加了许多通识技能。这些技能紧跟科技前沿,避免了以前农村初中生在学习劳动技能时单一的重复训练。新教材让学生学习关于技术的思想和方法,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还有对人文理念的更高层次的追求。[4]根据李某好动的个性,我鼓励他在“动手模仿中”学会使用生产工具,掌握了对工具的基本操作技能,接着提出更高目标“家电的使用和维修”、“花卉栽培技术”等。如此循序渐进,这些技术让李某和同学们得到了更高层面的教育,提升了他们对科学技术应用的能力。
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是动态的,农村学生是否具有劳动素养对将来其自身发展和我国劳动力的转型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实施的影响至关重要。如果学校只把升学率和分数当做参考的标准,忽略了学生本身的劳动素养技能,即使学生书读得好,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也无法做到更好的发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以新课改为依据,以劳技教材以及校本课程作为依托,使得培养李某劳动素养的阶段性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希望在今后教学工作中能帮助到更多的学生,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更进一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慧.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近郊农村初中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 曾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 王慧娟.“两免一补”背景下我国农村初中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
[4] 苗承燕.积石山县初中生课外劳技状况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劳动素养;现状;原因;人文素质;劳动技术;培养
一、农村初中生劳动素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说到20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出生的农村孩子,人们就会联想到勤劳俭朴、自立自强等词眼,而提到90后、00后的农村孩子,取而代之的是“只会享受不肯吃苦、不会做事、不爱学习”等负面评价。时间跨度不大,可是为什么同是农村出身的孩子,在意识和行为上产生了如此大的差异呢?为了探个究竟我们进行了一些调研工作。我校在校生1033名,我们发放了200份《农村初中生劳动素养调查问卷》,收回287份有效问卷。统计结果为:认为自己劳动技能掌握的很好的有25.4%,较少的有41.4%,所占比重最多,认为多少无所谓的24.9%,认为自己不需要掌握的8.3%。由此可见,将近半成的农村孩子劳动意识和能力不强,小部分人甚至没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和不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我们从学生的家庭教育、个人因素、学校教育、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发现造成农村学生劳动素养缺失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农村主要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使大多数农村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他们面临着亲情和道德以及家庭教育的缺失,因此产生了不爱劳动、不爱学习、不会做事等不良行为,以致被外界贴上很多负面性的标签。[1]第二,农村师资力量不够,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学校落实不到位,课程以数学、语文、英语等基础学科为主,能发展学生特长的特色学科无法开设,学生的特长得不到有效发挥,逐渐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第三,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学校教育,使他们在教育上失去与城市孩子平等发展的机会,而这些都将对他们的人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2]再有,个别学生自制力不强等原因,容易受到当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比如当地有的村屯赌博成风,有的初中生小小年纪就会打扑克赌博、下六合彩,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不良品行。
二、人文素质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曾說:“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新课改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大举措,新教材所涵盖的信息更为广泛、全面,与现代的信息科技也处于同步更新的状态,使得农村初中生在课本上可以汲取新兴知识。[3]然而,如前所述,当前我们农村初中生的文化素养、劳动素养确实不高。作为一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我们承载着教书育人的使命。现就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案例作一定尝试,试图找到帮助这些学生的有效方法,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案例:李某,男,14岁,我校一名七年级学生。李某家庭贫困,父母常年外出务工,李某平时周一至周五住校,周末回家跟年近70岁的奶奶一起住。李某在村里给人的印象是比较调皮,不会帮家中长辈做家务事,连洗衣做饭都依赖年迈的奶奶。在学校里,李某是同学老师眼中的差生——学习差、品德差、纪律差、生活习惯差、劳动习惯差等,不怎么受老师同学的欢迎。据李某所说,在小学六年级时犯错了还会受到老师的体罚和同学的排斥,感觉自己挺失败,于是为了排解烦闷的心情,就开始通过网络游戏得到解脱。升入初中学校读书的李某发展到为了上网爬墙上街去网吧,成绩越来越差,直到父母意识到再不帮他就完了。
新教材一改往日单一的方法,将教学信息在编写上以不同形式呈现,更利于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我充分利用这一有益的教学资源,配合灵活的教学方法,利用学科教学与渗透品德教育,帮助李某转移对网络游戏的沉迷从而对学科学习产生兴趣,还结合教材和生活实际对李某进行劳动素养的培养。
三、劳动技术培养
现在所用的人教版《劳动与技术》,包含了许多层面,附加了许多通识技能。这些技能紧跟科技前沿,避免了以前农村初中生在学习劳动技能时单一的重复训练。新教材让学生学习关于技术的思想和方法,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还有对人文理念的更高层次的追求。[4]根据李某好动的个性,我鼓励他在“动手模仿中”学会使用生产工具,掌握了对工具的基本操作技能,接着提出更高目标“家电的使用和维修”、“花卉栽培技术”等。如此循序渐进,这些技术让李某和同学们得到了更高层面的教育,提升了他们对科学技术应用的能力。
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是动态的,农村学生是否具有劳动素养对将来其自身发展和我国劳动力的转型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实施的影响至关重要。如果学校只把升学率和分数当做参考的标准,忽略了学生本身的劳动素养技能,即使学生书读得好,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也无法做到更好的发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以新课改为依据,以劳技教材以及校本课程作为依托,使得培养李某劳动素养的阶段性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希望在今后教学工作中能帮助到更多的学生,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更进一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慧.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近郊农村初中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 曾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 王慧娟.“两免一补”背景下我国农村初中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
[4] 苗承燕.积石山县初中生课外劳技状况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