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快发展服务业,这是现代化对中国的急切呼唤,也是当今中国发达城市集体发出的最强音。
作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最快城市之一的苏州,同样把实现服务业跨越发展确定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曾经创造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制造业发展奇迹的苏州,正在努力探寻着第三产业——服务业跨越发展的突破之路。
一个跨越决定,一个一号文件
再次鼓起全市创业热潮
2004年11月29日,一个不同寻常的大会,让苏州再一次血脉贲张。这是苏州在全省率先召开的服务业促进大会。大会公布了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出台了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决定。服务业跨越计划提出,今后3~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市区服务业增加值在全市的比重超过40%,在全国、全省同类城市市区中的位次前移。今年1月,市政府又把“一号文件”的位置给了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56条政策。“56条”涵盖了从放宽市场准入直至税收、就业、融资、用地、投资的种种优惠政策。同时,为了切实落实"56条”,市政府建立了服务业发展指标体系,并对5市7区17个部门实施考核。一个大会,一个决定,一个政策,再次鼓起全市创业热潮。在去年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在全省率先超千亿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又达301亿元,增幅14.1%。创业潮涌,百舸争流,服务业亮点俯拾皆是。
物流业。被誉为“第三桶金”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以开发区为依托的国际物流,以港区为依托的区域物流,以道口为依托的配送物流,形成了苏州以外资企业为主的口岸物流特色。2005年,苏州全市货运量达到8833万吨,苏州港吞吐量达到9060万吨,增长44.2%,集装箱进出量超过50万标箱,增长46.9%。
金融业。银行存贷比达到76.4%,增量存贷比达到84.8%,而不良贷款率只有2.89%。存贷两旺中,苏州是江苏全省最好的金融安全区。在融资方面,苏州加大了对民营、外资企业的扶持力度。到5月底,苏州银行业投向私营企业的贷款余额达到369亿元,比年初增长了22亿元,投向外商投资企业的本外币贷款余额更是超过了600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为453亿元,比年初增长26.99亿元,外币贷款余额为20.41亿美元,比年初增长了20亿美元。
旅游业。2004年接待境外游客首次突破百万,接待国内游客首次突破3000万,游客逗留天数首次突破2天。而游客逗留天数的新突破,预示着“休闲旅游”大步走来,苏州旅游正由观光型转向度假型。东山国宾馆、金鸡湖大酒店、尼盛万丽、香格里拉等一批顶级酒店或正动工兴建,或已开张迎客,吴宫、胥城、新苏国际、苏州饭店、南林、南园等老牌星级宾馆加快改造设施、提升档次;以商务型酒店为代表的社会旅馆迅猛扩张,步入发展高峰期,成为投资热点,目前床位数已达到8万张。
商贸业。经过大手笔改造,一个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新观前成功跻身“全国十大著名商业街”。观前、石路、南门三大商圈容量日渐丰富,民俗化、平民化的风格使它们集聚了大量人气。中国十大纺织专业市场之一的盛泽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今年上半年销售业绩达121亿元,再创新高;全国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常熟招商城迎来品牌时代.以新的亮点强势辐射。苏州首个中央商务区的轮廓正在工业园区显现,这个迹象预示着苏州传统商贸业正与金融业、信息业、咨询业、会展业等相融,步入新一轮升级。
房地产业。雄踞全国房地产企业前五位的中海集团、招商局、顺驰集团等相继进入。经历了一轮快速发展,苏州房地产市场开始告别紧缺,市场经济规律的自我调节作用逐步显现。
作为当今中国崛起最快的新兴制造业基地,苏州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有着其深刻的背景。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步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高级经济发展阶段不仅是大势所趋,更是必然选择。如今,兴旺的服务业已成为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在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已由100多年前的20%多增长到60%~70%。从苏州自身发展的情况来看,强大的制造业一方面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意味着服务业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城市发展选择了服务业,同样服务业选择了快速发展的城市。事实上,近年来,苏州在工业经济大跨越的同时,服务业也在大踏步前进。10年间,苏州市服务业增加值翻了3番多,苏州市服务业增加值在全国33个大中城市中位居第6,增长速度居第9,同时也是江苏省第一个服务业增加值超千亿的城市。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家向记者介绍了工业化中后期苏州服务业出现的种种可喜发展趋势:
——产业融合的趋势。一产、二产与三产出现边际交叉,如搞农业的纷纷办起休闲观光农业增加效益,生产农资的引进超市经营模式统一价格和质量。吴江盛宏集团顺应中国加入WTO,主动由生产型企业转为销售型,把当地大批“埋头生产”的制造商纳入统一国际贸易网络,增强了抗风险能力。融合,更多地表现为三产对一、二产业的渗透。
——服务业与制造业集群对接的趋势。制造业成链成片是苏州的特色,而特色的二产正向服务业频频招手。工业园成片成片包租打工楼、整座整座学校预定技术工.在苏州都不是新闻。有人留意过,光一个苏州工业园区,企业为职工上下班包租的厂车,就足以养活几个大型运输公司。
——服务业多样化发展的趋势。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多元密集型,让人目不暇接。信息服务业、会展业、技术培训、中介咨询业,其势方兴未艾。
——外资加快进入服务业的趋势。苏州不仅仅是国际制造业资本投资的天堂,服务业新增注册外资、单项投资规模也都在放大。苏州有了9家外资银行、6家外资保险公司、2家外资律师代表处,国际零售业巨子沃尔玛、麦德龙、欧尚、易初莲花、家乐福、百润发……或正在登陆苏州,或不断扩大规模。种种趋势,集中表明一点,服务业加速的时机到了。抓住机遇,将为苏州实现高平台上的跨越找准跳板。
一次数字解剖,一次拜师取经
为的是找准跨越突破口
在外人看来,苏州这些年的发展如日中天。其实,苏州人内心极度不安。这个不安。缘于一个百分比——服务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
去年,苏州经济总量在全国20个大中城市中位列第5,而服务业占比排在后列。去年,苏州服务业在地区经济中的比重是32.1%。苏州已处在工业化中后期,但苏州这个时期服务业的比重远远低于国际上同等时期的国家。
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当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达到3000美元,即经济处于加速成长阶段的初期起,服务业就应当占据领军地位。大部分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占比基本上均在这一阶段从45%~55%上升到65%~75%。
一般的解释,认为造成服务业占比过低的原因,是苏州制造业发展太快。事实上,确实存在这一因素,比如2004年,由于制造业增幅高出服务业,当年服务业的占比较上年还有降低。但这个原因,苏州人没有轻易推给客观。
苏州人对自我的认识
——我们的服务业开放程度还不够大。全市服务业利用外资长期徘徊在吸引外资总额的10%左右,去年服务业新增注册外资仅占全部注册外资的8.7%,部分市(县)区今年一季度服务业利用外资还是零。苏州虽然是吸引外资的重点城市,但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比重却落后于许多城市。
——我们的服务业内部结构还不够优。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7000美元,现代服务业应该相当发达,而我市这块仍旧滞后。再比比周边,上海的商贸流通业不可谓不强,但上海商贸业占服务业不到20%,苏州超过30%;上海金融保险业比重超过20%,苏州却只有11%;苏州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在35%,而发达国家这个比重应在60%以上。
——我们的服务业规模企业还不够多。苏州14家上市公司,没一家服务业的。大多数服务业企业,还处于满足本地需求这种最低层面,区域外合作型、向外拓展型等高级层面的很少。
——我们的中心城区服务业集聚辐射功能还不够强。在某些服务业领域,中心城区未必做得过县区,甚至还有差距,比如专业市场、一些房地产项目。有一个数据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市区服务业所占GDP比重仅比全市占比高出0.3%。
——我们的服务业需求程度还不够高。企业规模小、产业链不长、分工合作不强、现代企业制度还未建立等,使得不少本来应由生产性服务业承担的功能,被工业企业自我消化了。
苏州当前正面临经济转型。作为国内第二大制造业城市,服务业的大发展是经济规律与社会规律所趋。苏州加快实现服务业的发展,实际上是又一次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其战略意义极为深远。早抓早主动。
从更高的意义上看,跨越式推进服务业,则是实现“两个率先”、走好科学发展之路的必定途径。“两个率先”指标体系中有相当大部分如人均GDP、居民收入增长、城市化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卫生体系健全率、城镇绿化覆盖率都与服务业紧密相关,离开了服务业很难达标。服务业又是以人的活动、人的智力为主体和客体的生产活动,具有占用资源少、生态效应好、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这也是为何发达国家最终都会走向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最大这条路子的根本所在。据有关方面数据,去年全市服务业以不到总用电量的8%,创造了32%的地区生产总值。2001至2004年,苏州服务业与工业的投入产出比基本一样,但用地却至少节省一半。
跨越的核心在于跨越自我
不管是“梦里水乡”,还是“后花园”,这种种称谓都印证着苏州曾是一座消费城市,而老苏州钟情的“上午泡茶馆、下午孵澡堂”的生活方式,更证明了苏州服务业曾经的繁荣。
但是,这些并不能说明苏州人对发展服务业就一定驾轻就熟。相反,被传统过多牵绊的苏州人对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还是相当陌生的。因此,市委书记王荣在服务业促进大会上精辟地提出:“突破占领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发展现代服务业;振兴繁荣传统服务业。”这三大重点,将成为苏州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主攻方向。从现实产业优势、区位条件、未来市场需求看,生产型服务业都将是苏州今后服务业发展最重要的领域。为此,苏州市委市政府特别要求抓好其中的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技术服务业、工业工程装备配套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会展业等重点。
(责任编辑:肖秋兰)
作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最快城市之一的苏州,同样把实现服务业跨越发展确定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曾经创造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制造业发展奇迹的苏州,正在努力探寻着第三产业——服务业跨越发展的突破之路。
一个跨越决定,一个一号文件
再次鼓起全市创业热潮
2004年11月29日,一个不同寻常的大会,让苏州再一次血脉贲张。这是苏州在全省率先召开的服务业促进大会。大会公布了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出台了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决定。服务业跨越计划提出,今后3~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市区服务业增加值在全市的比重超过40%,在全国、全省同类城市市区中的位次前移。今年1月,市政府又把“一号文件”的位置给了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56条政策。“56条”涵盖了从放宽市场准入直至税收、就业、融资、用地、投资的种种优惠政策。同时,为了切实落实"56条”,市政府建立了服务业发展指标体系,并对5市7区17个部门实施考核。一个大会,一个决定,一个政策,再次鼓起全市创业热潮。在去年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在全省率先超千亿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又达301亿元,增幅14.1%。创业潮涌,百舸争流,服务业亮点俯拾皆是。
物流业。被誉为“第三桶金”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以开发区为依托的国际物流,以港区为依托的区域物流,以道口为依托的配送物流,形成了苏州以外资企业为主的口岸物流特色。2005年,苏州全市货运量达到8833万吨,苏州港吞吐量达到9060万吨,增长44.2%,集装箱进出量超过50万标箱,增长46.9%。
金融业。银行存贷比达到76.4%,增量存贷比达到84.8%,而不良贷款率只有2.89%。存贷两旺中,苏州是江苏全省最好的金融安全区。在融资方面,苏州加大了对民营、外资企业的扶持力度。到5月底,苏州银行业投向私营企业的贷款余额达到369亿元,比年初增长了22亿元,投向外商投资企业的本外币贷款余额更是超过了600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为453亿元,比年初增长26.99亿元,外币贷款余额为20.41亿美元,比年初增长了20亿美元。
旅游业。2004年接待境外游客首次突破百万,接待国内游客首次突破3000万,游客逗留天数首次突破2天。而游客逗留天数的新突破,预示着“休闲旅游”大步走来,苏州旅游正由观光型转向度假型。东山国宾馆、金鸡湖大酒店、尼盛万丽、香格里拉等一批顶级酒店或正动工兴建,或已开张迎客,吴宫、胥城、新苏国际、苏州饭店、南林、南园等老牌星级宾馆加快改造设施、提升档次;以商务型酒店为代表的社会旅馆迅猛扩张,步入发展高峰期,成为投资热点,目前床位数已达到8万张。
商贸业。经过大手笔改造,一个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新观前成功跻身“全国十大著名商业街”。观前、石路、南门三大商圈容量日渐丰富,民俗化、平民化的风格使它们集聚了大量人气。中国十大纺织专业市场之一的盛泽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今年上半年销售业绩达121亿元,再创新高;全国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常熟招商城迎来品牌时代.以新的亮点强势辐射。苏州首个中央商务区的轮廓正在工业园区显现,这个迹象预示着苏州传统商贸业正与金融业、信息业、咨询业、会展业等相融,步入新一轮升级。
房地产业。雄踞全国房地产企业前五位的中海集团、招商局、顺驰集团等相继进入。经历了一轮快速发展,苏州房地产市场开始告别紧缺,市场经济规律的自我调节作用逐步显现。
作为当今中国崛起最快的新兴制造业基地,苏州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有着其深刻的背景。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步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高级经济发展阶段不仅是大势所趋,更是必然选择。如今,兴旺的服务业已成为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在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已由100多年前的20%多增长到60%~70%。从苏州自身发展的情况来看,强大的制造业一方面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意味着服务业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城市发展选择了服务业,同样服务业选择了快速发展的城市。事实上,近年来,苏州在工业经济大跨越的同时,服务业也在大踏步前进。10年间,苏州市服务业增加值翻了3番多,苏州市服务业增加值在全国33个大中城市中位居第6,增长速度居第9,同时也是江苏省第一个服务业增加值超千亿的城市。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家向记者介绍了工业化中后期苏州服务业出现的种种可喜发展趋势:
——产业融合的趋势。一产、二产与三产出现边际交叉,如搞农业的纷纷办起休闲观光农业增加效益,生产农资的引进超市经营模式统一价格和质量。吴江盛宏集团顺应中国加入WTO,主动由生产型企业转为销售型,把当地大批“埋头生产”的制造商纳入统一国际贸易网络,增强了抗风险能力。融合,更多地表现为三产对一、二产业的渗透。
——服务业与制造业集群对接的趋势。制造业成链成片是苏州的特色,而特色的二产正向服务业频频招手。工业园成片成片包租打工楼、整座整座学校预定技术工.在苏州都不是新闻。有人留意过,光一个苏州工业园区,企业为职工上下班包租的厂车,就足以养活几个大型运输公司。
——服务业多样化发展的趋势。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多元密集型,让人目不暇接。信息服务业、会展业、技术培训、中介咨询业,其势方兴未艾。
——外资加快进入服务业的趋势。苏州不仅仅是国际制造业资本投资的天堂,服务业新增注册外资、单项投资规模也都在放大。苏州有了9家外资银行、6家外资保险公司、2家外资律师代表处,国际零售业巨子沃尔玛、麦德龙、欧尚、易初莲花、家乐福、百润发……或正在登陆苏州,或不断扩大规模。种种趋势,集中表明一点,服务业加速的时机到了。抓住机遇,将为苏州实现高平台上的跨越找准跳板。
一次数字解剖,一次拜师取经
为的是找准跨越突破口
在外人看来,苏州这些年的发展如日中天。其实,苏州人内心极度不安。这个不安。缘于一个百分比——服务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
去年,苏州经济总量在全国20个大中城市中位列第5,而服务业占比排在后列。去年,苏州服务业在地区经济中的比重是32.1%。苏州已处在工业化中后期,但苏州这个时期服务业的比重远远低于国际上同等时期的国家。
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当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达到3000美元,即经济处于加速成长阶段的初期起,服务业就应当占据领军地位。大部分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占比基本上均在这一阶段从45%~55%上升到65%~75%。
一般的解释,认为造成服务业占比过低的原因,是苏州制造业发展太快。事实上,确实存在这一因素,比如2004年,由于制造业增幅高出服务业,当年服务业的占比较上年还有降低。但这个原因,苏州人没有轻易推给客观。
苏州人对自我的认识
——我们的服务业开放程度还不够大。全市服务业利用外资长期徘徊在吸引外资总额的10%左右,去年服务业新增注册外资仅占全部注册外资的8.7%,部分市(县)区今年一季度服务业利用外资还是零。苏州虽然是吸引外资的重点城市,但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比重却落后于许多城市。
——我们的服务业内部结构还不够优。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7000美元,现代服务业应该相当发达,而我市这块仍旧滞后。再比比周边,上海的商贸流通业不可谓不强,但上海商贸业占服务业不到20%,苏州超过30%;上海金融保险业比重超过20%,苏州却只有11%;苏州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在35%,而发达国家这个比重应在60%以上。
——我们的服务业规模企业还不够多。苏州14家上市公司,没一家服务业的。大多数服务业企业,还处于满足本地需求这种最低层面,区域外合作型、向外拓展型等高级层面的很少。
——我们的中心城区服务业集聚辐射功能还不够强。在某些服务业领域,中心城区未必做得过县区,甚至还有差距,比如专业市场、一些房地产项目。有一个数据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市区服务业所占GDP比重仅比全市占比高出0.3%。
——我们的服务业需求程度还不够高。企业规模小、产业链不长、分工合作不强、现代企业制度还未建立等,使得不少本来应由生产性服务业承担的功能,被工业企业自我消化了。
苏州当前正面临经济转型。作为国内第二大制造业城市,服务业的大发展是经济规律与社会规律所趋。苏州加快实现服务业的发展,实际上是又一次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其战略意义极为深远。早抓早主动。
从更高的意义上看,跨越式推进服务业,则是实现“两个率先”、走好科学发展之路的必定途径。“两个率先”指标体系中有相当大部分如人均GDP、居民收入增长、城市化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卫生体系健全率、城镇绿化覆盖率都与服务业紧密相关,离开了服务业很难达标。服务业又是以人的活动、人的智力为主体和客体的生产活动,具有占用资源少、生态效应好、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这也是为何发达国家最终都会走向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最大这条路子的根本所在。据有关方面数据,去年全市服务业以不到总用电量的8%,创造了32%的地区生产总值。2001至2004年,苏州服务业与工业的投入产出比基本一样,但用地却至少节省一半。
跨越的核心在于跨越自我
不管是“梦里水乡”,还是“后花园”,这种种称谓都印证着苏州曾是一座消费城市,而老苏州钟情的“上午泡茶馆、下午孵澡堂”的生活方式,更证明了苏州服务业曾经的繁荣。
但是,这些并不能说明苏州人对发展服务业就一定驾轻就熟。相反,被传统过多牵绊的苏州人对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还是相当陌生的。因此,市委书记王荣在服务业促进大会上精辟地提出:“突破占领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发展现代服务业;振兴繁荣传统服务业。”这三大重点,将成为苏州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主攻方向。从现实产业优势、区位条件、未来市场需求看,生产型服务业都将是苏州今后服务业发展最重要的领域。为此,苏州市委市政府特别要求抓好其中的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技术服务业、工业工程装备配套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会展业等重点。
(责任编辑:肖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