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落尽见真淳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张爱玲的《金锁记》问世以来,就被各方评论家称为其杰出的代表作。傅雷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中说:“毫无疑问,《金锁记》是张女士截止目前为止的最完满之作,颇有《猎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范。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夏志清在其具有开拓意义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更是把张爱玲的《金锁记》冠以“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的称号。虽然外界把它捧得的如此之高,但一向决绝的张爱玲在时隔二十多年后却把它改编成《怨女》于1967年重新发表。虽然二者故事大体一样,但在文本结构,语言,叙事方式等许多方面有很大不同。下面我们仅从用叙事学方面对这两部作品做一个简单比较分析。
  
  一、叙事时间的转变
  
  叙事文学属于时间艺术。它实际是一个具有双重时间序列的转换系统,即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怨女》与《金锁记》相比,其叙事时间的转变是很大的。《怨女》与《金锁记》很多情节不一样,但有一处十分相似,几乎连语言都一样,就是老太太与二爷死后的场景,这一段银娣(七巧)的人生张爱玲都用蒙太奇的手法跳跃而过。接着就是一样写道的绿竹帘子,二爷的遗像。与《金锁记》接着按时间展开故事的叙述不同,《怨女》则是又让银娣的思绪弥漫开来,闪回到十六年前银娣上吊却没死成,被二爷救下来,从此她在姚家的待遇每况愈下。《金锁记》大体上是运用了现时叙述,《怨女》则很多地方运用了逆时叙述,在正序中有倒序,有时还有预叙。《金锁记》主要是按故事的发生时间展开,而《怨女》则是故事开展与主人公的思绪意识相结合来进行文本的叙述的。
  这也体现在文中时距的运用上,时距,是指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长短的对比。是构成叙事文本节奏的重要因素。朱光潜认为:“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非常明显,《怨女》与《金锁记》叙事的节奏有很大的不同,张爱玲把《金锁记》改编成《怨女》,其叙事节奏明显放慢。同样一个故事,《金锁记》是不到三万字。而《怨女》是六万六千多字。在《金锁记》中张爱玲多用等述与概述的方式叙述事件。在《怨女》中,则是扩述与省略的方法为主。这也是因为张爱玲在写《金锁记》时主要是按故事的发生时间展开,而《怨女》则是故事开展与主人公的思绪意识相结合来进行文本的叙述。
  《金锁记》多用等述,概述,等手法把故事清清楚楚的告诉我们,而《怨女》则多用扩述,省略的手法把其中某些事情极尽渲染,而某些事却省略掉。这样就创造了一种既具有情绪化,又留下了空白与悬念的作品。而文字上的空白与悬念却让整部作品的意义得到膨胀。
  
  二、叙述情景的转变
  
  《金锁记》与《怨女》虽然在表面上看都是采用的第三人称的全知角度。但是实际上二者却有很大不同。《金锁记》多采用的是非聚焦型写作视角,而《怨女》多采用的是内部聚焦的写作视角。
  非聚焦又称零度聚焦,叙述者或人物可以从所有位置观察被叙述的故事,并且可以任意从一个位置移向另一个位置。它可以时而俯瞰纷繁复杂的群体生活,时而窥视各类人物隐秘的意识活动。在《金锁记》中,姜家少奶奶们要去给老太太请安,作者就先写三少奶奶兰仙写起,然后人物挨个一一出场,一直写道到三少爷季泽,将各个人物的言谈举止,外貌衣饰等尽收眼底。而且,人物的所思所想也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兰仙作为新娘子的害羞与初来乍到,玳珍的老辣和对七巧的见怪不怪,七巧的荒诞言行,还有季泽的风流不羁都逐个展现出来。而且其中每个人物都占据了一定的篇幅。
  内部聚焦视角中,则是每件事都是严格地按照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感受和意识来呈现。这中聚焦类型主要是从人物角度展示其所见所闻。在《怨女》中作者多采用了内聚焦型视角来叙述故事。《怨女》中也是一段去给老太太请安的情节。银娣因为去晚了,所以心中一直惴惴不安,所以文中的气氛也是特别的压抑。和《金锁记》中这个场景相比,《怨女》除了用银娣的视角来观察事件的发展过程之外,作者时而抽离出来做描述和议论。但很明显这描述是通过银娣的视角在观察人物和场景,议论则是银娣心中是所想。我们感知的一切都是通过银娣的感受思考获得的。银娣纷乱复杂的思绪未经任何改变和梳理,原生态的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样它就缩短了人物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获得一种亲切感。它向我们充分敞开了银娣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主人公激烈的内心冲突和漫无边际的意识活动。
  总之,从这三方面综合来看,张爱玲的叙事手法早期运用多种西方现代小说技法,加上多姿多彩的语言艺术编制了一个个传奇性的故事,以《金锁记》为代表。后期张爱玲的小说叙事手法则逐渐回归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手法,则以《怨女》为代表。所以说她小说的叙事手法从摇曳多姿变成了轻描淡写。她真正做到了超脱。建立起那繁华中平庸,喧嚣外凄凉的张爱玲世界。
其他文献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对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诸多问题的文化反思,具体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在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了解其他文化及其与自身文化的关系”,其核心就是如何正确处理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问题。  在全球化浪潮日益汹涌的今天,异质文明之间的冲突和整合不断凸现出来,面对多元复杂的文化环境,我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似乎有点步
期刊
曹七巧和繁漪是张爱玲和曹禺笔下两个杰出的人物形象,因为悲剧的深刻和典型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业史上独树一帜的两位悲剧女性。从作品诞生到现在,对曹七巧和繁漪悲剧命运的争论和研究从未停止过。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两个典型人物的悲剧成因进行探究和评析,成为文学史上一道经久不衰的风景。    一、嫁错人、爱错人的错位开端    嫁给不该嫁的人是曹七巧与繁漪悲剧的第一步。七巧因为低微的出身,一进门便受到歧视。说到
期刊
没有文化,历史上不会有永存的事物。   历史和文化是地域的灵魂,是一个族群集体的记忆,是无形的根,无价的宝。   古道西风,吹不尽的乡情怀念;岁月更迭,说不完的尘世沧桑。   历史延续,演绎无数兴衰荣辱;薪火相传,穿越千年风霜雨雪。   一个驿站,感应时代的脉搏,诉说着古往今昔……  平安篇  古驿新城的历史沿革   平安县地处黄河上游及其重要支流湟水之间,是湟水流域开发较早、文化历史悠
期刊
西方对“现代性”理论的理解有两种模式,一种认为现代性就是着重于西方自启蒙运动以来发展出的一套关于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理论。一种模式认为所谓现代性,表面看来是从欧洲发展而来的,事实上蕴含着非常复杂的文化内涵,包括理性科学及个人因素、主体性因素、语言和现实的因素等多种方面。中国的现代性是产生于新的世界格局重建的情势之下,建构在衰败的古典性文化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现代性的指标,而又无法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套
期刊
所谓集锦式,即“整部小说由若干个故事构成,故事各有各自的核心事件与核心人物,相对独立;故事根据故事中的核心人物出现的先后依次讲述,一个讲完之后再讲述另外一个;故事之间通过人物、事件、因果关系等互相联系,通过人物接力从一个故事过渡到另一个故事。”    一、“杂糅”中的共性——“集锦”    辛亥革命之前,谴责小说一度活跃于晚清文坛,由于处在中国小说转型期间,其结构“杂糅”的形态中展现共共同的特质,
期刊
雪域安多藏区有两大藏传佛教名刹,这就是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拉卜楞寺和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隆务寺。这里藏传佛教文化十分发达,尤以藏传佛教学者云集而闻名遐迩,早已形成藏族文化比较发达的文化名城。这两座寺院虽属两省管辖,但地理毗连、宗教文化联系又十分紧密,论辩著学术活动从未间断。二寺有夏日仓活佛和嘉木洋活佛系统的传承,佛殿寺宇庄严辉煌,鼎盛时期二寺僧众达七千余人,学者辈出,成为安多藏
期刊
自汉语白话诗歌问世以来,各种质疑之声便持续不断;进入90年代之后,许多人更是对诗歌感到困惑至极,诗歌市场、文体样式、命运等问题成了关注的焦点;这里试从解析困惑入手,阐明诗歌仍是处于前进的路上,仍是拥有美丽的明天,让诗歌爱好者坚定信心。    一、对新诗的困惑    质疑新诗的各种声音几乎从未间断,特别是自90年代以来,随着文学的边缘化,诗歌成了边缘的边缘,诗歌观察者、读者和专业诗歌创作者,无不对诗
期刊
《药》作为鲁迅“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系列小说之一,刻画了当时国民在封建势力重压之下麻木的精神状态。有人评价说,“《药》就是这样一篇具有严肃深刻的社会政治主题,又有新颖独创的艺术形式的革命现实主义力作”,因为它深刻地揭露了国民的劣根性,尤其是小说中塑造的几个典型的国民性代表者,更是深入人心。但当读者们都习惯性地将试图搜寻“麻木”的目光投放在无知而善良的华老栓,或安放在那群愚昧而可笑的看客身上
期刊
1958年被确定为“新浪潮”诞生的具体年份,“新浪潮”的导演们对萨杜尔笔下“稳定时期”末期的电影发起了制片技术和制片方法的革命,可以归于这一流派的导演有弗朗索瓦·特吕弗、让一吕克·戈达尔、克洛德·夏布洛尔、雅克·里韦特等。在这些新生代导演看来,他们之前的法国电影一直处于僵化状态。“这包括从戏剧继承来的编剧理论(必须有情节、心理、结局、良好的感情);‘成功模式’的美学(精雕细琢的剧本、流行的对话、有
期刊
王安忆是新时期以来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80年代初她以“雯雯系列”登上文坛,清新纯美。她的初期作品白描“文革”以后中国内地生活的变化,平实细腻又充满感伤,颇能体现又一辈年轻作家的心声。王安忆以惊人的潜力和韧力写作不辍而勇于创新,以十足的“自我”意识一次次的超越自己的创作而获得文坛“常青树”的赞誉。80年代中后期她涉足“寻根”写了《小鲍庄》,注目于市民生活创作了《米尼》,她也大胆写性有“三恋”系列。直
期刊